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猪链球菌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链球菌感染是由链球菌(Streptococcus)感染
引起的预后较差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主要指链球菌中
毒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
2020/7/7
.
9
230116
病例潜伏期短,初期表现为 畏寒、发热,伴有头痛、头 昏、全身不适、乏力等症状 。消化道症状有食欲下降, 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出现 腹痛、腹泻。病例皮肤有出 血点、瘀点瘀斑;重症病例 进行性休克表现:血压下降 ,脉压差缩小;部分脑膜刺 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 改变,重者可出现昏迷。重 要脏器损害表现为间质性肺 水肿、肝脏损害和肾脏损害 。
起病较急,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全 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无休克、昏迷。外周血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3.2 休克型
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 力,部分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出 血点、淤点、淤斑,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
2020/7/7
.
➢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夏两季发病较多,传染 迅速,呈暴发性流行。
➢ 地理分别呈相对集中,高度散发。
2020/7/7
.
14
230116
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1. 临床表现 病人感染后起病急,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
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外周血白细胞 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严重患者发病初期 白细胞可以降低或正常。
2020/7/7
.
12
230116
2. 流行病学特征
➢ 本病潜伏期短,平均常见潜伏期2~3天,最短可数小 时,最长7天
➢ 传染源:病、死的猪(羊) ➢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感染的猪和猪肉制品经破损皮肤
等感染人体
2020/7/7
.
13
230116
➢ 易感人群:多发生在屠夫、养殖场工人、生肉加工和 销售人员,也有盗猎野猪者发病的报道。
但A群链球菌对动物的致病性不强。几乎所有的菌群,都是从病猪体内分离得 到。引起猪病并偶尔经伤口感染人的链球菌主要有:D群的猪链球菌II型,F 群的咽峡炎链球菌,L、R、S、T、U、V群链球菌等。国外近二十年报道较 多,引起猪病并偶尔感染人,导致人重症感染的,主要是猪链球菌II型,它 能引起人和猪的脑膜炎、败血症和关节炎,还可引起人的知觉性耳聋和中毒 性休克综合征等。
❖还有少数病例在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基础上,出现化脓 性脑膜炎表现。
2020/7/7
.
16
230116
表一 四川资阳市人-猪链球菌病暴发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症 状 /体 征
发热 畏寒 呕吐 头痛 全身酸痛 恶心 瘀点瘀斑 腹痛 腹泻 关节肿痛 咳嗽
临床诊断
病例数

40
95.2
35
83.3
27
64.3
25
背景知识
2020/7/7
.
2
230116
背景知识(一)
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化脓性球菌的另一类常见 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 鼻咽部,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猩红热,丹毒,新生 儿败血症,脑膜炎,产褥热以及链球菌变态反应性疾 病等。本菌细胞壁具有一种特异性的多糖类抗原,又 称为C抗原。用温热稀盐酸浸出的这种抗原与特异性抗 血清作沉淀反应,可将溶血性链球菌进行血清学分类 。按兰氏分类,目前确定的血清群有从A至V共20个群 (其中缺I、J群)。每个群结合生化和培养特性又分为 若干型或亚型。
.
19
230116
②诊断标准 应综合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测结果,缺乏其它明确病因的进行诊断。
➢ 疑似病例:A+B.1+B.4
➢ 临床诊断病例:A+B.2,或A+B.3
➢ 实验室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中具备 C者。
2020/7/7
.
20
230116
3. 临床分型
3.1 普通型
2020/7/7
.
24
230116
4.3 运输以及保存
4.3.1 所有的原始标本在转运过程中应置于安全可 靠容器中。
4.3.2 标本应在带有冰袋或者冰排的泡沫箱或保温 箱中运输。
2020/7/7
.
25
230116
图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链球菌Ⅱ型检验程序
2020/7/7
.
26
230116
5. 检验方法
✓ 血清学检测:用兰氏分型乳胶凝集链球菌试剂盒进行 分群,用猪链球菌1-34 个型血清进行分型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李伟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0/7/7
.
