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浙教版课外阅读周末练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浙教版课外阅读周末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和氏璧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
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
料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
________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________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
厉王派人去检查玉。
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
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
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
卞和又去献玉。
可是大家(仍然果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
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
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
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
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仍然果然)有一块宝玉。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
________是卞和所献,________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玉石看上去是很普通的,只有有经验的玉匠才能分辨出隐藏在石头中的美丽宝玉。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________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________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②________是卞和所献,________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2.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意料意外)________的发现(仍然果然)________坚持(仍然果然)________有
3.这块宝玉为什么被称为和氏璧?它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A.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也有宝玉。
B.一般的人不识得宝玉,只有非常有经验的石匠才识得。
C.有才华的人虽然可能一时不被人赏识,但他的才华最终将会显露。
二、课外阅读。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
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
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①)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
能不能活下,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②),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③)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拯救一切。
”
1.给文中标有①②③的地方选择最恰当的词。
①恳求哀求要求(_______)
②希望期望渴望(_______)
③抓住攥紧牵着(_______)
2.这位女护士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孩苏醒是个奇迹”,请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最想对这位女护士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___________
①两头猛狮正在远处窥视着野牛群。
它们开始一步步接近野牛群。
忽然,它们加快了步子,纵身一跃。
野牛群警觉到危险在通近,它们四散逃开。
②不知怎的,一只野牛奔跑速度开始减慢,它不幸地被捉住了。
狮子张开它们的血盆大口,露出一排尖锐的牙齿。
不幸的野牛发疯似的用它的蹄子去端,用它的角去顶,不放弃最后一丝生的希望……
③终于,这头野牛使尽全力,从狮口逃了出来。
当狮子反应过来时,野牛
已经跑出很远一段距离了。
就在即将逃脱狮子的威胁时,它却突然站立不动,身体一阵抽搐。
在草丛中,一头还粘着胞衣的小牛赫然落地。
然而连为孩子舔去胞衣的时间都没有,野牛妈妈迅速地离开了孩子,引开了已快近前的怒狮……
④野牛群回来了。
一头母牛为小牛舔掉了胞衣。
牛群的首领和几头公牛围住了野牛妈妈的尸体,她甚至还没来得及享受初为牛母的喜悦。
⑤祭礼似的,每个经过牛妈妈尸体旁的野牛都会向这位牺牲的同伴身上洒上几蹄子土。
那头刚刚降生的小牛静静地站在一旁,眼里满是膜拜的虔诚。
1.请给这篇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A.狮子的威胁B.母牛的喜悦C.血色的母爱D.虔诚的膜拜2.联系全文,对第②自然段中划线词“生的希望”合适的理解是()A.野牛生的希望B.野牛和小牛生的希望
C.野牛群生的希望D.狮子生的希望
3.你认为第③自然段的划线词“终于”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她甚至还没来得及享受初为牛母的喜悦”中的“她”换成“它”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很多语句写出了野牛妈妈的伟大,请用“_____”画出其中的一句,并在横线上写下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探秘。
橘子与毛衣
我八岁时,父亲病逝了。
母亲在一家小商店里当职工,工资微薄,拉扯着我和姐姐过日子。
我生病住院。
母亲总是下班后,匆匆赶来医院陪伴我,一边做着布鞋。
一个黄昏,我走到医院的门口,等候着母亲的到来。
那正是金橘上市的季节。
恰巧,橘子是我特别喜爱的水果。
但是,像我这样的家庭,生活拮据,橘
子当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寡母收入菲薄,供我读书,住院看病又花费了不少钱。
购买日常品也愈来愈困难,更别提橘子之类的水果了。
突然,一块橘皮不知从哪里落下来,我茫然地盯住这片橘皮,想像着这水果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
我再也抵挡不住那种诱惑,趁人不注意时,拾起那块橘皮,放在鼻子下面吮吸着那令人心醉的芬芳。
在梦中,我好像在吃一只又一只橘子。
我被一阵呜咽声惊醒了。
朦胧的灯光里,母亲正坐在我的床上,背对着我,她的手里紧紧地攥着那块橘皮。
当时,我还不明白她为什么啜泣,我把自己的小脸紧紧地贴在她的背脊上。
她一下子惊起来,急忙擦干了双眼,转过身来,有力地搂住我。
我抬起头来,看见她微笑着,两只眼睛依然红肿着,这是种虚弱的,苍白的笑容,不知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母亲弯下了腰来,脸贴着我的头,温柔地说:“不要哭,孩子,妈妈要给你买橘子。
”说完,她就走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母亲回来了,她真的提着满满的一篮子橘子。
母亲靠在床上。
当我动手把那些鲜艳的金橘整齐地码在枕头边时,她静静地观察着,我抚摸那些金子般的橘子,忘记了所有的一切甚至没有察觉到母亲是什么时候离去的。
隔壁的病床的大娘正斜眼看着我,轻声地对她的儿子说:“她的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才换了一篮子的金橘。
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橘子?毛衣?我的母亲的毛线衣?刹那间,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那苦涩的微笑和虚弱的身体。
1.第④段“我被一阵呜咽声……攥着那块橘皮”,当“我把自己的小脸贴在她的背脊上……擦干了双眼”,什么原因使母亲流泪?为什么不让“我”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中体现母爱的是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三个问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的微笑为什么苦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爱深深
“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
”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
