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作业: 3.8十八岁出门远行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
我无限悲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
我伸出手去抚摸了它。
它浑身冰凉。
那时候开始起风了,风很大,山上树叶摇动时的声音像是海涛的声音,这声音使我恐惧,使我也像汽车一样浑身冰凉。
我打开车门钻了进去,座椅没被他们撬去,这让我心里稍稍有了安慰。
我就在驾驶室里躺了下来。
我闻到了一股漏出来的汽油味,那气味像是我身内流出的血液的气味。
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
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的心窝还
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
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
我一直在寻找旅店
..,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想起了那么一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时的阳光非常美丽。
我记得自己在外面高高兴兴地玩了半天,然后我回家了,在窗外看到父亲正在屋内整理一个红色的背包,我扑在窗口问:“爸爸,你要出门?”
父亲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
”
“让我出门?”
“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
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
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1.文中加点的词“旅店”有什么含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旅店象征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
理想的“旅店”,安定的归宿,温暖的港湾,也许并不存在。
小说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真实而深刻地写出了这样一种成长的烦恼与痛苦,这样一种人生的无奈与残酷。
2.理解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
(1)我无限悲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作者把汽车当作人来写,通过“我”和汽车的对视,写出了远行遭遇挫折后、理想破灭之时的无奈。
(2)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我”初次出门远行的兴奋、高兴之情。
(意思对即可)
3.出门远行前“我”的心情和感受怎样?小说的结尾为什么要补写出门远行前的这段经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出门远行前的心情是高兴欢快的。
补写出门远行前的这段经历是为了和远行后的悲伤形成对照,通过情感的巨大反差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感受,深化小说的主题。
4.在经历了这场浩劫之后,文中写出了“我”和汽车的哪些相同感受?作者把二者结合起来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经历了这场浩劫后,“我”和汽车都遍体鳞伤,浑身冰凉,无限悲伤,但心窝还是暖和的。
作者把他们结合起来写是因为两者有相似的经历,更重要的是作者借汽车这一有形的实体,用它的遭遇来表现“我”在这场经历后内心的感受。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让人真实可感。
二、语言运用
5.给下面的小小说拟一个标题,并补写结尾。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
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字吧。
”
“那我就献丑了。
”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
立刻,两个秀劲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
人群中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有人大声嚷道:“好字,好字!请再写几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题目:书法家
结尾: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不超过30个字。
材料:据史料记载,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
这说明,至少在元朝中国就已发现了黄岩岛。
1935年1月,中国政府组成的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
1947年10月,中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
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对外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副名。
中国历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
黄岩岛一直不间断地在中国广东省、海南省的管辖下。
结论:中国对黄岩岛拥有领土主权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潇洒刹车漫不经心疏而不漏
B.翘起转悠遍体鳞伤脍炙人口
C.箩筐抛锚人才倍出万事俱备
D.蛤蟆暖和心安理得潜移默化
解析:选C。
C项,“人才倍出”应为“人才辈出”。
2.下列各组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B.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
C.那个时候汽车突然不叫唤了,像死猪那样突然不动了。
D.这话简直像是我兄弟说的,这话可真亲切。
我觉得自己与他更亲近了。
解析:选D。
D项,虽然有比喻词“像”,但不是比喻句。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用嗓过度导致喉咙发炎,医生建议“噤声”三天,他只好接受医生开出的这剂
“处方”,噤若寒蝉
....,不说话了。
B.沉浮IT行业八年之久,筚路蓝缕
....,终于换来了今日的辉煌,公司如今已经具备了让别人追赶的实力。
C.沿着木板小径走到黄龙顶峰的琼瑶彩池时,面对它奇异的景色,我们不禁赞叹这大
自然的巧夺天工
....。
D.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集上网、收发邮件、看电影、听音乐、导航、拍照、摄
像等功能于一身,真可谓无所不为
....。
解析:选B。
B.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难苦。
A.噤若寒蝉:比喻因为害怕、有顾忌而不敢说话。
不合语境。
C.对象误用。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不能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D.感情色彩不当。
无所不为: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是贬义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教育艺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把学生培养成二十一世纪的栋梁之材。
B.与国内的音乐教育不同,梅纽因音乐学校教学的重点不是基本功的训练,它注重的是音乐知识、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C.成都市龙泉驿区今明两年迁进成都大学、四川川剧学校、四川信息技术学院等院校齐聚于此,不仅增添其文化氛围,而且还带来几万时尚消费者。
D.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关键是建立起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
解析:选D。
A项缺宾语,在“栋梁之材”后加“的目标”;B项“知识”与“提高”不搭配;C 项结构混乱,“迁进”与“成都大学……等院校齐聚于此”结构混用。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
下班时间就要到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老板卡尔
先生。
他上下打量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我想你最好还是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
”
他开始有些慌乱,但随即惊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在说些什么。
”
“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卡尔先生冷冷地说。
阿尔弗雷多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不知所措,根本不敢正视老板。
又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
“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
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
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送进监狱。
”卡尔先生说着,向电话走去,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
阿尔弗雷多知道爸爸上夜班,但妈妈一定在家。
他想象着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他。
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他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前把他接回去。
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
“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
“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
”希金斯太太大方地做着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
见此情景,卡尔先生一下子怔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大方。
“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她很从容地问。
“是的,太太。
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
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
”
“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
“我需要钱,妈妈。
”
“钱?你要钱有什么用?跟坏孩子学坏吗?”
