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汇编

合集下载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分子与原子(含答案)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分子与原子(含答案)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分子与原子一.选择题1.(2015•绵阳)下列各种粒子,不带电的是()A .原子核B.质子C.中子D.电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不显电性,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原子不显电性,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A、原子核带正电,故选项错误.B、质子带正电,故选项错误.C、中子不带电,故选项正确.D、电子带负电,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原子的构成、构成原子的粒子的带电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015•咸宁)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解答;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解答;C、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解答.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也是运动止的,故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正确;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若两种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故正确;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性质发生了改变,故正确.答案: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的概念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单质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3.(2015•东营)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在加压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由此推断氧气分子变小了B.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断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推断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由此推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是因为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有些盐的溶液也显碱性进行解答.解答:解:A、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错误;B、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是因为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选项解释错误;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有些盐的溶液也显碱性,例如碳酸钠,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中和反应的概念、酸碱指示剂的有关知识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2015•湖州)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A .B .C .D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组成不变,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进行解答.解答:解: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组成不变,故符合此条件的只有C .故选C点评:知道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5.(2015•重庆)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A .分子可以再分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在不断运动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是因为涂改液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特殊气味.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再分无关,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2015•上海)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来分析;B.根据分子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物理变化中分子的变化情况来分析;D.根据物质状态转化中分子的变化情况来分析.解答:解:A.分子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下都是在不断地运动,故错误;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而水就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故正确;C.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均由水分子构成,分子质量不变,故错误;D.水结冰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引起的而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性质、概念,难度不大.7.(2015•绵阳)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mm深.这个现象说明()A.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温度越高,固体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答题,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解答:解:两个表面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彼此进入了对方,这就是扩散现象.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8.(2015•菏泽)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水分子的结构以及分子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来分析;C.根据物质状态变化中的分子变化来分析;D.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故错误;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正确;C.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的间隔变大的缘故,故错误;D .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引起的,故错误.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分子的特征、性质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难度不大.9.(2015•武汉)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浓盐酸有挥发性,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④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③⑤D .④⑤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性质,结合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来分析解答.解答:解:①图2实验是在密封的小容器内进行的,与图1比较更环保、更节约,故正确;②图1中乙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丙烧杯中的酚酞不变色;图2中丁试管中的滤纸不变色,丁试管中滤纸条上的酚酞变红色,二者均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正确;③盐酸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④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仍可形成对比实验了,故正确;⑤分子在不同温度下都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错误.故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该题题型新颖,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10.(2015•湖北)“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A.分子很小B.分子间可以再分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B、结合事实可知在该过程中看分子有没有再分;C、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A正确;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有没有再分,B不正确;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不能证明分子间有间隔,C不正确;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D不正确;故答案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2015•漳州)“”示意图可表示的分子是()A .He B.Cl2C.CO D.CH4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微观粒子示意图来分析,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两个不同的原子构成的.解答:解:A.氦气是由氦原子构成的,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错误;B.一个氯气分子是由两个相同的氯原子构成的,故错误;C.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D.一个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微观模拟图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进行.能根据提供的图形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分清分子的原子构成,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12.(2015•乌鲁木齐)“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推论.建立起对微小的原子、分子的认识.下列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蔗糖溶解B.水的电解实验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D.A烧杯中溶液变红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B、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的实质解答;C、根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原理解答;D、根据分子不断地运动解答.解答:解:A、蔗糖溶解是分子之间有间隔,并且分子不停的运动,故正确;B、水的电解实验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不能再分,重新组合为氢分子和氧分子,故正确;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利用压力差得出结论,是宏观现象,故错误;D、氨气分子不断地运动,水溶液呈碱性,是A烧杯中溶液变红,故正确.答案:C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13.(2015•昆明)湿衣服经过晾晒就能变干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停运动B.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的质量很小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答:解:湿衣服能晾干是因为衣服的水以分子的形式运动到了空气中,而在阳光下温度更高分子的运动速度会更快.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运用微粒的特征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14.(2015•威海)汤姆森和卢瑟福都对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论述中,不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的是()A .原子很小,但可以分B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 .原子的电子带负电荷D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化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化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卢瑟福在用a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所以原子很小,但可以分,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电子带负电荷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不是.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化学史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15.(2015•温州)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A .A B.B C.C D.D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图示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其核内有一个质子和2个中子,可知,氚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题目较易.16.(2015•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B.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离子C.通常把PH<7的降水称为酸雨D.氯化铵可以与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施用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元素的概念.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原子的组成分析;B、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C、根据酸雨的PH值分析;D、根据氯化铵的作用分析.解答:解: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正确;B、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元素,错误;C、通常把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错误;D、氯化铵不可以与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比较综合,关键是对各项知识的掌握.17.(2015•荆州)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A .中子B.质子C.电子D.质子和中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原子核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中子不一定存在,据此解答.解答: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中子不一定存在,例如普通氢原子不含有中子,故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故选B.点评:掌握原子的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2015•潍坊)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在原子中,质子等于核外电子数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从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方面分析判断即可.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解答:解: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不是唯一的一种,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说法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即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说法正确.C、在原子中,质子等于核外电子数,说法正确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物质也就不存在,新的物质和原来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物质不发生变化,它和原来物质的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所以把分子说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在理解“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时,要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在任何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都不能被分开,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二.解答题1.(2015•江西)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A.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所以氧气和臭氧(O3)的性质不同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C.氧、硫、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多于四个,所以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多于四个D.单质碳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也具有还原性.考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 .根据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来分析;B .根据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来分析;C .根据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只有一个来分析;D .根据一氧化碳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来分析.解答:解:A 、臭氧和氧气的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和结构不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 、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错误;C 、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只有一个,故错误;D 、一氧化碳也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也具有还原性;故选A ;一氧化碳;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是难度不大.2.(2015•厦门)“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1)从宏观知微观.①50mL 水与50mL 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 ,微观解释为分子间有间隔;②气体X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 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 和H (填符号).(2)从微观知宏观.①微粒A 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填“得”或“失”)电子;②微粒A 、B 、C 、D 、E 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B (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C 和E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 2CH 3OH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①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反应后的原子种类是N、H、O,故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H;(2)①由微粒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为7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一个电子;②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为8的结构最稳定.则可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知: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B;C最外层虽然为8,但这是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为同种元素,故属于同种元素的为C和E;③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故答案为:(1)①分子间有间隔②N H(2)①7得②B C和E③CO+2H2CH3OH;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2022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学文化常识(解析版)

2022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学文化常识(解析版)

【2022·黑龙江哈尔滨】4. 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武松——醉打蒋门神B.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C. 《论语》——老子D. 白居易——唐代诗人【答案】C【解析】C.《论语》——孔子。

故选C。

【2022·黑龙江绥化】3.(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典雅细致的昆曲、雍容华贵的京剧、轻柔灵秀的越剧、活泼风趣的川剧、淳朴明快的黄梅戏等,都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B.《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

代表作品有《欧游杂记》《你我》《背影》等。

C.《孔乙己》选自《呐喊》,孔乙己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ABC.正确。

D.有误,《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故选:D。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6. 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的《告子下》。

B. 茨威格,意大利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C. 剧本的主体一般是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D. 《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北岸。

“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与“阳”相对。

【答案】C【解析】A.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B.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D.“汉阴”是指汉水南岸,“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与“阴”相对;故选C。

【2022·山西】1. 三晋大地,人杰地灵,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学常识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学常识

1 文学常识(2024年贵州省中考题)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庄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庄子的著作,《富贵不能淫》就选自其中。

B. 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来指代家乡。

C. 杨绛,作家、翻译家。

有代表作品《流浪地球》、译作《堂吉诃德》。

D. 海伦·凯勒,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代表作有《变色龙》。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 .《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C.《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的科幻文学代表作;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其代表作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故选B。

2 文学常识(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题)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等。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中庸》《孟子》《礼记》合称为“四书”。

