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开学试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大丰市某某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开学试题
I卷(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
(1)耳闻不如目见,。
(X向《说苑·政理》)
(2)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草色入帘青。
(X禹锡《陋室铭》)
(4)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林嗣环《口技》)
(6)赵翼《论诗》中蕴含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哲理的诗句是:
,。
【答案】(1)目见不如足践(2)举杯销愁愁更愁(3)苔痕上阶绿(4)却话巴山夜雨时
(5)不能名其一处也(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每空1分,有错、漏、添字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这里注意“销”等重点词的书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4分)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júe这错过的苦果,竟
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
..,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采。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拼音咀júe()酿.()出(2分)
(2)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1分)
改为。
(3)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分)憬悟
..:
【答案】(1)嚼 niàng (2)采改为彩(3)醒悟
【解析】
(1)试题分析: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
比如“咀嚼”中“嚼”不能写成“爵”;“酿出”中“酿”不能读成“r
àng”。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X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0试题分析:《新课标》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若在复习期间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往往事半功倍。
教师必须在平时多强调,并注意收集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
同时注意一些形似字、多音字、变声的形声字的认知。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X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试题分析:了解词语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此处能够表述出正确意思即可。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做好防汛抗灾工作,省委主要领导赶赴灾区,下车伊始
....便亲临现场查看情况。
B.今天学习《变色龙》,同学们一定要洗耳恭听
....,否则愧对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
C.《哈利·波特》成为一代青少年叹为观止
....的经典作品,正因为其独具的原创性。
D.针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形势,决策人一定要有见异思迁
....的灵活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中“下车伊始”指到一个地方。
这里不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K]
A.我县荣获省级“文明城市”称号的原因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她理所当然会得到优秀的成绩,因为她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着。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减少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中语义矛盾,“的原因”和“是结果”矛盾;B中说法不合事理,应是“他对语文”;D中说法不合事理,“减少”不能用“倍数”。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2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唧唧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因此古代的许多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
A.⑤①②③⑥④B.⑤③⑥①②④C.⑤③①②⑥④D.⑤①②⑥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
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
⑤为中心句,④为结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班级开展“叶文化交流会”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8分)
(1)【诗海撷趣】默写含有“叶”的诗句,并简要说说你从中感受到的情感。
(2分)
[诗句],
[情感]
(2)【妙笔生花】仿照示例,以“叶”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引用古诗文至少两处(3分)
示例:梅,有人赞其香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人赞其品格: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仿写:叶,
(3)【奇思妙想】班级将编写“叶”专题手抄报,请你取个颇为雅致的标题,并拟两个栏目名称。
(标题和栏目都要求在5字以内)。
(3分)
手抄报标题:
栏目:、
【答案】(1)(2分)(诗句1分,情感1分)示例:诗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情感:借深秋瑟瑟黄叶,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3分)(引用2分,句式1分)示例:叶,有人颂其绿: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有人抒其怀: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3)(3分,每空1分)示例:标题:花的守护者栏目:落叶礼赞绿叶情思
【解析】
(1)试题分析:学生根据类别积累的具体要求,进行积累,积累正确合理即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分析: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试题分析:学生就研究话题,进行活动设计,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阅读与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两题。
(4分)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7.这首诗紧扣初夏的景物、,描写生活风情,诗趣盎然。
(2分)
8.体味“闲看儿童捉柳花”一句中“捉”字的妙处。
(2分)
【答案】
7.梅子芭蕉柳花(任选两个即可)(2分)
8.“捉”字不仅写出了柳花漫天飞舞的初夏景象,而且写出了孩童活泼可爱,轻灵自然,别有生活情趣。
(一点1分,意近即可) (2分)
【解析】
7.
