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德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8高一上·湖南期中)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往容积一定的容器中再通入O2 ,可以加快反应2SO2+O2 2SO3的反应速率
B .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C . 对于C(s)+H2O(g) CO(g)+H2(g)的反应,加入固体炭,反应速率加快
D . 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2. (2分)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 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s)后溶液颜色变浅
B . 2NO2(g)⇌N2O4(g)△H<0,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加深
C . 反应N2+3H2⇌2NH3△H<0,增大压强可提高N2的转化率
D . 合成氨反应CO+NO2⇌CO2+NO△H>0中使用催化剂
3. (2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
B . 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C . 在1 L的容器中发生反应,10min内N2减少了1 mol,因此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O)=0.1 mol/(L·min)
D . 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4. (2分) (2018高二下·临汾期末) 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 图甲是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ΔH<0
B . 图乙是室温下H2O2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中c(H2O2 )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
分解速率逐渐减小
C . 图丙是室温下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某一元酸HX的滴定曲线,说
明HX是一元强酸
D . 图丁是室温下用Na2SO4除去溶液中Ba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Ba2+)与c(SO42−)的关系曲线,
说明溶液中c(SO42−)越大c(Ba2+)越小
5. (2分)向含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50 mL 1 mol·L-1HCl溶液,测得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 =Al(OH)3↓
B . b和c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
C . M点时,溶液中沉淀的质量为3.9 g
D . 原混合溶液中的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6. (2分) (2016高二上·吉林期中) 对于可逆反应2A+3B⇌2C;△H<0,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的是()
A . 增加压强
B . 升高温度
C . 增加A的量
D . 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7. (2分) (2018高一下·广安期末) 磷精矿粉酸浸时发生反应:2Ca5(PO4)3(OH)+3H2O+10H2SO4
10CaSO4·0.5H2O+6H3PO4。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 硫酸酸性比磷酸强
C . Ca5(PO4)3(OH)是牙釉质的主要成分,易溶于水
D . S、P同主族,S的非金属性更强
8. (2分)用一带静电的玻璃棒靠近A、B两种纯液体流,据图分析,这两种液体分子的溶解性正确的是()
A . A极易溶于水
B . B极易溶于水
C . A与B能相互溶解
D . A和B都难溶于水
9. (2分) (2018高二下·房山期中) 向紫色Cr2(SO4)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析出蓝灰色沉淀,此时,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r3+(紫色)+ 3OH- Cr(OH)3(灰蓝色) CrO2-(绿色)+ H+ + H2O。
将上述悬浊液等分为两份,向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向b试管中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
a、b试管中溶液颜色最终分别为()
选项A B C D
a试管紫色蓝灰色绿色蓝灰色
b试管绿色绿色紫色紫色
A . A
B . B
C . C
D . D
10. (2分) (2016高一下·乐清期中) 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生成
N2和H2O(g),已知:
N2(g)+2O2(g)═N2O4(g),△H=+8.7kJ/mol;
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
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2N2H4(g)+N2O4(g)═3N2(g)+4H2O(g);△H=﹣542.7 kJ/mol
B . 2N2H4(g)+N2O4(g)═3N2(g)+4H2O(g);△H=﹣1059.3 kJ/mol
C . N2H4(g)+ N2O4(g)═ N2(g)+2H2O(g);△H=﹣1076.7 kJ/mol
D . 2N2H4(g)+N2O4(g)═3N2(g)+4H2O(g);△H=﹣1076.7 kJ/mol
11. (2分) (2018高三上·临川期末) 某强碱性溶液中,只含有K+、NH4+、Al3+、AlO2-、CO32-、SiO32-、Cl-中的某几种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①收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该溶液无沉淀生成;②另取一定量原溶液,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而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③另取一定量的原溶液,加入5mL0.2mol/L盐酸,沉淀会完全消失,再维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
0.287g。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 原溶液中含有AlO2-、CO32-、Cl-
B . 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和K+
C . 原溶液中含有Al3+、CO32-、Cl-
D . 原溶液中一定不含AlO2-、SiO32-、Cl-
12. (2分) (2016高二上·苏州期中)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丙醇和2﹣丙醇
B . 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C . 间二溴苯仅有一种空间结构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D . 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13. (2分)一定条件下新制的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使HClO的浓度增大的是()
①CaCO3(固)②AgNO3(1 mol·L-1)③蒸馏水
A . ①②
B . ②
C . ②③
D . ①
14. (2分)(2019·齐齐哈尔模拟) 实验室从废定影液[含Ag(S2O3)23—和Br—等]中回收Ag和Br2的主要步骤为:向废定影液中加入Na2S溶液沉淀银离子,过滤、洗涤、干燥,灼烧Ag2S制取金属Ag;制取Cl2并将Cl2通入滤液中氧化Br—,再用苯萃取分液。
其中部分实验操作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甲乙丙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用装置甲分离Ag2S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 . 用装置乙在通风樹中高温灼烧Ag2S制取Ag
C .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过滤液中Br—的Cl2
D . 用装置丁分液时,先放出水层再换个烧杯继续放出有机层
15.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成倍地增大反应速率
B . 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N2+O2 2NO,若在容器中充入He,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不变
C . 当一定量的锌粉和过量的6 mol·L-1盐酸反应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可向反应器中加入一些水、CH3COONa溶液或NaNO3溶液
D . 已知t1 ℃时,反应C+CO2 2CO ΔH>0的速率为v ,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16. (2分)下列因果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 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因此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B . SO2具有漂白性,因此可使溴水褪色
C . Na的金属性比Cu强,因此可用Na与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
D . 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 ,因此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Fe也显+3价