D.《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的科普巨著,他根据观察获得第一手材料,生动地描写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

答案:5.C3 文学常识(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 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社戏》等。

C.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D. 《海燕》是苏联作家茨威格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考精品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考精品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考精品试题汇编(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嘶哑.(yǎ)海峡.(xiá)窄.窄(zhǎi)荇.藻(xìnɡ)B.淤.滩(yū)蓬蒿.(ɡāo)干瘪.(biě)憔.悴(qiáo)C.纤.绳(qiān)胚.芽(pēi)沦.陷(lún)虔.信(qián)D.慰藉.(jí)晨曦.(xī)瞰.望(kàn)白桦.(huà)【解析】选A。

B项,“蒿”应读hāo;C项,“纤”应读qiàn;D项,“藉”应读j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2014年6月2日,一场创意音乐分享会亮相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古乐和西洋乐首次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B.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余额宝”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开拓者们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C.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

要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生活,关键是破除制度藩篱,解决“身份”背后的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D.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

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

【解析】选A。

“振聋发聩”指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担负着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B.《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的都有,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C.《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话题的热议。

D.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 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周洋获得金牌,并成为冬奥会历史上成功卫冕该项目的第一人。

原创中考试题汇编《质量守恒定律》

原创中考试题汇编《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一、选择题:1、(2022•徐州)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2B.d是一定是催化剂C.c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反应中c、a的质量比为8:32、(2022•阳泉)在高压锅炉水处理时,肼(N2H4)用于脱除氧气以防锅炉腐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O2═N2+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A.H2O B.NO C.H2 D.HNO33、(2022•广安)2022年6月23日北京时间9点43分,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其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四氧化二氮(N2O4)为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2H8N2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B.X为一种有毒的物质C.生成的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在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D.C2H8N2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4、(2022•常州)石灰氮(化学式为CaCN2)是一种固态肥料,遇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N2+3H2O═CaCO3+2X,则X化学式为()A.NO B.N2 C.CO2 D.NH35、(2022•广元)ClO2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其制备反应为2NaClO3+X+H2SO4═2ClO2+2NaH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是SO3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Cl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D.ClO2的名称为二氧化氯6、(2022•无锡)元素钴(Co)有多种化合价,将9.3g Co(OH)2在空气中加热至290℃时完全脱水,得到8.3g钴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CoO B.CoO3 C.Co2O3 D.Co3O47、(2022•山西)碳酸氢铵区别于其他氮肥的重要特点是在常温下就能闻到强烈的氨味,其反应原理是:NH4HCO3═NH3↑+CO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 的化学式是()A.H2O B.H2 C.CO D.N28、(2022•金昌)高铁酸钾是一种优良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中考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灯》(含答案详细解析)

中考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灯》(含答案详细解析)

中考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灯》(含答案详细解析)**省**市20**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及升学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灯侯发山①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②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

小伟算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③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

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已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④小伟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

他还知道,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嘴饭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

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习惯了,小伟也就没再坚持。

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

⑤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⑥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

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

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

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

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

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

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

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⑦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笫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含答案)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含答案)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B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C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

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根据金属与盐反应,溶液质量的变化考虑;D、根据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限制考虑.
解答:解: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A错;
B、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错;
C、金属与盐反应,溶液质量的变化需要考虑进入溶液金属的对原子质量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比较,进入溶液金属的对原子质量大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增加,进入溶液金属的对原子质量小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减小,故C错;
D、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D正确.
故选D.
点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知道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
1。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阅读《西游记》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阅读《西游记》

《西游记》名著阅读(2024届宁夏中考题)2、名著阅读。

(6分)《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它构思巧妙,内容深刻,形象鲜明,细节生动。

请你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

节选1:【无心纵火】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

忽一日,开炉取丹。

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第七回)节选2:【无奈遇火】土地道:“是你也认不得我了。

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第六十回)节选3:【有心灭火】行者道:“我当时问着乡人说:‘这山扇息火,只收得一年五谷,便又火发。

’如何治得除根?”罗刹道:“要是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永远再不发了。

”行者闻言,执扇子,使尽筋力,望山头连扇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

(第六十一回)(1)任务1:“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是古代白话小说常用的手法,请结合节选内容具体说明其妙处。

(3分)(2)任务2:孙悟空为什么要“断绝火根”?结合《西游记》整本书谈谈你的理解。

(3分)答案:2.(1)孙悟空蹬倒八卦炉,落了几块砖,内有余火,化为火焰山,在后文成为取经路上的障碍,火由悟空起,须由悟空灭。

这样的写法使文章有呼应,情节有起伏,故事有勾连,让读者了解前因后果,使故事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2)断绝火根,体现了孙悟空对百姓生灵的慈悲之心,体现了他的善恶之分。

这也正是取经的意义所在。

也暗含着他对过去无心过失的一种弥补,与结尾能修成正果遥相呼应。

名著阅读(2024年福建省中考题)3.名著阅读交流。

(6分)圈点批注法用于阅读传统文学名著很有效,但名著还有纪实类、科普类等其他多种类型,只会这一种方法,不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很难实现“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的学习目标。

2024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技术及其应用专题

2024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技术及其应用专题

2024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技术及其应用专题一、选择题1.(2024福建)下列食品利用乳酸菌发酵的是A.米醋B.馒头C.酸奶D.米酒【答案】C2.(2024乐山)下列有关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链球菌(细菌)使人患足癣B.乳酸菌可以用于制作泡菜C.酵母菌可以用于酿制葡萄酒D.甲烷菌可应用于污水处理【答案】A3.(2024济宁)喝酸奶有利于改善肠道的菌群平衡,制作酸奶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是A.醋酸菌B.酵母菌C.乳酸菌D.大肠杆菌【答案】C4.(2024郴州)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利用细菌和真菌为生活服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豆腐乳是利用真菌保鲜B.将食物放在冰箱里是利用细菌制作食物C.中午的菜下午吃前进行加热是防止菜腐败D.农村里利用农作物、粪尿等制造沼气,是利用细菌爱护环境【答案】D5.(2024德州)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酸奶和酿酒都是利用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B.白酒酿造过程首先是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C.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D.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其他细菌【答案】D6.(2024潍坊)在四个相同的装置里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物质,搅拌匀称后密封,在对应温度的环境中同时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①②比照,可验证酵母菌须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B.①③④比照,可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C.在某一时间段①中的酒精浓度渐渐增加D.将③④重新置于25~30 ℃的环境中,酵母菌都能接着发酵【答案】D7.(2024武威)下列厨房调味品的生产中,没有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是A.酱油B.香醋C.食盐D.豆瓣酱【答案】C8.(2024滨州)某同学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鲜奶加热后干脆进行”接种”B.制作酸奶不须要密封C.放在室内暖和的地方进行发酵D.制作酸奶用的菌种是霉菌【答案】C9.(2024新疆)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制醋利用乳酸菌发酵B.制作泡菜利用酵母菌发酵C.牛奶用巴氏消毒法杀菌D.果脯的制作利用脱水干燥法【答案】C10.(2024滨州)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应用的实例A.抗虫棉的培育B.杂交水稻C.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D.将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鲤鱼体内【答案】B11.(2024济宁)下列说法,你不认同的是A.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它是验证“生命化学进化”可能性的又一例证B.我国协助生殖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2024年4月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的二代宝宝”诞生了,“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C.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创建了很多生命奇迹,由于转基因生物也的确存在某些不确定因素,因此人类应全面禁止生产转基因产品D.2024年11月,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意味着编辑自己的生殖细胞和胚胎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但法律、伦理和道德上有肯定问题【答案】C12.(2024江西)我国利用外源DNA片段转化技术,培育出能向细胞外分泌蔗糖的蓝藻。

