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
【教学目标】
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3.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难点】
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机动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制订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探究单。
【教学过程】板块一歌曲引入,激发兴趣。
1.歌曲引入,激发兴趣。
(1)聊故事。
(播放歌曲《从前有座山》)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那你们知道歌曲《从前有座山》背后的故事吗?你又是怎样知道这个故事的?
(2)点拨: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小时候爷爷奶奶就给我们讲过。
父母长辈口口相传,这样的故事也就代代相传。
2.感知特点,导入课题。
正像同学们所说,民间故事里往往有固定的故事类型、情节内容的重复、相似的主人公和结局,方便人们记忆,也加深了听众的印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到“快乐读书吧”,享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
(板书:快乐读书吧)
板块二品读片段,渗透方法。
1.放映动画,激发兴趣。
播放《田螺姑娘》动画片。
2.出示片段,自主阅读。
(1)带着问题,阅读片段。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田螺姑娘》的片段及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这个片段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概括)
●把这个片段里最吸引你的情节或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找出来,用横线标出来,认真读一读,细细品味,并在旁边写写感受。
●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的什么愿望?
(2)梳理情节,了解大意。
课件出示:
故事的起因——有一个勤劳的年轻人,在耕作时捡回一个大田螺,养在灶边的水缸里。
故事的经过——年轻人耕作回来,发现饭做好了,菜烧好了,屋子也收拾干净了。
故事的结果——隔壁的老太太告诉他是田螺姑娘来帮忙了。
(3)小组讨论,赏析片段。
引导:这个美丽的故事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再读一读,故事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说说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第二天晚上,年轻人从田里耕作回来,一进门,就看见灶上热气腾腾的,屋子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他揭开锅盖一看,饭做好了,菜也做好了。
他感到很奇怪……
他把这情形告诉了隔壁的老太太。
老太太说:“一定是田螺姑娘来帮了你的忙。
”
预设:在读这段话时,我感受到了这个故事的神奇——田螺竟然变成了一个勤劳能干的姑娘!我也被田螺姑娘懂得感恩、善解人意、勤劳善良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
(4)深化思考,寄托愿望。
提问:现实中真的有田螺姑娘吗?这样的民间故事表达了人们的什么愿望?
引导:现实中没有田螺变成的姑娘。
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也是许多民间故事所承载的朴素的价值观。
3.出示小贴士,揭示民间故事的特点。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的两个小贴士。
课件出示:
4.小结:《田螺姑娘》这个故事选自《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
我希望大家有时间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中吸引读者的正是其动人的情节、精彩的人物,以及美好的情感。
(板书:动人的情节精彩的人物美好的情感)
板块三规划阅读,提出建议。
1.设计表格,制订计划。
引导:本次“快乐读书吧”推荐了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大家可以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一本书阅读,选择阅读同一个地区故事的学生可以组成阅读小组,交流读书心得。
在阅读之前,我们可以先给自己制订一个阅读小计划,然后再开启这段神奇的民间故事之旅,记录下自己阅读的时间和收获。
课件出示:《中国民间故事》阅读计划表
2.提出建议,指导阅读。
(1)帮助确定读书顺序:为了方便大家边读边交流,建议大家先读中国民间故事(推荐《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再读欧洲民间故事和非洲民间故事。
(2)提出阅读建议:
①读懂民间故事的场景和情节:故事的各个部分都写了什么?阅读后,你能试着梳理
概括吗?可以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还可以画出情节推进图。
②读懂民间故事中人物的特征和关系:请一边阅读,一边写下故事中每个主要人物的重要信息,或者绘制人物性格特点图。
③读懂中外民间故事的异同:结合小贴士的提示,比较阅读,说说不同地区的民间故事的相同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共性,不同点又是什么,这背后会有什么原因。
3.出示表格,选择记录。
