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特色项目修定
特色教育实施方案(三篇)
![特色教育实施方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6de49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f.png)
特色教育实施方案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特色教育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特色教育将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实施,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____年特色教育实施方案A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教育创新特色教育要求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教育创新不仅包括教学内容的创新,更包括教学形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
通过引进新的教育技术和工具,特色教育将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强调学生的素质培养,其中包括综合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学校将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素质教育是特色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三、实践教育特色教育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实习实训等形式,学校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践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个性化教育特色教育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教育。
学校将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个性化教育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五、教育资源共享特色教育将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通过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学校可以与其他学校、教育机构等进行资源共享和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教育资源共享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更可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
特色教育实施方案A将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展开,努力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服务,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
____年,特色教育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特色教育实施方案(二)一、背景与概述特色教育模式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设计出符合其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培养出具有特色的人才。
中学教师进修规定(3篇)
![中学教师进修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021e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d.png)
中学教师进修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学教师职业发展和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学教师进修是中学教师持续学习和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第三条中学教师进修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突出专业特色和实效性原则,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第四条中学教师进修要根据学校发展需求、教师个体需要、教师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和专业发展规划制定,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第五条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进修机会,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进修活动,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源。
第二章进修内容和形式第六条中学教师进修内容包括学科知识与教育原理、教育管理与教育心理、教育科技与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
第七条中学教师进修形式包括集中研修、专题讲座、学习班、研究小组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第八条中学教师进修可以采取传统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九条中学教师进修可以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设计相应的课程和项目,并有实际意义和效果评估。
第三章进修计划和管理第十条中学教师进修计划应当根据学校发展需求、教师个体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确定,并经教师同意后实施。
第十一条中学教师进修计划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并有相应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第十二条中学教师进修计划可以由学校教育教学研究部门或教师发展中心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中学教师进修管理制度,并配备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支持人员。
第四章进修评价和激励第十四条中学教师进修评价应当充分考虑教师个体发展情况和进修实际效果,以促进教师全面成长。
第十五条中学教师进修评价可以采取自评、互评、专家评等多种方式,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实际表现。
第十六条中学教师进修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和评优评先、晋升奖励的重要依据。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为参加中学教师进修的教师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如奖学金、晋级晋升等。
南安市国光初级中学素质教育工作督导报告
![南安市国光初级中学素质教育工作督导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b19085e53a580216fcfeb4.png)
南安市国光初级中学素质教育工作督导报告福建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以及省教督[2003]2号文件要求,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评估组,于5月24日至25日对国光初中素质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
现将督导评估结果报告如下:国光初级中学是1998年8月由省一级达标中学国光中学高、初中分离后而设置的一所南安市直农村中学。
2004年8月学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初中示范校。
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50人,教职工125人。
目前校园面积42432.8平方米,生均21.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429平方米,生均10、04平方米。
教学仪器配置达国家教育配备目录Ⅰ类标准,校园布局合理,整洁幽雅、绿化美化,功能齐全。
两年来,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泉州市的“绿色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先进教工之家”、南安市“绿色学校”、“优秀家长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
一、主要工作措施与成效:1、科学规划,严格管理。