兰州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兰州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兰州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兰州的著名景点?A. 故宫B. 黄河铁桥C. 东方明珠D. 长城答案:B2. 兰州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A. 甘肃省B. 陕西省C. 宁夏回族自治区D. 青海省答案:A3. 兰州的市花是什么?A. 牡丹B. 玫瑰C. 菊花D. 月季答案:B4. 兰州的市树是什么?A. 柳树B. 松树C. 槐树D. 杨树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兰州的传统小吃?A. 兰州拉面B. 牛肉面C. 羊肉泡馍D. 油茶答案:C6. 兰州的气候类型是什么?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D7. 兰州的人口数量大约是多少?A. 300万B. 500万C. 800万D. 1000万答案:B8. 兰州的市标是什么?A. 黄河B. 铁桥C. 五泉山D. 白塔山答案:A9. 兰州的市歌是什么?A. 《黄河颂》B. 《兰州之歌》C. 《黄河之滨》D. 《兰州的早晨》答案:C10. 兰州的市鸟是什么?A. 鸽子B. 燕子C. 麻雀D. 喜鹊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兰州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______省。

答案:甘肃省2. 兰州的市花是______。

答案:玫瑰3. 兰州的市树是______。

答案:槐树4. 兰州的市标是______。

答案:黄河5. 兰州的市歌是______。

答案:《黄河之滨》6. 兰州的市鸟是______。

答案:鸽子7. 兰州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答案:温带大陆性气候8. 兰州的人口数量大约是______万。

答案:5009. 兰州的传统小吃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兰州拉面、牛肉面10. 兰州的著名景点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黄河铁桥、五泉山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兰州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

答案:兰州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

原创中考试题汇编《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原创中考试题汇编《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1、(2022•舟山)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实验步骤】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井计算出AB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AO/mm AB/mm AB/AO1 523.5 109.5 0.20922 525.5 110.0 0.20933 527.0 110.5 0.2097【得出结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

(用百分数表示)【思考讨论】①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

②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答案】解:【得出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计算三次平均值,即可求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氧气含量=;故答案为:20.94%。

【思考讨论】①粉末平铺后,增加了粉末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利用脱氧剂与氧气充分接触,保证反应充分进行,使测试结果更为准确;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积,使氧气被脱氧剂粉末充分吸收。

②粉末不够紧密,造成内部存在间隙,使得初始气体体积变小,而当吸收氧气完成后,粉末紧密分布,造成吸收气体体积增大的现象,所以导致测试结果偏大;故答案为:粉末分布不紧密会使空气混入粉末缝隙内,造成初始气体体积变小,当实验结束时,粉末紧密分布,使吸收气体的体积变大,导致最终测试结果偏大。

2、(2022•济宁)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利用2g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见图。

课外兴趣小组为研究实验中铜粉的氧化情况,又进行以下实验:①兴趣小组将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硬质玻璃管中的残留固体全部取出,称量后,置于烧杯中;②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将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相关数据见下表:甲组乙组丙组反应前固体质量 2.016g 2.016g 2.024g反应后固体质量 1.936g 1.936g 1.904g(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甲、乙两组实验数据相同,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丙组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天净沙秋思》中考试题汇编

《天净沙秋思》中考试题汇编

《天净沙秋思》中考试题汇编《天净沙秋思》中考试题汇编(⼀)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树昏鸦.⼩桥流⽔⼈家。

古道西风瘦马。

⼣阳西下,断肠⼈在天涯。

(1)⼩令中"枯藤""⽼树""昏鸦""⼣阳"等词语描绘了⼀幅怎样的景象?(1分)答:(2)这⾸⼩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答案】(1)深秋晚景图(1分) (2)游⼦(天涯沦落⼈)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2分)(意近即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1、请⽤“\”划分下⾯诗句的朗读节奏。

枯藤⽼树昏鸦,⼩桥流⽔⼈家,古道西风瘦马。

⼣阳西下,断肠⼈在天涯。

2、⽤⽣动形象的语⾔,说说“枯藤⽼树昏鸦,⼩桥流⽔⼈家,古道西风瘦马。

”描绘了怎样的⼀幅画⾯。

3、诗歌在充满萧瑟秋景的⽓氛中,为何要写“⼩桥流⽔⼈家”?4、这⾸⼩令表达了怎样思想的感情?5.简析该曲在写法上的⼀个特点。

1、略。

2、⼀个秋⽇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声;不远处,在⼩桥流⽔近旁的稀疏村舍⾥,⼈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

这时,⼀个⼈牵着⼀匹瘦马独⾃缓缓⾏进在古道上。

3、答:⼩桥、流⽔、⼈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

反衬作者⼈⽣的苍悲,表达出作者追求美好⽣活却不能实现的痛苦。

4、这是⼀篇抒情作品,运⽤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动地表现出⼀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的思乡愁绪。

5、答:⽰例⼀:运⽤了寓情于景的⼿法,作者通过选取九种景物,将“断肠⼈”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例⼆:运⽤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处于动态的“流⽔”与处于静态的“⼩桥”“⼈家”相互映衬,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让沦落异乡的“断肠⼈”更加悲凉。

(三)《天净沙秋思》中考题集锦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断肠⼈在天涯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意思对即可)2.“⼩桥流⽔⼈家”⼀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衬托出游⼦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的思念。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古诗词填空及答案(一 )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古诗词填空及答案(一 )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古诗词填空及答案(一 )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每8个阅读编为一组,有答案。

每一套题目序号都是从“1”开始,便于对照答案。

答案附在每一套的后面,以减少翻检查找之苦。

每一套均可独立成卷。

第一套中考古诗词填空试题汇编【一】(2024年中考·安徽卷)(16分)1.默写(10分)(1)阅读中国古代诗文常见“天下”二字,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们读出了杜甫心系苍生的济世情怀;从《岳阳楼记》“,”中我们读出了范仲淹的开阔胸襟和崇高境界;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我们读出了辛弃疾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2)中国古代诗歌常常追求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都写了友人离开后诗人的深情凝望,寓情于景,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2024年中考·北京卷)2.(1)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1分)(3)古诗文中那些闪耀着思想光芒的句子,不断让我们获得启迪和教益,如“①,②”。

(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2分)【三】(2024年中考·福建卷)3.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大意是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2)郦道元《三峡》中描写山势起伏、绵延不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4)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史事写自身,发议论,抒感慨。

【四】(2024年中考·甘肃白银卷)4.填写古诗文名句,完成导游词。

历史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历史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历史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统一文字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选拔人才更加公平B.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C. 增强了中央集权D. 以上都是答案:D3. 宋朝时期,经济中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北方战乱频繁B.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 南方水利工程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宣扬国威B. 促进贸易C. 寻找海外资源D. 以上都是答案:A5. 清朝康熙年间,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有何意义?A. 减轻了农民负担B. 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C. 促进了农业生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推恩令2.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唐朝______的时期。

答案:政治、经济、文化3. 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青苗法等。

答案:均输法4. 元朝时期,忽必烈推行的“四等人制”中,第一等是______。

答案:蒙古人5. 清朝雍正年间,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主要针对的是______地区的土司制度。

答案:西南地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明朝海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明朝海禁政策主要包括禁止民间海上贸易和限制海上航行。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沿海地区的安全,但也限制了海上贸易的发展,阻碍了与外界的文化交流。

2. 简述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主要包括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外国人在中国居住和传教等。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朝的统治,但也导致了中国与外界的隔绝,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论述唐朝开元盛世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022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三角形-自定义类型 (1)(含答案)

2022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三角形-自定义类型 (1)(含答案)

