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六 修辞手法学业水平过关+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六修辞手法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六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ddd04bf5335a8103d2201a.png)
专题六修辞手法1.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他像冬眠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③他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靠自修,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
④剥削阶级是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A.①借代②比喻③借代④比喻B.①比喻②拟人③比喻④借代C.①借代②拟人③借代④借代D.①比喻②比喻③借代④比喻答案:A2.选出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②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③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A.设问反问夸张B.反问比喻借代C.排比借代比喻D.设问反问比喻答案:A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③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比喻设问对偶B.设问对偶比喻C.对偶比喻设问D.对偶设问比喻答案:D4.下列句子在修辞手法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解析:D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其余句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答案:D5.从采用修辞手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解析:D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其余句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答案:D6.下列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②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2018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检测:板块一专题六修辞含解析
![2018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检测:板块一专题六修辞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4e9201ff00bed5b9f31db4.png)
专题六修辞《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此知识点的要求是“理解和运用常见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能力层次为B、C:理解、分析综合。
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要求判断选出修辞运用正确的一项;在具体语境中考查学生运用修辞的能力。
学考《考试大纲》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学考考纲明确要求的有以下九种: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一般说,比喻、夸张、比拟、借代是语言类;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反问和设问是增强语气类。
这九类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各不相同,下面做简要归纳。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比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例句: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比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
(朱自清《荷塘月色》)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是(比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喻体)。
例句: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
(冰心《荷叶母亲》)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例句: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附】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020-2021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六 修辞手法
![2020-2021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六 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36c960fc4ffe473368abd8.png)
专题六修辞手法1.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他像冬眠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③他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靠自修,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
④剥削阶级是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A.①借代②比喻③借代④比喻B.①比喻②拟人③比喻④借代C.①借代②拟人③借代④借代D.①比喻②比喻③借代④比喻答案:A2.选出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②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③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A.设问反问夸张B.反问比喻借代C.排比借代比喻 D.设问反问比喻答案:A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③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比喻设问对偶 B.设问对偶比喻C.对偶比喻设问 D.对偶设问比喻答案:D4.下列句子在修辞手法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解析:D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其余句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答案:D5.从采用修辞手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解析:D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其余句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答案:D6.下列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②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专题06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2023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统编版)
![专题06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2023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2da1d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1.png)
例题解析
【答案】①看书益智进斯门 ②十年心血哺新秀
【解析】本题中“书店”一联,从内容来看可选“来客皆为开卷人”或 “看书益智进斯门”,从对偶(对仗)来看,只能选“看书益智进斯门 ”;“学校”一联,从内容来看,可选“十年树木千秋业”或“十年心血哺 新秀”,从对偶(对仗)来看,只能选“十年心血哺新秀”。
课堂练习
【例4】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①新春对联:上联: 下联: ②教师办公室对联:上联: 下联:
例题解析
【解析】①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②桃李满园春绣锦 芝 兰绕阶座
课堂练习
【例5】根据下面一句话的意思,不改变原意,重新组合句子,要求使用 排比的修辞手法来表达。 原句:中国的绘画在神似、意境、形神兼备上很讲究,有自己独特的风 格。 改句:
例题解析
【解析】①《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不是一个温良秀气的媳妇,而 是一个狠毒又处世果决的女强人。②《祝福》中的祥林嫂不是一 个精明干练的女工,而是一个迷信又命运凄惨的弱女子。③《老人 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不是一个丧失斗志的渔夫,而是一个勇敢又热 爱生活的硬汉子。
谢 谢 观 看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考试内容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 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考试内容
对联是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成的,也就是要用字数相等、结构 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对偶是用 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 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特征:语言凝练,句式 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 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专题06+用典-古代诗歌阅读常考修辞手法通关+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6+用典-古代诗歌阅读常考修辞手法通关+Word版含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580b0d22fad6195f302ba639.png)