学校以“创建二十一世纪新型学校,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代新人”为办学目标,确立了“为每位学生终生发展服务,让校园充满成长气息”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人本思想,以改革、管理、发展为主线,认真制定《2004—2014学校发展规划》,围绕着“创一流服务管理,建一流师资队伍,出一流教育成果,育一流四有新人,配一流教学设备”宏伟目标分解学年计划,认真付诸实施。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务实进取,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思路清晰,勇于不断改革。
学校重视制度建设,以制度强化管理,以管理提高效益,能结合课改推进,不断完善系列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考核有据可依。
学校管理运行顺畅。
2、铸师德、强师能,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特色学校评估标准
![特色学校评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c3037393968011ca3009108.png)
10
专 家 组 意 见
区 教 育 局 意 见
备 注
11
3
办学 办学 理念 思想 7.5 分 10 分 校长 思想 2.5 分 目标 设计 2.5 分 特色 规划 10 特色 分 内容 7.5 分
教师 观念 2.5 分 教师 队伍 10 分 教师 管理 5分 教师 能力 2.5 分 管理 机制 5分 实施 过程 30 分
运作 过程 10 分
分) 19 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得到教师、学生普遍认同,知晓率高,参与面 普及 广,主动性强(2.5 分) 程度 20、家庭、社区以及相关部门、团体积极配合支持,参与度高(2.5 5分 分) 21 将特色建设列入学校校本研修、教育科研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 确定特色建设校本研修项目和研究课题。研究课题须在省级以上管 教育 理机构立项且按研究方案扎实推进(2.5 分) 科研 22 校本研修、课题研究实施规范扎实,能结合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 5分 题,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为特色建设提供引领导航作用 (2.5 分) 23 学校设备设施、活动器材、活动场地能满足特色学校建设需要 环境 (2.5 分) 建设 24 学校围绕特色建设目标创设浓郁而富有个性的校园环境氛围,形 5分 成能体现特色建设的独特鲜明的校园文化(2.5 分) 25 学校特色建设带动学校工作与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深 入全面的开展,多数学生形成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个性特征,个性 学生 特长得到明显发展(4 分) 发展 26 学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阶段性和持续性,效果良好, 8 分 成绩显著,富有个性的特长生脱颖而出。学生学有所获,物化成果 丰富,有围绕特色建设而形成的质量较高的小发明、小制作、小论 文、获奖证书、音像制品或其他成果作品(4 分) 27 学校特色建设全面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一个有良好的综 教师 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优秀教师群体(4 分) 发展 28 教师在特色学校方面的经验、论文在省级、国家级以上相关报刊 8分 媒体上发表或相应级别会议活动上交流、获奖(4 分) 29 学校特色建设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办学品位,推动了素质 成效 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形成了优良独特的校风、教风和学 展示 风(4 分) 40 分 学校 30 学校为市级、 省级以上的会议、 活动提供现场, 进行活动展示 (4 发展 分) 16 分 31 特色创建在全区或更大范围内中起到十分突出的示范和引领作 用,为兄弟学校相关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且取得良好成效(4 分) 32 学校多次组队(团)参加省级以上有关竞赛、活动,取得优秀成 绩(4 分) 社会 33 学校特色建设成效被学生家长、社会赞同,多次被省级以上报刊 评价 媒体宣传报道(4 分) 8 分 34 学校特色建设成果得到省级以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彰,在省内外 已拥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4 分) 说明:第三级指标共 34 项,满分为 100 分,评估达标分数为 90 分。
关于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原则意见 (6.21)
![关于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原则意见 (6.21)](https://img.taocdn.com/s3/m/4acfd1243968011ca2009110.png)
关于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原则意见为做好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现就相关工作提出如下原则意见:一、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总体仍然参照《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修)订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常工职院教【2015】8号)文件执行。
(以下简称《意见》)二、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进一步加强选修课程建设,逐步提高选修课比例,2016级选修课程(含活动与证书类)修读学分比例将不低于25%。
三、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合。
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明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融入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完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创新创业人格特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按照“全覆盖、多层次、个性化”的原则,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引领,构建“创意-创新-创业”三层次递进、有机衔接,选修与必修、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具有学校特色、专业特点的“三创”课程体系。
积极推进“三创”课程建设与实施,大力推进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组建团队,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三创”通识课程资源。
2016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三创”课程学分原则上不少于3学分,其中学院层面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三创”通识课程,主要以普及“三创”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三创”意识为主,学分不低于1学分;鼓励有条件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教育,开设以培养学生“三创”思维、方法为主的特色课程或在现有课程中充实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原则上不低于2学分。
四、进一步深化人才分类培养。
针对普通招生、单独招生、对口单招、注册入学、留学生等不同生源制定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中高职3+3联合培养、高职本科3+2联合培养,须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分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有机融合;针对现代学徒制、订单式等校企协同育人试点项目,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鼓励有条件的二级学院,试点拔尖人才培养,根据学生发展需求,选拔一些在技术技能、创新发明等方面有潜力的学生,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搭建平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小学学校校本研修计划样本(6篇)
![小学学校校本研修计划样本(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b3f3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e.png)
