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圣施威降大圣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页,共49页。
3.大圣与小圣的变化争斗共几处?分别是什么?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22页,共49页。
第23页,共49页。
第24页,共49页。
第25页,共49页。
第26页,共49页。
第27页,共49页。
4.请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
过。(课后习题一)
课文所叙述的孙悟空与二郎神两人的打 斗,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孙 悟空变禽鸟、游鱼、蛇等,二郎神也相 应的变做其克星来对付;第二阶段, 孙悟空变做土地庙,被二郎神识破, 悟空使了个隐身法逃跑了;第三阶段, 孙悟空去了灌江口,变做二郎神,二郎 神赶回来,二人游缠斗起来。
第28页,共49页。
5.孙悟空每次变化,二郎神都马 上找到制服他的办法。作者为什 么不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 害的?(课后习题三)
第29页,共49页。
孙悟空每次变化,二郎神都能找到制服 他的办法,这是由于两人势均力敌,况 且万物相生相克,无论孙悟空变成什么, 总有其“克星”相对。作者这样写①紧 紧抓住读者的心,极大地激发起读者的 阅读兴趣;②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使故事曲折生动;③更是突出了孙悟空 机智聪明、灵活多变的性格特点。如果 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就显 得平铺直叙、缺少吸引力。
❖ (相关故事: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 猴王、三借芭蕉扇)
第8页,共49页。
第9页,共49页。
唐僧代表善心。
❖唐僧: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立场 坚定,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但有 时是非不分,好坏不辨,行为迂腐。
第10页,共49页。
第11页,共49页。
猪八戒,又叫悟能。原是天庭的天 蓬元帅,后因调戏嫦娥被玉帝逐出天界, 到人间投胎,却错投猪胎。好吃懒做, 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性格特征:一 方面好吃懒做,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 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 战斗勇猛,能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第30页,共49页。
明确:作者详细描写打斗经过,将每 一次变化都刻画的淋漓尽致,紧张中 透着诙谐,这样写既能紧紧抓住读者 的心,极大的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又能很好的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直 接写孙悟空变成一个最厉害的,情节 太简单,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也不能突出机智聪明、灵活多变的性 格特点。
❖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 胆奇特的夸张。
第7页,共49页。
人物简介
❖ 孙悟空,诨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 十二变、腾云驾雾。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 穿妖魔鬼怪的伪装;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 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与如来佛祖 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经观世 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 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 背景。
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氛、表 现人物感情等。
第18页,共49页。
课文背景
❖ 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为 “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前五回故事: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 石猴觅得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数年后,石 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 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金 箍棒,后大闹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 天将去捉拿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众天神。于是, 观音推荐小圣二郎神擒拿孙悟空,本课故事即 从这里开始。
第35页,共49页。
3.“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 ‘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这句话写“六兄 弟”的“慌慌张张”对刻画孙大圣有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用 六兄弟的慌慌张张来反衬孙大圣的沉 着、镇定。
第36页,共49页。
4.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 必然下水去也,定变做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
第42页,共49页。
喜欢二郎真君
❖本领高强 ❖总能识破大圣的各种变化
❖ 神通广大
❖清高孤傲、矜持尊贵
第43页,共49页。
课堂练习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B
❖ A、掣棒( zhì) 吆喝(yāo) 金箍棒 (gū)
❖ B、钉住(dìng) 寻觅(mì) 淬入水内 (cuì )
❖ C、鲂鱼 (fáng) 花鸨 (bǎo) 幌一幌 ( huàng)
❖ D、高擎 (qíng) 青鹞 (yào) 大鹚老 (zī )
第44页,共49页。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 A、C树梢 铁钳 窗棂 园睁凤目
❖ B、磕头 云宵 饿鹰 趁着机会
❖ C、踪迹 猢狲 低贱 众皆愕然 ❖ D、翎毛 鳜鱼 拽满 安下云头
》4卷存世。
第4页,共49页。
文学常识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 四大名之著一,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吴此承书恩描
写的是 、 孙悟空、 猪八保戒护沙和尚
西天取唐经僧、历经
历险故事。
九的九传八奇十
一难
第5页,共49页。
第6页,共49页。
阅读感受
❖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 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让人过目不 忘。
❖ B、《西游记》运用的语言是古代白话,其中杂 用了不少方言、俗语,所使用的语言给人妙趣横 生的感觉。
❖ C、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喊出了“皇帝轮流 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
❖ D、文中的大圣指二郎神,小圣指孙悟空。
第47页,共49页。
