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教案 沪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3.感受战争的残酷无情,和平生活的美好幸福,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实现道德自勉。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享受幸福、安宁的生活的时候,你可从想到还有很多人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世界上有不少地区正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近一个中国孩子,去聆听他面对战争发出的呼声,去感受一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吧。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法国首都巴黎的一个小楼顶上有一个小男孩,他非常喜欢养鸽子。
昨天,一只刚会飞的小鸽子从窝里飞出去,到了晚上还没回来,所以,一大早小男孩就站在楼顶上,仰着脖子向天上看着。
这时,他突然发现天空上出现了一个小白点,小男孩高兴极了,从家里拿来一个红布条,站在楼顶上挥动着,好让小鸽子快点认出自己的家。
这时,正好有几个德国鬼子从这个小楼前走过,他们认为小男孩是在给游击队发信号,就像一群恶狼一样,把小男孩从楼顶上推下去,摔死在大街上。
他们还用刺刀扎死了所有的鸽子。
毕加索知道了这件事,热血澎湃,画了一只展翅翱翔的鸽子,大家取名为和平鸽,因为这幅画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热爱和平的愿望。
3.和平鸽就这样诞生了,它有没有把和平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和平永驻人间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一个中国男孩的呼声。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板书课题:6.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齐读一遍)
二、读题质疑,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你自己解决了那些问题?雷利的书信中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板书:问候与感谢——倾诉与怀念——发出呼吁)
通过预习我们发现这篇课文的文体和以往不同,是一封书信。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质疑。
梳理板书:向谁呼吁?呼吁什么?为什么要呼吁?
2.你在预习中有没有遇到困惑?请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
(梳理并板书)
过渡:走进课文,置身于小作者的世界中,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同学们,沐浴着和煦的春光,一家三口在涓涓溪流边散步,在美丽鲜花中嬉戏,这是多么幸福、多么惬意的事情啊!可这一切对于文中的雷利同学来说,却永远地失去了。
3.请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
4.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完成说话练习:
这是一个中国孩子______的呼声,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找出描写雷利“痛失父亲”的句子。
认真读读,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2.集体交流;哪些句子描写了雷利失去可敬的父亲十分的悲痛?交流时,要特别关注下列语段,指导学生体会。
语段: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的深情的目光。
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
a.从爸爸深情的目光和临上飞机前说的话中,可以体会到什么?(爸爸很爱我和妈妈,对这次去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充满信心。
过渡:爸爸坚定的话语给了雷利美好的希望,可这希望破灭了,爸爸永远地走了。
b.雷利写信时回忆起爸爸那深情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十分悲痛)
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语调低沉一些)
c.指导朗读。
语段: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a.当雷利和妈妈如约手捧鲜花来接爸爸,接到的却是爸爸的遗体,雷利的心情是怎样的?
b.如果当时你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
c.爸爸有没有未了的心愿?(有)
d.爸爸的未了心愿是什么?(爸爸热爱和平,对和平充满渴望。
)
e.你认为这段话该怎样读?(读出雷利的悲伤和爸爸对和平的渴望)
你听见了吗?怎样朗读?这时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对和平的向往)
语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a.“本来……却被”,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b.雷利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硕士,为和平而倒下,雷利的心情是怎样的?只有悲伤吗?(悲痛、崇敬、自豪)
c.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一部分
1.对于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父亲,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请你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句子并画下来。
2.课件出示句子。
学生齐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3.怎样理解“卓越”“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4.你认为这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赞美)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过渡:雷利拥有一个如此优秀的父亲,本应该享受幸福的生活,可是战争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让他饱尝了失去亲人的痛苦。
那么他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缅怀自己的父亲?倾诉自己的痛苦吗?(不是)
1.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5 6 7)
2.默读课文五、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雷利为什么要发出呼吁?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
谈谈你的理解。
3.着重理解下列句子:
但是,五十一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你从以上两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b. 请你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列举具体事例,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4.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无情的。
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和平之花”就容易被摧残。
战争给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孩子,他们怎样呢?我这儿有一份资料,大家可以小声地读一读。
出示数据资料:
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
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
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
目前世界各国约有30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许多人还不到11岁。
)
5.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6.是啊!成千上万的儿童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本来应该拥有的幸福和欢乐。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作者雷利在文章最后一段发出强烈的呼吁。
谁愿意来读
7.这仅仅是雷利一个人的呼声吗?(是所有中国孩子的呼声,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
)
8.谁还想呼吁?(指名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呼吁吧。
(齐读)
9.制止战争、保卫和平,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下了这封信。
那么,我们能够做点儿什么呢?
语言训练
救救孩子们,要_____,不要_____!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_____,为了孩子不再失去_____,我们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听见了,听见了,我听见了,妈妈______,叔叔阿姨_______,这是我的心声,这是妈妈的______,这是叔叔阿姨的______,这是我们共同的_____,愿世界远离战争,让我们共同呼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10.从大家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你们对和平的期盼。
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
相信通过我们共同努力,“和平之化”一定会盛开的。
11.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全文朗读,升华情感。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再次体验一下雷利的内心感受!
五、课外延伸
师:短暂的40分钟让我们无法停止对和平的呼唤。
“和平、和平、和平”的心声永不停息。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和平永驻人间。
1.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和对侵略战争的谴责。
2.给处在战争中的国家或地区的孩子写一封信,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问候,以及共同争取世界和平的愿望。
板书设计:
6.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和平!
要和平不要战争!
和平!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