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高一语文上册第17课《病梅馆记》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病梅馆记
一、知识要点: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品文,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他的《已亥杂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预习作业:
1.下列加线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恃.无恐(shì) 万马齐喑.(yíng)
B.斫.直(zhuó)辟病梅之馆以贮.之(zhù)
C.以梳.为美(shū)明告鬻.梅者(yù)
D.以欹.(qí)为美
遏.其生气(è)
2。
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甘受诟厉
..(辱骂) 明诏.大号(告诉,一般指上告下)
B.遏.其生气(阻碍) 夭梅病.梅(使动词,使……病)
C。
斫.其正(砍)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
D。
以欹.为美(倾斜) 明告鬻.梅者(卖)
3。
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风姿);以欹.(畸形)为美,正则无景.(景色)
B。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告诉)大号.(号召)以绳.(用绳捆绑)天下之梅也C。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砍掉)直,删.(去掉)密,锄.(铲除)正
D.予本非.(指责)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辱骂),辟.(开辟)病梅之馆以贮.(存放)之
4.对文意的基本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托物喻人,借梅议政,抨击了“蠢蠢求钱之民”压抑、摧残
人才的罪恶,并反映了作者要求广开才路,反对严酷思想统治的强烈愿望。
B.文章托物喻人,借梅议政,抨击了“文人画士”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表达了作者“贮梅、疗梅”,挽救和培养人才的决心。
C.文章托物喻人,以梅议政,抨击了“文人画士”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反映了作者要求广开才路,反对严酷思想统治的强烈愿望。
D。
文章托物喻人,以梅议政,抨击了“蠢蠢求钱之民”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表达了作者“贮梅、疗梅”,挽救和培养人才的决心。
5。
下列句中加线的词,属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②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③而江浙之梅皆病.④既泣.之三日⑤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A.②⑤
B.①④ C。
③④ D。
④⑤
6。
下列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B。
纵之顺之. C。
必复之.全之 D.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