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史食货志二
元初的重农政策:
• 在中央设立大司农司,专掌劝农 • 规定以“五事”考核地方官,其
中头两项为“户口增,田野辟” • 在农村统一建立“社”制,原则
上每五十家立为一社,推举社长, 负责组织生产,互助协作 • 编辑并颁行农书《农桑辑要》 • 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推行屯田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一三○二年河中棲岩寺圣旨碑
二、文化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宗教的活跃
八思巴的头衔:
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 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 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
二、文化
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 尤不可与古昔同语。…百年之间, 朝廷所以敬礼而尊信之者,无所 不用其至。虽帝后妃主,皆因受 戒而为之膜拜。正衙朝会,百官 班列,而帝师亦或专席于坐 隅。…其弟子之号司空、司徒、 国公,佩金玉印章者,前后相望。 为其徒者,怙势恣睢,日新月盛, 气焰熏灼,延于四方,为害不可 胜言。
1. 理学的传播
皇庆二年(1313)十月中书省 奏:…学秀才的,经学、词赋 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 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 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 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 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 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 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 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 也!
灶户
僧尼 户 儒户
义务
数量
承担兵役 约30万
驿站服务 30万以 上
官手工业生 20万 产
食盐生产 近10万
诵经祝寿告 20余万 天祈福
入学校读书 约11万
一、经济与社会
4. 户籍管理
今蒙古、色目人之臧获,男曰奴,女曰婢,总曰驱口。 盖国初平定诸国日,以俘到男女匹配为夫妻,而所生子 孙永为奴婢。又有曰“红契买到”者,则其元主转卖于 人,立劵投税者是也。…又有曰“陪送”者,则标拨随 女出嫁者是也。奴婢男女止可互相婚嫁,例不许聘娶良 家,若良家愿娶其女者听。然奴或致富,主利其财,则 俟少有过犯,杖而锢之,席卷而去,名曰“抄估”。亦 有自愿纳财,以求脱免奴籍,则主署执凭付之,名曰 “放良”。刑律:私宰马牛杖一百,殴死驱口,常人减 死一等,杖一百七,所以视奴婢与马牛无异。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二、文化
1.理学的传播 2.宗教的活跃 3.俗文学的繁荣 4. 科技成就
二、文化
1. 理学的传播
赵复字仁甫,德安人也。太宗乙未岁,命太子阔出帅师伐宋。德安以 尝逆战,其民数十万皆俘戮无遗。时杨惟中行中书省军前,姚枢奉诏 即军中求儒、道、释、医、卜士,凡儒生挂俘籍者,辄脱之以归,复 在其中。枢与之言,信奇士。以九族俱残,不欲北,因与枢诀。枢恐 其自裁,留帐中共宿。既觉,月色皓然,惟寝衣在,遽驰马周号积尸 间,无有也。行及水际,则见复已被发徒跣,仰天而号,欲投水而未 入。枢晓以徒死无益,…复强从之。先是,南北道绝,载籍不相通, 至是,复以所记程、朱所著诸经传注,尽录以付枢。 自复至燕,学子 从者百余人。 …枢既退隐苏门,乃即复传其学,由是许衡、郝经、刘 因,皆得其书而尊信之。北方知有程、朱之学,自复始。
A.腹里 B.辽阳行省 C.河南行省 D.陕西行省 E.四川行省 F.江浙行省 G.江西行省 H.湖广行省
剩余的大部分集 中在腹里和河南
一、经济与社会
线莱元 ,运朝 但河一 未以度 能缩计 成短划 功海开 。运凿
航胶
3. 南北方经济差异
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 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 无不仰给于江南。
元初由朝廷组织编纂的农学著作 《农桑辑要》,系统地总结了前代 农书的有关成果,删繁就简,是一 部简明实用的北方旱地农学普及读 物 , 共 10 卷 、 六 万 字 。 从 1273 到 1332年,印刷六次,印数最多的一 次达到一万部。
孳药竹果瓜养栽播耕典 畜草木实菜蚕桑种垦训
农 篇桑 目辑
要
一、经济与社会
元朝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一、经济与社会
1.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国家财政 3. 南北方经济差异 4. 户籍管理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農桑,王政之本也。 太祖起朔方,其俗不 待蠶而衣,不待耕而 食,初無所事焉。世 祖即位之初,首詔天 下,…俾民崇本抑末。 其睿見英識,與古先 帝王無異,豈遼、金 所能比哉?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纺织原料,主要是丝
和麻。…棉花向大江南北的广泛
王 桢
传播,则是元代的事情。从种种
《
迹象来看,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成
农
布,在元代已很普遍,出现了与
书
》
