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
共同市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要实现共同市场的目标, 还要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实现成员国经济政策的协调。
反倾销:对外国商品在木国市场上的倾箭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曰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皆,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OPEC:石汕输出国组织成立于1960年9月14 H, 1962年11月6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
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汕政策,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
现寺*11个成员国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委内瑞拉。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是由30多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成立于1961年,目前成员国总数34个,总部设在巴黎。
亚洲经济发展特点——总体特征:二战后,亚洲国家纷纷摆脱了茹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但是,亚洲经济发展速度很不平衡。
(1)新加坡和韩国的相同点: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
遇,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
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
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2)西亚经济发展的特征:由于西亚各国的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的方式存在着很大差
别,发展速度也北常不平衡。
二战后,西亚经济发展最大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产油国日益富裕。
西亚的海湾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蕴藏最丰富的地区,在70年代后,西亚产油国逐渐或大部分摆脱了西方大国的控制,控制了本国的石油工业。
亚洲经济发展
新加坡
2、措施:20世纪60年代进口代替工业;70年代出口主导型战略70年代末至80年代发展发展三高产业;重视教育。
3、成就:国民经济年增长率居世界前茅;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
4、弱点:而积小,市场狭小,人口密度高资源匮乏。
韩国
1、政策: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代替进口产品的工业;60年代中期,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
2、成就:国民经济增长率名列世界前茅,造船、汽车、电子工业闻名世界。
3、问题:对国际市场、外国资本依赖性强,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军人与资本结合产生弊端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的发展
1、政策: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混合发展政策。
2、特点:重视发展科技
3、成就: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粮食自给,科技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
4、弱点: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
西亚
1、特点:石汕工业发展迅速,产汕国FI益富裕。
2、政策:利用石油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努力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3、成就:成立了石汕输出国组织(I960年),建立起以石汕开采为主,石汕化工为主导
的工业体系,提高了粮食自给率中美贸易摩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
和技术知识领域。
细分为(一)贸易逆差问题(二)人民币汇率问题(三)知识产权问题(四)服装与纺织品问题(五)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原因:
经济因素分析
1.外贸规模的扩大。
中国采取以出曰创汇为首要目标的粗放式外贸战略,形成巨大出曰规模。
中美贸易不平衡使产生并加剧贸易摩擦的最大经济原因。
2.中国依赖美国市场。
中国对美出口大量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造成倾销感觉,引发国际经济摩擦。
这样的后果激起“中国威胁”论,造成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紧张关系。
3.美国保护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美贸易有着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
中美纺织品贸易一直是贸易摩擦和纠纷产生的根源之一。
4.美国的对华贸易限制制约了其比较优势的发挥。
贸易的不对称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5.市场的扩大与生产力迅速膨胀的矛盾.
6.美国打压中国承担的权利义务
非经济因素分析
1.经济与政府互动,经济利益对政治和社会制度差异的日益超越是当今世界最为引人瞩目的趋势之一。
2.中美两国的意识形态模式及国家政治制度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双方产生制度歧视。
为何美国粮食出口量的波动能对国际粮食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1.为了垄断世界粮仓,建立粮食霸权,美国借助或实施了绿色革命和转基因革命、长期巨额农业补贴政策和新能源革命等一系列措施。
将粮食定价掌握在华尔街的垄断金融资木手中。
2.近年来,美国玉米、大豆、小麦产量虽然分别占世界产量的37.9%、36.6%和8.3%,但贸易量却占世界贸易量的58%、43%和22%,均居世界第一,美国已具备控制国际粮食市场的基本条件。
3.通过粮食援助和贸易优惠协议等诱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放奔粮食生产,从而形成依附于美国粮食的畸形农业结构。
4.使用WTO争端机制:美国实施粮食战略的有力武器。
5.美国的跨国垄断集团操纵国际粮食贸易价格
为什么德国是西方国家中少有的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的主要贸易对象为什么是西方工业国
德国是商品出口大国,工业产品的一半销往国外,2.众多措施促进德国企业出曰德国企业的出口融资手段主要包括卖方信贷、赫尔梅斯担保的买方信贷和债券贴现等,此外,欧橱、德联邦政府和各州也从参加海外展会、外贸咨询、担保抵押和培训等方面促进德国企业的出曰。