小学学校校本研修计划样本本学期,我校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面向全体教师,引领教师在研究课程建设、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
同时,通过扎实的校本研修,推进课程改革,创建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主动发展。
一、健全管理制度。
为对各年级组老师的工作作出具体的指导和规范,从参与读书摘要的完成、实验课的开展、课题论文和案例的撰写、投稿发表、获奖等方面对老师的研究工作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二、规范管理备课组工作。
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形成钻研教材-教学设计-集体探讨-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等一系列规范流程。
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学习课改新理念,借鉴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备课质量;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流程设计。
年级组要广泛进行集体探讨,交流教学心得,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任课老师要结合班级学生认知水平、兴趣需求,灵活调控教学设计,追求最佳教学效果;教学反思要记录上课的真切感悟、精彩瞬间、典型案例,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实际水平。
三、创新校本研修活动。
多读书,勤学习,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基础,是教师充实内涵,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要利用课程改革契机,积极创建学习型学校,营造书香校园。
1、本学期的校本研修主要以“同课异构”和“一课多上”为主要内容开展活动。
计划____月份主要搞好“同课异构”活动,____月份主要搞好“一课多上”活动。
通过活动来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营造学习氛围:a、确立“创建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目标,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b、倡导“营造书香校园,让学校成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家园”这一理念,使之深入人心;c、学校领导带头学习、倡导学习。
3.开展学习活动:a、学习沙龙。
这是把个人自学和集体讨论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有效形式。
2023素质教育工作计划(2篇)
![2023素质教育工作计划(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fb01f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2.png)
2023素质教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____为指导,深入____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全县集中培训和校本研训为支撑,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实现我县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实施原则1.提升素质。
坚持服务于中小学教育,服务于学生有效学习,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宗旨,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综合素养,着力解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2.突出骨干。
坚持服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局,紧密结合我县教师队伍建设,以实施“骨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骨干示范引领作用。
3.按需施训。
坚持需求导向,加强需求调研,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通过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训、课例研究、送培送教等多种方式,促进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和行动研究的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提高质量。
坚持质量为重,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提升培训内涵,促进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以县级培训为主体,以校本研训为基础,以集中培训、远程培训、读书活动、课例研究、送培送教、高级研修等为主要方式,突出师德素养、现代教育技术和课例研究,聚焦“提高教师有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按需施训,使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与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进一步更新,实践与应用能力进一步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四、主要任务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三年计划期间,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主要包括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薄弱学科教师和全员培训。
1.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23adedf61fb7360b4c65f8.png)
项目类别
最低毕
学期建议学分数
合计
业学分 1 2
3
4
5
6
第 5 页 共 10 页
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
2
1.2 0.2 0.2 0.2
0.2
2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1
0.5 0.5
1
科技学术与创业创新 1
0.5
0.5
1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 1.5 0.5 0.5 0.5
1.5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 1 0.5
0.5
第 6 页 共 10 页
学分
0.1 0.2 0.2 0.2 0.2 0.1 0.2 0.1 0.2
要求
1次 1期 仅1次 1项 1次 1次 1次 1次 1次
0.2 1 次 0.3 1 次 0.2 1 次 0.2 1 次 0.2 1 次 0.2 1 次
0.5 1 次 0.2 1 次 0.2 1 项 0.3 1 次 0.5 1 次
由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系副主任担任组长,分团委书记和辅导员担任副组 长,成员由分团委委员、学生会委员、班级学生代表组成。
第 2 页 共 10 页
2.主要职责 (1)制定本系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方案; (2)发布适合本系学生参加的素质拓展项目并负责实施; (3)开展素质拓展计划宣传、培训、咨询等活动,组织本系学生全面参与“大 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4)负责本系学生参与素质拓展计划的认证工作; (5)处理本系素质拓展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6)指导、监督和考核班素质拓展小组的工作开展。 (三)班素质拓展小组 1.人员组成 由团支部书记担任组长,班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团支委、班委、学生代表组成。 2.主要职责 (1)向本班学生宣传有关素质拓展计划的政策和要求; (2)组织本班学生参加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素质拓展活动; (3)负责本班学生参与素质拓展计划的认证工作。 三、主要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大学四年完成
![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大学四年完成](https://img.taocdn.com/s3/m/915e3c18b7360b4c2e3f64b6.png)
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实施办法华南理工大学从1999年开始实行本科综合培养计划。
综合培养计划包括专业教学计划、附修专业教学计划、人文素质教育计划和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四部分。
各教学环节互有联系,学生除了完成本专业教学要求外,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特长与兴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和创新能力培养活动。