2022年数学中考试题汇编三角形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90.0分)1.(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历年真题)请你量一量如图△ABC中BC边上的高的长度,下列最接近的是( )A. 0.5cmB. 0.7cmC. 1.5cmD. 2cm2.(2022·浙江省杭州市·历年真题)如图,CD⊥AB于点D,已知∠ABC是钝角,则( )A. 线段CD是△ABC的AC边上的高线B. 线段CD是△ABC的AB边上的高线C. 线段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线D. 线段AD是△ABC的AC边上的高线3.(2022·湖南省张家界市·历年真题)如图,点O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OA=2,OB=1,OC=√3,则△AOB与△BOC的面积之和为( )A. √34B. √32C. 3√34D. √34.(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历年真题)如图,在△ABC中,∠B=22.5°,∠C=45°,若AC=2,则△ABC的面积是( )A. 3+√2B. 1+√2C. 2√2D. 2+√225.(2022·浙江省湖州市·历年真题)如图,已知在锐角△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E是AD上一点,连结EB,EC.若∠EBC=45°,BC=6,则△EBC的面积是( )A. 12B. 9C. 6D. 3√26.(2022·湖南省永州市·历年真题)下列多边形具有稳定性的是( )A. B.C. D.7.(2022·江苏省·历年真题)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10cm,则该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 )A. 5cmB. 6cmC. 8cmD. 15cm8.(2022·河北省·历年真题)题目:“如图,∠B=45°,BC=2,在射线BM上取一点A,设AC=d,若对于d的一个数值,只能作出唯一一个△ABC,求d的取值范围.”对于其答案,甲答:d≥2,乙答:d=1.6,丙答:d=√2,则正确的是( )A. 只有甲答的对B. 甲、丙答案合在一起才完整C. 甲、乙答案合在一起才完整D. 三人答案合在一起才完整9.(2022·河北省·历年真题)平面内,将长分别为1,5,1,1,d的线段,顺次首尾相接组成凸五边形(如图),则d可能是( )A. 1B. 2C. 7D. 810.(2022·江苏省宿迁市·历年真题)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5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 8cmB. 13cmC. 8cm或13cmD. 11cm或13cm11.(2022·江苏省·历年真题)如图,将直尺与30°角的三角尺叠放在一起,若∠2=70°,则∠1的大小是( )A. 45°B. 50°C. 55°D. 40°12.(2022·浙江省金华市·历年真题)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OA=OD,OB=OC,不添加辅助线,判定△ABO≌△DCO的依据是( )A. SSSB. SASC. AASD. HL13.(2022·四川省成都市·历年真题)如图,在△ABC和△DEF中,点A,E,B,D在同一直线上,AC//DF,AC=DF,只添加一个条件,能判定△ABC≌△DEF的是( )A. BC=DEB. AE=DBC. ∠A=∠DEFD. ∠ABC=∠D14.(2022·北京市·历年真题)如图,点E,点F在直线AC上,AF=CE,AD=CB,下列条件中不能推断△ADF≌△CBE的是( )A. ∠D=∠BB. ∠A=∠CC. BE=DFD. AD//BC15.(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历年真题)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分别作DE⊥AB,DF⊥AC,垂足分别是点E,F,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DC=90°B. DE=DFC. AD=BCD. BD=CD16.(2022·江苏省扬州市·历年真题)如图,小明家仿古家具的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坏了,需要重新配一块.小明通过电话给玻璃店老板提供相关数据,为了方便表述,将该三角形记为△ABC,提供下列各组元素的数据,配出来的玻璃不一定符合要求的是( )A. AB,BC,CAB. AB,BC,∠BC. AB,AC,∠BD. ∠A,∠B,BC17.(2022·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年真题)如图,在矩形ABCD中,连接BD,分别以B、D为圆心,大于1B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P、Q两点,作直线PQ,2分别与AD、BC交于点M、N,连接BM、DN.若AD=4,AB=2.则四边形MBND的周长为( )B. 5C. 10D. 20A. 5218.(2022·湖南省长沙市·历年真题)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AB的长为半径画弧,19.①分别过点A、B为圆心,大于12两弧交于P、Q两点;20.②作直线PQ交AB于点D;21.③以点D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M,连接AM、BM.22.若AB=2√2,则AM的长为( )A. 4B. 2C. √3D. √223.(2022·湖北省荆州市·历年真题)如图,直线l1//l2,AB=AC,∠BAC=40°,则∠1+∠2的度数是( )A. 60°B. 70°C. 80°D. 90°24.(2022·黑龙江省鹤岗市·历年真题)如图,△ABC中,AB=AC,AD平分∠BAC与BC相交于点D,点E是AB的中点,点F是DC的中点,连接EF交AD于点P.若△ABC的面积是24,PD=1.5,则PE的长是( )A. 2.5B. 2C. 3.5D. 325.(2022·安徽省·历年真题)已知点O是边长为6的等边△ABC的中心,点P在△ABC外,△ABC,△PAB,△PBC,△PCA的面积分别记为S0,S1,S2,S3.若S1+S2+S3=2S0,则线段OP长的最小值是( )A. 3√32B. 5√32C. 3√3D. 7√3226.(2022·海南省·历年真题)如图,直线m//n,△ABC是等边三角形,顶点B在直线n上,直线m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若∠1=140°,则∠2的度数是( )A. 80°B. 100°C. 120°D. 140°27.(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历年真题)如图,在Rt△ABC中,∠C=90°,∠B=56°,则∠A的度数为( )A. 34°B. 44°C. 124°D. 134°28.(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历年真题)活动探究:我们知道,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已知△ABC中,∠A=30°,AC=3,∠A所对的边为√3,满足已知条件的三角形有两个(我们发现其中如图的△ABC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满足已知条件的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 )A. 2√3B. 2√3−3C. 2√3或√3D. 2√3或2√3−329.(2022·浙江省宁波市·历年真题)如图,在Rt△ABC中,D为斜边AC的中点,E为BD上一点,F为CE中点.若AE=AD,DF=2,则BD的长为( )A. 2√2B. 3C. 2√3D. 430.(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历年真题)如图,在4×4网格正方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顶点为格点,若△ABC的顶点均是格点,则cos∠BAC的值是( )A. √55B. √105C. 2√55D. 4531.(2022·贵州省贵阳市·历年真题)如图,“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若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和3,则中间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A. 4B. 8C. 12D. 1632.(2022·湖北省·历年真题)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3,2,√5B. 1,√2,√3C. 13,14,15D. 4,,5,633.(2022·湖北省鄂州市·历年真题)工人师傅为检测该厂生产的一种铁球的大小是否符合要求,设计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工件槽,其两个底角均为90°,将形状规则的铁球放入槽内时,若同时具有图(1)所示的A、B、E三个接触点,该球的大小就符合要求.图(2)是过球心及A、B、E三点的截面示意图,已知⊙O的直径就是铁球的直径,AB是⊙O的弦,CD切⊙O于点E,AC⊥CD、BD⊥CD,若CD=16cm,AC= BD=4cm,则这种铁球的直径为( )A. 10cmB. 15cmC. 20cmD. 24cm34.(2022·浙江省金华市·历年真题)如图,圆柱的底面直径为AB,高为AC,一只蚂蚁在C处,沿圆柱的侧面爬到B处,现将圆柱侧面沿AC“剪开”,在侧面展开图上画出蚂蚁爬行的最近路线,正确的是( )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35.(2022·江苏省常州市·历年真题)如图,在△ABC中,E是中线AD的中点.若△AEC的面积是1,则△ABD的面积是______.36.(2022·江苏省·历年真题)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1、5,第三边长为整数,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37.(202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历年真题)在△ABC中,AD为边BC上的高,∠ABC=30°,∠CAD=20°,则∠BAC是______度.38.(2022·湖北省咸宁市·历年真题)如图,已知AB//DE,AB=D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__,使△ABC≌△DEF.39.(2022·湖南省株洲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点O在一块直角三角板ABC上(其中∠ABC=30°),OM⊥AB于点M,ON⊥BC于点N,若OM=ON,则∠ABO=______度.40.(2022·北京市·历年真题)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DE⊥AB.若AC=2,DE=1,则S△ACD=______.41.(2022·浙江省绍兴市·历年真题)如图,在△ABC中,∠ABC=40°,∠BAC=80°,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BA于点D,连结CD,则∠BCD的度数是______.42.(2022·北京市·历年真题)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E=BD,AD与CE交于点F,则∠CFD的度数是______ .43.(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历年真题)如图,在△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AB,AC边上的中点,连接CD,DE.如果AB=5m,BC=3m,那么CD+DE的长是______m.44.(2022·贵州省贵阳市·历年真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E,AC=BC=6cm,∠ACB=∠ADB=90°.若BE=2AD,则△ABE的面积是______cm2,∠AEB=______度.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8.0分)45.(2022·江苏省南通市·历年真题)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A=OC,OB=OD.46.(1)求证:∠A=∠C;47.(2)求证:AB//CD.48.(2022·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历年真题)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B=8,BC=5.49.(1)作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H;50.(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51.(2)在(1)的条件下,连接CD,求△BCD的周长.52.(2022·山西省·历年真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如代替人们在高空测量距离和角度.某校“综合与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要测量AB,CD两座楼之间的距离,他们借助无人机设计了如下测量方案:无人机在AB,CD两楼之间上方的点O处,点O距地面AC的高度为60m,此时观测到楼AB底部点A处的俯角为70°,楼CD上点E处的俯角为30°,沿水平方向由点O飞行24m到达点F,测得点E 处俯角为60°,其中点A,B,C,D,E,F,O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请根据以上数据求楼AB与CD之间的距离AC的长(结果精确到1m.参考数据:sin70°≈0.94,cos70°≈0.34,tan70°≈2.75,√3≈1.73).53.54.