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类专业理论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类专业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0.25mol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A、10g
B、20g
C、10Kg
D、20Kg
2、与0.1mol硝酸银完全反应的氯化镁的物质的量是()
A、47.5g
B、4.75g
C、0.2mol
D、0.05mol
3、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加入石蕊试液,石蕊呈
现()。
A、蓝色
B、红色
C、紫色
D、无色
4、区别氢氧化镁和碳酸镁的试剂是()。
A、水B、稀盐酸C、稀氢氧化钠D、稀食盐水
5、在下列反应中HCl 作氧化剂的是
A、NaOH+HCl=NaCl+H2O
B、Zn+2HCl=ZnCl2+H2↑
C、MnO2+4HCl(浓)MnCl2+2H2O+Cl2↑
D、CuO+2HCl=CuCl2+H2O
6、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
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C、NaOH溶液和Fe2(SO4)3溶液
D、Ca(OH)2和盐酸
7、同周期的X、Y、Z三元素, 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3ZO4<H2YO4<HXO4,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非金属性X>Y>Z
C、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由强到弱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由弱到强
8、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A、HX
B、H2X
C、XH3
D、XH4
9、.反应4A(g)+5B(g)====4C(g)+6D(g)在0.50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A减少了0.90 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以表示为
A、v(A)=3.6 mol·(L·s)-1
B、v(B)=0.075 mol·(L·s)-1
C、v(C)=0.030 mol·(L·s)-1
D、v(D)=0.060 mol·(L·s)-1
10、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H2(气)+I2(气) 2HI(气)
B、3H2(气)+N2(气) 2NH3(气)
C、2SO2(气)+O2(气) 2SO3(气)
D、C(固)+CO2(气) 2CO(气)
11、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的是水,铁圈和银圈直接相连,
在接头处银圈用一根绝缘细丝吊住,并使之平衡,小心地
从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两圈仍保持平衡
B、有气泡产生,两圈摇摆不定
C 、铁圈向下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
12、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13、下列变化一定不可逆的是( )
A 、溶解
B 、水解
C 、.电解
D 、电离
14、用质量均为100g 的Cu 作电极,电解AgNO 3溶液。
稍电解一段时间后,两电极的质量
相差28g ,此时两电极的质量别为 ( )
A 、阳极100g ,阴极12.8g
B 、阳极93.6g ,阴极121.6g
C 、阳极91.0g ,阴极119.0g
D 、阳极86.0g ,阴极114.0g 15、下列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差的是( )
A 、PH 3
B 、AsH 3
C 、NH 3
D 、SbH 3
16、下列物质中,硫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A 、Na 2S
B 、SO 2
C 、ZnSO 4
D 、H 2SO 4
17、某气体通过实验得知:(a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b )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形成雾状物;
(c )可使潮湿的PH 试纸变红色;(d )、该气体通人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因此,估计该气体是( )
A 、CO 2
B 、NH 3
C 、SO 2
D 、NO
18、 可用下法中哪种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 ( )
(A ) 进行对照试验; (B ) 进行空白试验; (C ) 进行仪器校准; (D ) 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19、滴定分析操作中出现下列情况,所产生的误差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
A 、滴定管未校准
B 、滴定时有溶液溅出
C 、指示剂选择不当
D 、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20、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
A 、指示剂应在PH=7.0 时变色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一定要包括计量点在内
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落在滴定的PH 突跃范围之内
21、用HCl 滴定Na 2CO 3达第二计量点时,为防止终点提前,可采用( )的方法。
A 、采用混合指示液
B 、加入水溶性有机溶剂
C 、在近终点时煮沸溶液
D 、在近终点时缓缓滴定
22、标定HCl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
A 、无水碳酸钠
B 、邻苯二甲酸氢甲
C 、碳酸钙
D 、氢氧化钠
23、已知mL /g .T NaOH /SO H 0100042 , 则C NaOH 应为多少mol/L--------------( )