麻并驾齐驱的势头…在棉花的传
所
播和发展历程中,元代是一个重
载
要的转折点。
纺
棉
陈高华、史卫民《中国
图
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
一、经济与社会
后的变化,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因此可以
说是同质的。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这
个时期只是江南农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
个中间阶段,而不是一个“转折点”。
无论是“唐宋变革”,还是“明清停滞”, 都并不符合江南农业变化的历史真实。
李伯重:《有无13、14世纪 的转折?——宋末至明初江 南农业的变化》
一、经济与社会
《通制条格·学令·科举》
二、文化
2. 宗教的活跃
我国家…三教九流,莫不崇奉。
元人王恽
和尚、也里可温、先生、答失蛮每,不拣甚么差发休当者,告
天祈福者。
元历朝皇帝圣旨
和尚=僧侣 先生=道士
韩
也里可温=基督教教士
儒
答失蛮=伊斯兰教教士
林
先
儒虽不是宗教,但有“万世师表”的孔子,
生
又有自己的经书,蒙古人也就把儒生看成
汪大渊《岛夷志略》后序
南宋《诸番志》 记载海外地名58个,而元《大德南海志》和 《岛夷志略》二书载录的海外地名总计多达220个。
一、经济与社会
2. 国家财政
中统元宝交钞
至元通行宝钞
一、经济与社会
• 元朝的财政收入
▲ 税粮:粮食税,小部分折征 其他物品或钞 ▲ 科差:按户征收,征丝和钞 ▲ 诸色课程:指工商杂税,征 钞或金银等金属
许衡的讲稿:《直说大学要略》
二、文化
1. 理学的传播
元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盖闻先孔子而圣
加
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
封
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
孔
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朕
子
诏
纂承丕绪,敬仰休风,循治古之良规,
碑
举追封之盛典。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
遣使阙里,祀以太牢。于戏!父子之
今
亲,君臣之义,永惟圣教之尊;天地
• 元朝的财政支出
▲ 一般支出:军费、俸禄、宫 廷和官府日常开支等 ▲ 赏赐:岁赐和朝会赐赉 ▲ 宫廷特殊支出:宴享和佛事 ▲ 赈济:特别是对漠北草原
2. 国家财政
一、经济与社会
3. 南北方经济差异
6 5 4 3 2 1 0 《元史·地理志》所载元朝主要行
省户数(单位:百万)
元朝4/5的人口 集中在江南三省
存
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
北 京
资神化,祚我皇元!
国
1307年元武宗加封孔子诏
子 监
二、文化
元朝科举的特点
• 四等人分用两套题考试, 分别录取
• 考经义不考词赋 • 考试程式多采朱熹《学校
贡举私议》 • 经义考试以《四书》为基
本内容,汉人、南人加试 《五经》中任选一经 • 对经书的解释须以程朱理 学为标准
• 漕运的疏浚与海运的开通 • 纸币的发行
Jam
( 蘸
常
=乐 急
站蘸 递
、印 铺
令
)牌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皇元混一声教,无远弗 届,区宇之广,旷古所 未闻。海外岛夷无虑数 千国,莫不执玉贡琛, 以修民职,梯山航海, 以通互市。中国之往复 商贩于殊庭异域之中者, 如东西州焉。
与和尚、道士、答失蛮、也里可温等“告
天祝寿的人”一样,给予一定的优待。但
儒的地位总是居于释、道之下……
—— 韩儒林
二、文化
2. 宗教的活跃
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 管军官人每根底、军人每根底、管城子的达鲁花赤官人每根底、过往 使臣每根底宣谕的圣旨: 成吉思皇帝、月哥台皇帝、薛禅皇帝圣旨里:“和尚、也里可温、先 生每,不拣甚么差发休当者,告天祝寿者”道来。如今“依在先圣旨 体例里,不拣甚么差发休当,告天祝寿者”么道,河中府有的棲岩寺 里住持的定长老根底,钦赍着行的圣旨与了也。 这每的寺院里、房舍里,使臣休安下者。铺马祗应休当者。税粮休与 者。但属寺家的水土、园林、磨房、店舍、铺席、解典库、浴堂、竹 园,不拣甚么,他每根底休夺要者。 这定长老却倚着“有圣旨”么道,无体例勾当休做者。若做呵,他不 怕那甚么? 圣旨俺的。虎儿年八月二十四日,上都有时分写来。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元代瓷器的代表产品: 青花瓷和釉里红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大都…经过周密的设计 ,充分利用了原有条件 和地理特点,具有一套 完整的布局。陈高华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侯历 仁史 之地
理 先学 生的
理 著论
与 实 践
一、经济与社会
元《卢沟运筏图》
—— 萨都剌《江南怨》
江南三省所辖之地,民多豪富兼并之家,第宅居室,衣服器用, 僭越过分,逞其私欲,靡所不至。重其财贿,结托上下,专令子 孙弟侄华裾骏马,从朝至暮,相随省官,窥伺所欲,竞为趋陷, 要一奉百,侈其贪心,使之亲爱如骨肉,出入无禁忌。…影避差 徭,欺凌路府州县,依仗权势,莫敢谁何……
—— 武宗时监察御史呈文
一、经济与社会
3. 南北方经济差异
汉人、南人之财富阶级,既挟其 长期累积而来之经济优势、与适 应此种经济生活之智能,复加以 元代政治之粗疏放任,未有统一 之政令,官贵贪鄙,时与豪富相 勾结。于是汉人、南人之地主富 商更易发展,财富之数量日增, 潜在之势力日大,骎骎然有挟其 优越之经济力、以根本破坏种族 阶级制、而使之同化于固有之经 济阶级制之势……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王桢《农书》是元朝统一全国后出现的一部农学专著,系统 地总结了南北方农业生产经验。共13.6万字,插图281幅。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在江南农业中,13、14世纪的确出现了若 干重要的变化,但是并没有出现可以称为 “转折”的那种重大变化。