典例1 【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2)绣衣:官服。
(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4)铜鞮陌:代指襄阳。
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典例2 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杜甫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注】这首诗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诗的首联用了什么典故?为什么用这一典故?【参考答案】(1)“归心折大刀”运用了吴刚砍树典故。
吴刚的大刀竟被折断,表达其归心之切。
题目是“八月十五夜月”吴刚是被罚在月宫中砍树的罪人,满目飞明月的时候,自然就会看到想到月宫中的人,用典自然贴切。
(2)“林栖见羽毛”,走在林间路上能看清栖息的鸟儿的羽毛;“直欲数秋毫”,简直想要数清兔子身上的细毛烘托出了月光的皎洁,反衬自己避乱生涯中的内心愁闷。
月光越明,愁情越重,极言流离之苦和归心之重。
【试题分析】典故是一种文化的不断延续。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政治可以改变,思想可以变化,唯独文化是延续不断的。
2018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六修辞手法
![2018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六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9cb4aaa45177232e60a27e.png)
专题六修辞手法1.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他像冬眠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③他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靠自修,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
④剥削阶级是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A.①借代②比喻③借代④比喻B.①比喻②拟人③比喻④借代C.①借代②拟人③借代④借代D.①比喻②比喻③借代④比喻答案:A2.选出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②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③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A.设问反问夸张B.反问比喻借代C.排比借代比喻 D.设问反问比喻答案:A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③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比喻设问对偶 B.设问对偶比喻C.对偶比喻设问 D.对偶设问比喻答案:D4.下列句子在修辞手法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解析:D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其余句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答案:D5.从采用修辞手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解析:D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其余句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答案:D6.下列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②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完整版)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答案版).docx
![(完整版)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答案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45d7c3e312b3169a451a4e8.png)
修辞手法修辞的概念:从理上,修辞就是用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
广地,它是指文章的用、造句,以至篇布局的斟酌和推敲;狭地,它是使言形象生的一些具体方法,也就是通常所的修辞方式(也叫修辞格)。
修辞的整体作用:①有助于提高水平和写作能力、和欣能力。
②有助于提高言修养和言美的水平。
③有助于社会信息更准确通常地表达。
一、修辞的种类常的修辞手法,很多很多。
你知道哪些?高考常考:二、课标版考纲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一)比比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的食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食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的事物)、体(作比的事物)和比(表比关系的志性)成。
构成比的条件:①甲和乙必是本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必有相似点。
1、比的种种明暗借本体体(1)明本体、体都出,中用比“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等接。
常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造句:( 2)暗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的比喻词中“是、成了、变成”等联接。
典型形式是:甲成了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成了水墨山水。
造句:(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造句:(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造句:3、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二)比拟化深奥为浅显;化冗长为简洁。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 ,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1、分类(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例如: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造句:(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法讲练—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一轮复习PPT精品课件
![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法讲练—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一轮复习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1dbdcbb7360b4c2f3f64b9.png)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比喻”即通感。所谓通感, 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 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 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 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 通感。
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 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分为拟人和 拟物。
6.排比的特征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 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7.反复的特征 一般是全部词语重复,着重于语句和结构的相同; 反复的几项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隔的。 8.设问的特征 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是明知故问,自问自 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 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句: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比喻词)亭亭的舞女 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2)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是(比喻词:成、 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喻体)。
例句:母亲啊!你(本体)是(比喻词)荷叶(喻体),我(本 体)是(比喻词)红莲(喻体)。(冰心《荷叶·母亲》)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3)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例句: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 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 迅《故乡》)
(1)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 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 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 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专题六理解运用常见修辞手法(学案版见Word)
