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本章总结讲课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苔原气候
东岸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第十二页,共28页。
热带雨林气候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带
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
66°34N
亚寒带针叶林带
中纬度地区
温带落叶 温 阔叶林带 带
草温 带 原荒 漠 亚热带常 带 带
人教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本章总结 PPT
第一页,共28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五 章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和差异性本 章总结共28张PPT
第二页,共28页。
整体 性
本章知识结构
大气
相互联系
水文
陆 地

相互影响
生物


相互制约
土壤
素 分

岩石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 平
(纬度地带性)
(纬度更替)
分 异 从沿海到内陆
东西更替
(经度地带性) (经度更替)
东西延伸
南北延伸
热量
水分

直 从山麓到山顶 垂直更替 分 异(垂直地带性)
第十七页,共28页。
环状
水热
状况
地域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
特例
从赤道到两极

太阳辐射
平 (纬度地带性)
分 异 从沿海到内陆 海陆分布
(经度地带性)
第二十三页,共28页。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高__山__冰__雪融 水__和__降__水_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_气__温__(__温__度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__风__(_风__力__)___。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
第六页,共28页。
知识要点
一、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 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
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 ,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第七页,共28页。
水 土 流 失
第八页,共28页。
成因: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布上 呈现出有规律的差异性,使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 度逐渐减少。
主要分布地区:低纬地区和北半球高纬地区。
第十四页,共28页。
九、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定义: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沿海
向内陆有规律地更替。
成因: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即以水
分条件为主。 主要分布地区:中纬度地区
是普遍存在的。 6.知道区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
图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的自然带。 7.用实例说明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8.了解人们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第二十二页,共28页。
学科间综合
(2004全国卷一) 图6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 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古有较多的盐尘,该
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6,完成下列 要求。
(经度地带性)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
非地带性分异
第三页,共28页。
本章教学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初步掌握陆地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 规律;
3.建立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分析 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四页,共28页。
学法指导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 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提示:
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 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
第二十四页,共28页。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 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 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九页,共28页。
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 变
3.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影响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
第十页,共28页。
六、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第十一页,共28页。
西岸 中部
冰原气候
第十五页,共28页。
十、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定义: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
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 成因:水热条件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主要分布地区:低纬的高山地区
第十六页,共28页。
十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的更 替方向
自然带的延 伸方向
形成因素
从赤道到两极 南北更替
例3:天山山脉南北坡的差异(
) 地形起伏引起地形雨
第二十页,共28页。
高考热点
1.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 和演化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
第二十一页,共28页。
5.从事实中感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 程,对水土流失的分析。
水文变化 地貌变化 土壤侵蚀
泥沙淤积, 泛滥平原
侵蚀沟谷, 沟壑纵横
表土流失, 肥力下降
植被退化
植被下降, 逐渐消失
气候变化
蒸发加剧, 趋于干旱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直 从山麓到山顶
分异(垂直地带性)
海拔高度
第十八页,共28页。
非洲沿20°E经 线自然带的变化
亚欧大陆中纬度 从沿海向内陆
喜马拉雅山 垂直自然带
第十九页,共28页。
十二、非地带性分布差异规律
由地貌、海陆分布、岩石性质、洋流等因素影响。
例1: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 海陆分布引起
例2: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侧是沙漠, 西侧是温带森林( 地形起伏引起地形)雨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并举例说 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情况,归纳,分析,比 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能分析形成的原因 。
第五页,共28页。
运用不同的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陆 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掌握自 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实践意义。
绿硬叶林 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带
23°26N
热带荒漠带
低纬度地区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七、自然带的形成过程
纬度位 太阳 置 辐射
热量
植被

海陆 影响 位置
影响 水分
决 定
气候
影 响
土壤
然 带
第十三页,共28页。
八、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定义: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 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规 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