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2019·宝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一种哲学理论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受利益动机的驱使,这与古人“无利不起早“的观念。

用这个观点去分析,某些家长嫌学校作业少主动给孩子加码的问题也就了。

事实上,给中小学生减负已是的话题,但效果究竟如何值得探讨。

一方面,在学生课业压力等重压之下,公立教育单方面减负必然促使家长转向其他教育形式,以补足孩子学习时长;另一方面,让学生有更快乐的学习生活,却又是减负的题中之义。

减负令为什么难以顺利施行?在于高等教育基础实力的不均衡。

因此,()可喜的是,对本科教育的重视正在提上议事日程。

只要当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的任何本科学生,都能在社会上立足时,中国的孩子才会真正从题海战术中遨游出来。

换句话说,只有本科教育增负,中小学教育才能真正减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大同小异水到渠成老生常谈归根结底
B . 如出一辙迎刃而解老生常谈追根究底
C . 大同小异迎刃而解老调重弹归根结底
D . 如出一辙水到渠成老调重弹追根究底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优质、均衡的高等教育就是减负成功最根本的利益驱动力,尤其是高校的本科教育
B . 高校的本科教育,特别是更加优质、均衡的高等教育就是减负成功最根本的利益驱动力
C . 减负能否成功的最根本的利益驱动力,在于高校的本科教育,尤其是优质、均衡的高等教育的情况
D . 减负成功最根本的利益驱动力,在于更加优质、均衡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的本科教育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只要当任何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学生,都在社会上得以立足时,中国的孩子就会真正从题海战术中解
脱出来。

B . 只有当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的任何本科学生,都在社会上能立足时,中国的孩子才会真正从题海中遨游出来。

C . 只有当任何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学生,都能在社会上得以立足,中国的孩子才会真正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

D . 只要当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的任何本科学生,都能在社会上立足时,中国的孩子才会真正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9高三上·南开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络与文学
蒋德均
近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新技术,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也为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传播、阅读与批评注入了新希望与愿景。

那么,网络究竟能否让日益边缘化的文学艺术重现昔日的辉煌与荣光呢?
当前,尽管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与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自然也影响并改变着作家的书写与思维方式和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欣赏习惯。

因此,作家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学习并掌握互联网技术,自觉运用电子媒介,改变书写方式和固有思维习惯。

正如评论家吴思敬指出:“
诗歌传播新媒体的出现,是诗歌传播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它在改变了诗歌创作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诗人书写与思维的方式,并直接与间接地改变着当代诗歌的形态。


然而,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尽管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性事件,但它只是也只能改变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保存、阅读的形态,却无法改变文学艺术本身的内在审美属性。

无论纸质媒介也好,电子媒介也罢,还是多媒体技术也好,它们都只是文学艺术存在的一种形式或方式、一种媒介或载体、一个平台或途径,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依然是创新与唯美。

就像评论家吴骏晨所说的:“诗歌的本质,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是人对自身以及环境的思考,是向人性深处挖掘的结果。

网络,只是一个载体,它和其他的出版媒介没有什么不同,其作用是使得诗歌作品多了一条通往读者的渠道。

”我也同意诗人黄梵所说的:“我不认为网络可以改变诗歌,网络的便捷并不等于诗歌的便捷,只要是用语言写诗,网络便不可能侵蚀诗歌的界限。

伟大的诗艺、诗歌精神,不会因媒介不同有所改变。


当然,网络等多媒体技术为文学艺术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会,可以也能够极大地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为文学艺术催生新的美学因子和艺术元素。

网络作为虚拟空间,为作者的写作、发表、修改、保存等都提供了空前未有的方便和及时,也为作品的阅读、批评、存储等提供了空间的方便和时速,尤其是超链接技术的运用使文学的阅读视野空间迅速扩大和极度方便。

同时,网络写作可以根据写作者写作意愿和美学追求,自由地加入音乐、绘画、游戏、动漫等其他艺术元素,使文学艺术获得了全新的活力与生机。

然而,它的隐蔽性、便捷性、自由性也使其写作群体素质良莠不齐,作品质量参差不一,甚至出现由写作软件生成的大量口水诗歌、随机散文等垃圾文本,广遭人们诟病。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所能企及的物质空间极大地扩展,可触及的文化与技术领域不断拓宽,文学艺术的传媒和传播方式也同时得到革命性的丰富和发展。

但是我们始终认为文学艺术的价值绝不以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不同或先进与否论高下,文学艺术存在的意义仍要取决于它对人的智能的开启、精神世界的涵养以及对现实存在审视和终极指向的关怀与思考。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03月11日07版)
(1)下面对文中有关“互联网”的解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互联网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也为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传播、阅读与批评注入了新希望与愿景。