一、关于综合培养计划中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学分规定(一)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素质课程和人文素质活动。
人文素质教育学分由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组成。
其中,“人文素质课程”、“公益劳动”、“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活动”为必修,“校园文化活动”及“各类文体活动和竞赛”为选修。
人文素质教育学分达不到要求,不予毕业。
学分具体规定如下:(1)人文素质教育必修学分(2)人文素质教育选修学分(四年累计不少于2学分)说明:①“公益劳动”要求学生参与志愿者等社区活动不得少于1周(志愿服务活动按服务30小时达到1个学分计算)并记入实践课成绩,成绩在第七学期统一按二级制(通过、不通过)记载。
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活动”由思想政治学院和校团委组织教学。
③“校园文化活动”是指由校团委、校学生会等校级学生组织及各院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美术书法展览、诗歌朗诵、文学征文等,凡有作品或参加表演的可获得学分。
由主办单位具体确定每次活动可得学分数,不可高于0.5学分/次,并由活动主办单位负责考核。
④“各类文体活动和竞赛”由主办单位具体确定每次活动可得学分数,不可高于0.5学分/次,并由主办单位负责考核。
(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定的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四年累计不少于4学分。
累计学分达不到4学分的,不予毕业。
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内容及学分规定如下:1.科研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课外科研实践项目,并顺利结题,根据科研投入的时间,按照一学期2学分、一学年4学分的标准计算,可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
2014.6.30修订南京林业大学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2014.6.30修订南京林业大学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3050d6ce2f0066f5332245.png)
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2014年6月修订)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决定自2008级本科学生开始,学生必须修满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规定项目的6学分,方可毕业。
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一、项目认定1.各学院成立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认定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认定工作。
2.教务处负责学科竞赛、等级考试的认定;科研训练项目视内容由教务处或团委负责认定;团委、学工处、体育部负责社会实践活动、各类文体活动的认定;各学院负责学生论文、著作、职业技能证书等项目的认定。
3.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的项目每两年进行一次修订。
二、学分记录程序1.从2008级开始,每个班级由班长填写学生的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统计表。
各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负责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记录的审核与监督工作。
2.每学年末由学生本人提交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班长将本班材料交到学院后,由学院审核确认后记录学分。
3.学院将取得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的学生名单及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4.对学生的异议,学院要妥善处理,对弄虚作假者,取消该项目的学分,同时进行批评教育,两次以上者,则以作弊处理。
5.对学年末未取得学分或累计学分较少者,学院应及时提醒警示,以免影响正常毕业。
6.第八学期初,学院要将毕业年级学生的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汇总完毕,相关材料及汇总表加盖学院公章后存档,学院完成网上学分录入工作,报送成绩单。
7.学生所提交的材料复印件由学院按年级予以分类保管、备查。
三、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对照表及说明(对照表见附件)说明:(1)科研训练指通过学校、省及国家立项及结题的项目。
(2)学科竞赛指由学校教务处、团委、学工处组织的各类竞赛。
具体包括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力学竞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电脑网络竞赛、高数竞赛、电脑网络竞赛、英语竞赛、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等。
青少年素质教育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青少年素质教育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cdab43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8.png)
青少年素质教育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青少年素质教育项目的实施和发展。
本报告将对青少年素质教育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相关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项目背景(一)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更注重综合素质,如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社会责任感等。
因此,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
(二)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开展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为青少年素质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市场分析(一)目标客户群体青少年素质教育项目的目标客户主要为中小学生及其家长。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数量庞大,且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意愿较高,为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市场规模近年来,素质教育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三)市场竞争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素质教育机构,但大多数规模较小,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具有品牌影响力和优质课程体系的机构相对较少,为新项目的进入提供了机会。
四、项目内容(一)课程设置1、艺术修养类课程,如音乐、舞蹈、绘画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科技创新类课程,如编程、机器人、3D 打印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3、体育健康类课程,如足球、篮球、瑜伽等,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4、人文社科类课程,如历史、地理、哲学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二)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师资队伍组建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包括专业教师和兼职专家。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项目实施计划(一)筹备阶段1、完成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制定详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
基本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一览表
![基本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1e92ffd9524de518964b7d81.png)