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变化…与发生于其前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马可·波罗记大都: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 世界诸城无能与比。…百物输入之 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 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
马可·波罗记杭州:
谓其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良非 伪语。…城中有商贾甚众,颇富足。 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 城中有大市十所,沿街小市无 数。…每星期有三日为市集之日, 有四、五万人挈消费之百货来此贸 易……
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 度》第三章《两种阶级系 统之冲突及其混合》
一、经济与社会
4. 户籍管理
两套户籍制度:
重要的“诸色户计”
• 户等制 按照资产多少,将居民
划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 中下三甲。划分户等的目的是为 了合理摊派赋役。
名称 军户 站户
• 诸色户计 根据职业、信仰等因 匠户
素将全体百姓分为若干种类。最 基本的一类为民户。民户以外的 各类户计,分别为国家承担某种 特殊义务,世代相袭,其常规赋 役则可以得到部分优免。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促进商业发展的因素:
• 大一统下的和平局面
四海为家,声教渐被,无此疆彼 界。…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 如出邻家 。 ——王礼《义冢记》
• 驿道的开辟
我国家疆理之大,东渐西被,曁于 朔南,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 棋布,脉络通通,朝令夕至,声闻 毕达。 ——《经世大典·站赤》
二、文化
1. 理学的传播
孔子道修身在正心,…齐家又在修身。身是一家的主,自己一 身既是做得正,咱一家人大的小的、亲的不亲的,家法自然不 乱了。若是自己有偏爱的,有偏嫌的,有偏怕的,偏敬重的, 有偏可怜见的,有偏小觑的,爱的不合将那歹处也爱,嫌的不 合将那好处也嫌,…身上有一件偏向,便是不会齐家。…治国 又在齐家。凡人心既正了,身又修得正,在一家之中为父者慈, 为子者孝,一日在朝廷为官,决忠于君。在家兄弟和睦,在外 与人做伴当老实。心里慈爱,觑着百姓恰似觑着家里孩儿每一 般;只要教百姓快活,便是自己快活一般……
危素《元海运志》 南人求名赴北都,北人徇利多 南趋。 萨都剌《芒鞋》
寒就江南暖,饥就江南饱,莫 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揭傒斯《题芦雁》 贫极江南,富称塞北……
元末红巾军檄文
一、经济与社会
3. 南北方经济差异
江南怨 生男远游生女贱 十三画得蛾眉成 十五新妆识郎面 识郎一面恩犹浅 千金买官游不转 侬家水田跨州县 大船小船连淮甸 买官未得不肯归 不惜韶华去如箭 杨花扑檐飞语燕 疏雨梧桐闭深院 人生无如江南怨
元初的重农政策:
• 在中央设立大司农司,专掌劝农 • 规定以“五事”考核地方官,其
中头两项为“户口增,田野辟” • 在农村统一建立“社”制,原则
上每五十家立为一社,推举社长, 负责组织生产,互助协作 • 编辑并颁行农书《农桑辑要》 • 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推行屯田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一三○二年河中棲岩寺圣旨碑
二、文化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宗教的活跃
八思巴的头衔:
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 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 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
二、文化
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 尤不可与古昔同语。…百年之间, 朝廷所以敬礼而尊信之者,无所 不用其至。虽帝后妃主,皆因受 戒而为之膜拜。正衙朝会,百官 班列,而帝师亦或专席于坐 隅。…其弟子之号司空、司徒、 国公,佩金玉印章者,前后相望。 为其徒者,怙势恣睢,日新月盛, 气焰熏灼,延于四方,为害不可 胜言。
1. 理学的传播
皇庆二年(1313)十月中书省 奏:…学秀才的,经学、词赋 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 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 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 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 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 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 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 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 也!
