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8高一上·湖北期末) 下列微粒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A . H2
B . H+
C . Cl2
D . Cl-
2. (2分)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 浓硫酸
B . 稀硫酸
C . 浓硝酸
D . 稀硝酸
3. (2分)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 . 实验室制NH3
B . 除去CO2中的HCl
C . 检验K2CO3中的K+
D . 收集NO
4. (2分)(2018·长宁模拟) 下列分离方法中,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 . 升华
B . 萃取
C . 纸层析法
D . 蒸发结晶
5. (2分)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甲烧杯中酸过量
B . 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
C . 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D . 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大
6. (2分) (2015高三上·朝阳期中)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 硫酸铜水解:Cu2++2H2O⇌Cu(OH)2+2H+
B .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C . 氯化铝溶液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D . NaHSO4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H++HCO3﹣=CO2↑+H2O
7. (2分) (2016高二上·焦作期中)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标准状况下,80 g SO3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B . 常温常压下,1.6 gO2和O3混合气体中质子总数为0.8NA
C . 0.1 mol甲基(﹣CH3)所含电子数为NA
D . 在熔融状态下,1 mol NaHSO4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2NA
8. (2分) (2017高一上·乐清期中)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按照已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
A . NH3
B . CH4
C . NaHCO3
D . HClO
9. (2分)下列仪器名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定容
B . 制备氧气
C . 制备乙酸乙酯
D . 实验室制硝基苯
10. (2分)下列各组中的实验现象不能用相似的原理解释的是()
A . 葡萄糖和福尔马林(含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都产生砖红色沉淀
B . 活性炭和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 . 在苯、CCl4中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溴水层的颜色均变浅或褪去
D . 金属钠遇水和乙醇,均能产生氢气
11. (2分) (2015高二上·盘山月考) 下列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 NH4+、Mg2+、OH﹣、Cl﹣
B . Ba2+、K+、SO 、NO
C . Al3+、Cu2+、SO 、Cl﹣
D . Na+、Al3+、Cl﹣、AlO
12. (2分)(2016·江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
B . 0.1mol•L﹣1Na2CO3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
C . 常温常压下,22.4L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
D . 室温下,稀释0.1mol•L﹣1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13. (2分)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
A 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
色:Fe3++3H2O=Fe(OH)3↓+3H+
正确
B
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 CaCO3+2H+=Ca2++CO2↑+H2O 错误,醋酸应写为分子形式CH3COOH,CaCO3应写成离子形式
C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错误,产物不符合客观事实
D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 OH-+CO2=HCO3-正确
A . A
B . B
C . C
D . D
14. (2分)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5. (2分)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常见现象,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B . 用燃气灶燃烧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为炒菜提供热量
C . 豆浆久置变质腐败
D . 用洗洁精清洗有油污的餐具
16. (2分)不同条件下,用O2氧化一定浓度的FeCl2溶液过程中所测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A . Fe2+的氧化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
B . 由②和③可知,pH越大,Fe2+氧化速率越快
C . 由①和③可知,温度越高,Fe2+氧化速率越快
D . 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 + O2 + 4H+ = 4Fe3+ + 2H2O
17. (2分) (2016高一下·怀仁期中) 下列反应既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 . Ba(OH)2 . 8H2O与NH4Cl的反应
C . 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 . 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18. (2分) (2018高三上·佛山期中)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
B . 向氨水中加入少量H2C2O4溶液:H2C2O4 +2NH3·H2O C2O4 2—+2NH +2H2O
C .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铝粉:2Al+2OH- +6H2O = 2Al(OH)4-+3H2↑
D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Na2O2+2H2O=4Na++4OH-+O2↑
19. (2分) (2015高三上·荣昌期中) 如表实验事实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Ⅰ操作Ⅱ结论
A滴加用硝酸酸化的BaC1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
B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
C滴加氯水和CC14 ,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
D滴加几滴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
A . A
B . B
C . C
D . D
20. (2分) (2016高三上·河北期中) 已知20℃时,饱和NaCl溶液的密度为ρg/cm3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温度低于20℃时,饱和NaCl溶液的浓度小于c mol/L
B . 此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C . 20℃时,密度小于ρg/cm3的Na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 . 20℃时,饱和NaCl溶液的溶解度
21. (2分) (2016高一上·会宁期中) 下列溶液与20mL 1mol•L﹣1 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 . 10 mL 1 mol•L﹣1 Mg(NO3)2溶液
B . 5 mL 0.8 mol•L﹣1 Al(NO3)3溶液
C . 10 mL 2 mol•L﹣1AgNO3溶液
D . 10 mL 0.5 mol•L﹣1 Cu(NO3)2溶液
22. (2分) (2017高一上·武汉期末) PbO2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1mol PbO2加热分解得到O2 ,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 , O2
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
A . 1:2混合的Pb3O4、PbO
B . 1:2混合的PbO2、Pb3O4
C . 1:4:1混合的PbO2、Pb3O4、PbO
D . 1:1:4混合的PbO2、Pb3O4、PbO
23. (2分) (2018高三上·和平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N2(g)+3H2(g) 2NH3(g)的ΔS>0
B . 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铜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
C . 常温下Ksp[Mg(OH)2]=5.6×10-12 ,含Mg2+溶液中pH=10 时c(Mg2+)≤5.6×10-4 mol·L-1
D . 常温常压下,锌与稀H2SO4反应生成11.2 LH2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
24. (2分)用10 mL的0.1 mol·L-1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 . 3∶2∶2
B . 1∶2∶3
C . 1∶3∶3
D . 3∶1∶1
25. (2分)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包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投入到150g蒸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晶体和84g滤液。