3.政府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政府一直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在世贸组织、经合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多边机构内发挥着推动贸易自由化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国家间签订双边和乏边互惠协定,为本国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创造有利条件。
1.对欧盟国家与非欧盟国家实行的经济相关政策有所区别。
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国:美国、德国、中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
加拿大,比利时
石油出口国:沙特,俄罗斯,伊朗,科威特,尼日利亚,瑞典,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巴西, 伊拉克
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美国,俄罗斯,伊朗,墨西哥,中国,委内瑞拉,挪威,英国,伊拉克
石油消费国:美国,中国
新加坡的外贸依存度为什么那么高
1.新加坡是以贸易立国的国家,对外贸易在其经济中有重要地位。
2.主要基础是港口业务, 年
否吐量居世界前列,航空业也非常发达。
3.新加坡自然资源匮乏,属外贸驭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日、欧和周边市场。
4.新加坡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向海外投资。
亚太经济组织(APEC)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保持经济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
巴西的综合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巴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第一产业:巴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
巴西农业多元化发展,食物自给自足。
农业产值占GDP8%,雇用了四分之一的劳动力,企业超过600万家。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咖啡、出口国,是可可、大豆、橙汁、烟草、林产品和热带水果与坚果类的净出口国。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国内产值中,粮食占60%,畜牧业占40%o巴西是农产品和食品的净出口国,占全国出口的35%o
特点:巴西农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合作社为基础的产业化运作,以出口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持协调等。
第二产业:1 .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雄厚。
2.核虫、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3.巴是南美钢铁大国,为世界第六大产钢国,钢材出口达1 2 0 0万吨,占全国钢材总量的5 4%。
也是拉美笫一、世界第九汽车生产大国。
特点:1.工业发展的地理布局很不均衡,除此之外,一半以上的工业劳动力由大约1500 家大企业雇用,而另一半的工业劳动力分散被差不多49万个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所雇用。
分析论述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为什么不能忽视不同民族,宗教和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
1民族文化差异决定了不同民族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差异性。
2.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
不同的宗教有着不
同的文化倾向和戒律,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3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消费习惯。
4.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意识将决定着国际商务交往的成败。
文化差异影响看国际商务交往
的形式,管理决策的制定和风格,营销行为,以及对国外商务伙伴合作的看法,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忽视文化差异往往会招致重大的商务问题。
中日贸易摩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双方各自做出哪些努力来加以解决
(1)以农产品为主的贸易摩擦
(2)以日元贬值抑制中国产品进口的贸易摩擦。
(3)以检疫手段限制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贸易摩擦。
应对策略:加强合作取得双赢。
(加强产业技术合作;争取萌芽阶段磋商解决贸易争端;)。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减少贸易摩擦隐患(对企业价格进行协调;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协助企业制定实施产品竞争战略)。
提升技术水准加快与国际接轨(政府制定标准要与国际接轨; 企
业重在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提升)。
在WTO框架卜安善处理贸易摩擦(经贸法律政策与WTO接轨;对不公正待遇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利用WTO规则条款维护本国利益。
)二战后,韩国重点发展以钢铁,造船,汽车为代表的重工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目前韩国经济的领头产业是信息业,解释韩国经济是如何完成结构转型的。
1.建立竞争制度和经济激励机制,推动经济转型(推行经济开放,促进内部竞争和外部竞争;
实施反垄断法,维护中小企业利益;建立健全的金融制度;建立风险投资制度,促进科技企业的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刺激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和完善创新系统。
)
2.改革大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创造条件(引进竞争;通过行政法律和金融手段,破事大企业改变资本结构,有效地分配资源,搞专业化;改革大企业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控股人和总裁的监督。
)
3.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企业结构失衡的问题。
意大利的中小企业在意大利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区一业”是意大利中小企业的主要存在形式,意大利的“一区一业''对中国的启示。
首先,应正确认识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意大利最近5。
年经济发展经软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就业来说,中小企业是一个巨大资源,是各个地区企业家精神极其活跃、极其富有使命感的标志。
其次,大力应用信息和通用技术,改善中小企业地位。