(2022·黑龙江省鹤岗市·历年真题)△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55.(1)将△ADE绕点A旋转到图①的位置时,连接BD,CE并延长相交于点P(点P与点A重合),有PA+PB=PC(或PA+PC=PB)成立(不需证明);56.(2)将△ADE绕点A旋转到图②的位置时,连接BD,CE相交于点P,连接PA,猜想线段PA、PB、P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57.(3)将△ADE绕点A旋转到图③的位置时,连接BD,CE相交于点P,连接PA,猜想线段PA、PB、P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58.59.(2022·浙江省杭州市·历年真题)如图,在Rt△ACB中,∠ACB=90°,点M为边AB的中点,点E在线段AM上,EF⊥AC于点F,连接CM,CE.已知∠A=50°,∠ACE=30°.60.(1)求证:CE=CM.61.(2)若AB=4,求线段FC的长.62.(2022·北京市·历年真题)在△ABC中,∠ACB=90°,D为△ABC内一点,连接BD,DC,延长DC到点E,使得CE=DC.63.(1)如图1,延长BC到点F,使得CF=BC,连接AF,EF.若AF⊥EF,求证:BD⊥AF;64.(2)连接AE,交BD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CH,依题意补全图2.若AB2=AE2+BD2,用等式表示线段CD与CH的数量关系,并证明.65.1.【答案】D【解析】解:过点A作AD⊥BC于D,用刻度尺测量AD的长度,更接近2cm,故选:D.过点A作AD⊥BC于D,用刻度尺测量AD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高的概念,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2.【答案】B【解析】解:A、线段CD是△ABC的AB边上的高线,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线段CD是△ABC的AB边上的高线,本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线段AD不是△ABC的边上高线,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线段AD不是△ABC的边上高线,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判断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高的概念,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3.【答案】C【解析】解:将△AOB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BCD,连接OD,∴OB=OD,∠BOD=60°,CD=OA=2,∴△BOD是等边三角形,∴OD=OB=1,∵OD2+OC2=12+(√3)2=4,CD2=22=4,∴OD2+OC2=CD2,∴∠DOC=90°,∴△AOB与△BOC的面积之和为S△BOC+S△BCD=S△BOD+S△COD=√34×12+12×1×√3=3√34,故选:C.将△AOB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BCD,连接OD,可得△BOD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COD=90°,从而解决问题.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旋转的性质等知识,利用旋转将△AOB与△BOC的面积之和转化为S△BOC+S△BCD,是解题的关键.4.【答案】D【解析】解:如图,过点A作AD⊥AC于A,交BC于D,过点A作AE⊥BC于E,∵∠C=45°,∴△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AC=2,∠ADC=45°,CD=√2AC=2√2,∵∠ADC=∠B+∠BAD,∠B=22.5°,∴∠DAB=22.5°,∴∠B=∠DAB,∴AD=BD=2,∵AD=AC,AE⊥CD,∴DE=CE,∴AE=12CD=√2,∴△ABC的面积=12⋅BC⋅AE=12×√2×(2+2√2)=2+√2.故选:D.如图,过点A作AD⊥AC于A,交BC于D,过点A作AE⊥BC于E,先证明△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AD=AC=2,∠ADC=45°,CD=√2AC=2√2,再证明AD=BD,计算AE和BC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熟知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5.【答案】B【解析】解:∵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BD=CD=12BC=3,AD⊥BC,在Rt△EBD中,∠EBC=45°,∴ED=BD=3,∴S△EBC=12BC⋅ED=12×6×3=9,故选: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CD=3,AD⊥BC,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得到答案.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是解题的关键.6.【答案】D【解析】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其它多边形不具有稳定性,故选:D.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掌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10cm,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即可求第三边长的范围即可解答.【解答】解:设第三边长为xcm,则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10−4<x<10+4,即6<x<14.因此,本题的第三边应满足6<x<14,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8.【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知,当CA⊥BA或CA>BC时,能作出唯一一个△ABC,①当CA⊥BA时,∵∠B=45°,BC=2,=√2,∴AC=BC⋅sin45°=2×√22即此时d=√2,②当CA=BC时,∵∠B=45°,BC=2,∴此时AC=2,即d>2,综上,当d=√2或d>2时能作出唯一一个△ABC,故选:B.由题意知,当CA⊥BA或CA>BC时,能作出唯一一个△ABC,分这两种情况求解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C【解析】解:∵平面内,将长分别为1,5,1,1,d的线段,顺次首尾相接组成凸五边形,∴1+d+1+1>5且1+5+1+1>d,∴d的取值范围为:2<d<8,∴则d可能是7.故选:C.利用凸五边形的特征,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得d的取值范围,利用此范围即可得出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了组成凸五边形的条件,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d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D【解析】解:当3cm是腰长时,3,3,5能组成三角形,当5cm是腰长时,5,5,3能够组成三角形.则三角形的周长为11cm或13cm.故选:D.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3cm和5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平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得:∠4=180°−90°−30°=60°,∵AB//CD,∴∠3=∠2=70°,∴∠1=180°−∠3−∠4=180°−70°−60°=50°.故选:B.12.【答案】B【解析】解:在△AOB和△DOC中,{OA=OD∠ADB=∠DOC OB=OC,∴△AOB≌△DOC(SAS),故选:B.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得到判定△ABO≌△DCO的依据.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写出△AOB和△DOC全等的证明过程.13.【答案】B【解析】解:∵AC//DF,∴∠A=∠D,∵AC=DF,∴当添加∠C=∠F时,可根据“ASA”判定△ABC≌△DEF;当添加∠ABC=∠DEF时,可根据“AAS”判定△ABC≌△DEF;当添加AB=DE时,即AE=BD,可根据“SAS”判定△ABC≌△DEF.故选:B.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加上AC=DF,则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各选项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据,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14.【答案】A【解析】解:A、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本选项符合题意.B、根据SAS,可以推出△ADF≌△CBE,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SSS,可以推出△ADF≌△CBE,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SAS,可以推出△ADF≌△CBE,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答案】C【解析】解:∵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BD=CD,∠B=∠C,∴∠ADC=90°,在△BDE和△CDF中,{∠B=∠C∠BED=∠CFD BD=CD,∴△BDE≌△CDF(AAS),∴DE=DF,故选:C.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C,BD=CD,∠B=∠C,由“AAS”可证△BDE≌△CDF,可得DE=DF.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C【解析】解:A.利用三角形三边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形状确定,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利用三角形两边、且夹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形状确定,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AB,AC,∠B,无法确定三角形的形状,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A,∠B,BC,三角形形状确定,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正确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17.【答案】C【解析】解:由作图过程可得:PQ为BD的垂直平分线,∴BM=MD,BN=ND.设PQ与BD交于点O,如图,则BO=DO.∵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MDO=∠NBO,∠DMO=∠BNO,在△MDO和△NBO中,{∠MDO=∠NBO ∠DMO=∠BNO OD=OB,∴△MDO≌△NBO(AAS),∴DM=BN,∴四边形BNDM为平行四边形,∵BM=MD,∴四边形MBND为菱形,∴四边形MBND的周长=4BM.设MB=x,则MD=BM=x,∴AM=AD−DM=4−x,在Rt△ABM中,∵AB2+AM2=BM2,∴22+(4−x)2=x2,解得:x=52,∴四边形MBND的周长=4BM=10.故选:C.利用作图过程可得PQ为BD的垂直平分线,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四边形MBND为菱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M,则结论可得.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矩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四边形MBND为菱形是解题的关键.18.【答案】B【解析】解:由作图可知,PQ是AB的垂直平分线,∴AM=BM,∵以点D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M,∴DA=DM=DB,∴∠DAM=∠DMA,∠DBM=∠DMB,∵∠DAM+∠DMA+∠DBM+∠DMB=180°,∴2∠DMA+2∠DMB=180°,∴∠DMA+∠DMB=90°,即∠AMB=90°,∴△AM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M=√22AB=√22×2√2=2,故选:B.证明△AM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答案.本题考查尺规作图中的相关计算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作图证明△AM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9.【答案】B【解析】解:过点C作CD//l1,如图,∵l1//l2,∴l1//l2//CD,∴∠1=∠BCD,∠2=∠ACD,∴∠1+∠2=∠BCD+∠ACD=∠ACB,∵AB=AC,∴∠ACB=∠ABC,∵∠BAC=40°,∴∠ACB=12(180°−∠BAC)=70°,∴∠1+∠2=70°.故选:B.