B . 互联网的出现影响并改变着作家的书写与思维方式和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欣赏习惯,它能让日益边缘化的文学艺术重现昔日的辉煌与荣光。

C . 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与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D . 互联网促使作家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学习并掌握新技术,自觉运用电子媒介,改变书写方式和固有思维习惯。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评论家吴思敬认为,当代诗歌的形态因受互联网技术影响而变化,传播新媒体使诗歌传播发生了一次深刻变革,改变了诗歌创作方式,改变着诗人书写与思维的方式。

B . 互联网虽然无法改变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但能改变文学艺术的形态,让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保存、阅读方式多种多样,如纸质的,电子的,多媒体的等等。

C . 伟大的诗艺、诗歌精神,不会因媒介不同有所改变。

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网络就不可能侵蚀诗歌的界限,网络使诗歌作品只是多了一条通往读者的渠道。

D . 网络写作的隐蔽性、便捷性、自由性使写作群体素质良莠不齐,作品质量参差不一,甚至有人还写出了大量口水诗歌、随机散文等垃圾文本。

(3)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近来,互联网为作者的写作、发表、修改、保存等都提供了空前未有的方便和及时,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写博客、发微博、对话聊天等。

B . 文学艺术之所以能获得全新的活力与生机,是因为网络为文学艺术催生了新的美学因子和艺术元素,写作者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和美学追求加入音乐、绘画、动漫等其他艺术元素。

C . 人类所能企及的物质空间极大地扩展,可触及的文化与技术领域不断拓宽,文学艺术的传媒和传播方式也同时得到革命性的丰富和发展,现代工业文明和电子时代由此到来了。

D . 因为对人的智能的开启、精神世界的涵养以及对现实存在审视和终极指向的关怀与思考决定着文学艺术存在的意义,所以文学艺术的价值的高下不能从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层面来判断。

3.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

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

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

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

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

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
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

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

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

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

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

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

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
材料二:
一场二胡直播吸引21.5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

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

平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

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2000人左右。

这还是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

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

(摘自人民网2016年4月7日)
材料三:
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

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

“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

”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

“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嘛还要200个剧种,”田青表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

(摘自《中国日报》2015年3月3日)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所谈内容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时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

B . 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材料二侧重谈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

C . 从材料二可知,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让观众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乐器,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

D . 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让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

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A . 材料一中以季羡林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需要亲近普通民众。

B . 材料一提出不能“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材料三提出“坚守住本质的东西”,都是为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来迎合观众的口味。

C . 材料一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才能焕发新一轮的蓬勃的生命力。

D . 材料二运用数字说明,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经济收入,传统表演艺术家都可能得到体面的回报。

E . 材料三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底线,如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的昆曲古琴,就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

(3)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4. (12分) (2020高二上·天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狗知道
[比利时]乔治·西默尔
在巴黎市郊,从一户人家走出一个人来。

他西装革履,分头油光发亮,左腋下夹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皮包,东张张,西望望,显得鬼鬼祟祟的样子。

这个男子刚要加快脚步,猛然听见一声喝叫:“喂,站住!”
他顿时一怔,收住了脚步,两眼打量着突然出现的人:一米八的个子,体壮如牛,身着长大衣,头戴一顶礼帽,嘴上叼着烟斗,一对闪亮的眼睛,在逼视着自己。

“你,你是什么人?”他有些胆怯,不由自主地后退几步。

来人掏出了证件。

原来此人是老练的巴黎司法警察梅格雷。

梅格雷问道:“你是不是趁人不在家,想偷东西啊?”
“哪里的话!”
“那你为什么鬼鬼祟祟的样子?”
“鬼鬼祟祟?我怎么会鬼鬼祟祟呢!”男子说,“你也太神经过敏了!”
他说完就要走,但梅格雷挡住了他的去路。