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这里作者紧扣初夏的景物,描写生活风情,诗趣盎然。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
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
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
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1分)
【甲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文】魏钟繇①,字元常。
少随X胜入抱犊山②,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某某淳、韦诞③等议用笔。
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
乃自捶胸呕血。
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
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
由是繇笔更妙。
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⑤,如厕终日忘归。
每见万类,皆书象之。
繇善三色书⑥,最妙者八分⑦。
(选自羊欣《笔阵图》)注释:①钟繇(yóu):三国魏大臣,书法家。
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
②X胜:行书首创者。
抱犊山:山名,在某某境内。
③魏太祖:曹操。
某某淳:魏文学家。
韦诞:魏书法家。
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
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
⑥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
⑦八分:汉字书体名。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礼愈至.()(2)援.疑质理()
(3)诞惜不与.()(4)皆书.象之()
10.选出下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不同
..的一项是(2分)
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
A.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活板》B.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C.能以径寸之木。
《核舟记》D.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每题2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
12.两文同述求学之事,宋濂和钟繇身上都有的特点。
(1分)
【答案】
9.周到提出给,给予写,书写(每空1分)
10. B(2分)
11.(1)曾经跑到一百多里外拿着经书向当地学术界的前辈求教。
(注意句子翻译的顺序以及“尝”“趋”“执”等词的翻译)(2分)
(2)等到韦诞死后,钟繇命人盗掘他的坟墓,终于得到了这部《蔡伯喈笔法》。
(注意“及”“令”的含义)(2分)
12.(1分)勤学好问
【解析】
9.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
本着“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课内的文言实词和几个常用的虚词解释要牢记在心。
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
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做到具体、精确。
如这里“书”应理解为“书写”。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B为连词“来”;其他和例句都是“介词,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
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
其中“趋”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
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6分)
好梦何必成真
周国平
①好梦成真——这是现在流行的一句祝词,人们以此互相慷慨地表达友善之意。
每当听见这话,我就不禁思忖:好梦都能成真,都非要成真吗?
②有两种不同的梦。
③第一种梦,它的内容是实际的,譬如说,梦想升官发财,梦想娶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或嫁一个富甲天下的款哥,梦想得诺贝尔奖金,等等。
这种梦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变成现实,如果不能,我们就说它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④第二种梦,它的内容与实际无关,因而不能用能否变成现实来衡量它的价值。
譬如说,陶渊明梦见桃花源,鲁迅梦见好的故事,或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梦见一片美丽的风景。
这种梦不能实现也不需要实现,
它的价值在其自身,做这样的梦本身就是享受,而记载了这类梦的《桃花源记》、《好的故事》本身便成了
人类的精神财富。
⑤所谓好梦成真往往是针对第一种梦发出的祝愿,我承认有其合理性。
一则古代故事描绘了一个贫穷的樵夫,说他白天辛苦打柴,夜晚大做其富贵梦,奇异的是每晚的梦像连续剧一样向前推进,最后好像是当上了皇帝。
这个樵夫因此过得十分快活,他的理由是:倘若把夜晚的梦当成现实,把白天的现实当成梦,他岂不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这种自欺的逻辑遭到了当时人的哄笑,我相信我们今天的人也多半会加入哄笑的行列。
⑥可是,说到第二种梦,情形就很不同了。
我想把这种梦的X围和含义扩大一些,举凡组成一个人的心灵生活的东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艺术的体验,哲学的沉思,某某的信仰,都可归入其中。
这样的梦永远不会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现实,在此意义上不可能成真。
但也不必在此意义上成真,因为它们有着与第一种梦完全不同的实现方式,不妨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现实,这样的好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真。
一个内心生活丰富的人,与一个内心生活贫乏的人,他们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⑦我把第一种梦称做物质的梦,把第二种梦称做精神的梦。
不能说做第一种梦的人庸俗,但是,如果
一个人只做物质的梦,从不做精神的梦,说他庸俗就不算冤枉。
如果整个人类只梦见黄金
..,
..而从不梦见天堂则即使梦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铺满金子的地狱里而已。
(选自周国平散文集《安静》,略有改动)13.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2分)
14.第⑤段中,作者引用古代樵夫的故事有什么作用?(2分)
15.结合全文,揣摩加点词语,谈谈你对文章末句的理解。
(2分)
【答案】
13.好梦不必成真或:好梦不一定成真、好梦何必成真(其它用自己的话概括,准确简洁也可.字数超过,酌情扣分。
)(2分)
“为了论证好梦成真也有不切实际的”,也给满分。
)(2分)
15.(黄金喻指富裕的物质生活,天堂喻指丰富的精神生活。
)人类若是只追求物质的享受,放弃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内心世界将变得荒芜贫乏,荣华富贵将成为心灵的囚牢。
(意对即可。
)(2分)【解析】
13.