希金斯太太在阿尔弗雷多肩上轻轻拍了拍,就像她非常理解他那样,然后说:“要是你愿意听我一句话的话……”语气坚定,但忽然又停住了,她把头转到了一边,好像不该再往下说了。
“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依然笑容可掬地望着卡尔先生。
“我?我本想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
”
“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
”
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
瞧,她笑得那么自然,神情那么和蔼可亲。
“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他带回去,”她补充道,“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头脑的没几个。
”
卡尔先生原以为希金斯太太会被吓得六神无主,一边流着泪,一边为她儿子求情,然而,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
她的沉着反倒使他自己感到很内疚。
“当然可以,”他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
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
您看这样行吗,希金斯太太?”
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
走出杂货铺,希金斯太太迈着大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俩人都默默无话。
过了一会儿,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
“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
阿尔弗雷多。
”
到了家。
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
“你不是好孩子,阿尔弗雷多,你为什么总是没完没了地闯祸呢?上帝饶恕他吧!你还傻愣着干什么?快睡去吧。
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
”说完她进了厨房。
“妈妈太伟大了!”阿尔弗雷多自言自语道。
他觉得应该立即去对她说她有多么了不起。
他走向厨房,妈妈正在喝茶。
但那情景,让他大吃一惊。
妈妈失魂落魄地坐在那儿,神态糟糕透了,根本不是杂货铺里那个沉着冷静的妈妈。
她颤抖地端起茶杯,茶溅到了桌上;嘴唇紧张地抿着,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
阿尔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一声也不吭。
他突然有股想哭的冲动。
从那双颤巍巍的手上,那一条条刻在她脸上的皱纹里,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
(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卡尔先生知道阿尔弗雷多干偷盗的勾当已经很久了,但他并没有早一点提醒、阻止他,这种等待他人多行不义之后再给予严惩的做法是十分阴险卑鄙的。
B.希金斯太太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可能是不想让阿尔弗雷多的爸爸因儿子不断闯祸而痛苦。
C.小说结尾几段通过对母亲喝茶的情景和阿尔弗雷多心理活动的描写,含蓄地表现了
唯有母亲心如刀绞般的疼痛,才能唤醒误入迷途的孩子这一主题。
D.阿尔弗雷多是小说中具有线索作用的人物,小说的情节是由他的偷窃行为引起的,卡尔先生和妈妈的言行也是通过他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的。
E.富有变化美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不同场景之下人物的心理、言行皆有不同,而小说的主题也就蕴含在这前后的比照中,耐人寻味。
解析:选DE。
A.对卡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有误;B.对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的原因推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可能还有别的原因;C.对小说的主题理解不当。
6.简要概括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主要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冷漠、惊讶、愧疚(内疚)、钦佩(敬重)。
主要作用:①通过卡尔先生前后心理的对比,衬托希金斯太太的从容冷静;②突出小说主题,通过卡尔先生态度的变化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7.小说中的希金斯太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遇事沉着冷静,大方从容。
得知阿尔弗雷多闯祸后,没有被吓得六神无主,流泪求情,而是大方地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与卡尔先生握手、交谈。
②保护孩子尊严,教育孩子有方。
在阿尔弗雷多闯祸后,不是怒气冲冲地当着卡尔先生的面训斥他,而是平静地询问,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给恐惧中的孩子以安慰,维护孩子的自尊。
③敢于担当,坚强。
为闯祸的儿子解围,独自承担伤感和恐惧。
8.小说题目是“别难过,妈妈”,也有版本将其译为“另一个妈妈”,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别难过,妈妈”更合适。
理由:①“别难过,妈妈”,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突出了妈妈对我的影响力、感召力,既表达了阿尔弗雷多看到妈妈紧张、失魂落魄的样子后愧疚、痛苦、悔恨的心理;又传达出更为丰富的言外之意:“妈妈”的伟大之举,让“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了做人的责
任,真正地长大了。
②小说情节是以“阿尔弗雷多”为主体来展开的,而“别难过,妈妈”是阿尔弗雷多的心里话,以此为题目正与此保持一致。
③以“别难过,妈妈”为题目,在结构上与结尾“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相呼应,浑然一体,体现了小说结构的完整性。
观点二:“另一个妈妈”更合适。
理由:①从情节上说,小说主要写了我眼中两个妈妈的形象,用“另一个妈妈”为题目,突出了我对妈妈言行的意外,使妈妈这一形象更丰满。
②从主题上看,小说意在表现“妈妈”的伟大。
妈妈来到之前我对妈妈的想象与妈妈到来时我看到的妈妈形象相对比,妈妈的“从容冷静”与“失魂落魄”相对比,意在告诉人们:母亲虽然柔弱,却能在孩子闯祸时,勇敢地担当起所有的责任,坚强地面对所有未知的恐惧,无私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使其长大成人。
这就是一个平凡母亲的伟大。
③从结构上看,与“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相照应,突出我对妈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语言表达
9.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不超过60字)
儿子:妈妈,今天我捡到50元钱,想分五次交给老师。
妈妈:为什么不一次上交呢?
儿子:老师说过,捡到东西上交,就有一次品德加分,我分五次交,就会有五次加分了。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鲜明、得体的能力。
首先要观点明确,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褒贬态度;其次应该从拾金不昧的动机着手分析;还应该注意这是母子间的对话,语气要委婉。
答案:儿子,妈妈觉得这样不好。
拾金不昧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今天捡到的钱理应尽快还给人家,而不是为了让老师加分,你说对吗?
10.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语境,将后面两句话补充完整。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
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
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
后心也跟着乱起来。
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萎靡不振。
所以,把灰尘扫除,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把事情理清能够使烦乱的心变得平静把痛苦扔掉能够使快乐的空间变得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