(A)0.1020 (B)0.2039 (C)0.0200 (D) 0.0100
24、下列算式的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
1.20×(1
2.1—1.240)
5.4375
(A) 五位(B) 四位(C) 三位(D) 二位
25、强碱滴定一元弱酸时,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是()。
A、溶液的浓度和酸度
B、滴定产物
C、溶液的浓度和弱酸的Ka值
D、滴定方式
26、测定水中Ca2+、Mg2+时,Fe3+、Al3+对测定有干扰,常加入三乙醇胺消除干扰,该掩蔽方
法属于()
A、配位掩蔽法
B、沉淀掩蔽法
C、氧化还原掩蔽法
27、测定锡青铜的锡时,在试液中加入过量的EDTA将Sn4+与可能存在的Pb2+,Zn2+,Cd3+等
一并配位,再用Zn2+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EDTA,然后加入NH4F将SnY的EDTA释放出来,再用Zn2+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EDTA,从而求得Sn4+的含量,该滴定方法属于()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28、选用铬黑T为金属指示剂的最适宜酸度为()
A、PH<6.3
B、PH>11.6
C、PH=3—5
D、PH=8—10
29、利用酸效应曲线可以判断离子N的干扰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酸效应曲线上被测金属离子M以下的离子N都不产生干扰
B、酸效应曲线上被测金属离子M以上的离子N都产生干扰
C、酸效应曲线上被测金属离子M以上的离子N都不产生干扰
D、酸效应曲线上被测金属离子M以下的离子N,在两者浓度相近时,KMY的对数值-KNY
的对数值>5时,则N不干扰M的测定
30、K caY=1010.69,当PH=9时,㏒aY=1.29,则K′CaY等于( )
A、101.29
B、10-9.40
C、 109.40
D、 10-10.69
31、测定Fe3+时,溶液的PH为()
A、2.00-2.50
B、3.50-4.00
C、 5.00-6.00
D、 3.00-5.00
32、测定Al3+时,用六亚甲基四胺调溶液PH,用它作()溶液。
A、缓冲溶液
B、酸性溶液
C、碱性溶液
D、中性溶液
33、测定Fe3+所用指示剂为()
A、六次甲基四胺 B、PAN C、磺基水杨酸 D、EDTA
34、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
A、丙烷
B、丙炔
C、丙烯
D、乙醇
35、与卢卡斯试剂反应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A、1—丁醇
B、2—甲基丙醇
C、叔丁醇
D、2-丁醇
36、在加热条件下,2-甲基—3—氯戊烷与KOH的醇溶液作用,主要产物是()
A、4—甲基—2—戊烯
B、2—甲基—2—戊烯
C、2—甲基—3—戊醇
D、2—甲基—3—戊烯
37、与硝酸银的氨溶液作用时,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A、乙炔
B、丙烯
C、乙烯
D、乙酸
38、某烷烃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分子中氢原子个数的三倍,则该烃的化学式是
()
A、CH4
B、C2H6
C、C3H4
D、C4H10
39、下列各种醇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
(1)、CH3CH2OH (2)、CH3CH(CH3)OH (3)CH3CH2CH2OH (4)CH3CH2CH2CH2CH2OH
A、(4)(3)(2)(1)
B、(1)(2)(3)(4)
C、(1)(3)(2)(4)
D、(4)(2)(1)(3)
40、下列化合物按对AgNO3(乙醇溶液)的反应活性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1)、2-溴丁烷(2)、2-甲基-2-溴丙烷(3)、1-溴丁烷
A、(1)(2)(3)
B、(3)(2)(1)
C、(2)(3)(1)
D、(2)(1)(3)
41、下列有机物中能与托伦试剂反应出现银镜现象的是()
A、CH3CH2CHO
B、CH3COOH
C、CH3CH2OH
D、CH3COCH3
42、下列有机物中发生坎尼扎罗反应(或歧化反应)的是()
A、CH3CH2CH2OH
B、(CH3)3CCHO
C、CH3CH2COCH3
D、CH3CH2CHO
43、下列能将C=O还原为CH2的试剂为()
A、Zn—Hg,HCl
B、Ni
C、浓NaOH
D、干燥HCl
44、对CH3CH2CH(CH3)CH(Br)CH(Cl)CH2COOH命名正确的是()
A、3—甲基—4—溴—5—氯庚酸
B、3—氯—4—溴—5—甲基庚酸
C、5—甲基—3—氯—4—溴庚酸
D、5—甲基—4—溴—3—氯庚酸
45、C5H10O的醛、酮的所有异构体的个数是()
A、5
B、6
C、7
D、8
46、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Ag+时,其需要的条件是()
A、酸性
B、中性
C、微酸性
D、碱性
47、标定KMnO4标准溶液时,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K2Cr2O7
B、Na2C2O4
C、Na2S2O3
D、KIO3
48、下列各组配离子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①、Ni(NH3)62+ K稳Φ=1.02×108
②Cd(NH3)62+K稳Φ=1.38×105
③Co(NH3)63+ K稳Φ=2.29×1034
A、①②③
B、③②① C 、②①③D、②③①
49、对配合物〔CoCl(NH3)5〕Cl2命名正确的是()
A、氯酸一氯•五氨合钴(Ⅲ)
B、二氯化五氨•一氯合钴(Ⅲ)
C、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
D、二氯化五氨•一氯合钴(Ⅱ)
50、不能用电极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
A、速率
B、方向
C、完全程度
D、次序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1、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乙酸、丙醛、丙酮。
52、铝制品中的铝为什么不能与水反应,但却能与NaOH溶液反应?请解释原因,并
写出反应方程式。
53、为什么制备格氏试剂,需要绝对乙醚作溶剂?如果使用普通乙醚会发生哪些副反
应?
54、简述碘量法如何防止I2的挥发?
