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8)一基础知识
兰亭集序
1.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通,义:)
2)趣舍万殊(通,义:)
2.词类活用(归类,释义)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极视听之娱
4)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解释加线词
1)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列坐其次
2)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4)向之所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6)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7)虽世殊时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涵养我们的“精神道统”
一位诗人说过,“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
诚然,物质财富可以满足生存,但是精神庙宇才能安放心灵。
一个国家,要有共同捍卫的信念天空;一个社会,要有一起坚守的核心价值。
每一个人,在满足口腹之欲后,也深沉呼唤更加富足而充实的人生。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信仰,否则社会上什么‘恶性肿瘤’都会长出来”,有志之士的呼吁,折射出我们时代的精神需求。
如车轮围绕中轴才能转动,苍鹰振动双翼才能飞翔,社会拥有核心价值观,才能产生具有凝聚力的强大磁场。
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明辨是非、评判美丑、权衡得失的基本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性和行为操守。
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精神道统”,人们得以从中寻求生命意义,寄托终极关怀。
中华文化向来崇德尚义,孔子选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追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5000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敬畏,也有“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理想情怀。
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道统”,孕育出中华儿女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价值取向,己达达人、兼善天下的行为方式。
时至今日,当代中国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经济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拜金主义在一些人那里颇有市场,一些传统道德价值受到挑战,一些价值底线被弃守。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物欲追求,毒奶粉、地沟油带来的良心失守……
如果利益的巨浪吞噬价值关怀,那么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尽头,必然是良知的出局和信任的崩塌。
在哲人看来,没有良知的快乐、没有是非的知识、没有道德的商业、没有原则的政治,这是现代社会的最大危机。
一些经济学家更看重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力量,认为“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
的确,缺少自由平等,市场经济就可能异化为巧取豪夺的原始丛林;没有公正法治,现代社会也可能堕落为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
今天,随着物质财富不断累积,富裕起来之后的价值追问,更加峻切地摆在国人面前;涵养我们时代的“精神道统”,同样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出国旅游,能否用自己的行为,展示一个大国的文明?汽车时代,能否遵守规则,让社会多一份法治意识?网络普及,能否尊重隐私,向他人释放出诚信和友爱?从这些点滴努力中,一个人能够获得自我升华,一个国家何尝不能实现从物质现代化向精神现代化的飞跃?
总有一种情怀,能够让人超越争名逐利;总有一种追求,能够让人舍弃一时得失;总有一种感动,能够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物质匮乏的时代,精神的力量可以弥补物质的不足。
物质丰裕的时代,精神的星光则能照耀我们走得更高更远,去拥抱一个更加丰盈的人生,收获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
(选自2014年4月9日《人民日报》)
4.下列关于“精神道统”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精神道统以明辨是非、评判美丑、权衡得失为基本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性、行为操守。
B.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属于精神道统这个范畴。
C.涵养我们时代的精神道统,只有人人去努力,讲文明,遵守规则,尊重隐私等,方能获得自我升华。
D.悠久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道统影响下,孕育中华儿女崇德尚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5.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说“精神的星光能照耀人们走得更高更远”的一项是()A.近日,中国“首善”陈光标在云南盈江地震灾区行善时,和受灾群众一起手举200元捐款合影,这高调行善,甚至“暴力慈善”的行为显得格外的耀眼,甚至显得另类。
B.苏州公交上一男子吃瓜子乱丢,旁边的西装男进行劝告,争执中西装男捏了小伙的脖子,瓜子男情绪激动,语言轰炸连续七分钟并扯衣服不让西装男下车,公交司机和乘客劝架无果,最终西装男忍无可忍暴打瓜子男。
C.12月19日,沈阳大爷王福顺在人行道上被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撞倒。
男子停车询问大爷是否需要就医,大爷称“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走吧”,然后一瘸一拐离开了现场。
D.四川成都49路公交车上,一名63岁老人为抢座位,坐到一穿短裙的青年女子的腿上,并在该女子让座后因言语不和扇其耳光。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向来崇德尚义,孔子选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追求“舍生取义,杀生成仁”。
儒家思想关于“义”的观点态度可以证明这一点。
B.现代社会的最大危机是没有良知的快乐、没有是非的知识、没有道德的商业、没有原则的政治。
C.中国今天的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与缺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息息相关。
D.涵养我们时代的“精神道统”,一个人能够获得自我升华,一个国家也能实现从物质现代化向精神现代化的飞跃。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7.试分析本诗的颔联,对景物描写的特点作具体的分析。
(5分)
8.谈谈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出处士卢岵是怎样一个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四名言名句默写(6分)
9、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 ,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2)无边落木萧萧下,。
(3) ,申之以孝悌之义。
(4)连峰去天不盈尺,。
(5) ,大珠小珠落玉盘。
答案
兰亭集序
1.1)晤,面对面 2)取,取向
2.1)名化,贤才,年少的、年长的 2动化,饮酒
3)动化,穷尽、极尽 4意动,以…为等同
3.1)辉映围绕旁边 2和煦定语后置标志用来、借以纵展敞开实在
3)交往之于胸怀抱负面对面
4)从前因为引发
5)长造化、自然归于
6)面对嗟叹明白、明了
7)即使…的原因情致、情趣一样
4.A 5.C 6.B
【解析】试题分析:
4.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精神道统’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关键词“精神道统”。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A项,偷换对象,应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另外,“以……为标准”的表述错误。
应为“是……的标准”,文章第二节“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明辨是非、评判美丑、权衡得失的基本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性和行为操守。
”可以推测出来。
5.题干要求选出“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说‘精神的星光能照耀人们走得更高更远’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
文章最后一节“总有一种情怀,能够让人超越争名逐利;总有一种追求,能够让人舍弃一时得失;总有一种感动,能够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句意,A.项陈光标的事迹有为争名逐利而行善之嫌。
B项西装男本是追求良好社会道德,结果却暴力解决与瓜子男的纷争。
D 项青年女子遵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老人却“倚老卖老”。
答案选择C。
6.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B项,扩大范围,前提是“在哲人看来”,原文第五届“在哲人看来,没有良知的快乐、没有是非的知识、没有道德的商业、没有原则的政治,这是现代社会的最大危机。
”。
7、颔联写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见,是近景。
苍苍古树生长于石缝之中,仿佛与石连为一体;泉
水湍急而清澈,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现了山居环境的古朴、清幽。
8、卢岵处在幽深的山居,第二联写古树衬托其古朴,急泉清沙衬托其清雅;第三联居处幽深,
衬托出孤高;第四联中的荞麦花衬托其高洁与春天般的生活的色彩。
总之通过对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了卢岵古朴、清雅、孤寂、高洁的形象。
(3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处士卢岵的景慕之情。
(2分)
9 .(1)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2)不尽长江滚滚来(3)谨庠序之教(4)枯松倒挂倚绝
壁(5)嘈嘈切切错杂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