为应对市场全球化和生产流程的科学管理普及化,中小企业应把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到各种小企业组织模式之中,促进小企业之间高度专业化的分工,进行有效的整合,使企业的各种职能和企业本身同国际市场接轨,实现高效运转。
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木,中小企业相对大企业所处的不利地位,定会有所改善。
第三,积极促进中小企业集团的发展。
从贸易总额排名上看,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贸易大国了,但实际上,中国与贸易强国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为什么说中国还不是一个贸易强国了
一、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中国的进出曰总额中,超过一半是加工贸易。
二、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还比较少。
三、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
四、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
英国是经济强国之一,其国内生产总值在欧盟仅次于德国,为什么英国不加入欧元区。
1.“英镑政治”阴霾未散
2.英国人得民族自信与尊严3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协音,欧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管理权相当大,政府的影响深刻。
而在崇尚市场,崇尚自由竞争的英国,人们更注重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4.英国与美国特殊的关系,英国经济与美国经济联系性强, 且相互具有重大的经济利益。
5.经济联盟前途未卜,欧元的产生和发展所而临前景不明确,
6.英国对自身国际金融地位的考虑。
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带来整个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请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针对非洲贫穷落后的经济现实提出建议。
1.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汇集整体资源,并加强大陆区域发展利经济一体化,以
提高国际竞争力。
设立专门委员会,管理,督促有管决议的落实与实施。
2.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
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对于非洲来说意义重大,非洲由于国
家,种族,民族,宗教众多,加上西方殖民统治留下的历史矛盾,国家,民族,部落间冲突不断。
非洲要发展,必须努力实现国家与国家间,民族与民族间的和谐相处,协调解决发展吗中出现的利益矛盾,共同分享发展机遇与进步成果。
3.加跟金融行业的建设,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非洲国家的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本仍十分匮乏, 金
融系统中信用仍难以获得;电力、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基础建设水平较低,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4.推动乡镇企业发展,提升了国家出口能力,促进经济市场化,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推动农
村的发展
5.加强改革开放力度,凭借本国的资源等优势,吸引外资
6.最好发行统一的货币,这样可以较好的通过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保持货币稳定,从
而保持经济的稳定,降低风险。
中一东自贸区对中国的正面影响
1、从贸易方面来看,将促进中国扩大出曰规模,提升出口竞争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降低;规模效应;互补性贸易;降低出口市场波动)
2、中一东自贸区将促进中国吸引外资的增加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促进对中国吸引外资的增加;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到东盟投资,规避贸易壁垒)
3、中一东自贸区将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4、中一东自贸区将提升中国整体经济实力
5、中一东自贸区将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力
中一东自贸区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1、关税降低冲击国内产业,扩大中东贸易逆差
2、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我国在金融、通讯和专业服务等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而东盟部分国家如新加坡就在这些方面具有相对较强的比较优势,)
3、投资替代作用可能造成东盟对中国投资的缩减,竞争力加剧可能导致中国企业难以在东盟投资
4、东盟经济波动可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中韩自贸区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1、中韩自贸区给我国外经贸发展带来挑战,我国企业市场竞争环境更加严峻。
一、是自贸区启动后,韩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的优势将对我国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压
力
二、是中韩自贸协定中商品免税或零关税的覆盖范围高达90%以上,将对终端消费品价格
产生极大的冲击,进一步加剧我国相关消费品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
三、是中韩企业的国际价值链参与度将进一步提高,并扩大了企业对中间材料采购的选择
空间,这将加剧国内中间材料供给企业的竞争。
四、是我国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与韩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将刺激更多
韩企入驻,对本土企业产生较大冲击。
2、自贸协定短期效应不太明显。
3、韩国对重点农产品依然设苴高门槛。
四,选择,填空,判断。
1、战后也界贸易商品结构变化:
出口中,初级产品出口比重由41%降为25%,工业制成品由59%升到75%进口中,初级产品进曰比重由46%降为28%,工业制成品由54%升到72%变化趋势是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
2、战后世界贸易地域结构的变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超过了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世界区域集团内的贸易迅速增长
3、美国煤炭储量占27.1%俄罗斯占17.3%中国占12.6%其他较丰富国家有:印度澳大利南非
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兰巴西德国加拿大捷克4.煤炭的消费多用于发电
最大煤炭出口国:澳大利亚最大煤炭进口国:日本
世界钢铁工业产品贸易中以铁矿石和钢材贸易量最大。
铁矿石主要出口国: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印度利比里亚瑞典南非世界最大铁矿石进口国:中国日本德国美国
