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
《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教材分析】
本节在承接第一章行星地球内容的基础上,从地球卫星照片及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面貌引入,介绍全球的海陆分布情况。
从传统意义上讲全书从本节课开始才进入了世界地理内容的教学,本节课既巩固了对地球和地图等知识的学习,又是今后学习世界地理的重要前提条件。
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教材设计上,本课是以关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从观察地图和地球仪开始,逐步展开并不断具体、深入的学习全球海陆面貌情况。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动画类电影非常感兴趣。
通过学习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学生对地球有了宏观的认识,初步掌握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知识,为本节课充分运用地球仪和地图进行学习奠定基础。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对地球面貌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认识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分析理解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描述能力有一些不足。
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生特点,本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采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识别海洋与陆地,根据所给资料,描述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所占的比例及分布特点。
2.在地图上识别大陆和大洋,主要的岛屿、半岛、群岛、海、海峡等。
【教学重点】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教学方法】
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分析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观察南、北极附近海陆分布状况。
结论:虽然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虽然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学生活动:讨论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
结论:1.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2.无论东西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教师总结: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即使是在陆半球也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不信,在地球仪上试一试。
教师提问:我们仔细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就会发现地球表面的海洋是连成一片的,陆地呢?和海洋一样也是连续的吗?
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有的是大陆、有的是岛屿、半岛。
你能把他们区分出来吗?(引出下一个学习内容)
任务3 在地图上识别大陆和大洋、主要的岛屿、半岛、海、海峡等。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大陆、岛屿和半岛的含义。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陆地的不同形态:大陆、半岛、岛屿等
举例1:印度半岛
半岛是伸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
如印度半岛,我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等。
举例2:夏威夷群岛
彼此相距很近的许多岛屿合称为群岛。
图为著名的夏威夷群岛。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海、洋和海峡的含义。
举例:直布罗陀海峡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海峡中一般水深较深,水流较急多涡流。
海峡在军事上及航运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
【课时检测】
1.下图中正确表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任意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D.任意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陆地面积都大于海洋面积读图,完成以下2题。
3.图中表示半岛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图中表示海峡的是()
A.a B.b C.C D.D
5.图4中Ⅰ、Ⅱ、Ⅲ、Ⅳ四个半球分别是( ) A.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D.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