灶户
僧尼 户 儒户
义务
数量
承担兵役 约30万
驿站服务 30万以 上
官手工业生 20万 产
食盐生产 近10万
诵经祝寿告 20余万 天祈福
入学校读书 约11万
一、经济与社会
4. 户籍管理
今蒙古、色目人之臧获,男曰奴,女曰婢,总曰驱口。 盖国初平定诸国日,以俘到男女匹配为夫妻,而所生子 孙永为奴婢。又有曰“红契买到”者,则其元主转卖于 人,立劵投税者是也。…又有曰“陪送”者,则标拨随 女出嫁者是也。奴婢男女止可互相婚嫁,例不许聘娶良 家,若良家愿娶其女者听。然奴或致富,主利其财,则 俟少有过犯,杖而锢之,席卷而去,名曰“抄估”。亦 有自愿纳财,以求脱免奴籍,则主署执凭付之,名曰 “放良”。刑律:私宰马牛杖一百,殴死驱口,常人减 死一等,杖一百七,所以视奴婢与马牛无异。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二、文化
1.理学的传播 2.宗教的活跃 3.俗文学的繁荣 4. 科技成就
二、文化
1. 理学的传播
赵复字仁甫,德安人也。太宗乙未岁,命太子阔出帅师伐宋。德安以 尝逆战,其民数十万皆俘戮无遗。时杨惟中行中书省军前,姚枢奉诏 即军中求儒、道、释、医、卜士,凡儒生挂俘籍者,辄脱之以归,复 在其中。枢与之言,信奇士。以九族俱残,不欲北,因与枢诀。枢恐 其自裁,留帐中共宿。既觉,月色皓然,惟寝衣在,遽驰马周号积尸 间,无有也。行及水际,则见复已被发徒跣,仰天而号,欲投水而未 入。枢晓以徒死无益,…复强从之。先是,南北道绝,载籍不相通, 至是,复以所记程、朱所著诸经传注,尽录以付枢。 自复至燕,学子 从者百余人。 …枢既退隐苏门,乃即复传其学,由是许衡、郝经、刘 因,皆得其书而尊信之。北方知有程、朱之学,自复始。
A.腹里 B.辽阳行省 C.河南行省 D.陕西行省 E.四川行省 F.江浙行省 G.江西行省 H.湖广行省
剩余的大部分集 中在腹里和河南
一、经济与社会
线莱元 ,运朝 但河一 未以度 能缩计 成短划 功海开 。运凿
航胶
3. 南北方经济差异
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 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 无不仰给于江南。
元初由朝廷组织编纂的农学著作 《农桑辑要》,系统地总结了前代 农书的有关成果,删繁就简,是一 部简明实用的北方旱地农学普及读 物 , 共 10 卷 、 六 万 字 。 从 1273 到 1332年,印刷六次,印数最多的一 次达到一万部。
孳药竹果瓜养栽播耕典 畜草木实菜蚕桑种垦训
农 篇桑 目辑
要
一、经济与社会
元朝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一、经济与社会
1.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国家财政 3. 南北方经济差异 4. 户籍管理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農桑,王政之本也。 太祖起朔方,其俗不 待蠶而衣,不待耕而 食,初無所事焉。世 祖即位之初,首詔天 下,…俾民崇本抑末。 其睿見英識,與古先 帝王無異,豈遼、金 所能比哉?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纺织原料,主要是丝
和麻。…棉花向大江南北的广泛
王 桢
传播,则是元代的事情。从种种
《
迹象来看,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成
农
布,在元代已很普遍,出现了与
书
》
麻并驾齐驱的势头…在棉花的传
所
播和发展历程中,元代是一个重
载
要的转折点。
纺
棉
陈高华、史卫民《中国
图
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
一、经济与社会
后的变化,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因此可以
说是同质的。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这
个时期只是江南农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
个中间阶段,而不是一个“转折点”。
无论是“唐宋变革”,还是“明清停滞”, 都并不符合江南农业变化的历史真实。
李伯重:《有无13、14世纪 的转折?——宋末至明初江 南农业的变化》
一、经济与社会
《通制条格·学令·科举》
二、文化
2. 宗教的活跃
我国家…三教九流,莫不崇奉。