![专题六理解运用常见修辞手法(学案版见Word)](https://img.taocdn.com/s3/m/99d21c893186bceb19e8bb72.png)
叶子:本体 裙子:喻体 像:比喻词
比喻分明喻、暗喻 、借喻三种形式。
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像、似的、
出现
仿佛、如、 宛如、好
比、犹如
出现
叶子出水 很高,像 亭亭的舞 女的裙。
考纲阐释
一、考纲阐释
《考试说明》包含两个重要信息:
一是“常见”明确列出 种修辞格,
即、、 、 、
、 、、 、
;
考纲阐释
一、考纲阐释
《考试说明》包含两个重要信息:
一是“常见”明确列出九种修辞格,
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二是“理解和运用”,说明试题会在实际 运用中进行考查,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格使用 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格在语段中的作用和
暗喻 甲是乙
是、成了、
பைடு நூலகம்出现 变成、成
为、当作
出现
广场上是雪白的 花圈的海洋,纪 念碑已堆成雪白 的山冈。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最可恨那些毒 蛇猛兽,吃尽 了我们的血肉。
注意: 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
成比喻句。 在多数情况下,“像”“好像”“仿
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情 况不是比喻: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的能力,不会直接考 查它的概念。
考情回顾
历年真题 题号
修辞手法 考查内容
难度 分值
2020年 6 比喻
低 2分
2019年 7 拟人、排比、借代 低 2分
2018年 7 设问、比喻、拟人 2017年 7 比喻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过关练(一)含答案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过关练(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50efa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4.png)
学业水平过关(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①薄薄..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②参差..疏的③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1.下列对文中①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bòB.bóC.báo D.bùB2.下列对文中②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cān chā B.cēn chāC.cēn cī D.cēn chīC3.下列对文中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liàng B.qìngC.qīng D.qiàn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国的①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②缀.。
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③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郁达夫《故都的秋》)1.下列对文中①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hái B.huíC.guǐ D.huáiD2.下列对文中②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chuóB.zhuìC.duō D.zhuóB3.下列对文中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ruǐ B.ruìC.xīn D.xìnA。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六理解和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六理解和运用常见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a39c0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d.png)
考点分布 素养目标
考试指导
修辞
考查内容:辨别修辞手法为主要考查 理解和运用常见
点。 修辞手法(常见
考查形式: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辨 的修辞手法:比
别不同的修辞手法。如2023年第一次 喻、比拟、借代、
合格性考试第7题。 夸张、对偶、排
考查趋势:将继续考查修辞手法,常 比、反复、设问、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①是比喻句,把柳 妈的脸比喻成一个核桃;②是反问句,一问一答才是设问;③ 是拟人句,“忽然害了羞”是形容人的,这里用来形容薄雪。 故选A。 答案:A
(2019年1月·广东学考·T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 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只花猫卧在母亲身边,表现出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样子。 ②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他们的 气质是那样的淳朴。 ③争吵几句后,年轻的双簧管和风韵犹存的女大提琴竟扭打起来 了。 A.拟人 反复 拟人 B.比喻 反复 拟人 C.比喻 排比 借代 D.拟人 排比 借代 解析:①句把花猫比作人,是拟人;②句“是那样的”明显构成 排比;③句用乐器借代人物,是借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①比喻, 把汗珠比喻成露珠;②借代,“一针一线”代指群众的任何物 品;③反复,“工作,工作”反复出现,起到强化作用。 答案:D
(2022年1月·广东学考·T7)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 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 下功课替我浇花吗? ③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 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A.①比喻 ②反问 ③拟人 B.①比喻 ②设问 ③拟人 C.①夸张 ②设问 ③比喻 D.①夸张 ②反问 ③比喻
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法讲练—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一轮复习PPT精品课件
![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法讲练—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一轮复习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6dfda6caaedd3382c4d3b5.png)
板块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专题六 修辞手法 讲练课件—2021届高中语文学业水 平测试 (合格 性)一 轮复习( 共34张 PPT) 板块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专题六 修辞手法 讲练课件—2021届高中语文学业水 平测试 (合格 性)一 轮复习( 共34张 PPT)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 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 晒化。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 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板块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专题六 修辞手法 讲练课件—2021届高中语文学业水 平测试 (合格 性)一 轮复习( 共34张 PPT)
方法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2019 年 1 月·广东学考·T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 的修辞方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只花猫卧在母亲身边,表现出一副两耳不闻窗外 事的样子。
②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 韧,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
③争吵几句后,年轻的双簧管和风韵犹存的女大提琴 竟扭打起来了。
答案:D
板块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专题六 修辞手法 讲练课件—2021届高中语文学业水 平测试 (合格 性)一 轮复习( 共34张 PPT)
(2018 年 1 月·广东学考·T7)对下列句子所用修 辞方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个职业所贡献的就业率会像以前那么高吗?答 案是否定的。
②昆曲《牡丹亭》的舞台上面,长长的水袖仿佛成了 连通心意的鹊桥。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业水平过关六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业水平过关六](https://img.taocdn.com/s3/m/9e99c44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9.png)
学业水平过关(六)1.下列各项中,对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类霜天竞自由。
(拟人)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夸张)C.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类比)D.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拟人、双关)B2.对下列句子所运用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这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石拱桥的外形美。
