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游记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村游记作文
•相关推荐
宏村游记作文(通用20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宏村游记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宏村游记作文篇1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开着车,沿着弯弯曲曲像蛇一样山道来到了宏村的停车场。
刚下车我就看见了前边的农田,农田里有几匹休闲自在的小马在吃着一棵棵鲜嫩的小草。
不远处还有一群小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更有趣的是,小鸭子后面还有一只“跟屁虫”那就是老鹅大婶。
田地的后面就是一座座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高山了。
山的上面,就是那蓝蓝的天空,天空上面还有许多好看的白云。
宏村的停车场前面就那么美啦,那不用说了,农村里面肯定比外面更美啦。
我和爸爸妈妈一边走一边欣赏身边的美景。
终于,我们到了宏村售票处。
虽然这里很美丽可票价很贵。
大人要104元,小孩半价52元。
我想如果票价可以少点,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了。
可以很多人欣赏这么美的地方。
我们买完票以后就进了宏村,我刚一进宏村,就被水里的房子倒影吸引住了。
因为,那房子让我像穿越到了明朝一般,白墙,黑瓦,雕梁画栋。
仿佛周围的人和我一起穿越到了古代,说话的语言也变不同了。
这么美的景色,怎么能错过拍照。
我和爸爸妈妈在水边拍了几张照,妈妈还说回去可以把照片洗出来。
中午我们来到了古色古香的饭店吃了饭,香菇炖鸡汤真是美味绝伦。
饭后又去逛了几个景点,最后依依不舍的离开宏村。
在回家之前去纪念商店买了12张明信片,希望把这美丽的美景带回家。
爸爸说:“宏村是幅画,西递是本书。
”今天我欣赏了一幅画,
希望下回可以去读那本“书”。
宏村游记作文篇2
国庆节,我们全家去宏村游玩。
在我印象里,我觉得宏村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村庄,没什么好玩的。
我妈妈说宏村是国家5A级景点,我不相信,可一到宏村,我就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
宏村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我觉得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流水。
水从一个半月形的池塘——月沼,经过家家户户门口的沟渠,汇入村口的南湖。
就好像是古代的自来水,居民们有了“自来水”,就不用千里迢迢的去打水了。
正是“浣汲未妨溪路连,家家门前有清泉”。
而且流入南湖的水还可以浇灌村庄里的古树,月沼、南湖、沟渠,这三者成为了宏村的标志,使整个村庄灵动起来。
二是建筑结构。
宏村是徽派建筑的代表,房屋的屋檐像高高扬起的马头,所以又叫马头墙,这是宏村建筑的一大特色,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另外,导游还介绍说,宏村又被称为“牛型村”,山为牛头,房屋为牛身,月沼与南湖为牛肚,沟渠是牛肠,古树是牛角,木桥是牛腿。
这真是太神奇了。
三是徽派文化。
安徽是个崇尚“仁义礼智信”,崇尚教育的地方,从宏村建筑的名称就可以体现出来,“敬德堂”、“敬修堂”、“承志堂”等,充分显示出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另外,宏村还有很多的美食,除了臭鲑鱼,毛豆腐,还有两样我非常喜欢。
一样是小烧饼,直径大约五六厘米,里面是梅干菜和肥肉,又酥又脆;另一样是甜甘蔗,大约只有手指头那么粗的甘蔗,特别甜。
宏村,是个充满了传统智慧和美食美景的地方,我还会再去的。
宏村游记作文篇3
啊!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我们终于可以去旅游了!我们要去安徽黄山!
黄山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称。
但在古徽州,除了黄山,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宏村了。
导游向我们介绍:宏村建于明清时期,取“弘村”为名,是对其将来的人丁兴旺做的祝福。
后来为了避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的名讳,才把“弘村”取谐音“宏
村”,一直沿用到现在。
宏村的“徽派建筑”令我们十分着迷:青瓦白墙,高墙深巷。
最有特色的是墙的与众不同——“马头墙”。
马头墙得名于墙头的造型酷似马头,十分精致。
宏村还有一大特色——家家户户通泉水。
泉水从河中引出,通过蜿蜒曲折的小沟送到家家户户。
再通过月沼中转,最终汇入南湖。
我们在宏村的一家民宿住了下来。
这是一座园林式的四合院,庭院里有假山,有流水,还有各种小鱼……我们每家住一个房间。
主人亲自下厨给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有毛豆腐,有臭鳜鱼,有鲜笋炒肉……都是典型的徽菜。
饭后,我们到街上逛了一圈:有卖小玩意的,有卖纪念品的,还有很多特色的小吃店……真热闹啊!