❖ 8、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 (
),字汝忠,号(ຫໍສະໝຸດ )。汉族,山阳人。( )代杰出
第19页,共49页。
一、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写的是孙悟空与二郎神各 自施展法术,斗智斗勇,最后二郎 神降服孙悟空的故事。
第20页,共49页。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一(1):遭二郎真君与梅山六兄弟围困,大圣 败走。
二(2-3):二郎真君与大圣斗法。 三(4-5):二郎真君与梅山六兄弟合力再次将 大圣围困。
❖ C、孙悟空的眼睛 D、孙悟空的腿
❖ 6、在《西游记》中最能吃苦耐劳却有很多缺点和弱点,常 常引人发笑的人物是( )
B ❖ A、唐僧 B、猪八戒 C、孙悟空 D、沙僧
第46页,共49页。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神话小说是以虚象幻境作为表现形式的,是 社会生活的曲折的反应,也是人们精神的悠远的 寄托。
这里运用了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了二 郎神善于观察,聪明,善于思考的特点。
第40页,共49页。
三、畅所欲言,拓展延伸
本文主要刻画了“大圣”和“真君”两个人物 形象,请问: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 么?
第41页,共49页。
喜欢我 吗?
喜欢孙悟空
神通广大、灵活多变、 勇敢无畏、机智聪明、 好斗善斗、调皮顽劣、 无所顾忌、不受约束。
第31页,共49页。
二、品析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在文中标出表现大圣和小圣性格特点的语言、 行动、心理描写的句子,分析其性格特点。
第32页,共49页。
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 些?
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 写、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
第33页,共49页。
1.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 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了大圣看到妖 猴惊散时惊慌的心理,也体现了他机智的 一面。
第34页,共49页。
2.“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着绣花针,藏在耳 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 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捏”、 “藏”、“变”、“飞”、“钉”等 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孙悟 空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
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欢哪个?为 什么?
我最喜欢沙和尚。因为他为人忠厚老实,忠于职守,也 很机警,不占小便宜、不好色、不好吃懒做。
第49页,共49页。
第38页,共49页。
6.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
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 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
这句话属于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了 二郎神行动迅速、机智善战的特点。
第39页,共49页。
7.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 “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 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 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
第12页,共49页。
第13页,共49页。
❖ 沙和尚(沙僧),又叫悟净。代表憨 厚,他是生性憨厚的老实人,任劳任 怨,忠心不二 ,但不明事理,没有是 非观念。
第14页,共49页。
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 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 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第15页,共49页。
这句话属于心理描写,表现了二郎神的 机智,善于动脑的性格特点。
第37页,共49页。
5.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 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 “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 走。
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大圣善于 动脑但沉不住气,性格急躁的特点。
第45页,共49页。
❖ 4、课文中展现了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变化,选项中
D 都是孙悟空变化的一组是( )
❖ A、麻雀 雀鹰 鱼儿
B、麻雀 鱼鹰 花鸨
❖ C、水蛇 灰鹤 鱼儿 D、麻雀 花鸨 水蛇
❖ 5、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变成一座庙宇时,二郎神认出的原 因是 ( )
B ❖ A、孙悟空的气味 B、旗杆(猴子的尾巴)立错了 位置
小圣施威降大圣演 示文稿
第1页,共49页。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2页,共49页。
1.梳理故事情节,简要概括事件要 点。 2.学习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 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品味幽默诙谐的语言。
第3页,共49页。
吴承恩(1500—1582),字 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 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 楚州区)人,明代小说家。作 品有长篇小说《西游记》,还 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
一篇小说必须具备哪三个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 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反 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 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第16页,共49页。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 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
小说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第17页,共49页。
的小说家 ,代表作《
》是中国古典
四大名著之一。
第48页,共49页。
❖ 5、综合性学习。 ❖ 学习了本节课后,班内决定举行一次“走进西游”为
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 (1)【西游故事】《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 肯定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说出两个 。