那是1964年,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
我迷恋甲壳虫乐队,剪了和主唱一样的发型,拥有一把挺好的吉他,独缺音箱。
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建自己的乐队。
所以爸爸的话刚出口,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专为此而唱。
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
....。
“咱们自己做!”他说。
自己做?我满心怀疑,但别无选择。
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毫不足道的黏胶。
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
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惑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自己做呢?
比赛的日子到了。
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
最后自制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有人问:“什么牌子的?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对,只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
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
羞愧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陪我美梦成真。
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对着我微笑。
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乐不够流畅、华美。
但我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1.加点的词语“我的愿望
....”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听说爸爸不能给“我”买音箱后,“我”的心情怎样?用“~~~~~~~”画出描写“我”此时此刻心情的句子。
3.“我”的竞争者们十分羡慕,甚至妒忌“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音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妒忌,所以“我”胜利了。
B.“我”体会到父亲的爱,这远比比赛获得胜利重要。
C.“我”已经尽力去做了,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胜利了。
5.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写出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节选)
住处附近有一家卖野蜂蜜的小店,夏日里,我常常到那里饮蜜茶。
我常觉得,在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zhēn zhèn)蜜茶,甘凉沁脾,是人生一乐。
今年我路过小店,冬蜜已经上市,喝了一杯蜜茶,付钱的时候才知道价格涨.(zhàng zhǎng)了一倍有余。
我说:“怎么这样贵?比去年涨了一倍。
”照顾店面的是个眉目清秀的小女孩,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马上应答道:“不贵,不贵,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
这句话令我大惑不解,惊问其故。
小女生说:“蜜蜂酿一滴蜜,要飞很远的地方,要探过很多花,有时候摘蜜,要飞遍一整座山头哩!还有,飞得那么远,说不定会迷路,说不定给小孩子捉了,说不定飞得疲倦.(juǎn juàn)累死了。
”
听了这一番话,我欣然付钱,离开小店。
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那位可爱的小女生说的话,一任想象力奔飞。
也许真是这样的,一杯在我们手中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蜜茶,是许多蜜蜂历
经千辛万苦才采集来的,我们一口饮进一杯蜜茶,正如饮下了几只蜜蜂的精魂。
蜜蜂是一种奇怪的动物,飞来飞去,历遍整座山头、整个草原,搜集花的精华,一丝一丝酝酿.(liàng niàng),很可能一只蜜蜂一生只能酿成一杯我
们一口喝完的蜜茶吧。
蜜蜂虽不澡身,但是它每天啖蜜,让人们在夏季还能享受甘凉香醇的蜜茶。
在啖蜜的过程中,有许多蜜蜂要死去,未死的蜜蜂也要经过许多生命的熬炼,熬呀熬,才炼出一杯蜜茶。
光是这样想,就够浪漫了,够令人心动了。
在实际人生中也是如此。
生命的过程原是()的,情感的追寻则是()的,如何在平凡的生命中酿出一滴滴的花蜜,这花蜜还能让人分享,还能流传,才算不枉此生。
虽然炼蜜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一定要飞过高山平野,一定要在好大的花中摘好少的蜜,或许会疲累,或许会死亡。
可是痛苦算什么呢?每一杯蜜都是炼过几只蜂的。
1.给选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短文中画横线的语段运用了()等描写方法。
A.外貌、语言B.神态C.动作
3.在()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A.平淡无奇B.雪上加霜C.出奇制胜
4.画波浪线的句子,与诗句()描写的意境是一致的。
A.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一杯在我们手中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蜜茶,是许多蜜蜂历经千辛万苦才采集来的”一句中的“千辛万苦”具体指什么?请在文中用虚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204.“光是这样想,就够浪漫,够令人心动了。
”此时的作者,对蜜蜂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
母亲•我•狗
小时候我极怕狗。
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
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
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读。
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
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
”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
“五点半了,起来吧。
”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
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
”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
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
”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的心猛得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
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
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
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1.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
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
________;蝴蝶的触角像两个________;白蚁的触角像一串_____;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_________;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_______。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
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
..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
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本文说明的对象____________。
题目中“鼻子”上引号表示 _________。
2.开头为什么要讲述“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③段的横线上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A.小麦穗B.小鼓槌C.小胡子D.小小的羽毛 E.念珠