三、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5、A、B、C、D是含有同种元素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单质,用铂丝蘸取A的化合物溶液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A、B、C、D按下列关系进行转化:将A 放入水中可生成B溶液,在B溶液中通入CO2得到C,C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D,A 在Cl2中燃烧也可以生成D。
写出A、B、C、D的化学式及各步的化学方程式。
56、今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元素是1826年一位法国青年科学家发现的。
他在研究海水制盐时,往剩余的副产物苦卤中通入氯气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深,若经进一步提取,可得一种红棕色液体,有刺鼻的臭味。
B、C、D的原子电子层排布均不超过3个电子层。
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好等于C原子核内质子数的2倍,而它们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恰好相等。
D原子的最内电子层上电子数则是B原子核外电子数的2倍。
四种元素分别为:
A ,
B ,
C ,
D 。
由上述某元素的单质与另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酸的化学方程式是。
57、(5分)在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存在下述几种离子:H+、K+、Ba2+、SO42-、I-、CO32-。
取该溶液进行下述实验:(1)用pH试纸检验,该溶液呈强酸性;(2)取部分溶液,滴入几滴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四氯化碳层呈紫色;(3)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逐渐呈碱性,然后再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你推断的理由是。
58、某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5H12O,经氧化得产物B,B的分子式为C5H10O。
B能
与苯肼发生反应,也能发生碘仿反应。
A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无几何异构体的烃C。
物质D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坎尼扎罗反应。
试推断出A、
B、C、D的结构简式,并写出A分别生成B、C的化学方程式。
59、溴代烃A与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作用,脱去一分子溴化氢生成B,B 经
高锰酸钾氧化后得到丙酮和CO2,B与溴化氢作用得到C,C是A的同分异构体。
试推测A、B、C的构造式,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60、已知一样品中可能含有NaOH、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成分的混合物,称取1.000g
样品,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进行滴定,需用0.1000mol/LHCl溶液31.4ml,称取相同质量的样品,若用酚酞作指示剂需用HCl溶液23.30 ml。
试判断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已知:M(NaOH)=40.00g/mol,M(NaHCO3)=84.01g/mol,M(Na2CO3)=105.99g/mol]
61、在PH=10的氨缓冲溶液中,滴定Ca2+、Mg2+的水样100.0ml,加入铬黑T指示剂,消
耗0.01060mol/LEDTA标准溶液15.28ml。
另取100.0ml,用NaOH处理调至PH=12,加入钙指示剂,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10.43ml。
计算水样的总硬度及水样的钙硬度和镁硬度。
(用CaCO3的含量mg/L表示)已知M(CaCO3)=100.09g/mol。
62、称取0.2266g氯化物样品,溶于水后,加入0.112mol/LAgNO3溶液30.00ml,过量的AgNO3
溶液用0.1155mol/LNH4SCN溶液滴定,用去6.50ml。
计算该样品中氯的质量分数。
(已知M(Cl)=35.45g/mo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B
5、B
6、A
7、B
8、B
9、B 10、A 11、D 12、C 13、C 14、B 15、D 16、B 17、C 18、D 19、B 20、D 21、C 22、A 23、B 24、C 25、C 26、A 27、C 28、D 29、D 30、C 31、A 32、A 33、C 34、D 35、C 36、B 37、A 38、B 39、A 40、D 41、A
42、B43、A 44、C 45、C 46、A 47、B 48、C49、C 50、A
二、51、先将三种溶液分别滴加到蓝色石蕊试纸上,使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是乙酸(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分层的是乙酸)(2分);然后向剩余的两种溶液中加入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品红醛试剂),出现银镜现象(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紫红色)的是乙醛,另一种是丙酮。
52、(1)铝制品表面有一层氧化膜,阻挡了铝和水反应(1分)当铝和NaOH溶液接触时,氧化膜溶于碱而被破坏。
失去保护膜的铝,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并放出氢气。
(1分)(2)Al2O3+2NaOH=2NaAlO2+H2O(1分)
2Al+6H2O=2Al(OH)3↓+3H2↑和NaOH+Al(OH)3=NaAlO2+2H2O或者2Al+2NaOH+2H2O=2NaAlO2+3H2↑
53、格氏试剂非常活泼,能与水、醇等含活泼氢的物质发生反应。
RMgX+HO H→R-H+XmgOH
RMgX+HOR,→R-H+XmgOR,
54、(1)加入过量的KI (2)、室温下反应,并放置于暗处
(3)、滴定时使用碘量瓶(4)、滴定时剧烈摇动
三、55、A、Na B、NaOH C、Na2CO3D、NaCl
2Na+2H2O=2NaOH+H22NaOH+CO2=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2Na+Cl2=2NaCl
56、A、Br B、H C、O D、S
Br2+H2O=HBr+HBrO
57、肯定存在的离子是H+、I—、Ba2+,不存在的是CO32—、SO42—可能存在的是K+,理由略
58、A、CH3CH(OH)CH(CH3)2B、CH3COCH(CH3)2
C、CH3CH=C(CH3)2
D、(CH3)3CCHO
[O]
(1)、CH3CH(OH)CH(CH3)2————→CH3COCH(CH3)2
浓H2SO4
(2)、CH3CH(OH)CH(CH3)2————→CH3CH=C(CH3)2
△
59、推测结果为:A、(CH3)2CHCH2Br B、(CH3)2=CH2 C、(CH3)3CBr 反应式为:
KOH,醇
(CH3)2CHCH2Br————→(CH3)2C=CH2
△
KmnO4,H+
(CH3)C=CH2————→CH3COCH3+CO2
(CH3)2C=CH2————→(CH3)3CBr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