❖ ( 三借芭蕉扇 )、( 三打白骨精 )。 ❖ (2)【西游人物】西游人物在小说中塑造
3.大圣与小圣的变化争斗共几处?分别是什么?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22页,共49页。
第23页,共49页。
第24页,共49页。
第25页,共49页。
第26页,共49页。
第27页,共49页。
4.请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
过。(课后习题一)
课文所叙述的孙悟空与二郎神两人的打 斗,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孙 悟空变禽鸟、游鱼、蛇等,二郎神也相 应的变做其克星来对付;第二阶段, 孙悟空变做土地庙,被二郎神识破, 悟空使了个隐身法逃跑了;第三阶段, 孙悟空去了灌江口,变做二郎神,二郎 神赶回来,二人游缠斗起来。
第28页,共49页。
5.孙悟空每次变化,二郎神都马 上找到制服他的办法。作者为什 么不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 害的?(课后习题三)
第29页,共49页。
孙悟空每次变化,二郎神都能找到制服 他的办法,这是由于两人势均力敌,况 且万物相生相克,无论孙悟空变成什么, 总有其“克星”相对。作者这样写①紧 紧抓住读者的心,极大地激发起读者的 阅读兴趣;②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使故事曲折生动;③更是突出了孙悟空 机智聪明、灵活多变的性格特点。如果 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就显 得平铺直叙、缺少吸引力。
❖ (相关故事: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 猴王、三借芭蕉扇)
第8页,共49页。
第9页,共49页。
唐僧代表善心。
❖唐僧: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立场 坚定,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但有 时是非不分,好坏不辨,行为迂腐。
第10页,共49页。
第11页,共49页。
猪八戒,又叫悟能。原是天庭的天 蓬元帅,后因调戏嫦娥被玉帝逐出天界, 到人间投胎,却错投猪胎。好吃懒做, 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性格特征:一 方面好吃懒做,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 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 战斗勇猛,能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第30页,共49页。
明确:作者详细描写打斗经过,将每 一次变化都刻画的淋漓尽致,紧张中 透着诙谐,这样写既能紧紧抓住读者 的心,极大的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又能很好的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直 接写孙悟空变成一个最厉害的,情节 太简单,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也不能突出机智聪明、灵活多变的性 格特点。
❖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 胆奇特的夸张。
第7页,共49页。
人物简介
❖ 孙悟空,诨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 十二变、腾云驾雾。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 穿妖魔鬼怪的伪装;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 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与如来佛祖 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经观世 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 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 背景。
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氛、表 现人物感情等。
第18页,共49页。
课文背景
❖ 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为 “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前五回故事: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 石猴觅得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数年后,石 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 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金 箍棒,后大闹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 天将去捉拿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众天神。于是, 观音推荐小圣二郎神擒拿孙悟空,本课故事即 从这里开始。
第35页,共49页。
3.“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 ‘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这句话写“六兄 弟”的“慌慌张张”对刻画孙大圣有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用 六兄弟的慌慌张张来反衬孙大圣的沉 着、镇定。
第36页,共49页。
4.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 必然下水去也,定变做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
第42页,共49页。
喜欢二郎真君
❖本领高强 ❖总能识破大圣的各种变化
❖ 神通广大
❖清高孤傲、矜持尊贵
第43页,共49页。
课堂练习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B
❖ A、掣棒( zhì) 吆喝(yāo) 金箍棒 (gū)
❖ B、钉住(dìng) 寻觅(mì) 淬入水内 (cuì )
❖ C、鲂鱼 (fáng) 花鸨 (bǎo) 幌一幌 ( huàng)
❖ D、高擎 (qíng) 青鹞 (yào) 大鹚老 (zī )
第44页,共49页。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 A、C树梢 铁钳 窗棂 园睁凤目
❖ B、磕头 云宵 饿鹰 趁着机会
❖ C、踪迹 猢狲 低贱 众皆愕然 ❖ D、翎毛 鳜鱼 拽满 安下云头
》4卷存世。
第4页,共49页。
文学常识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 四大名之著一,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吴此承书恩描
写的是 、 孙悟空、 猪八保戒护沙和尚
西天取唐经僧、历经
历险故事。
九的九传八奇十
一难
第5页,共49页。
第6页,共49页。
阅读感受
❖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 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让人过目不 忘。
❖ B、《西游记》运用的语言是古代白话,其中杂 用了不少方言、俗语,所使用的语言给人妙趣横 生的感觉。
❖ C、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喊出了“皇帝轮流 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
❖ D、文中的大圣指二郎神,小圣指孙悟空。
第47页,共49页。
❖ 8、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 (
),字汝忠,号(ຫໍສະໝຸດ )。汉族,山阳人。( )代杰出