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______ 、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
5.第⑥段加点词“有的”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⑥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⑦段“因此受到启迪”中“此”指代___________;“启迪”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
九、延伸阅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
……(林冲)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①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朝那庙里来。
进了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②进入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
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
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有爆响声。
林冲跳起身来,从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烧着。
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
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
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
林冲举手,一枪先戳倒差拨。
陆虞候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
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戳倒了。
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了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哪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
(有删改)1.从句①对林冲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中可以看出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②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写出了林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十、课外阅读。
《莫干山的蝉鸣》
①到莫干山避(bì pì)暑,这儿的蝉鸣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②晚饭以后,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听见凉风吹过满山竹林,哗哗作响。
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满山的蝉儿“吱啦”一下呜叫起来,整齐得仿佛有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于是,夜空中就只充盈(yíng réng)着这“吱啦啦、吱啦啦”的合唱曲了。
粗听,一成不变,平淡乏(fá fán)味;细品,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
有些,“叽哩喳、叽哩喳”;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sì shì)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
如此
这般此起彼伏,倒也让人生出一番仿佛置身于音乐大厅的陶醉来。
③突然——又一个突然,停了。
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又像是有谁指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④真奇怪……
1.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
2.找出第2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是什么现象引起了“我”对莫干山蝉鸣声的注意?用横线划出描写这一特点的句子。
4.短文怎样描写蝉鸣声的“五花八门”?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5.把第3自然段划横线的那个长句,缩写成“谁干什么”的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发明家富尔顿
富尔顿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
富尔顿从小只爱画画,不爱读书。
一天,老师对他说:“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课不行,这样偏科会影响以后发展的。
”可是,他把老师的话当作耳旁风。
有一次,富尔顿去钓鱼,他坐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来费力极了。
他想:“装上风帆只能随风漂游,还有什么好办法来改变这种情形呢?”
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顿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里,心里还在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
他惊喜地发现,原来是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
他又想能不能用交*的轮子来代替划船的桨?轮子该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最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这些问题*画画是不能解决的,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富尔顿才领悟到了老师的话是对的,决心重视学习科学知识。
从此,富尔顿发愤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为了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
者。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费力──(______)合适──(______)盘算──(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⑴富尔顿发愤读书,后来成为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_____)
⑵富尔顿在一次游泳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
(_____)3.填空:
“富尔顿才领悟到了老师的话是对的。
”这句话中,“老师的话”指
___________。
“领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十二、课外阅读我能行。
失根的兰花
①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
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
除了鸟语,没有声音。
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
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
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
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
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图,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
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
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泊,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
在异乡见过与
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
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
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
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