过点C作CD//l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2=∠ACB,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ABC,从而可求解.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由平行线的性质得∠1+∠2=∠ACB.20.【答案】A【解析】解:如图,过点E作EG⊥AD于G,∵AB=AC,AD平分∠BA C,∴AD⊥BC,BD=CD,∴∠PDF=∠EGP=90°,EG//BC,∵点E是AB的中点,∴G是AD的中点,BD,∴EG=12∵F是CD的中点,CD,∴DF=12∴EG=DF,∵∠EPG=∠DPF,∴△EGP≌△FDP(AAS),∴PG=PD=1.5,∴AD=2DG=6,∵△ABC的面积是24,⋅BC⋅AD=24,∴12∴BC=48÷6=8,BC=2,∴DF=14∴EG=DF=2,由勾股定理得:PE=√22+1.52=2.5.故选:A.如图,过点E作EG⊥AD于G,证明△EGP≌△FDP,得PG=PD=1.5,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AD的长,由三角形ABC的面积是24,得BC的长,最后由勾股定理可得结论.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1.【答案】B【解析】解:如图,不妨假设点P在AB的左侧,∵S△PAB+S△ABC=S△PBC+S△PAC,∴S1+S0=S2+S3,∵S1+S2+S3=2S0,∴S1+S1+S0=2S,∴S1=12S0,∵△ABC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6,∴S0=√34×62=9√3,∴S1=9√32,过点P作AB的平行线PM,连接CO延长CO交AB于点R,交PM于点T.∵△PAB的面积是定值,∴点P的运动轨迹是直线PM,∵O是△ABC的中心,∴CT⊥AB,CT⊥PM,∴12⋅AB⋅RT=9√32,CR=3√3,OR=√3,∴RT=3√32,∴OT=OR+TR=5√32,∵OP≥OT,∴OP的最小值为5√32,故选:B.如图,不妨假设点P在AB的左侧,证明△PAB的面积是定值,过点P作AB的平行线PM,连接CO延长CO交AB于点R,交PM于点T.因为△PAB的面积是定值,推出点P的运动轨迹是直线PM,求出OT的值,可得结论.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证明△PAB的面积是定值.22.【答案】B【解析】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在△ADE中,∵∠1=∠A+∠AEF=140°,∴∠AEF=140°−60°=80°,∴∠DEB=∠AEF=80°,∵m//n,∴∠2+∠DEB=180°,∴∠2=180°−80°=100°,故选:B.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60°,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EF的度数,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同旁内角互补,可得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题目比较基础,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答案】A【解析】解:在Rt△ABC中,∠C=90°,则∠B+∠A=90°,∵∠B=56°,∴∠A=90°−56°=34°,故选:A.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是解题的关键.24.【答案】C【解析】解:如图,CD=CB,作CH⊥AB于H,∴DH=BH,∵∠A=30°,∴CH=12AC=32,AH=√3CH=32√3,在Rt△CBH中,由勾股定理得BH=√BC2−CH2=√3−94=√32,∴AB=AH+BH=3√32+√32=2√3,AD=AH−DH=3√32−√32=√3,故选:C.根据题意知,CD=CB,作CH⊥AB于H,再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H,AH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H,从而得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理解题意,求出BH的长是解题的关键.25.【答案】D【解析】解:∵D为斜边AC的中点,F为CE中点,DF=2,∴AE=2DF=4,∵AE=AD,∴AD=4,在Rt△ABC中,D为斜边AC的中点,∴BD=12AC=AD=4,故选:D.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可以求得AE的长,再根据AE=AD,可以得到AD的长,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和斜边的关系,可以求得BD的长.本题考查直角三角线斜边上的中线和斜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中位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AD的长.26.【答案】C【解析】解:延长AC到D,连接BD,如图:∵AD2=20,BD2=5,AB2=25,∴AD2+BD2=AB2,∴∠ADB=90°,∴cos∠BAC =AD AB =√20√25=2√55, 故选:C . 延长AC 到D ,连接BD ,由网格可得AD 2+BD 2=AB 2,即得∠ADB =90°,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网格中的锐角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27.【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可得,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2+32=√10,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0)2−12×1×3×4=10−6=4,∴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2,∴小正方形的周长为:2×4=8,故选:B .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大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即可计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可以求得小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即可得到小正方形的周长.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证明,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就不是.【解答】 解:A 、(√3)2+22≠(√5)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B 、12+(√2)2=(√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C 、(14)2+(15)2≠(1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 D 、42+52≠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故选B . 29.【答案】C【解析】解:如图,连接OE,交AB于点F,连接OA,∵AC⊥CD、BD⊥CD,∴AC//BD,∵AC=BD=4cm,∴四边形ACDB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CDB是矩形,∴AB//CD,AB=CD=16cm,∵CD切⊙O于点E,∴OE⊥CD,∴OE⊥AB,∴四边形EFBD是矩形,AF=12AB=12×16=8(cm),∴EF=BD=4cm,设⊙O的半径为r cm,则OA=r cm,OF=OE−EF=(r−4)cm,在Rt△AOF中,OA2=AF2+OF2,∴r2=82+(r−4)2,解得:r=10,∴这种铁球的直径为20cm,故选:C.连接OE,交AB于点F,连接OA,∵AC⊥CD、BD⊥CD,由矩形的判断方法得出四边形ACDB是矩形,得出AB//CD,AB=CD=16cm,由切线的性质得出OE⊥CD,得出OE⊥AB,得出四边形EFBD是矩形,AF=12AB=12×16=8(cm),进而得出EF=BD=4cm,设⊙O的半径为r cm,则OA=rcm,OF=OE−EF=(r−4)cm,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r2=82+(r−4)2,解方程即可求出半径,继而求出这种铁球的直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0.【答案】C【解析】解:将圆柱侧面沿AC“剪开”,侧面展开图为矩形,∵圆柱的底面直径为AB,∴点B是展开图的一边的中点,∵蚂蚁爬行的最近路线为线段,∵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利用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而点B是展开图的一边的中点,再利用蚂蚁爬行的最近路线为线段可以得出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最短路径问题,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31.【答案】2【解析】解:∵E是AD的中点,∴CE是△ACD的中线,∴S△ACD=2S△AEC,∵△AEC的面积是1,∴S△ACD=2S△AEC=2,∵AD是△ABC的中线,∴S△ABD=S△ACD=2.故答案为:2.由题意可得CE是△ACD的中线,则有S△ACD=2S△AEC=2,再由AD是△ABC的中线,则有S△ABD=S△ACD,即得解.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解答的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32.【答案】5【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首先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到第三边的范围,再在范围内取整数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设第三边为c,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5−1<c<5+1,即4<c<6.又∵第三边长为整数,∵第三边的长是5.故答案为5.33.【答案】80或40【解析】解: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BAD=180°−∠B−∠ADB=180°−30°−90°=60°,∠BAC=∠BAD+∠CAD=60°+20°=80°;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BAD=180°−∠B−∠ADB=180°−30°−90°=60°,∠BAC=∠BAD−∠CAD=60°−20°=40°.综上所述,∠BAC=80°或40°.故答案为:80或40.分两种情况:△ABC为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作答.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注意到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34.【答案】∠A=∠D【解析】解:添加条件:∠A=∠D.∵AB//DE,∴∠B=∠DEC,在△ABC和△DEF中,{∠A=∠DAB=DE∠B=∠DEC,∴△ABC≌△DEF(ASA),故答案为:∠A=∠D.(答案不唯一)添加条件:∠A=∠D,根据ASA即可证明△ABC≌△DEF.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5.【答案】15【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特有的方法(HL)是解题的关键.根据OM⊥AB,ON⊥BC,可知∠OMB=∠ONB=90°,从而可证Rt△OMB ≌Rt△ONB(HL),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BM=∠OBN,即可求出∠ABO的度数.【解答】解:∵OM⊥AB,ON⊥BC,∴∠OMB=∠ONB=90°,在Rt△OMB和Rt△ONB中,{OM=ONOB=OB,∴Rt△OMB≌Rt△ONB(HL),∴∠OBM=∠OBN,∵∠ABC=30°,∴∠ABO=15°.36.【答案】1【解析】解:过D点作DH⊥AC于H,如图,∵AD平分∠BAC,DE⊥AB,DH⊥AC,∴DE=DH=1,×2×1=1.∴S△ACD=12故答案为:1.过D点作DH⊥AC于H,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E=DH=1,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37.【答案】10°或100°【解析】解:如图,点D即为所求;在△ABC中,∠ABC=40°,∠BAC=80°,∴∠ACB=180°−40°−80°=60°,由作图可知:AC=AD,∴∠ACD=∠AD C=12(180°−80°)=50°,∴∠BCD=∠ACB−∠ACD=60°−50°=10°;由作图可知:AC=AD′,∴∠ACD′=∠AD′C,∵∠ACD′+∠AD′C=∠BAC=80°,∴∠AD′C=40°,∴∠BCD′=180°−∠ABC−∠AD′C=180°−40°−40°=100°.综上所述:∠BCD的度数是10°或100°.故答案为:10°或100°.分两种情况画图,由作图可知得AC=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本作图方法.38.【答案】60°【解析】解:∵△ABC为等边三角形,∴∠CAE=∠ABD=60°,AC=BA.在△ACE和△BAD中,{AC=BA∠CAE=∠ABD AE=BD,∴△ACE≌△BAD(SAS),∴∠ACE=∠BAD.∵∠CFD=∠C AF+ACF,∠BAD+∠CAF=∠ACF+∠CAF=60°,。