目录基本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一览表 (1)基本素质教育必修课程设置一览表 (3)思想品德修养教学系统设计 (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系统设计 (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系统设计 (12)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系统设计 (17)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系统设计 (37)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系统设计 (46)体育素质训练教学系统设计 (56)公共礼仪素质养成教学系统设计 (63)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教学系统设计 (66)论坛主题讲座系统设计 (70)公共选修课程教学环节系统设计 (74)基本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一览表定性目标定量目标基本素质课程的课程体系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必修课程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校园文化活动(隐性课程)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情感素质劳动实践素质政治思考能力抗挫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领导能力两课118课时两课大学生实用法律 1.心理健康与法制教育系列活动2.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管理3.感恩教育系列活动4.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教育系列活动5.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系列活动6.公益服务系列活动7.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8.社团系列活动职业生涯规划书1份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心理学与生活就业指导30课时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测试2次心理健康教育趣味心理学与心理测试拓展训练1次拓展训练社会实践5次社会实践入学教育1周入学教育军训2周军训劳动1周扫除担任学生干部1学期担任学生干部顶岗实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科学文化素质传统文化修养中国传统文化30课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十五讲1.朗读大赛2.演讲大赛3.辩论赛4.模拟面试5.读书笔记展6.书法作品展汉语言水平文学修养识记能力掌握汉字5500字成语400个汉字成语应用训练熟记古诗词100句古诗词的理解背诵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45学时(辽宁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二乙)口语交际中国手语普通话训练面试训练朗读训练演讲训练辩论训练阅读能力阅读欣赏26学时阅读欣赏阅读百本好书作品阅读书写读书笔记名著导读阅读书目答辩开展读书报告会书写与写作能力应用文写作45学时应用文写作写一手好字书法知识讲座书法小楷练习写一篇好文章书写成长日志英语水平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142学时(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大学英语英语视听说1.英文朗读大赛2.英语情景剧表演3.英文配音大赛口语交际能力英语900句口语训练121. 本课程体系中不包括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
2024年中学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计划精编(6篇)
![2024年中学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计划精编(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b1955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a.png)
2024年中学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计划精编一、总体目标1.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实践创新等方面;2.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和教育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3.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校园和社会的多方参与、多元育人的格局。
二、思想品德教育1.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思品竞赛等活动;2.定期设立专题教育周,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开展素质教育主题活动;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组织开展班级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三、学业水平提升1.完善课程体系,组织优秀教师授课示范;2.开设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加强学习辅导,设立学科辅导班,提供个性化辅导服务。
四、身心健康教育1.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和心理调适能力;2.加强体育活动,组织校际比赛和大课间运动,促进学生身体发展;3.开展关爱行动,关注困难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五、艺术修养培养1.开设艺术兴趣班,培养学生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特长;2.组织艺术节和文化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成果和才华;3.邀请专业艺术家、文化人才开展讲座和指导,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六、实践创新能力培养1.组织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2.开展创新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提供实践资源支持,与社会机构、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
七、家校合作1.加强家长教育,组织家长学校和家委会活动,提高家长育人能力;2.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3.鼓励家长参与校园活动,提供家长参观课堂和社团活动的机会。
八、校园文化建设1.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学校精神;2.打造美丽校园,丰富校园文化设施,营造宜学宜居的环境;3.开展文化艺术节,搭建学生展示才艺和交流互动的平台。
九、评价体系建设1.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引入多元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全面发展;2.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成长和发展;3.定期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
高校人文艺术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北部分高校为例
![高校人文艺术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北部分高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0405b09a6c30c2259019e63.png)
襄 樊 学 院学 报
Ju n lo a ga iest o r a fXin fn Unvri y
Sp 2 0 e ., 0 9
第 3 卷第 9 0 期
V0 . O No 9 13 .
高校 人 文艺 术 素质 教 育课 程 设 置 中 的 问题 与 对 策 以 湖 北 部 分 高校 为 例
院 20 06年版本 科人 才培养 方 案 中的跨学 科选 修课 一览 表总计 列 出 23种待 选科 目, 中涉及 人 文艺 术 素 1 其 质教育 选修 课程 3 。武汉 软件 工程 职业学 院 20 5种 06年 版本科 人 才培 养方 案 中的公共选 修 课程 总计 列 出
1 待选科 目, 中涉及人 文艺 术素 质教 育选修 课 程 6种 。 4种 其
文 艺术素 质教 育课程 统一列 入公 共选 修课 。如 武汉 大学 2 0 0 6年 版 本科 人 才 培 养方 案 中 的通 识 教育 选 修