又知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则此包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
A . 60 g
B . 66 g
C . 90 g
D . 184 g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
26. (4分)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有机盐 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与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 A、B、C 均为常见物质。

气体 A 为无色无味混合气体,两种气体组成元素相同。

(1)有机盐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 X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固体 C 与气体 A 中的某一成分可能发生某一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棕色________固体,写出此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7. (7分) (2018高一上·肇庆期末) 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

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并检验该补血剂是否变质。

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步骤①的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变为红色,则该滤液中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滤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为________(说明试剂、现象)。

(2)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是______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包括:过滤、________、灼烧、________、称量。

(5)假设实验中的损耗忽略不计,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28. (5分) (2016高一上·南宁期中) 设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其计算近似值为6.02×1023 ,按
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 0.5mol NH3共含有________个原子.
(2) 6mol H2O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_ L NH3所含氢原子数相等.
(3)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Na+ ,则该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11.2L NO和________ g NO2所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5) 8g某物质含有3.01×1023个分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2题;共16分)
29. (5分)实验室制配0.5mol/L的NaOH溶液500mL,有以下仪器:①烧杯②100mL量筒③1000mL容量瓶④500mL容量瓶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⑦滴定管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
(2)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
30. (11分) (2016高二下·通榆期中)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甲酸进行了如下的实验,以验证其含有醛基,并考察其化学性质,首先做了银镜反应.
(1)在甲酸进行银镜反应前,必须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因为________.
(2)写出甲酸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某同学很成功的做了银镜反应,他肯定没有进行的操作(写字母):
A . 用洁净的试管;
B . 在浓度为2%的NH3•H2O中滴入稍过量的浓度为2%的硝酸银;
C . 用前几天配制好的银氨溶液;
D . 反应过程中,振荡试管使之充分反应.
E . 用小火对试管直接加热;然后,同学们对甲酸与甲醇进行了酯化反应的研究:(就酯化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4)写出甲酸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在甲装置和乙装置中选择哪套更好?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选用的药品及试剂除浓H2SO4、甲醇、甲酸外,还需要的一种药品________.
(7)乙装置中长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
四、推断题 (共1题;共2分)
31. (2分)将1.95g由Na2SO4和Na2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得溶液A,在A中加入10mL未知的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沉淀B,向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沉淀2.33g。

计算:(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 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 26-1、
26-2、
26-3、
27-1、
27-2、
27-3、
27-4、
27-5、
28-1、
28-2、
28-3、
28-4、
28-5、
三、实验题 (共2题;共16分) 29-1、
29-2、
29-3、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四、推断题 (共1题;共2分)
31-1、
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