中招考试题

中招考试题

中招考试题题目一题目:中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答案: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和台湾省。

2.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3.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4.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题目: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答案: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是指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项重要发明。

1.指南针:中国古代的指南针多为由磁石制成的磁罗盘,用于辨别方向,东汉时期已经出现。

2.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项伟大发明,原始造纸术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

3.印刷术:印刷术即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宋代时期被发明,由于它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书籍的扩散与传播。

4.火药:火药最早是在中国北宋时期被发明的,最初是作为炼金术的副产物,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战争、祭祀等方面。

这四项发明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世界的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题目:中国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答案: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由五颗五角星和一条红色横幅组成。

1.五颗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知识分子的大团结。

2.红色象征着共产主义革命,纪念革命先烈和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牺牲的英雄。

五星红旗自1949年10月1日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被使用于各行各业、各级各类场合。

题目四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哪里?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市。

北京市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政治、文化、交通和国际交往的重要中心。

中考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灯》(含答案详细解析)

中考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灯》(含答案详细解析)

中考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灯》(含答案详细解析)**省**市20**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及升学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灯侯发山①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②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

小伟算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③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

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已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④小伟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

他还知道,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嘴饭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

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习惯了,小伟也就没再坚持。

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

⑤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⑥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

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

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

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

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

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

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

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⑦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笫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

2022年中考试题汇编:古诗词默写(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试题汇编:古诗词默写(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试题汇编:古诗词默写(含答案)一、古诗文连贯性及理解性默写。

1.(2022·江苏盐城·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名句填空。

(1)言必信,__________。

(《论语•子路》)(2)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

(杜甫《春夜喜雨》)(4)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新颖的比喻描绘边塞的奇异雪景,抒发诗人的惊喜之情。

(8)中秋佳节,小妍把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送给远在外地的姐姐,表达对她的思念和祝福。

2.(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

(1)会当凌绝顶,______。

(杜甫《望岳》)(2)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3)夕日欲颓,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5)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精忠报国,建功立业”这一爱国情怀,在时间的长河中历久弥新。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

”借“黄金台”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

”表达了自己要为朝廷收复失地,赢得生前功勋、身后美名的愿望。

3.(2022·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填空。

2022年中考试题汇编:文学与文化常识

2022年中考试题汇编:文学与文化常识

2022年中考试题汇编:文学与文化常识一、选择题1.下面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B.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如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C.“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

“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情。

D.战国七雄中“秦”最强大,它与六国对峙中,有人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叫作“合纵”,有的主张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叫作“连横”,张仪便是属于连横派。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用事实说话”的作品。

它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预言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B.《西游记》中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C.《水浒传》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

仅描写武松的就有“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

D.鄙人是对自己的谦称,令尊是对别人母亲的敬称。

3.中国古典诗词像是一个文化宝库,蕴藏着无尽魅力。

小瞻透过诗词之窗,看到了一个丰富的文化世界。

以下诗词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它是我国传统祭祖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里的“佳节”指中秋节,它是我国传统节日,主要习俗有赏月、吃月饼、登高、饮菊花酒。

C.我国的传统习惯将春天分为初春、仲春和暮春。

《故乡》中考试题汇编.doc

《故乡》中考试题汇编.doc

《故乡》中考试题汇编《故乡》中考试题汇编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21分)⑴鲁迅是为大的________ 家、 ______ 家、 ______ 家。

原名___________ , 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

著有小说集《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放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 _________________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等多部著作。

《故乡》选口《 ______________ 》。

⑵本文大量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文中主要的对比有五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对比,反映了农民FI益悲惨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对比,反映封建等级观念及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对比,反映出闰土淳朴善良的个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对比,反映岀每况愈下的农村经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反映“我”对未來生活的向往。

⑶小说是以塑造 ______________ 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 _____________ 的描写反映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文字形式。

它按照篇幅的长短,可以分为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及_________ 。

《故乡》应属于短篇小说,因为它容量小、情节简单、人物少。

⑷小说的三要素是: 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_ 。

其中, ________ 又是主要因索。

二、阅读理解题。

(一)阅读《故乡》选段,完成各题。

①这进来的便是闰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试题汇编磁电磁转换一、选择题1.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可以A.适当改变通过线圈的电流大小 B.升高或降低电源电压C.对调电源两极或对调磁铁的两极D.对调电源两极同时对调磁铁的两极 2.1954年,我国地质探矿队伍发现,在山东某地一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地磁场十分异常。