课程 共列 出 24种 待选 科 目, 中涉及 人文 艺术 素质教 育选 修课 程 2 。湖北 工业 大学本 科人 才 培养 方 3 其 0种
案 中的公共 选修课 程 指南 总计列 出 2 4种待 选科 目, 中涉及人 文 艺术素 质教 育选 修课程 2 3 其 6种 。襄 樊 学
一
、
湖北 高校 人文 艺术素 质教 育课 程设 置特 点
1人 文艺 术素 质教育 课程 统一列 为 公共选 修课 , 涉 学科 范 围较 广 。湖 北 省 现有 的 部属 高 校 如 武汉 . 所 大学、 省属 普通 高校 如湖北 工业 大学 、 襄樊 学 院等 、 属普 通 职业 高校 如武汉 软件工 程 职业学 院等 , 把人 省 都
2024年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3篇)
![2024年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1a289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4.png)
2024年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化,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教育理念与教育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基于学校自身特点,以问题为导向的专业发展方式,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制定了2024年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旨在推动教师专业化、学校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次研修工作计划的目标包括:1. 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2. 加强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辅导;3. 推动校本课程建设与素质教育;4. 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和专业发展空间。
二、具体计划与措施1.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提升(1)组织学科教师参加学科竞赛与学科交流活动,提高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研水平;(2)邀请专家进行学科讲座与研讨,引导教师进行专题教研,提高学科教学质量;(3)建立教学反馈机制,定期进行教学观摩与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
2. 班级管理与学生发展辅导(1)组织学生班主任参加心理辅导与学生发展相关培训,提升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情感辅导能力;(2)建立学生发展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成长经历和心理健康状况,并配备专职心理辅导老师;(3)定期开展班会、家长会和学生座谈会,加强学生与班主任、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校本课程建设与素质教育(1)建立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小组,根据学校特色与需求,推动校本课程的编写与实施;(2)组织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研究与评审,形成校本课程建设的共识与合力;(3)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和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4. 教师教育视野与专业发展(1)组织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教育展览和教育考察活动,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2)鼓励教师参与教师资格证考试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3)设计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教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三、实施与保障1. 实施措施(1)制定年度校本研修计划,明确目标、内容、时间和责任人,确保研修工作的顺利开展;(2)建立校本研修档案,记录研修活动的情况和效果,为后续研修工作提供参考;(3)加强研修成果的分享与交流,通过教研组会议、研究报告等形式,推广有效的研修经验和成果。
“1+3”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3”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49918ee555270722182ef782.png)
“1+3”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我国的基础教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的课程体系突出必修和选修的结合,突出能力与思维培养的同步提升。
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在高考指挥棒的重压下,我们的课程往往还是偏离科学的轨道,滑向唯知识、唯应试的轨道,没有真正体现课改的精神。
针对这些问题,我校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规划课题,通过构建崭新的课程体系,真正从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的层面践行新的课改精神,真正转变教师灌输式的教学观念,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真正还原教育的本质,张扬学生的个性。
一、提出的背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学校差异,体现课程的针对性与适应性,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的客观现实确定教育思想,形成学校个性。
课程是一个学校奠定特色的基础和保障,任何学校特色都需要一定的课程作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支撑,学校特色是难以形成的。
新的课程体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着眼于生命的未来。
本课题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突出教师的导师作用,给予教师宽松和谐的教学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课程的校本性,在国家法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这些课程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灵活多样的拓展与深化;突出校园生活的丰富性,通过社团活动、电影展播、诗歌朗诵、主题活动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校园不仅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源地,而且成为学生涵养自己、升华自己、一生牵系的精神家园。
课题组通过多种途径深入调研后认为,国内外很少有人对这个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探讨。
中专学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修养的培养
![中专学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修养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6fa79ac6c85ec3a86c2c568.png)
166梁 玥:中专学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修养的培养学校一味重视动作技巧而缩减艺术修养的教学方式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学生在学校的引导下成为只会重现舞蹈动作的“机器”,全然不懂舞蹈的内涵和意义。
在大力提倡文化传承和素质教育的今天,落后的应试教育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基本文化需求和社会艺术高度,中专学校素质教育和舞蹈艺术改革刻不容缓。
一、培养舞蹈艺术修养需抛却滞后性早年的“艺术特长生加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掀起了一股舞蹈界学习狂潮。
此项政策的出台本着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初心和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在后来的实践中确实也达到了目的,但慢慢地却变质成了学生获取额外加分而走的捷径。
全国舞蹈生一夜间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相关舞蹈培训行业俨然成了香饽饽,但此种应试教育与舞蹈的美育背道而驰,这也是后来舞蹈界遭遇瓶颈期的缘由之一。