元人王恽
和尚、也里可温、先生、答失蛮每,不拣甚么差发休当者,告
天祈福者。
元历朝皇帝圣旨
和尚=僧侣 先生=道士
韩
也里可温=基督教教士
儒
答失蛮=伊斯兰教教士
林
先
儒虽不是宗教,但有“万世师表”的孔子,
生
又有自己的经书,蒙古人也就把儒生看成
汪大渊《岛夷志略》后序
南宋《诸番志》 记载海外地名58个,而元《大德南海志》和 《岛夷志略》二书载录的海外地名总计多达220个。
一、经济与社会
2. 国家财政
中统元宝交钞
至元通行宝钞
一、经济与社会
• 元朝的财政收入
▲ 税粮:粮食税,小部分折征 其他物品或钞 ▲ 科差:按户征收,征丝和钞 ▲ 诸色课程:指工商杂税,征 钞或金银等金属
许衡的讲稿:《直说大学要略》
二、文化
1. 理学的传播
元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盖闻先孔子而圣
加
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
封
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
孔
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朕
子
诏
纂承丕绪,敬仰休风,循治古之良规,
碑
举追封之盛典。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
遣使阙里,祀以太牢。于戏!父子之
今
亲,君臣之义,永惟圣教之尊;天地
• 元朝的财政支出
▲ 一般支出:军费、俸禄、宫 廷和官府日常开支等 ▲ 赏赐:岁赐和朝会赐赉 ▲ 宫廷特殊支出:宴享和佛事 ▲ 赈济:特别是对漠北草原
2. 国家财政
一、经济与社会
3. 南北方经济差异
6 5 4 3 2 1 0 《元史·地理志》所载元朝主要行
省户数(单位:百万)
元朝4/5的人口 集中在江南三省
存
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
北 京
资神化,祚我皇元!
国
1307年元武宗加封孔子诏
子 监
二、文化
元朝科举的特点
• 四等人分用两套题考试, 分别录取
• 考经义不考词赋 • 考试程式多采朱熹《学校
贡举私议》 • 经义考试以《四书》为基
本内容,汉人、南人加试 《五经》中任选一经 • 对经书的解释须以程朱理 学为标准
• 漕运的疏浚与海运的开通 • 纸币的发行
Jam
( 蘸
常
=乐 急
站蘸 递
、印 铺
令
)牌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皇元混一声教,无远弗 届,区宇之广,旷古所 未闻。海外岛夷无虑数 千国,莫不执玉贡琛, 以修民职,梯山航海, 以通互市。中国之往复 商贩于殊庭异域之中者, 如东西州焉。
与和尚、道士、答失蛮、也里可温等“告
天祝寿的人”一样,给予一定的优待。但
儒的地位总是居于释、道之下……
—— 韩儒林
二、文化
2. 宗教的活跃
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 管军官人每根底、军人每根底、管城子的达鲁花赤官人每根底、过往 使臣每根底宣谕的圣旨: 成吉思皇帝、月哥台皇帝、薛禅皇帝圣旨里:“和尚、也里可温、先 生每,不拣甚么差发休当者,告天祝寿者”道来。如今“依在先圣旨 体例里,不拣甚么差发休当,告天祝寿者”么道,河中府有的棲岩寺 里住持的定长老根底,钦赍着行的圣旨与了也。 这每的寺院里、房舍里,使臣休安下者。铺马祗应休当者。税粮休与 者。但属寺家的水土、园林、磨房、店舍、铺席、解典库、浴堂、竹 园,不拣甚么,他每根底休夺要者。 这定长老却倚着“有圣旨”么道,无体例勾当休做者。若做呵,他不 怕那甚么? 圣旨俺的。虎儿年八月二十四日,上都有时分写来。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元代瓷器的代表产品: 青花瓷和釉里红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大都…经过周密的设计 ,充分利用了原有条件 和地理特点,具有一套 完整的布局。陈高华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侯历 仁史 之地
理 先学 生的
理 著论
与 实 践
一、经济与社会
元《卢沟运筏图》
—— 萨都剌《江南怨》
江南三省所辖之地,民多豪富兼并之家,第宅居室,衣服器用, 僭越过分,逞其私欲,靡所不至。重其财贿,结托上下,专令子 孙弟侄华裾骏马,从朝至暮,相随省官,窥伺所欲,竞为趋陷, 要一奉百,侈其贪心,使之亲爱如骨肉,出入无禁忌。…影避差 徭,欺凌路府州县,依仗权势,莫敢谁何……
