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选修4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先师孔子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课先师孔子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认识孔子追求礼乐的一世,概括孔子一世追求
的主要目标。
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看法和政治主张,孔子在认识孔子的平生、基本思想看法和政
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
治主张,商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上的地位和影响。
剖析孔子思想的中心、儒家思想的广博精湛,
研究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
响。
一、孔子其人
1.时代背景:春秋期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改革时代。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旧的礼乐制度
难认为继。
同时,鲁国比较守旧,“犹秉周礼” ,以致有“周礼尽在鲁”之说。
这样的时代背
景,对孔子思想影响很大。
2.主要活动
(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
幼时家境贫穷,但勤劳勤学,曾到宋国观
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观察周、鲁的礼仪和典章制度,还向齐国乐官学习音乐。
(2)收徒授业,创始个人办学的先河,为其博得了社会名誉。
(3)政治活动:曾担当鲁国的司寇,后漫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备受冷遇。
(4)整理文化文籍:整理成《诗》《书》《礼》《乐》《易》《春秋》,被后代称为“六经”。
死后,弟子们整理其一世言论,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代儒家学派的经典。
[特别提示 ]身世和时代背景,对一个人的性格和思想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
孔子生活在春秋
时代“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中,是孔子思想形成的重要要素。
研究孔子思想,应与其生活
的时代环境密切联系。
二、孔子的思想
1.仁者爱人
(1)“仁”是孔子思想系统的中心,基本含义是“爱人”,从而主张统治者要施德政。
(2)“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
(3)认为要实现“仁”就要恪守“忠恕”之道,“忠恕”就是推己及人,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克己复礼
(1)“礼”指周礼,是一套以宗法分封为基础的礼法。
孔子认为“礼”在社会生活中拥有重要
意义,没有“礼”,就没法分辨君臣、上下、长幼之序。
(2)保护“礼”的门路是“正名”,就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损坏了的名实关系匡正过来,成
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次序。
(3)“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行切割的,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实现“仁”。
3.中庸之道
(1)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照。
中庸就是办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
倚,能恰到利处。
(2)要求将各样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当地加以调解,使它们相互增补,相互限制。
4.有教无类: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首开
创办私学的民风,提出了启迪式教课的原则。
[特别提示 ]孔子思想中,波及好多灾懂的名词和看法,要注意联合时代背景深刻理解其内涵,
不宜照本宣科。
三、“万世师表”
1.对中国的影响:汉武帝此后,儒家思想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浸透了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
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
2.对世界的影响
(1)亚洲:亚洲很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并成为其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
(2)欧洲:儒学在 18 世纪传到西欧后,法、德等国的先进思想家们从中获得很大启迪。
[ 特别提示 ]孔子思想在其生前并无为统治阶级所接受,本源在于孔子思想的守旧性(如“克己复礼”)与春秋战国期间社会大改革的时代环境相违反。
汉武帝之因此“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则是由于孔子思想适应了当时增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
(1)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首创人,其“礼”和“仁”
的思想构成了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
(2)“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主张对现在教育仍有很粗心义,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
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史料一樊迟问①仁。
子曰:“②爱人。
”
——《论语》
史料二子张问仁于孔子。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③恭、宽、
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令人。
”
——《论语》
①“仁”是孔子意识到自我道德自觉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而提出的主张。
②孔子主张,“仁”第一是“爱人”,博爱应有差异。
③画线信息说了然“仁”的内容。
(1)史料二中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孔子重申“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主要内容:恭、宽、信、敏、惠。
主要目的:调理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并促进人自己
的发展。
(2)依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创办的儒家学说的中心内容有哪些。
提示仁、礼、中庸思想。
对“仁”的正确理解
(1)“仁”是春秋期间产生的一种新的思潮。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改动在伦理思想上的
表现,它拥有丰富的内容,包含了各样详细的以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在理论上已具备
综合性的特色,是各样详细道德规范的一般的伦理原则。
(2)“仁”作为初期儒学的基本范围,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中心之一,是其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
的出发点。
“仁”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人不单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其余人。
孔
子认为要实现“仁”,就要恪守“忠恕”之道。
(3)孔子的“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是渐渐降低的。
孔子思想的历史影响
史料一孔子者,①中国文化之中心也。
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自孔子从前数千年之文化,
赖孔子而传;自孔子此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史料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泰勒博士说:“假如人们考虑一下孔子的思想对现在世界的意义,
人们很快便会发现现在一个鼎盛、成功的社会,②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定
的论述过的好多价值看法。
这些价值看法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日和将来。
”
——《论儒家儒学对国家的重要性》
①画线信息说了然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②画线信息说了然孔子对世界发展的意义。
(1)据史料一,联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自孔子从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
提示孔子整理订正《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 )。
(2)联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原由。
提示汉武帝此后渐渐成为我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原由:孔子的思想有益于稳固社会次序、和缓矛盾,保护大一统中央集权统治。
(3)举一例说明孔子思想的现实借鉴意义。
提示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在治国理念上对现在有借鉴作用;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
停矛盾有益于成立和睦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提出“以和为贵”“和而不一样”的思想,关于
今世建立和睦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目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
人材的培育有踊跃作用等。
(任举此中一方面即可 )
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儒家思想确定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内容。
儒家思想经
过长久发展,浸透到社会次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2)孔子确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的基础,在教育目标、教课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
国两千多年。
(3)孔子学说对亚洲以致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朝鲜、日本、越南推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
《论语》被翻译成拉丁文和英文,欧洲的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获得启迪、借鉴和激励。
(4)孔子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进入近代社会后,其创办的儒
学不停被时代给予新的内涵。
一、孔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心识,一准期间的思想文化是一准期间政治经济的反应。
要全面理解孔子
的思想系统,必定要联系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期间的社会环境。
1.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井田制走向崩溃。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权力强盛,分封制趋于崩溃,诸侯争霸,礼乐制度被损坏。
3.社会关系上,“礼崩乐坏”,社会急迫需要一种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头建立新的社
会次序。
4.文化上,“学在官府”,官僚贵族垄断教育,老百姓子弟没法接受教育。
5.孔子信心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办儒家学派。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2.教育对象:孔子倡议“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从而使文化教育下移。
3.教课实践:重视启迪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重申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教课方法:擅长“因材施教”。
5.学习方法:重申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培育目标:重申弟子要有浓重的参政意识,“学而优则仕”。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阅读与思虑(教材 P6-7)
联合上述资料思虑孔子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
提示依据资料可知,孔子学说流传到了东亚、东南亚、欧美各国,在各地获得了继承与弘扬。
孔子的世界影响能够与释迦牟尼、基督耶稣比肩而立,《论语》的教化作用能够与《新约全书》媲美同辉。
孔子的思想学说“历万世而火热,布四方而重生” ,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二、分析与研究(教材 P7)
阅读以上资料,剖析梁启超是从哪些方面评论孔子的,你赞同他的见解吗?
提示梁启超从孔子是“教主”(儒家学派首创人)、教育家、学识家、政治家四个方面评论孔
子。
梁启超认为,孔子其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主、教育家、学识家、政治家,
其成就与贡献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超越时空,影响深远。
梁启超对孔子的评论客观、中肯、
全面。
三、自我测评(教材 P7 )
联合孔子的平生、思想和政治主张,剖析他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提示(1)地位: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所创始的儒家文化是
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
(2)孔子的思想超越了国界和时空,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
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日渐获得
国际社会的公认,其着重人品、着重得体、着重和睦的东方品行和开释着和平信息的人文关
心精神,关于建立和睦社会、促进世界和同等拥有重要的思想启迪。
孔子不单属于中国,亦
属于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