我们还路过了月沼。
月沼是宏村水流的中转站。
它水位常年保持不变。
站在沼边一看,难怪叫“月沼”啊,整个沼呈半月形,而且湖水清澈见底。
最后我们来到了南湖。
南湖是全村泉水的终点站。
夕阳已经落下去大半,湖中连夜接青天,荷花映余晖,真是美极了!湖边有一座南湖书院,听说这里人才荟萃,出了好多重要的朝廷官员。
第二天早上,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宏村,踏上了前往黄山的旅程……
宏村游记作文篇4
在国庆七天假期中,舅舅和舅妈带上我和老妈去宏村游玩。
10月5日上午9点,舅舅驱车带着我们向黄山市出发,大约11点多钟我们顺利的到达宏村。
我一开车门,一股滚烫的热浪扑面而来,强烈的阳光照得眼睛几乎睁不开,只能皱着眉头、眯着眼睛看东西,脑袋上方飘过一句话:这地方真热呀!
我们踱步进入大门,只见左右两旁栽着挺拔的金桂树,一股清甜的香气钻入鼻孔,感觉格外清爽。
往前走了约20米左右,一个大池塘映入眼帘,再定睛一瞧,池子中心还有鸭子嘞!有的把深黄色的扁嘴
伸入水中,食用美味的水藻和小虫;有的站在礁石上,眺望岸边的游人;还有的一双一双的在游水嬉戏。
淡绿的池水、可爱的鸭子,搭配的多么协调啊!
岸边有许多的大学生在写生。
有的画房子、有的画池塘、有的画树木……真是棋逢对手---各有千秋啊!
我们先选了一个比较安静的宾馆入住了,吃完美味可口的午饭后,大家在房间里美美的睡了一觉。
下午2点,浙江的叔叔阿姨也赶到了宏村,稍作休整后,我们一起结伴去欣赏景区的景点。
我们浏览了许多景点,最主要的就是南湖书院。
跨入志道堂,只见中间摆放着几个方方正正的木桌,再往里走,一幅孔子的画像高高的挂在墙上,格外引人瞩目。
我站在这里,有一种仿佛回到了古代和弟子们一起听先生授道解惑的感觉。
晚上,由于大家累了一天,所有人都安安静静的进入了梦乡。
宏村游记作文篇5
西递宏村,悠悠古镇,处处诗情画意。
于是,今年寒假,我们一家前去了安徽最有名的景点,宏村观光游览。
走进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安静的南湖,湖面很平静,有几只鸭子在戏水。
湖岸上是一排整齐的柳树,刚刚发出翠绿的嫩芽。
走过古朴的小桥,我们正式进入了宏村。
我们穿梭在巷子里,小巷的一旁还有缓缓流过的水圳,绕过宏村的家家户户的门口,水流不断。
听导游阿姨说:“这些水圳牛的“肠子’’它也有很大的用处,可以放火,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个热热闹闹的一个小广场,这个小广场有卖啦肉的,有卖火腿的······这个小广场的前面有一片月塘,也正电影《卧虎藏龙》的取景地。
导游阿姨说:“月塘对面的白墙灰瓦的楼房,还曾被制成过邮票发行。
在这里,老人闲聊,自得其乐,都现的那么和谐。
最后,我们接连参观了树人堂,汪氏宗祠和千年古树,千年古树有两棵,一棵是公树,一棵是母树。
这两棵古树,从古至今一直视为宏村的表志。
它们正如两个牛角屹立在宏村中央,特别威武。
返回的路上,我时不时想起来宏村那美丽的景色,令我流连忘返。
现在,我还时不时的在脑海中浮现宏村那美丽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让人难以望去。
宏村游记作文篇6
宏村,是安徽黄山脚下的一处景点,它山清水秀、风景如花,全村有99条街巷,99条河沟。
站在高出鸟瞰,村里的水道就像人的一条条血管。
走进大门,只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一条河,那河是月牙形的,所以人们称他为月牙河,月牙河清澈见底,里面的沙子清晰可见,倒影在河里的房子,显得错落有致,比地面的房子还要好看,河边,还有几只小金鱼在游来游去,好像是鱼妈妈正带着鱼宝宝在散步呢!河岸,还有大学生在画画。
接着,我又来到河桥边,那桥是拱形的,在宏村,他可是独一无二的,据说,这桥已经有一百年了,在河水的照耀下,就像一轮月亮,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耀眼,就像一副山水画,哇!这也漂亮了吧!没想到我们的祖先这么伟大,给我们建造了这么好的美景。
在桥正中,还有有一个大水缸,里面装着许多钱,于是我我也拿一个硬币投了进去。
离开大门,我和妈妈来到了学堂,一进学堂,我就看见两个雕像,一个是先生,一个是学生,看着古代教学礼仪,我惊讶级了,哦!原来,古代就是这么教学的呀!这可跟现代的教学方法有着大大的差别。
宏村是我们祖先的汗水、结晶,我们一定要珍惜。
宏村游记作文篇7
宏村位于安徽省皖南地区,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今年暑假末,我有幸和父母一起游览了早已令我向往的宏村。