据此,勘探队伍推测该地区地下可能蕴藏着( ) A.铜矿B.铁矿C.煤矿D.石油3.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很多,在电炉、电铃、电灯中,用到电磁铁的是_____________4.(天津市xx年)某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若要使该通电导体所受的磁场力反向,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只将磁场反向 B.只将电流反向C.将磁场和电流同时反向D.以上方法均可5.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里的每次重大发现,都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最早利用磁场获得电流,促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的科学家是 A、安培B、法拉弟C、焦耳D、奥斯特 6.直流发电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是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7.(南通市海门卷xx年)在历史上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学家是A.法拉第B.奥斯特C.爱因斯坦D.牛顿8.(xx年安徽省非课改)科学家探索自然界的秘密,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十九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下图中能表明这一现象的实验是【】9.如图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弹簧秤的读数变小,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可以是 A.C 接E,D接F B.C接E,B接F C.A接E,D接F D.A 接E,B接F10.(淄博市二○○六)图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用来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是第Ⅱ卷11..关于电磁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破铁的磁性强弱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弱无关B 、电进铁中电流方向改变.其磁性强弱也改变C 、在相同通电螺线管中.加铜芯比加铁芯磁性弱D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线圈匝数无关12.如图所示,四幅图都是反映课本内容的实验,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图甲研究的是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B.图乙实验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图丙研究的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图丁研究的是电流的磁效应 13.下列方法中可增强电磁铁磁性的是( A ) A.增大螺线管中的电流B.减小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C.增加电磁铁的通电时间D.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14.(昆明市xx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不懈的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图1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表示这一重大发现的是图115.(兰州市xx年)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直流电动机的是( ) A.电吹风B.电冰箱C.电动剃须刀D.电熨斗16.如图3所示,将铁钉放在某矿石附近,铁钉立即被吸引到矿石上,此现象说明该矿石具有A.磁性B.导电性C.弹性D.绝缘性17.图3所示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电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的顶端封入一段金属丝,以下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至74℃时,L1亮灯报警 B.温度升高至74℃时,L2亮灯报警 C.温度升高至78℃时,L1亮灯报警 D.温度升高至78℃时,L2亮灯报警图318.以下哪种物理现象的发现和利用,实现了电能大规模生产,使人们从蒸汽时代进入电的时代( ) A、电流通过导体发热B、电流的磁效应C、电磁感应现象D、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转动19.(天津市xx年)在图5所示的通电螺线管中,N、S 极标注正确的是xx年)下列叙述中属于电动机原理的是A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B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C 通电导线发热D 电磁感应现象23.(徐州市xx年)如图1 3所示的实验装置,是用来研究A.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B.电磁感应现象C.电流的磁场D.电磁铁原理24.(莆田市xx年)下列设备中利用如右图所示实验原理工作的是A.电话B.电磁继电器C.发电机D.电动机34.(广东省肇庆、云浮2006)如图8是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电路示意图,要使它的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大些,以下做法可行的是A、增加电源B的电压B、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圈数C、增加电源A的电压图1D、去掉电磁铁线圈中的铁芯图835..(福建省三明市)首先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欧姆B.安培C.奥斯特D.焦耳 36.开关S闭合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此可知A. 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正极B. a 端足通电螺线管的N极, c端是电源负极C.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d端是电源正极D.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负极37.小刚学习了磁的知识后,标出了下列四种情况下磁体的磁极,其中正确的是( )N N S S N N S S A B CD38.如图所示,P是蹄形磁铁,abcd是多匝线圈,两端与电流表相连组成闭合电路,则下列操作中能够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把线圈放在两磁极间不动B.线圈贴近磁极外侧上下运动C.磁铁不动,线圈左右摆动D.线圈不动,磁铁左右运动39.(黑龙江鸡西市xx年)下列四种设备的工作原理,有一个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这个设备是40.如图所示,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电,请你想一想会发生的现象是A.通电螺线管仍保持静止不动B.通电螺线管能在任意位置静止C.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A端指向南,B端指向北D.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B端指向南,A端指向北41.如图所示,金属棒ab在蹄形磁铁中按箭头方向运动,ab两端用导线和开关按图示状态连接在电流表上。

其中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的是42.如右图所示,当闭合电键S后,通电螺线管Q端附近的小磁针N极转向Q端,则A.通电螺线管的Q端为N极,电源a端为正极 B.通电螺线骨的Q端为N极,电源a端为负极 C.通电螺线管的Q端为S极,电源a端为正极 D.通电螺线管的Q端为S极,电源a端为负极43.(威海市xx年)下列电与磁的实验中,演示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46.小海同学对通电螺线管的N、S极进行了判断,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错误的是47.(湖北黄冈市2006)关于电和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3 D A、闭合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B、一段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既平行于电流方向,又平行于磁场方向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既垂直于电流方向,又垂直于磁场方向 48.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B.指南针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磁场C.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南极出发指向北极的D.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49.图6所示四个演示实验中,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50.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玩具电动车的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C.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只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51.小明设计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右表是他所做实验的记录。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比较1、4两次实验可知: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B.比较1、3、5三次实验可知:匝数一定时,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C.比较1、2、3三次实验可知:匝数一定时,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D.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吸引铁钉的数目越多52.下图中能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电磁铁实验次数电流吸引铁钉的最多数目 1 100匝2 3 4 50匝 5 6 7 11 14 5 8 10 ABC D53.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6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要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右滑动 B.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显示它的磁性强弱C.两电磁铁的线圈串联是为了研究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关系D.若将两电磁铁靠近,它们会相互排斥 54.(仙桃市潜江市江汉油田2006)如图2所示的装置,它是用来研究A.电磁感应现象的B.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C.通电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的D.电磁铁磁性强弱的55.图3是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它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中的水银是导体B.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C.报警器中的电磁铁运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D.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路开关56.(湖北襄樊2006)要增强电磁铁的磁性,下列措施的是( )A.减小电磁铁线圈的匝数B.延长电磁铁的通电时间C.增大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D.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电流方向57.下列四种设备的工作原理,有一个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这个设备是 ( )可行58.(广西玉林2006非)如图4所示.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相互吸引的是59.(云南xx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成为第一个发现电与磁有联系的科学家载人史册图I中表示奥斯特发现电流产生磁场的实验是(B)60.(兰州市xx年)小源同学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直流电动机模型,接通电路后发现电动机不转动,可当他拨了一下线圈后,电动机就快速地转了起来,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源电压太低 B.电刷接触不良C.电源正、负极接反了D.开始时,线圈处于平衡位置了61.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 A、线圈中是否插入铁芯B、线圈中通过的电流方向 C、线圈的匝数D、线圈中通过的电流大小62.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操作方法是A、将导体ab放入磁场中后保持静止B、让导体ab在磁场中垂直于磁感线运动C、让导体ab在磁场中逆着磁感线运动D、让导体ab在磁场中顺着磁感线运动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铁磁性物质才能产生磁场 B.磁感线是磁场产生的C.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D.地球的磁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64.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实下面进行的操作能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A.使导线AB在水平方向运动 B.使导线AB向上或向下运动C.闭合开关,使导线AB在水平方向运动 D.闭合开关,使导线AB向上或向下运动65. (河北省xx年)图3是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它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中的水银是导体B.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C.报警器中的电磁铁运用了电流的热效应D.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路开关66.(哈尔滨市xx年).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经常要用实验来验证或探究某个图3物理现象,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是下面四幅图中的67.如下图所示,实验现象揭示的物理知识与所对应的实际应用不正确的是68.一位同学在做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闭合开关S 后,用滴管向稀硫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下列图象能表示电磁铁磁性强弱随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变化关系的是二、填空题69.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xx年中国的主题是“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