—— 武宗时监察御史呈文
一、经济与社会
3. 南北方经济差异
汉人、南人之财富阶级,既挟其 长期累积而来之经济优势、与适 应此种经济生活之智能,复加以 元代政治之粗疏放任,未有统一 之政令,官贵贪鄙,时与豪富相 勾结。于是汉人、南人之地主富 商更易发展,财富之数量日增, 潜在之势力日大,骎骎然有挟其 优越之经济力、以根本破坏种族 阶级制、而使之同化于固有之经 济阶级制之势……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王桢《农书》是元朝统一全国后出现的一部农学专著,系统 地总结了南北方农业生产经验。共13.6万字,插图281幅。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在江南农业中,13、14世纪的确出现了若 干重要的变化,但是并没有出现可以称为 “转折”的那种重大变化。
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变化…与发生于其前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马可·波罗记大都: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 世界诸城无能与比。…百物输入之 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 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
马可·波罗记杭州:
谓其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良非 伪语。…城中有商贾甚众,颇富足。 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 城中有大市十所,沿街小市无 数。…每星期有三日为市集之日, 有四、五万人挈消费之百货来此贸 易……
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 度》第三章《两种阶级系 统之冲突及其混合》
一、经济与社会
4. 户籍管理
两套户籍制度:
重要的“诸色户计”
• 户等制 按照资产多少,将居民
划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 中下三甲。划分户等的目的是为 了合理摊派赋役。
名称 军户 站户
• 诸色户计 根据职业、信仰等因 匠户
素将全体百姓分为若干种类。最 基本的一类为民户。民户以外的 各类户计,分别为国家承担某种 特殊义务,世代相袭,其常规赋 役则可以得到部分优免。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促进商业发展的因素:
• 大一统下的和平局面
四海为家,声教渐被,无此疆彼 界。…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 如出邻家 。 ——王礼《义冢记》
• 驿道的开辟
我国家疆理之大,东渐西被,曁于 朔南,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 棋布,脉络通通,朝令夕至,声闻 毕达。 ——《经世大典·站赤》
二、文化
1. 理学的传播
孔子道修身在正心,…齐家又在修身。身是一家的主,自己一 身既是做得正,咱一家人大的小的、亲的不亲的,家法自然不 乱了。若是自己有偏爱的,有偏嫌的,有偏怕的,偏敬重的, 有偏可怜见的,有偏小觑的,爱的不合将那歹处也爱,嫌的不 合将那好处也嫌,…身上有一件偏向,便是不会齐家。…治国 又在齐家。凡人心既正了,身又修得正,在一家之中为父者慈, 为子者孝,一日在朝廷为官,决忠于君。在家兄弟和睦,在外 与人做伴当老实。心里慈爱,觑着百姓恰似觑着家里孩儿每一 般;只要教百姓快活,便是自己快活一般……
危素《元海运志》 南人求名赴北都,北人徇利多 南趋。 萨都剌《芒鞋》
寒就江南暖,饥就江南饱,莫 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揭傒斯《题芦雁》 贫极江南,富称塞北……
元末红巾军檄文
一、经济与社会
3. 南北方经济差异
江南怨 生男远游生女贱 十三画得蛾眉成 十五新妆识郎面 识郎一面恩犹浅 千金买官游不转 侬家水田跨州县 大船小船连淮甸 买官未得不肯归 不惜韶华去如箭 杨花扑檐飞语燕 疏雨梧桐闭深院 人生无如江南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