无独有偶,体育、音乐、乐器等艺术形式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直到2018年该政策的取消,这种现象才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在此期间,大多数学生学习舞蹈都抱着加分的目的,可以说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原则;同时学生从小便学会走捷径,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容易受舆论影响,对舞蹈教学听之任之,使舞蹈艺术修养从根基上腐朽。
二、培养舞蹈艺术修养需超越瓶颈期我国舞蹈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不论宫廷舞或是民间舞在历朝历代风雨的洗礼中都愈发强盛,中国舞的影响力已经遍布全球,颇有盛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舞蹈越发多样化、低龄化、普及化,上到国家、国际型演出,下到广场的舞盛行无疑体现出国民对舞蹈的热情,强大的群众基础是我国舞蹈得以传承至今的一大重要支柱。
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艺术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还可以调节学生的精神力量和体力,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和教育意义。
因此,舞蹈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殊而独到的作用,对提高跨世纪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1]。
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3e4bfe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0.png)
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那么,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着重关注哪些方向呢?本文将围绕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展开论述。
一、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各个方面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文能力、数学能力、科学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等方面。
通过扎实的语文和数学基础,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培养艺术和体育素养,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使他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素质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创造性活动和创新实践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创客课程,让学生参与各种创新项目,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科技创新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鼓励他们提出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三、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团队合作能力已成为必备的素质之一。
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团体活动和团队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与其他同学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学校还可以开设团队合作的课程,让学生学习如何与其他人合作、协调和沟通。
通过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四、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学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项目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了解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公民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民道德,加强他们的价值观教育和道德修养。
体艺修身塑品行,立德树人育桃李
![体艺修身塑品行,立德树人育桃李](https://img.taocdn.com/s3/m/d729727b51e79b8969022647.png)
体艺修身塑品行,立德树人育桃李作者:韦承伟来源:《教育家》 2018年第32期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福永中学是一所业绩突出、特色鲜明、屡获殊荣的公立初级中学。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努力践行深圳市政府着力推进的深圳要做“ 教育质量的领跑者”的战略部署,在探索与实践中创新和发展,凸显体育、艺术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全面建构立德树人的新常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整体规划:注重体艺素养十九大报告强调,要“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要“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福永中学紧跟时代潮流,制定了《深圳市福永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将“ 立德树人,务实创新,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确定为学校发展的指南,以“ 特色项目—办学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为发展主路,高度重视在德育、体艺、国际化教育等方面的特色教育建设,努力创办品牌发展的一流的幸福生态学校。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福永中学秉持“ 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原则,坚持学校体艺“ 普及+特色”的思路,引导每个学生至少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一至两项艺术爱好,最终实现“ 人人有特长、班班有团队”。
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把德育与体艺融为一体。
学校彰显建筑功能,划分学校区域,建设综合才艺区(室内体育馆、艺术馆)、健美运动区(运动场、篮球场、足球场);铺设星光大道,通过评选阳光少年、艺术之星、体育之星等形式,大力宣传学生先进事迹,激励学生走星光大道,当福永之星;优化体艺功能室,设置钢琴房、舞蹈房、瑜伽房、合唱室、乐队室、国画室、版画室、动漫室等,强化学校体艺文化氛围,提高校园设施体艺文化的教育性,为体艺教学打造宜教宜学的育人环境。
课程设置:凸显体艺特色学校引进了体艺模块教学,以体艺教育带动学校发展。
模块教学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挖掘和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更崇尚个性发展和合作学习。
学校首先在八年级尝试体艺模块教学,开设了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舞蹈、国画、动漫、合唱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特色创建方案
![特色创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8aeadff8c75fbfc77db2cd.png)
杭锦旗城镇中学自主教育特色创建实施方案按照“十二五”期间我旗教育“12345”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继续以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为手段,以“三名”工程建设为载体,以实现区域内教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升内涵品质,确定“以特色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在学校原有的课程开发,特色活动等基础上,深入拓宽领域,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实现“人人合格,各有特长”的办学目标。
以形成城镇中学独特而鲜明的学校个性,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
