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初三化学分层练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第一学期初三化学分层练习
(满分6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N-14、Cu-64、
Ca-40
六、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27.下列放热现象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A.白炽灯泡通电后发热B.生石灰放入水中放热
C.蜡烛燃烧放热D.呼吸作用引起的热量变化
28.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理盐水B.澄清石灰水C.洁净的空气D.冰水混合物
29.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游离态氧元素的是()
A.液态空气B.氯酸钾C.氯化钾D.臭氧
30.石英钟、电子表使用石英晶体代替传统钟表中的摆和游丝,提高了钟表计时的准确度。
已知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6 B.+4 C.+3 D.+2
31.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A.76% B.77% C.78% D.79%
32.下列符号中,不具有宏观意义的化学符号是()
A.O2B.2H C.Al D.Ne
33.在气焊、医疗、登山等生产、生活中都要用到的一种气体是()
A.氢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氧气
3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水分子B.氢原子、氧原子
C.氢分子、氧原子D.氢分子、氧分子
35.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B.可口可乐C.牛奶D.澄清石灰水
36.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硫酸铜粉末中滴入少量水,白色粉末变蓝
C.澄清石灰水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氢氧化钙变红色
D.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变红色
37.取以下食物的汁液,测得它们的pH范围如下:牛奶6.3~6.6,葡萄汁3.5~4.5,玉米
粥6.8~8.0,苹果汁2.9~3.3,其中酸性最强的食物汁液是()
A.苹果汁B.牛奶C.玉米粥D.葡萄汁
38.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计算、称氯化钠、量水、溶解B.溶解、称氯化钠、量水、计算
C.计算、溶解、称氯化钠、量水D.溶解、计算、称量、量水
39.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块状固体,试管口先竖直向上
B.加热液体时,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节约试剂,多余的试剂放回原试剂瓶
D.为避免液体滴到手上,胶头滴管要伸入试管内
40. 通过实验探究比较白糖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时,下列条件不必控制的是( )
A .温度相同
B .固体的质量相同
C .颗粒的大小一致
D .都达到饱和溶液 41. 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 .除去部分溶剂
B .加入足量该饱和溶液
C .降低温度
D .升高温度 42. 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A .0.4 mol 氮气
B .0.4 mol 水
C .0.5 mol 一氧化碳分子
D .1 mol 铜 43.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B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向pH =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44. t ℃时,向一支盛有0.15 g 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 g 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
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t ℃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 g/100g 水
C .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
D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 g
45.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在40℃时往盛有100
g 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25 g 甲和25 g 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甲、乙),充分搅拌。
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0℃时,甲和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20℃时,100克乙的饱和溶液有25克乙
C .温度降低到20℃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将甲溶液从40℃降到20℃,有晶体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46. 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在20℃时乙的饱和溶液100 g ,恒温蒸发掉40 g 水后溶质的质
量分数是( )
A .33.3%
B .25%
C .20%
D .16.7% 七、填空题(共20分)
47.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熟悉和了解了许多物质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熟石灰中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生活中常用作溶剂的是 ;
(3)硫酸铜中加入水后生成物的俗称是 ;
(4)由于化学性质稳定而代替氢气填充探空气球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5)判断NaCl 是易溶物质应参考它在 ℃时的溶解度。
溶解度(g/100g 水)
A B C D
) m(沉淀 0 氧
气
的溶
解度
48.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B2(其化学式为C17H14O6),长期使用会引
起消化道癌变。
请回答:
(1)黄曲霉素B2含种元素;
(2)黄曲霉素B2中氢、氧元素质量之比为;
(3)0.5 mol黄曲霉素B2中含摩尔氢原子,约含有个氧原子。
49.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某实验小组发现实验室中得到的自来水呈黄色,有异
味,且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2)欲检验水样是否显酸性,可选用或检测。
(3)小组同学利用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X,对水进行消毒。
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为。
50.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
两种不同的原子:
(1)“”的物质类别属于(填“单质”或“化合
物”);
(2)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3)写出一个符合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51.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食盐水。
现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20 g质量分数
为6%的氯化钠溶液。
(水的密度为1.0 g/mL)
(1)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克,需要水mL;
(2)量取所需的水时,应选用(填“5mL”、“10mL”或“50mL”)规格的量筒;
八、简答题(共20分)
52.通过半学期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
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a
b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b ;
(3)若实验时用34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溶液制取氧气,理论上能得到多少摩尔氧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53.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证明水的组成,科学家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
方法一:使水通电分解。
右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电解水实验宏观上说明水的组成,同时在微观上验证了 (填序号)。
Ⅰ.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Ⅱ.化学变化微观本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Ⅲ.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Ⅳ.分子没有改变,仅仅是重新组合
方法二:科学家还通过点燃氢气,并证明 的方法,证实了水的组成; 为了保证通入的氢气中不含水蒸气,可将气体先通过装有 的干燥管;
以下三组实验装置皆可达到实验目的,其中为了减小干扰,最好选择 (填序号);
Ⅰ Ⅱ Ⅲ
54. 现有含84.5 g KNO 3与18 g NaCl 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从混有少量NaCl 的
KNO 3溶液中提纯得到较纯净的KNO 3(操作过程中不考虑额外的水损失)。
温度(℃)
10 20 40 60 80 100 KNO 3的溶解度(g/100g 水) 13.3 20.9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的溶解度(g/100g 水)
35.7
35.8
36.0
36.6
37.3
38.4
39.8
步骤①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步骤②加热溶液至80℃并恒温蒸发浓缩。
为确保没有晶体析出,该步骤的溶液中至少要保留 克水; 步骤③将上述溶液降温至20℃,得到晶体。
选用降温结晶可提纯得到较纯净的KNO 3,因为 ;
得到的晶体成分是 ;
步骤④ (填入合适的操作步骤)。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Ⅰ.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Ⅱ.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大于等于68.7克
Ⅲ.降温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Ⅳ.降温过程中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步骤⑤将所得晶体洗涤并干燥。
洗涤时,应选用少量 (选填“热水”或“冷水”),其原因是 。
第一学期初三化学分层练习参考答案
H 2
H 2→
冷水
六、选择题(共20分)
七、填空题(20分) 47. (1)Ca ;(2)水(H 2O );(3)胆矾(蓝矾);(4)He ;(5)20 48. (1)3(三);(2)7∶48;(3)7,1.806
×1024 49. (1)凝聚作用;(2)紫色石蕊试液、pH 试纸(或蓝色石蕊试纸);(3)ClO 2
50. (1)单质;(2)
2∶1(或1∶2);(3)2H 2+O 2−−−
→点燃
2H 2O 51. (1)12,
8;(2)10 mL ;(3)细口瓶
八、简答题(20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1分) 52. (1)水槽;(2)BC 或BD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漏出 (3)解:设,能生成x mol 氧气
n(H 2O 2)=
345%
34
⨯=0.05(mol )(1分) 2H 2O 22
MnO
−−−→2H 2O +O 2↑(1分)
2 2 1 0.05 mol x mol
210.05x
= x =0.025mol (1分)
答:能得到0.025mol 氧气。
53. 2H 2O −−−
→通电
2H 2↑+O 2↑,分解反应,Ⅱ 燃烧产物或燃烧生成水;氧化钙或足量的硫酸铜;Ⅱ
54. 50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且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
硝酸钾
过滤,Ⅲ、Ⅳ(2分) 冷水,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防止硝酸钾再次
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