17. (2分)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aX(g)+bY(g) cZ(g)的影响,以X和Y物质的量比为a∶b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 ΔH>0,a+b>c
B . ΔH>0,a+b<c
C . ΔH<0,a+b>c
D . ΔH<0,a+b<c
18. (2分) (2020高一下·北京期末) 羰基硫(COS)可用于合成除草剂和杀虫剂。
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S(g)+CO2(g)⇌COS(g)+H2O(g)。
下列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 .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 . H2S、CO2、COS、H2O的浓度相等
D . H2S、CO2、COS、H2O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19. (2分) (2016高一下·汕头期末)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 . 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C . 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 . 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20. (2分)25℃、101kPa时,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
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 CH3OH(l)+3/2O2(g) = CO2(g) +2H2O(l) △H=-725.8 kJ·mol-1
B . 2 CH3OH(l)+3O2(g) = 2CO2(g)+4H2O(l) △H='+1451.6' kJ·mol-1
C . 2 CH3OH+O2 = 2CO2+4H2O △H=-22.68 kJ·mol-1
D . CH3OH(l)+3/2O2(g) = CO2(g)+2H2O(g) △H=-725.8 kJ·mol-1
21. (2分) (2019高二下·丽水模拟) 铅蓄电池的充放电总反应为:PbO2 + 2H2SO4 + Pb 2 PbSO4 + 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放电时,该电池正极上的金属铅被还原
B . 在放电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Pb + SO42--2e-=PbSO4
C . 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
D . 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O4 + 2e-=Pb + SO42-
22. (2分) (2016高三上·泉州期中) 铅的冶炼大致过程如下:①富集:将方铅矿(PbS)进行浮选;②焙烧:2PbS+3O2 2PbO+2SO2;③制粗铅:PbO+C Pb+CO;PbO+CO Pb+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浮选法富集方铅矿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 . 方铅矿焙烧反应中,PbS是还原剂,还原产物只有PbO
C . 将1molPbS冶炼成Pb理论上至少需要6g碳
D . 整个冶炼过程中,制取1molPb共转移2mol电子
23. (2分)已知X、Y中含有相同的元素,Z、W中也含有相同的元素,根据反应X+H2O →Y+H2 ↑ ;Z+H2O →W+O2 ↑(方程式均未配平),可推断X、Y中及Z、W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的高低顺序为()
A . X>Y、Z>W
B . X<Y、Z<W
C . X>Y、 Z<W
D . X<Y、Z>W
24. (2分) (2018高二上·吉林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
B . 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ΔH=+185.57 kJ· mol-1能自发进行,是因为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 . 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
D . 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5. (2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加热铁片I所在烧杯,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B . 用KSCN溶液检验铁片Ⅲ、IV附近溶液,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
C . 铁片I、Ⅲ的腐蚀速率相等
D . “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说明铁片I、铁片Ⅱ均未被腐蚀
二、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26. (1分)写出下列基团的名称:
27. (1分)维生素C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高锰酸钾中的锰元素生成正二价锰离子,那么维生素C 发生了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8. (1分) (2017高二下·湖北期中)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2O2(g)═2CO(g)+4H2O(g)△H=﹣a kJ•mol﹣1
②2CO(g)+O2(g)═2CO2(g)△H=﹣b kJ•mol﹣1
③H2O(g)═H2O(l)△H=﹣c kJ•mol﹣1
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9. (4分) (2018高一下·齐齐哈尔期末)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
A . 铝片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B . 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C .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D . 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E . Ba(OH)2·8H2O与NH4Cl固体反应
(2)一定条件下,SO2与O2反应5min后,若SO2和S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 mol/L和3 mol/L,则SO2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用SO3表示这段时间该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下图是某笔记本电脑使用的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放电时甲醇应从________处通入(填“a”或b”),电池内部H+向__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
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4)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化学键H-H N—H N≡N
键能kJ/mol436a945
已知: 1molN2和3molH2反应生成2molNH3时放出热量93kJ,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的数值________。
三、综合题 (共1题;共5分)
30. (5分)面对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甲醇作为一种较好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CO(g)+2H2(g) CH3OH(g) ΔH1=-90 kJ·mol-1
②CO(g)+H2O(g) CO2(g)+H2(g) ΔH2=-41 kJ·mol-1
写出由二氧化碳、氢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在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 ,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时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__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a mol CO与2a mol H2 ,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衡常数________。
(3)关于CO(g)+2H2(g) CH3OH(g) ΔH1=-90 kJ·mol-1 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证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B . 2V(CO)正= V(H2)逆
C .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变,证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D . 百分比组成2W(CO)=W(H2),证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E .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证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F . 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26-1、
27-1、
28-1、
29-1、
29-2、
29-3、
29-4、
三、综合题 (共1题;共5分) 30-1、
30-2、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