阅读推荐书目,完成阅读探究单。
课件出示:
第2课时
(读中推进课)
【课时目标】
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继续自主阅读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
板块一竞答游戏,激发兴趣。
1.游戏激趣。
导入:这段时间,我们读完了《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下面我们通过两轮竞答游戏,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阅读情况。
2.课件出示第一轮竞答游戏题目。
课件出示:
“一站到底”竞答游戏
第一站:阅读中国四大民间故事,选择正确的答案。
(1)《孟姜女的传说》中,孟姜女是从(C)中诞生的。
A.金银花
B.何首乌
C.葫芦
(2)《白娘子》中,白娘子是从(B)的手中救下小青蛇的。
A.许仙
B.法海
C.老渔翁
(3)《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在求学时,(B)发现了她是女儿身。
A.老师
B.师娘
C.许仙
(4)《牛郎织女》中,牛郎和织女团聚的日子是(C)。
A.除夕
B.农历正月十五
C. 农历七月初七
(5)梁山伯和祝英台最后化作了一对(C)双双飞去。
A.蜻蜓
B.蜜蜂
C.蝴蝶
(6)白娘子被法海压在了哪座塔下?(A)
A.雷峰塔
B.玲珑宝塔
C.大雁塔
(7)《牛郎织女》中,织女是天上王母娘娘的(A)。
A.外孙女
B.孙女
C.侍女
板块二搭建支架,促进阅读。
1.由问生疑,引发探究。
提问:民间故事就像一首首古老的歌谣,在民间广为流传。
那么,为什么一代代的老百姓都喜欢把这些故事讲给他们的孩子们听呢?(提示:固定的故事类型、相似的故事情节、美好的故事结局)
2.结合范例,对比阅读。
课件出示:
“一站到底”竞答游戏
第二站:快速浏览《白娘子》《宝莲灯》,利用表格,梳理故事情节,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重情义盼圆满)
3.总结特点,推进阅读。
小结: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口头艺术,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在讲述中方便记忆,同时加深听众的印象;民间故事的主人公都具有相似的性格特征;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结局大都是圆满的。
这些不仅仅是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也是欧洲民间故事、非洲民间故事以及其他地区大多数民间故事的特点。
请同学们注意举一反三,继续读欧洲、非洲的民间故事。
第3课时
(读后分享课)
【课时目标】
1.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2.能对故事进行创造性复述。
【教学过程】
板块一阅读探究,交流展示
1.展示阅读探究单1:故事情节思维图。
课件出示《孟姜女的传说》的思维导图。
课件出示:
2.展示阅读探究单2:人物性格分析图。
课件出示花木兰的形象分析图。
课件出示:
3.展示阅读探究单3:中外民间故事对比阅读。
课件出示《金斧子、银斧子和铁斧子》和《金鹅》比较阅读。
课件出示:
阅读探究单3
选择读过的两个中外民间故事,并将它们进行比较。
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故事情节模式、主人公性格特征、故事结局、表达的愿望)
故事一故事二
故事题目:《金斧子、银斧子和铁斧子》
主要内容:有个樵夫不小心把斧头掉到水潭里了,白胡子老头儿替他捞起金、银、铁三把斧头。
樵夫只要自己的铁斧头。
老头儿很赞赏樵夫的诚实,便把金斧头、银斧头都送给他。
有个地主十分贪心,知道这件事后故意把自己的铁斧头丢进水潭中,然后抢过老头捞起的金斧头就跑,结果一脚踏空,沉入潭底,再也没有上来。
故事题目:《金鹅》
主要内容:三个兄弟上山砍柴,都碰到一位老公公,老大和老二没有帮助老公公,只有老三帮助了老公公。
最后得到了金鹅的老三,娶了国王的女儿为妻。
相似之处:①两个故事都有重复的情节。
《金斧子、银斧子和铁斧子》中,掉斧头、捞斧头的情节出现了两次;《金鹅》中上山砍柴的情节出现了三次。
②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具有善良的性格特征。
《金斧子、银斧子和铁斧子》中,樵夫诚实正直,不贪慕钱财;《金鹅》中,老三热心助人。
③两个故事的结局都很圆满,《金斧子、银斧子和铁斧子》中樵夫获赠金斧头和银斧头;《金鹅》中老三娶了公主,生活幸福美满。
不同之处:故事一为中国民间故事,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故事二为德国民间故事,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展开叙述。
1.组建汇报小组,交流故事内容。
(1)中国民间故事组,如《八仙过海》《一幅壮锦》《鲁班学艺》《马头琴》等。
(2)欧洲民间故事组,如《长不大的牧羊人》《列那狐的故事》《灰额猫、山羊和绵羊》等。
(3)非洲民间故事组,如《松迪亚塔》《加西尔的科拉琴》《鼓手与鳄鱼》等。
(4)其他地区民间故事组,如《桃太郎的故事》《爱吃烤鱼的老爷》等。
2.组内推荐代表,全班分享故事。
(1)学生分享故事。
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看看能否做到吸引人、有创意。
(2)出示评价标准。
最佳创意复述故事的评价标准: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关键细节;动作、表情到位;故事情节精彩。
(3)全班同学点评。
板块三绘制连环画,交流展示。
1.全班海选连环画作品。
(课前布置作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创作连环画)
2.组内推荐参赛连环画。
(参赛者上台根据连环画讲故事,全班投票)
3.墙报张贴优秀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