现制订学校特色创建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尊重教育规律,依托学校自身的教育优势,培育学校文化,凸现学校特色,创建“自主教育”特色,牢固树立“让每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为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空间”的办学理念,努力把城镇中学办成有一定影响的师生愉悦、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特色界定自主教育是指: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通过实施德育反思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提高学生个性品质和思想素质;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走教研培学一体化之路,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三、创建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特色学校建设坚持走“优势项目—特色学校—品牌学校”之路。
首先从学校多个项目中找出自身发展的优势项目,并着力打造,形成特色项目,并努力发展成为特色学校,最终成为品牌学校。
因校制宜原则。
从学校实际出发,分析认识学校的优势和劣势,合理选择和打造本校特色项目,合理整合、支配相关资源,力求取得突破性成效。
科研孵化原则。
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校本培训的提升作用。
学校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孵化特色学校。
校际联动原则。
以区域活动为载体,加强特色项目相同或相似学校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实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区域整体发展的目的。
四、实施目标创建特色学校的总目标,就是通过挖掘学校自身优势(优质资源)创特色,丰富学校内涵,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特别是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从而提高师生幸福指数,为教师和学生创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三个自我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需求论证
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存在的问题较多,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准确把握中职学生发生的新变化,了解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运用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展“三个自我教育”,就是通过认识自我、规范自我、提高自我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可能的内心冲突,从而,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学会自我管理,达到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思想品德,脚踏实地、善于创新的工作作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
二、建设目标
通过课堂、党团组织活动、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载体,构建学生“认识自我教育、规范自我教育、提高自我教育”课程体系,把开展“三个自我教育”作为学生在校健康成长的三个重要环节;构建家庭、社会、学校多种力量参与的工作机制,在校内提出教职工育人有责的思想和行为要求,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素质教育师资队伍;通过“三个自我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提高自信自强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德育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掌握必备专业理论、具备专业过硬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建设思路
通过改革,建立课堂教育与学生活动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建立德育工作室,从基础课教学部门中分离出来,作为学校开展“三个自我教
育”的重要职能部门,整合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社会、企业聘用的素质课教师队伍,由学校党委领导,集中力量,统一实施教学,统一安排活动,统一评价标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四、建设内容
(一)课程建设
1、编写开展“认识自我、规范自我、提高自我”教育活动设计案例汇编,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编写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礼仪与实践》、《音乐欣赏》等校本教材。
3、编写“三个教育活动”计划,举办爱国主义、党的知识、民族团结、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毕业生感恩、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讲座。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配备2台计算机,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惠诚沙盘治疗系统、惠诚宣泄放松系统、音响各1套。
(二)师资队伍建设
1、通过培训,建设一支由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德育教师、优秀党员、班主任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
2、通过内培外引,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特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艺术和职业指导的专家辅导队伍。
3、通过外聘,建设一支由优秀企业家、教学名师、能工巧匠、技术标兵、优秀毕业生等组成的客座教授队伍。
(三)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在学校建筑、实训实验室、楼宇道路、教室宿舍、绿化亮化等方面,彰显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史、教风学风、
毕业生风采等校园文化精神。
2、加强学校形象宣传,制作校徽、校旗、校歌、印制宣传画册,摄制宣传片;建设学校陈列室,以典型事迹和学校特色为重点,加强宣传报到。
3、借助外界艺术团队和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办好校园运动会、文化艺术节、“十一”师生同心庆国庆文艺表演、技能大赛等活动,寓教于活动之中。
4、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在校园网建设上,要突出国学文化的影响,促进交流与思考,使学生感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培养具有中华优秀传统的道德观念。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开展“三自我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项目办公室,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对项目责任人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二)制度保障:制订项目建设的各项制度和奖惩制度,制订课程建设计划。
(三)时间保障:
2012年度:
1-3月,成立机构、建立制度、项目人员培训;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完成聘用教师的组建;开始实施“三个自我教育”活动。
4-6月,举办学校运动会;确定教材编写原则、主题内容、思路框架,落实分工和研究进度。
7-9月,完成《心理健康读本》、《礼仪与实践》、《音乐欣赏》教材大纲;完成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规划;安排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完成校园网站初期建设;完成家庭、社会、学校多种力量参与的工作制度。
10-12月,举办“十一”师生同心庆国庆文艺表演;完成校徽、校旗设计,校歌初稿、宣传画册印制和陈列室的资料收集;完成宣传片脚本;完成学校建筑、实训实验室、楼宇道路、教室宿舍、绿化亮化文化氛围布置。
全年举办各类讲座12次。
2013年度:
1-6月,举办校园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对学校合唱团、舞蹈社等艺术团队进行培训;完成《心理健康读本》、《礼仪与实践》、《音乐欣赏》教材编写,完成“三个自我教育”活动设计案例汇编;完成宣传片制作。
7-11月,完成校徽、校旗、校歌制作;完成陈列室建设,对外开放;完成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建设;完成校园网站全部建设;举办“十一”师生同心庆国庆文艺表演。
12月,对开展“三个自我教育”活动进行总结。
全年举办各类讲座12次。
(四)经费保障:
“三个自我教育”活动经费预算表(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