6、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1)小麦,主要在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主要分布地区有:原苏联的温带草原区的黑土
带,美国和加拿大的小麦带,印度、澳大利亚的亚热带和热带草原带,中国华北和东北平原。
(2)稻谷,主要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地带,墨西哥湾沿岸、密西西比河下游。
中国
产量居首位,其次是印度。
(3)玉米,分布普遍,美国为“玉米王国”
7、经济作物是除粮食作物以外的重要农作物,是重要的轻工业原料。
分为纤维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饮料作物、其他工业原料作物。
8、美国大豆产量占39.2%巴西占24.6%阿根廷占17.9%中国占7.6%其次印度加拿大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是大豆主要进口国
9、巳西甘蔗产量占32.5%世界糖的主要出口国有巳西,古巳,澳大利亚等,主要进口国有日木,美国,中国,韩国等。
10、中国茶叶产量占27.4%印度24.2%斯里兰卡9%中国以绿茶为主,要调整结构,适应市场,多生产红茶。
11、南美洲咖啡生产国主要有巳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巳西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大有世界“咖啡王国”之称咖啡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和非洲
12、四大渔场:北太平洋渔场、秘鲁、北海、北大西洋纽芬兰
13、日本是渔类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14、森林资源有“绿色金子”之称
15、世界主要森林分布地区:亚马逊河流域热带原始森林区(包括巳西、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刚果河流域热带原始森林区(包括刚果、安哥拉、赞比亚、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亚欧大陆北部寒温带针叶林区(俄罗斯芬兰瑞典)
16、世界贸易中使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有:水上运输(海上运输内河运输)、陆上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管道、集装箱、国际多式联合运输
17、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两洋“战略走廊”
霍尔本兹海峡——“石油海峡”
曼德海峡——咽喉要道,国际石汕通道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西部“咽喉”“桥头堡”
英吉利多佛尔海峡——最繁忙
鹿特丹港——“欧洲门户”
18、麦克莱恩:“集装箱之父”
19、、世界最大自由港:香港
经济性特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多元化综合型经济特区
20、亚洲:小麦稻谷产量居首。
小麦分布普遍,稻谷生产国主要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孟加拉缅甸菲律宾
21、中国是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印度是世界上养牛最多的国家亚洲养猪业最发达
22、韩国:“多宗教之域”
汽车工业是韩国支柱产业之一造船工业发达
主要贸易伙伴:中U美(日本是韩国第一大进口国占20%以上)
23、廿本:汽车工业是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最大的出口产业之一,把“贸易立国”作为国策把“出口第一"作为经济纲领
24、东盟成员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东盟为中国笫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东盟为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东盟为中国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重要市场
25、泰国经济发展三大支柱:外贸出□外国投资旅游业
泰国红宝石和绿玉茗称首都曼谷有亚洲最大的兰花培育中心和独一无二兰花图书馆
26、马来西亚:“锡的王国”
马来西亚:世界最大棕桐汕生产和出口国
马来西亚对外贸易规模在东盟中仅次新加坡居第二
27、新加坡:工业.三大支柱是电子炼油造船“远东十字路口”东南亚的“硅谷”
28、印度尼西亚: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芳香原汕““热带宝岛”
29、印度:棉布产量居第一棉纺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生产国。
班加罗尔:亚洲的“硅谷”化学工业发达,世界第三大氮肥生产国;世界最大钻石切割和琢磨中心。
世界最大茶叶和麻类生产国。
养牛业世界第一
30、西亚:“世界石油宝库”
31、伊朗:地毯生产是伊朗的传统手工业
纺织工业是伊朗仅次于石油工业的第二大工业部门,伊斯法罕是最大的棉,毛纺织中心。
里海沿岸渔业发达,是鱼子酱的集散地及加工中心。
32、伊拉克:“椰枣树之国”
33、欧洲天然气储量丰富,俄罗斯天然气产量最多,英国、荷兰、挪威产最也较多,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俄罗斯占一半以上,荷兰占45%
34、爱尔兰被誉为“软件之都”
35、丹麦猪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36、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几乎能实现自然资源完全自给的国家
37、俄罗斯的出口产品,70%以上为能源、原材料和金属矿石、木材及其制品,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气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
欧盟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占一半左右
38、德国:“欧洲心脏”对外贸易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机械、汽车、化工与电子电器构成德国工业经济的4大支柱鲁尔区是“德国工业心脏” 德国是世界上最大产煤国之一,世界上最大褐煤生产国汽车工业是德国经济的“发动机”
化学工业是德国经济的“稳定剂”
39、法国是一个工农业都发达的国家,是欧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法国两大汽车集团:雷诺、标致雪铁龙
法国的香水和化妆品鹅肥肝世界葡萄酒产业的龙头老大格拉斯,里昂,巳黎是生产香水的3大中心。
法国旅游业:国际旅游第一目的地
40、英国:劳斯莱斯英国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法国的第四大航空航天工业国
41、意大利:服装、制鞋、皮革业发达,“皮鞋王国”。
北部的伦巴第区和皮埃蒙特区是意大利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米兰是最大的中心。
欧洲最大的稻米生产、出口国欧洲最大大豆生
产国。
欧洲最大的园圃蔬菜生产国之一。
纺织业是意大利历史上最悠久的传统工业部
门
42、非洲可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以科特迪瓦产量和出曰量最多,非洲咖啡产量最多的国家, 也是世界第四大咖啡生产国;加纳是世界第二大可可生产国咖啡是肯尼亚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