他叼着灭了火的烟斗,用严厉的目光,上上下下审视着男子,心里想道:“难道我真的怀疑错了吗?”
梅格雷侧耳听听屋里的声音,然后摇摇头。

“外面人在说话,而屋里却无任何反应,说明屋里没有人。

这人根本不像屋子的主人。

如果他是主人的话,出屋时是不会那样一种神态的。

”梅格雷觉得没有怀疑错。

他决定把这个男子带回去细细盘诘。

“走,跟我走一趟。


男子急了,大声嚷嚷起来:“我就是这家的主人。

难道我会偷自己家里的东西吗?”
“什么?你说你是这家的主人?真是天大的笑话!”话音刚落,一只浑身长毛的狗,从屋子里跑了出来,一边摇着尾巴,一边嗅男子的脚。

男子摸着狗的头,对梅格雷说:“这是我家的看门狗玛丽。


梅格雷愣了愣。

“这么说,确实是我怀疑错了?他如果不是主人,那狗是不会对他这般亲热的。


这时,玛丽对着他“汪汪”乱叫,龇牙咧嘴地表示敌意。

“喂,玛丽,别叫!”男子发出制止的命令后,狗就不叫了。

梅格雷非常尴尬。

他是个朴实而稳重的人,回想起来,在办案中还不曾出过这样的洋相呢。

玛丽离开男子,跑到电线杆旁,抬起一条后腿,撒了一泡尿。

梅格雷向那男子道了歉,正要转身离开,猛然间,第六感觉提醒了他。

“喂,你到底还是一个小偷!”梅格雷不由分说,就把男子逮捕了。

回到办公室,男子仍然叫屈不迭:“冤枉啊!你凭什么说我是小偷?你这人也太武断了!”男子一面嚷嚷着,一面望着梅格雷的脸色。

梅格雷同审讯别的犯人一样,习惯地用骑马的姿势跨在椅子上,注视着罪犯,口气十分平静:“你问我凭什么说你是小偷吗?就凭你管那条长毛狗叫玛丽!”
“它是叫玛丽呀!”
“你说谎!我问你,它是雌狗还是公狗?”
“这个……”
“我再问你,雌狗和公狗在小便时的姿势有什么不同?”
“这个……”
“嘿嘿,你现在想起那只长毛狗小便时的姿势了吧!是这条狗戳穿了你的谎言!”梅格雷叼着烟斗,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不用说你、我,就连小孩子也都知道,公狗是抬起一条后腿叉开来撒尿的,而母狗不是。

试问,它明明是条公狗,怎么会叫‘玛丽’这种女性的名字呢?”
“这个……”
“这是你临时给胡乱起的!因为它一身长毛,从外表上看,根本分辨不出它是公是母。

你随机应变,叫它‘玛丽’来骗人。

想想吧,狗的主人竟然不知道自家狗的性别,岂不是天大的怪事吗?”
“这个……”
梅格雷步步紧逼,小偷步步后退。

他除了”这个……”再也回答不出什么了。

“你一定还想叫我解释一下,既然你不是狗的主人,那狗为什么会对你表示亲热呢?那是因为你进屋时给它好吃的东西,对不对?”
“是,是的。

我喂了它肉片。


小偷把偷到的东西,乖乖地交了出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中的男子西装革履,但神态很不自然,左腋下夹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皮包更是让人生疑,这引起了老练的警察梅格雷的警觉。

B . 小说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的手法,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文章波澜起伏,为后文梅格雷警察的动摇做铺垫。

C . 小偷理屈词穷,连用四个“这个……”回答警察梅格雷的提问,这些语言描写刻画出小偷的窘态,也从正面突出了警察梅格雷的形象。

D . 看到警察梅格雷的堂堂外表,心虚的小偷有些慌张,面对警察梅格雷的严厉质问,小偷故作镇静,以攻为守,企图瞒过梅格雷。

(2)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梅格雷的形象特点。

(3)“狗知道”作为小说的标题,有什么表达效果?“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①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
②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
③请问乡愿狂者之辨。

曰:“乡愿以忠信廉洁见取于君子,以同流合污无忤于小人,故非之无举,刺之无刺。

然究其心,乃知忠信廉洁所以媚君子也,同流合污所以媚小人也,其心已破坏矣,故不可与人尧、舜之道。

狂者志存古人,一切纷嚣俗染,举不足以累其心,真有凤凰翔于千仞之意,一克念即圣人矣。

惟不克念,故阔略事情,而行常不掩。

惟其不掩,故心尚未坏而庶可与裁。

”(王阳明《传习录》)
(1)材料中的“狂者”指的怎样的人?
(2)上述材料体现了儒家怎样的人生价值观,请综合材料简要分析。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2016·新课标Ⅱ卷)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 ,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 ,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 ,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6高一·曲沃期中) 默写。

①真的猛士,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记念刘和珍君》)
②_______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
③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论语》)
④直抒胸臆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 (1分) (2019高二下·深圳期中) 下面是某市团委重走长征路策划方案的结构图,请写一段话概括此市团委重走长征路策划方案,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

9. (5分) (2020高二下·汕头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二十四节气是充满劳动人民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

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二十四节气中,________,比如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等。

由此说来,小满这个节气,________。

可是小满之后是芒种,并没有大满这个节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中庸之道,有“物盈则倾”“物极必反”的说法,忌讳“太满”“大满”,所以________。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7高一下·南阳月考) 以“学会宽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1、
1-2、
1-3、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1、
5-2、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1、
6-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1、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1、
9-1、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