1
230116
概念及流行病学特征
1. 概念 • 猪链球菌病是由C、D、E及L等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
种疾病的总称,它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属国家规 定的二类动物疫病。猪链球菌病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 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 孕猪流产等。
2020/7/7
.
5
230116
背景知识(三)
抵抗力:55℃可杀死大部分链球菌,对一般 消毒剂敏感,在干燥尘埃中可存活数日,对青 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均敏感,耐 药性低。A族链球菌有较强的侵袭力,可产生 多种酶和外毒素。
2020/7/7
.
6
230116
背景知识(四)
❖ 猪链球菌生长特性:刚分离的猪链球菌,其形态为 典型的革兰氏阳性链状球菌,无芽胞,无荚膜,在血 平板上呈细小菌落,无色,半透明,溶血。传代培养 后细菌形态不典型,多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不成链,因此 刚分离到的细菌形态观察十分重要。
230116
4. 采样方法 4.1 样品种类
4.1.1 入院病人治疗前全血标本(不抗凝),同时做血平皿 或血培养瓶培养。
4.1.2 分别采集发病4-7 天、14-21 天的血清标本。 4.1.3 尽量采集脑脊液标本。 4.1.4 尸体解剖应无菌采集肝、脾、心血、胸(腹)水(如
有病死猪也可进行解剖,取肝、脾、肾、心血)。
根据实验室对猪链球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检 测,结果表明,3个试验菌株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 亚胺培南均敏感,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萘啶酮酸 均耐药。
2020/7/7
链球菌病
人链球菌病主要是指猩红热,也可引起扁桃腺炎、风 湿热、心内膜炎、丹毒、淋巴结炎及局部感染等,病 原主要是A群链球菌,其次为G、L群。
国外多数学者认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重要的动 物源性职业病。1968年荷兰学者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 病例。目前,全球已有200余例猪链感染病例报道,地 理分布偏重于北欧和东南亚一些食猪肉的国家。
95.7 85.1 61.7 57.4 51.1 48.9 44.7 38.3 31.9 31.9 21.3
2020/7/7
.
17
230116
2. 诊断依据与诊断标准
① 诊断依据
A.流行病学史:发病前7天内有与病死猪(羊)接触史, 如宰杀、洗切、销售等。
B.临床表现
B.1 急性起病,畏寒、发热,可伴头痛、头昏、全身不适 、乏力、腹痛、腹泻、昏迷等全身中毒症状。
B.4 血常规化验: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患者发病初期白 细胞可以降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C.实验室检测:
病例全血或尸检标本等无菌部位的标本纯培养后,经 形态学、生化反应和PCR法检测猪链球菌特有的毒力 基因(cps2A、mrp、gapdh、sly、ef)鉴定,为猪 链球菌。
2020/7/7
2020/7/7
.
10
230116
临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病 情严重的患者发病早期可以降低或正常),中性粒细 胞比例升高,严重患者血小板下降,继发DIC的患者血 小板可以严重降低。尿常规蛋白阳性,部分患者酮体 阳性。
2020/7/7
.
11
230116
二十世纪中期,由于大量抗生素的使用,重症链球菌 感染极为少见。但8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各国相继报 道A群链球菌(如化脓性链球菌)病的发病率上升,病 死率增加;特别是侵袭性重型A群链球菌病发病率增加 ,该病能迅速破坏组织,引起坏死性筋膜炎和肌炎, 并多伴有STSS而死亡。
✓ 生化反应:可用API 生化鉴定系统的api-strep 手工鉴 定条进行鉴定,该方法可直接鉴定到种
✓ 基因鉴定:包括使用PCR 技术和对PCR 产物进行序列 分析
2020/7/7
.