)B.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赤日炎炎的特点,表现了祥子拉车的艰辛。
)C.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这段诗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诗人对周总理深切思念的感情。
)D.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和她亲近呢?(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这里是有疑而问,目的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也就是要表达作者的热爱之情。
)D3.对下列句子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姑娘好像一朵花。
②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③商店和旅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④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⑤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睛,也像要睡了。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②/③⑤C.①③/②④/⑤D.①④⑤/②/③B4.下列各句中对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比喻、通感)B.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排比)C.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互文、对偶)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夸张、拟人、比喻)A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D.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六 修辞手法基础知识整合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六 修辞手法基础知识整合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7f5b8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9.png)
专题六修辞手法《2021年广东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此学问点的要求是“理解和运用常见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比方、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力量层次为B、C:理解、分析综合。
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要求推断选出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或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在具体语境中考查同学运用修辞的力量。
学考《考试大纲》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学考考纲明确要求的有以下九种:比方、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一般说,比方、夸张、比拟、借代是语言类;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反问和设问是增加语气类。
这九类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各不相同,下面做简要归纳。
1.比方: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生疏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浅显、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方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方词。
(比方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方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方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比方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例句: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比方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
(朱自清《荷塘月色》)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是(比方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喻体)。
例句: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
(冰心《荷叶·母亲》)明喻在形式上是相像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消灭喻体,本体与比方词都不消灭。
例句:我好像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鲁迅《家乡》)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比方”即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法讲练—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一轮复习精品PPT
![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法讲练—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一轮复习精品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ec4ae7192e45361166f594.png)
③唯有卡瓦格博这座 6 740 米的山峰仍然保持着她的 圣洁,拒绝人类的染指。
A.设问 拟人 比喻 B.反问 比喻 拟人 C.设问 比喻 拟人 D.反问 拟人 比喻
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 法讲练 —高中 语文学 业水平 测试合 格性一 轮复习 精品课 件
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 法讲练 —高中 语文学 业水平 测试合 格性一 轮复习 精品课 件 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 法讲练 —高中 语文学 业水平 测试合 格性一 轮复习 精品课 件
3.借代的特征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 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4.夸张的特征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 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 根据,不能浮夸。 5.对偶的特征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 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 法讲练 —高中 语文学 业水平 测试合 格性一 轮复习 精品课 件
解析:D 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B、C 三 项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D
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 法讲练 —高中 语文学 业水平 测试合 格性一 轮复习 精品课 件
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 法讲练 —高中 语文学 业水平 测试合 格性一 轮复习 精品课 件 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 法讲练 —高中 语文学 业水平 测试合 格性一 轮复习 精品课 件
例句: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比喻词)亭亭的舞女 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六修辞手法学业水平过关+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六修辞手法学业水平过关+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29631b669eae009591bec89.png)
专题六修辞手法1.以下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蚂蚁摇头摆尾捋着触须,忽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B.一轮血红的夕阳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边。
C.荔枝的肉大部分白色半透明,因此说它“莹白如冰雪”。
D.100 年后的今日,黑人仍生活在物质丰裕的大海中的一个贫困的孤岛上。
分析: A 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C、D 三项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 A2.以下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B.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同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C.海笑了 /给我看 /会游泳的鸟 /会飞的鱼 /会唱歌的沙岸。