第19页,共49页。
一、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写的是孙悟空与二郎神各 自施展法术,斗智斗勇,最后二郎 神降服孙悟空的故事。
第20页,共49页。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一(1):遭二郎真君与梅山六兄弟围困,大圣 败走。
二(2-3):二郎真君与大圣斗法。 三(4-5):二郎真君与梅山六兄弟合力再次将 大圣围困。
❖ C、孙悟空的眼睛 D、孙悟空的腿
❖ 6、在《西游记》中最能吃苦耐劳却有很多缺点和弱点,常 常引人发笑的人物是( )
B ❖ A、唐僧 B、猪八戒 C、孙悟空 D、沙僧
第46页,共49页。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神话小说是以虚象幻境作为表现形式的,是 社会生活的曲折的反应,也是人们精神的悠远的 寄托。
这里运用了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了二 郎神善于观察,聪明,善于思考的特点。
第40页,共49页。
三、畅所欲言,拓展延伸
本文主要刻画了“大圣”和“真君”两个人物 形象,请问: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 么?
第41页,共49页。
喜欢我 吗?
喜欢孙悟空
神通广大、灵活多变、 勇敢无畏、机智聪明、 好斗善斗、调皮顽劣、 无所顾忌、不受约束。
第31页,共49页。
二、品析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在文中标出表现大圣和小圣性格特点的语言、 行动、心理描写的句子,分析其性格特点。
第32页,共49页。
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 些?
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 写、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
第33页,共49页。
1.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 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了大圣看到妖 猴惊散时惊慌的心理,也体现了他机智的 一面。
第34页,共49页。
2.“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着绣花针,藏在耳 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 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捏”、 “藏”、“变”、“飞”、“钉”等 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孙悟 空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
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欢哪个?为 什么?
我最喜欢沙和尚。因为他为人忠厚老实,忠于职守,也 很机警,不占小便宜、不好色、不好吃懒做。
第49页,共49页。
第38页,共49页。
6.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
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 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
这句话属于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了 二郎神行动迅速、机智善战的特点。
第39页,共49页。
7.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 “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 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 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
第12页,共49页。
第13页,共49页。
❖ 沙和尚(沙僧),又叫悟净。代表憨 厚,他是生性憨厚的老实人,任劳任 怨,忠心不二 ,但不明事理,没有是 非观念。
第14页,共49页。
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 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 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第15页,共49页。
这句话属于心理描写,表现了二郎神的 机智,善于动脑的性格特点。
第37页,共49页。
5.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 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 “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 走。
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大圣善于 动脑但沉不住气,性格急躁的特点。
第45页,共49页。
❖ 4、课文中展现了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变化,选项中
D 都是孙悟空变化的一组是( )
❖ A、麻雀 雀鹰 鱼儿
B、麻雀 鱼鹰 花鸨
❖ C、水蛇 灰鹤 鱼儿 D、麻雀 花鸨 水蛇
❖ 5、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变成一座庙宇时,二郎神认出的原 因是 ( )
B ❖ A、孙悟空的气味 B、旗杆(猴子的尾巴)立错了 位置
小圣施威降大圣演 示文稿
第1页,共49页。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2页,共49页。
1.梳理故事情节,简要概括事件要 点。 2.学习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 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品味幽默诙谐的语言。
第3页,共49页。
吴承恩(1500—1582),字 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 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 楚州区)人,明代小说家。作 品有长篇小说《西游记》,还 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
一篇小说必须具备哪三个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 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反 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 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第16页,共49页。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 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
小说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第17页,共49页。
的小说家 ,代表作《
》是中国古典
四大名著之一。
第48页,共49页。
❖ 5、综合性学习。 ❖ 学习了本节课后,班内决定举行一次“走进西游”为
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 (1)【西游故事】《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 肯定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说出两个 。
❖ ( 三借芭蕉扇 )、( 三打白骨精 )。 ❖ (2)【西游人物】西游人物在小说中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