在去的车上,我们一路欢歌笑语,盼着尽快到达宏村。
到了宏村,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矗立在村口,象是在挥着手欢迎我们呢!进入村里,两边的古民居都是白墙黑瓦,屋顶为波浪状,特别是那防火墙,四角向上翘起,就象牛的犄角。
听导游介绍,宏村古民居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村形为牛形,
古宏村人为了防火灌田,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
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
真有趣呀!我真的敬佩古宏村人的聪明智慧。
随着游览的人群,我们走进了“牛胃”月沼。
清澈见底的月牙湖形如半月,湖面上,三三两两的大白鹅来回嬉戏,悠闲自在。
当地村民说,如果到了夜晚,月亮被倒影在水中,美极了。
真可谓“月中有月”啊!南湖是宏村最为灵气的景观,位于“牛肚”,绿水常流。
远观,岸边成荫的绿树枝繁叶茂,那长长的柳枝条和那些写生作画的人,以及民居、画桥和远处的群山,被倒影在水中,与湖中荷花交相辉映,就象一幅水彩画,让我想起那句“人在画中游”。
身临其境,让我如痴如醉。
近观湖面,一大片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摇曳。
在满塘的荷花中,初生的花苞如一个巨大的毛笔头,探出身好奇的观望着游人;有的小荷展开了粉红色的花瓣,好似害羞的孩子,看着岸上的游人羞红了脸,还有的荷花完全绽放了,露出了嫩黄色的花蕊。
一阵风吹来,满塘荷花翩翩起舞,又似一幅画中画了!
在南湖前方不远处就是“南湖书院”。
其屋高约五、六米,红漆的大门向游人敞开着。
进入大厅,八张书桌分两组整整齐齐摆放在中央,桌面红漆虽脱落,但也干净,我坐在桌前,感受了古人曾经坐过的地方,仿佛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
我们顺着“牛肠”走出村口。
回首宏村,那白墙黑瓦与那炊烟缭绕的人家,让我深深的留念与陶醉。
宏村游记作文篇8
踏上宏村的土地,迎面扑来的就是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隐逸与青山绿水之间的白墙黑瓦,散落于老宅深院里的字画楹联,开放在流水上的朵朵荷花;那宏伟的祠堂,那清雅的民居,那精美的雕刻,那古老的器皿,还有那儿善良淳朴的人们。
宏村是呈一个奇特的牛形古村落,距今有900多年历史,最早还被称为“弘村”。
它的风景美到令你陶醉、令你痴迷、令你无法自拔,还有“画中村庄”的称号。
一进村庄,映入眼帘的便是白墙黑瓦的古镇建筑。
白白的墙面,黑色的瓦片,屋顶为波浪状,屋檐还向上翘起,露出尖尖的细角,就像牛的犄角。
白墙黑瓦的旁边就是“牛肚”南湖。
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岸上茵茵垂柳,水映着青山绿树,青山绿树又衬着水,放眼望去一片绿色,心中只留下说不尽的美。
湖中石块时有时无,只见几只鸭子就站在上头休息。
一座石桥伸向对岸。
那桥又小巧又精致,咋一看,还以为是一块雕工细腻的木雕。
桥边桥下到处都是鸭子的身影。
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它们自由自在地游着,只留下一道长长的水迹。
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小桥的那边便是一大片的荷花。
湖面上,像一把把绿伞,荷叶你拥我挤,伸长脖子,探出碧波。
看,那朵美丽的粉红色的荷花,从水中钻出来,微笑着,活像一个粉妆玉砌的瓷娃娃。
这些荷花从一只只大圆盘中冒出来,有的花瓣全部张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才展开两三片花瓣的荷花有着小姑娘般的羞涩,像一个刚刚学步的孩子,一步一步试探着往前走,惟恐会跌上一跤。
还有那还沉浸在美梦中的花骨朵,但是它们看起来饱胀地快要破裂似的。
我只想和想和荷花靠近一点,还没走近,只闻一阵阵淡雅的芳香扑鼻而来,沁人肺腑,顿时感觉心旷神怡。
一阵微风吹来,荷花翩翩起舞,随风摇曳。
绿水与湖中的荷花相互辉映,好似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彩画。
霎时,一股“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油然而生。
家家门前有清泉,潺潺溪水缓缓流过家门,这就是:小桥流水人家。
小巷幽深,走进去,只感觉整个宏村安静了下来。
漫步在小巷里,一览古镇风光,静下心细细体会里面深厚的文化底蕴,宏村如诗如画的境界令我着迷。