D.我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分析: C 项,使用了拟人的手法,A、B、D 三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 C3.以下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屋檐如绝壁 /风铃如沧海 /我等燕回来B.幽幽光阴浮生往返 /屏风惹斜阳斜C.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D.春风修剪着长发 /彩蝶送来了发卡分析: A 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C、D 三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 A4.以下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十八岁使我想开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遨游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壮心和梦。
十八岁使我想起我当年跟学校大队同学远足深山。
B.伟大的东西是光芒的,光芒则惹起虚荣心,而虚荣心简单给人以激励或许一种我们感觉是激励的东西。
C.幽谷还可以够使你赴汤蹈火,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想到实在,那不是幽谷,那边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D.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示;对松林来说,它是子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知;对郊狼来说,是马上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许诺;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账户透支的威迫;对猎人来说,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统编版)专题0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统编版)专题0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6dbeb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0d.png)
语言文字运用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1、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3分)A.远水救不了近火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不为五斗米折腰D.初生牛犊不怕虎2、下列对联与适用处所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但愿世间人无恙,宁可架上药生尘②按脉察情通病理,开方施药除疾根③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④莫思世上无穷事,且尽眼前有限杯A.①药房②医院③茶馆④酒楼B.①医院②药房③茶馆④酒楼C.①药房②医院③酒楼④茶馆D.①医院②药房③酒楼④茶馆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3分)A.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岗也动了。
B.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
C.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D.起死人而肉白骨。
4、下列歌词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3分)A.山是山,水是水,往事恍然如云烟,流浪心已憔悴,谁在乎?英雄泪。
(《英雄泪》)B.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
(《光阴的故事》)C.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暖暖的眼泪跟寒雨混成一块,眼前的色彩忽然被掩盖,你的影子无情在身边徘徊。
(《冰雨》)D.爱是漫长的旅途,梦有快乐梦有痛苦,悲欢离合人间路,我可以缝缝补补。
(《风雨无阻》)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仗手法的一项是( )(3分)A.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B.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兖龙浮。
C.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D.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3分)A.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正朝着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动力更强的发展方向阔步挺进。
B.“钢铁企业职工的精气神又回来了!”随着供求关系改善,今年钢铁行业价格恢复上涨,吃了多年苦头的钢铁企业终于尝到了甜头。
C.曾经,一个电饭煲居然成了“中国制造”的软肋。
修辞手法真题语文答案解析
![修辞手法真题语文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d95b1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6.png)
修辞手法真题语文答案解析修辞手法在语文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文学作品中表达和传递情感、思想以及意义的重要工具。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有关修辞手法的试题,如何正确解答并理解这些题目就成为了学生们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对修辞手法真题语文答案进行解析,希望对学生们在考试中有所帮助。
在解析修辞手法真题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通过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法,使作品达到艺术效果的手段。
它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多种形式。
掌握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进而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道典型的修辞手法真题:在下面的句子中,哪一个特殊修辞手法的表达最为明显?A. 他的眼睛如同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B. 大雪纷飞,天地一片洁白。
C. 战士们如同猛狮一般勇猛无畏。
D. 她是那么阳光般的笑容,让人心情一下子明朗起来。
对于这道题目,我们首先需要分析选项中的句子。
选项A中使用了“如同明亮的星星”这一比喻手法,选项B则使用了夸张手法,“天地一片洁白”。
选项C中的拟人手法,“如同猛狮一般勇猛无畏”。
最后,选项D中使用了比喻手法,“她是那么阳光般的笑容”。
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选项A中的比喻手法使用最为明显,将“眼睛”与“明亮的星星”进行了形象的比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在解答这类修辞手法真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上下文: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看题干中所提及的上下文信息。
只有了解句子所处的语境,才能更好地判断修辞手法的使用情况。
2. 判断修辞手法的使用情况:在分析选项时,我们需要辨别出句子中具体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等。
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判断出正确答案。
3. 注意修辞手法的效果: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语言的表现力,更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因此,在回答问题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修辞手法所达到的效果,判断其在整个文章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修辞手法1.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B.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C.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
D.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贫困的孤岛上。
解析:A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C、D三项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A2.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B.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C.海笑了/给我看/会游泳的鸟/会飞的鱼/会唱歌的沙滩。
D.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解析:C项,使用了拟人的手法,A、B、D三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C3.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B.幽幽岁月浮生来回/屏风惹夕阳斜C.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D.春风修剪着长发/彩蝶送来了发卡解析:A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C、D三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A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十八岁使我想起我当年跟学校大队同学远足深山。
B.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以鼓舞或者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