27
230116
6. 治疗
6.1 药敏情况
从临床用药疗效观察来看,早期单用大剂量青霉 素,或青霉素合用菌必治等药物疗效很好。多数国外 文献报道均认为该菌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敏感,但 有个别报道其对青霉素产生抗性的。
关。一种是胞壁质酶释放蛋白(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MRP),分子量136KD;另一种是 细胞外因子(extracellular factor,EF),分子量为 110KD。但一部分菌株不含MRP和EF,仍可致病,说 明还可能存在其他毒力因子。
2020/7/7
.
8
230116
2020/7/7
.
3
230116
背景知识(一)
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化脓性球菌的另一类常见 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 鼻咽部,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猩红热,丹毒,新生 儿败血症,脑膜炎,产褥热以及链球菌变态反应性疾 病等。本菌具有一种特异性的多糖类抗原,又称为C抗 原。用温热稀盐酸浸出的这种抗原与特异性抗血清作 沉淀反应,可将溶血性链球菌进行血清学分类。按兰 氏分类,目前确定的血清群有从A至V共20个群(其中 缺I、J群)。每个群结合生化和培养特性又分为若干型 或亚型。
❖ 猪链球菌生化特征:氧化酶和触酶试验均阴性。水 解七叶苷、淀粉和精氨酸 ,不水解马尿酸盐和明胶。 分解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甘露糖,不分解 阿拉伯糖、鼠李糖、山梨醇和甘露醇。
2020/7/7
.
7
230116
背景知识(五)
➢ 发病机制: 猪链球菌感染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尚不清楚 已知猪链球菌Ⅱ型所含的两种蛋白质与其致病力有
2020/7/7
.
4
230116
背景知识(二)
化脓性链球菌(Pyogenic streptococcus)是兰氏A群中唯一对人类致病 的细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链球菌菌体的荚 膜是由透明质酸组成,与人体滑膜和关节液的透明质酸蛋白之间存在共同抗 原性,可抵抗白细胞的吞噬而起到保护作用。A组链球菌的蛋白质抗原与人 体心瓣膜和脑等组织存在交叉抗原性,可引起交叉免疫反应。这一交叉反应 在风湿热瓣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非常重要。链球菌可产生多种细胞外毒素, 在其致病性中也起重要作用。
21
230116
3.3 脑膜炎型
起病急,发热、畏寒、全身不适、乏力、头痛、 头昏、恶心、呕吐(可能为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 现昏迷。皮肤没有出血点、淤点、淤斑,无休克表现 。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3.4 混合型
患者在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基础上,出现化脓性脑 膜炎表现。
2020/7/7
.
22
59.5
22
52.4
21
50.0
20
47.6
16
38.1
14
33.3
12
28.6
9
21.4
疑似诊断
病例数

5
100.0
5
100.0
2
40.0
2
40.0
2
40.0
2
40.0
1
20.0
2
40.0
1
20.0
3
60.0
1
20.0
病例数 45 40 29 27 24 23 21 18 15 15 10
合计 %
2020/7/7
.
23
230116
4.2 血液和脑脊液标本的采集及培养程序
4.2.1 无菌抽取血液5-10ml(适量脑脊液标本)置于无 菌试管或者负压采血管中。
4.2.2 采集的同时做血平皿或者血培养瓶放置于35-37℃ 的培养,挑取可疑菌落转种,送国家CDC鉴定。
4.2.3 记录病人的姓名、家庭住址、采集时间、性别、年 龄、健康状况等资料(见附表)。
2020/7/7
.
15
230116
❖重症病例迅速进展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出现皮肤出 血点、瘀点、瘀斑,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可表现 出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征、软组织坏死、筋膜炎等。
❖部分病例表现为脑膜炎,恶心、呕吐(可能为喷射性 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 呈化脓性改变。皮肤没有出血点、淤点、淤斑,无休 克表现。
B.2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血压下降,成人收缩压在12 KPa(90mmHg)以下,
伴有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1)肾功能不全;(2)凝
血功能障碍;(3)肝功能不全;(4)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5)全身瘀点、瘀斑;(6)软组织坏死,筋膜
炎,肌炎,坏疽。
2020/7/7
.
18
230116
B.3 脑膜炎
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化脓性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