试题分析:“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
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的标题。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论证方法与作用分析答题方法:具体如下: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试题分析: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一般能表述正确的含义即可得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14分)
最后的风景
陈绍龙
①岳父日渐消瘦,最后都没法去赴一个学生的约,虽然只是几百米的距离。
岳母一脸愁苦,岳父说是肝病又犯了,他自己在县医院已经查过了。
②岳母催着到某某做检查,岳父说儿子下个月结婚,喜事,一家人需要高兴。
天伦之乐,他在乎这个。
妻弟结婚那天,他穿得格外精神,接受大家的祝福,接受众人的闹喜,他的脸叫人用墨汁涂成了包公,他开心极了。
③不敢面对的现实果然存在:某某的检查结果,肝癌。
④事已至此,一家人一方面商议着为岳父治病,一方面约定要瞒着他。
⑤我们忙着搜寻所有关于肝癌的信息。
也怪,平日里不大注意的事,在意了就一股脑儿地向你面前涌,最后跟中央电视台《与你同行》栏目都通了,原因是它那儿介绍过有关治疗肝癌的药。
纵是岳父一个劲儿地相劝不要费太多的神,我与妻弟还是去了两趟。
⑥结果是一个很权威的老医生敲了敲一X几近散架的破桌:肝已类此,为期已晚。
⑦开始家人是不让岳父抽烟的,想开了,抽吧,拣好的买。
平日里不上桌的老鳖螃蟹也成了岳父的家常便饭。
岳父像是很开心地在吃,每次吃完饭,都是一头的汗。
其实他的胃口极差,且黄疸也是越发的厉害,连耳根都黄了。
一边吃还一边招呼我的女儿偎在他的怀里。
我们有时在一旁看着,陪着大声说一些不关病情的话。
岳父就说过去小城人不喜欢吃这些的,说是没油,买肥猪肉吃。
我们都极认真地在听。
继而,
他从嘴角挤出点笑,于是大家附和着笑……
⑧岳父是教师,教师节这天全校教师合影。
岳母便想到家人也该照一X。
妻叫我把单位的摄像机借来,说给父亲来一些生活摄像,岂不比照片更好?
⑨我俨然一个导演似的,先是让岳父看书,他平日是最爱读书的了。
我又让妻给他倒了杯茶,在他慢慢呷茶的当儿,我把镜头拉近,近乎是一个特写。
最后岳父大声地喊家人围到一块儿来,聊天、吃瓜子儿、喝茶……
⑩我尽可能多地录下了一些生活细节,临了,我又把摄像机扛到靠校门口的一块坡地上。
两排梧桐树,正对校门,我选定能看到校牌的角度摁动了开关。
镜头中,岳父、岳母,还有两个小外甥女,手牵着手,像散步,也像看风景,从坡底向上一步一步地走。
我从镜头里看到岳父不停地在说话,努力地笑。
阳光越发温柔,给梧桐镀了层金色。
青山着翠,淮河如练,被镜头隔开的风景,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里格外的灿烂。
不多日,岳父便离开了我们。
整理衣物时在他的内衣的口袋里发现了一X病历:肝CA,晚期。
时间竟在半年之前,原来,他早就知道自己的病。
一个人,以自己临终的生命竭力呵护着家的完美与和谐,甚至不皱一下眉头,不大咳一声,终生缄守一个美丽的谎言;一家人,以无可挑剔的完整、美满、谦恭,没有一点磕碰,不存半点伪装,真诚恪守住
一个美丽的欺骗
.......!