C.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D.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对郊狼来说,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允诺;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账户透支的威胁;对猎人来说,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解析:B项,使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A、C、D三项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答案:B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B.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D.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
解析:D项,使用对比的修辞手法,A、B、C三项使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答案:D6.下列词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B.书生意气,挥斥方遒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解析:B项,“书生”和“挥斥”词性不对。
答案:B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
B.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C.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
D.刻薄的人也许会敷衍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
解析:C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C8.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正像自然史博物馆显示了世界的物质外观那样,首都艺术博物馆显示了人类精神的无数个小侧面。
B.在我一生漫长的黑夜里,我读过的和人们读给我听的那些书,已经成为一座辉煌的巨大灯塔,为我指示出了人生及心灵的最深的航道。
C.但是,看得见的人们往往并不需要到首都艺术博物馆去寻找这把美的钥匙。
D.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解析:A项,作类比;B项,“漫长的黑夜”“灯塔”“航道”分别喻指“人生”“书”“人生及心灵的路途”;C项,“钥匙”喻指发现美的途径;D项,“明珠”比喻“西湖”。
答案:A9.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
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
B.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C.我们动身了,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
“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说,他的嘴唇发抖了。
D.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解析:B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A、C、D三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B10.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B.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C.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D.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解析:B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A、C、D三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B11.下列句子在修辞使用上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
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B.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听爷爷讲聊斋故事。
他讲到紧张的时候,大家都屏住气;讲到轻松的时候,大家都拍手大笑。
这时连月亮也探头探脑,冷眼瞧着我们。
C.距离学考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势不可当。
D.纺织厂里的机器声隆隆地响着,和着我的心跳的旋律,像一首动人的催眠曲。
解析:B项,拟人,不合氛围;C项,夸张过分;D项,比喻不当。
答案:A12.从修辞效果看,下面横线上所填的文字最合适的一项是()调查研究十分重要,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然而,作风浮躁的人是下不去、蹲不住的。
即使是下去了,蹲住了,“身入”能“心入”吗?到头来,________。
A.还不是油锅里加水,看起来溶在了一起,实际上油花还是浮在水面上。
B.还不是葫芦掉进井里,看起来是下去了,实际上还是浮在水面上。
C.还不是水中的月亮,看起来沉在了水里,实际上还是高挂在天空中。
D.还不是井底的青蛙,看起来沉到了水底下,实际上它还能浮到水面上来。
解析:注意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
答案:B13.修辞方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
②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⑤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①拟人,②比喻,③对比,④比喻,⑤对比。
答案:B14.下列对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打印社会广告:“不打不相识。
”②裘皮大衣广告:“该大衣唯一的缺点是,将使您不得不忍痛扔掉以前购买的毛线衣。
”③皮鞋油广告:“××牌皮鞋油,为足下添光。
”④儿童牙膏广告:“我叫小白兔,小朋友喜欢我,请到百货商店来找我。
”A.反复反衬拟人夸张B.双关反语双关拟人C.双关拟人比喻比喻D.反复反衬拟人比喻答案:B15.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水花的颜色、形状和动态。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明了六国创业的艰辛不易。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起伏而又微不足道。
D.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说理的文章更加生动吸引人。
解析:C项,使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
答案:C品味人生1、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飞不到高空。
想象力是翅膀,客观实际是空气,只有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显着成绩。
2、想停下来深情地沉湎一番,怎奈行驶的船却没有铁锚;想回过头去重温旧梦,怎奈身后早已没有了归途。
因为时间的钟摆一刻也不曾停顿过,所以生命便赋予我们将在汹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颠簸。
3、真正痛苦的人,却在笑脸的背后,流着别人无法知道的眼泪,生活中我们笑得比谁都开心,可是当所有的人潮散去的时候,我们比谁都落寂。
4、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5、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的体验。
也许,幸福是你风尘仆仆走进家门时亲切的笑脸;也许,幸福是你卧病床上百无聊赖时温馨的问候;也许,幸福是你屡遭挫折心灰意冷时劝慰的话语;也许,幸福是你历经艰辛获得成功时赞赏的掌声。
关键的是,你要有一副热爱生活的心肠,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目标,要有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
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
6、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7、淡淡素笺,浓浓墨韵,典雅的文字,浸染尘世情怀;悠悠岁月,袅袅茶香,别致的杯盏,盛满诗样芳华;云淡风轻,捧茗品文,灵动的音符,吟唱温馨暖语;春花秋月,红尘阡陌,放飞的思绪,漫过四季如歌。
读一段美文,品一盏香茗,听一曲琴音,拾一抹心情。
8、尘缘飞花,人去楼空,梦里花落为谁痛?顾眸流盼,几许痴缠。
把自己揉入了轮回里,忆起,在曾相逢的梦里;别离,在泪眼迷朦的花落间;心碎,在指尖的苍白中;淡落,在亘古的残梦中。
在夜莺凄凉的叹息里,让片片细腻的柔情,哽咽失语在暗夜的诗句里。
9、用不朽的“人”字支撑起来的美好风景,既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的执着吟哦,也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跌宕胸怀;既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崇高追求,也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放气魄。
33 我是一只蜜蜂,在祖国的花园里,飞来飞去,不知疲倦地为祖国酿制甘甜的蜂蜜;我是一只紫燕,在祖国的蓝天上,穿越千家万户,向祖国向人民报告春的信息;我是一滴雨点,在祖国的原野上,从天而降,滋润干渴的禾苗;我是一株青松,在祖国的边疆,傲然屹立,显示出庄严的身姿。
10、母爱是一滴甘露,亲吻干涸的泥土,它用细雨的温情,用钻石的坚毅,期待着闪着碎光的泥土的肥沃;母爱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美丽的情感之景。
11、青春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人生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
12、失败,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成功,是把有价值的东西包装给人看。
成功的秘诀是不怕失败和不忘失败。
成功者都是从失败的炼狱中走出来的。
成功与失败循环往复,构成精彩的人生。
成功与失败的裁决,不是在起点,而是在终点。
13、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14、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你也已经沐浴在了爱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