惟其美丽,谁还会忍心去破坏这道最后的风景呢。
16.从结构上看,第①段“他自己在县医院已经查过了”一句有什么作用?(2分)
17.第②—⑩段写了与父亲有关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4分)
18.岳父为什么会竭力去做每一件事?(2分)
19.第段加点词“一个美丽的欺骗”指的是什么?一家人为什么要这样做?(4分)
20.文题“最后的风景”有哪些含义?(2分)
【答案】
16.起铺垫作用(或:埋下伏笔),与后文揭示岳父早已知道自己的病情相照应。
(意思对即可)(2分)17.妻弟的婚礼上岳父开心的表现;开心地享受每一顿饭菜;和家人开心地聊天、吃瓜子儿、喝茶;与岳母、两个小外甥女,不停地说话,努力地笑。
(意思对即可)(4分)
18.他以自己临终的生命竭力呵护着家的完美与和谐,要把最美好的回忆留给全家。
(意思对即可)(2分)
19.对岳父隐瞒病情。
他们的意愿和岳父的是一致的,只把那些最幸福、最完满、最和谐的生活留在全家人的记忆中。
他们彼此奉献的是真诚和爱心。
(意思对即可)(4分)
20.是指岳父留给家人最后的印象和家人为岳父做的最后的努力。
(2分)
17.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父亲”这一形象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
试题分析: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
试题分析: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
学生能理解标题的手法,明确标题的风格特点和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作文(40分)
21.以“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参考例文
我的舞台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其中的一个角色。
我虽然说不上多才多艺,但我也是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英语。
你知道我是怎么样喜欢上英语的吗?
小时候,我英语成绩不太好,爸爸妈妈担心我这门功课不好会影响到其它课。
所以爸爸妈妈帮我报了英语培训班。
刚开始学的时候,我胆怯极了,总是一个人孤零零的,上课老师提的问题,我知道也不敢站起来回答。
后来,在家人、老师的鼓励下,我慢慢变得大方、开朗了。
课堂上总会有我那悦耳的回答声……渐渐地我的英语成绩提高了,直至现在我的英语成绩在班上可是前几名呢!从此,我对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学起来也越来越有劲儿了!
记得在五年级下学期,县里举办了一次英语讲故事比赛。
我们班老师选了我和X溢成同学参加。
我每天一有时间就要读几遍英文稿,直至背的滚瓜烂熟。
比赛的日子一天天接近,到了比赛那天,我来到赛场,先抽签决定先后顺序,我抽到“41”号。
我静静地等待其他选手比赛完,等快到我时,我紧X极了,好似怀里揣着只乱窜乱跳的小兔子。
我慢慢调整好心态,从容不迫地走上台,先给评委老师、观众来了个自我介绍,便开始将故事……讲完后,我才发现我手心里全是汗。
到宣布比赛结果的时候,我比比赛时还要紧X。
当我听到:‘一等奖,唐钰宁’的时候,我顿时由紧X变得无比的高兴,心里象吃了蜜似的……
英语,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地品尝到成功的滋味,走向领奖台。
每当我手捧一XX证书时,我便想起,曾经是英语这门艺术,让我有有了自信,走向了成功!
我爱英语!是它炼就了我的勇气和胆量!
【解析】
试题分析:“我的舞台”是一篇命题作文,审题时,要审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写出来,才能给人以借鉴与启迪。
这里的“舞台”是一种比喻的修辞,作文时,应理解其“喻意”,一件事、一个人、一处景、一个物,这都或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收获。
考点:按要求写作。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II卷(2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6分)
22.《培根随笔》以其透彻的说理、紧凑的文笔、精当的用词、从容的议论,一直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欢迎和青睐,并和蒙田的《》、的《思想录》一起被誉为“西方三大经典哲学散文”。
23.《三个火枪手》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作之一。
他用生花的妙笔将主人公达达尼昂和他的三个伙伴阿托斯、波托斯、的性格勾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24.某某作家杨照在《给毕业生的两项建议》一文中给刚毕业的大学生们提出两项建议。
第一项是,第二项是。
【答案】22.《随笔集》、帕斯卡尔(2分)
23.大仲马阿拉米斯(2分)
24.忘掉自己学生时代曾经拥有的成绩忘记自己在学校期间学到的东西和养成的习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