宏村游记作文篇9
对宏村的向往,源于一幅水墨画。
很多年前,我在北方打工,朋友从江南给我寄了一幅宏村的水墨画,甚是喜欢。
白墙黑瓦,黑白线条,清晰地勾勒出宏村的美,蓝天白云,远山如黛,彰显着宏村的神韵。
宏村,安徽黟县的一个古村落,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
原名弘村,取弘广发达之意,清乾隆年间改名为宏村。
村落背山面水,村人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古水系牛形村落。
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没有多余的色彩,就是黑与白。
白的墙,黑的瓦,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被喻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我们到达宏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落前面的一泓碧水,水面开阔,一路一桥,直通村里。
人们称作“南湖”,湖畔浓荫覆盖,湖中荷叶田田;近观岸处,倒影如画;四顾诸峰,水天一色。
在“南湖”的环绕下,宏村显得宁静、端庄和秀气。
穿过小桥,依次进入村中的书院、祠堂和庭院。
每一处院落均是高墙深宅,门楼处,厅堂里,砖雕石雕木雕精巧美妙,尽显徽派建筑之美;高堂中,案几上,楹联字画布局摆设古朴典雅,彰显徽商人家诗书传家崇文重义的追求。
在每一处厅堂、祠堂和书院,不能不对这里的文化氛围心生钦佩之情。
人家案上陈列的代表性物件右边是古瓶,左边是明镜,中间是钟表,取义“终生平静”,表明徽商人家的处事之道;据说右边的古瓶是帽筒,男主人在家的时候,帽子就放在帽筒上。
若有客来访,看到帽筒上没有帽子,说明男主人外出经商去了,访问也就不必久留。
几乎每一户人家的厅堂里,都有许多楹联,“传家有道唯存厚,爱世无奇但率真。
”、“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嚼诗书其味无穷,敦孝弟此乐何极。
”等众多联语,尽显他们的治家理念。
穿行在街巷中,到处是逼仄的小路和路旁的水圳。
宏村先人把整个村落建设成“牛型形”,这水圳就是“牛肠”,环绕在整个村中,其实是他们设计的用水设施,把周围山泉引入村中,环环绕绕,让每家每户用上了最早的“自来水”。
村中间有一半月形的水塘,他们谓之“月沼”,也就是所谓的“牛胃”,这里的水安详清冽,透明如镜,四周的房舍倒映在水里,复合成美妙的水墨画。
被喻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气派、古典。
当年,发达起来的徽商汪定贵,带回金银细软无数,破土动工砌了这座宅院,前后花费五六年的时间,单单天井就开了九个。
宅子里的每一方砖,每一截木,每一块石头,无不用尽匠心,上面的雕刻,精湛非常,随便取下一小块,
都是非同寻常的艺术奇葩。
如横梁上的百子闹元宵图,一百个小儿神态各异,活泼伶俐,令人叹为观止。
民间多能人,从这里的砖雕、石雕和木雕上,更能说明这一点。
从一个狭长的弄堂穿出去是后院,院墙上,藤蔓密集,光影交错。
一扇窄窄的木门,门上一把铁锁已是锈迹斑斑。
这古老的后院,当年不知发生了多少故事。
那些藤蔓,是不是记得墙根下的一场爱恋,或者一段往事。
月沼其实是人工开挖的一方池塘,呈半月形。
塘边的徽式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
水映着房,房衬着水,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至于月沼为何挖成半月形,有不少的传说,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关于一个女人的。
那个女人叫胡重娘,她的男人和别的商人一样,重利轻别离,几年难得一回见。
她便出资挖了这方池塘,以寄托相思,取花半开、月半圆之意。
在一户人家,我就见到一张形似月沼的桌子。
主人告诉我,这样的桌子有一对,就是两个半月形的。
据说当年男主人经常出去做生意,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和家眷只使用半边桌子,等男主人回来了,就把两外半边桌子凑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形,取大团圆之意。
看得出古时候,女子对男主人的敬重,以及长久的思念之情。
村口两棵古树,被当作宏村的“牛角”,一棵红杨树,一棵白果树。
都五百高龄了,却不显老,阳光下树叶绿得发亮,蓊蓊郁郁,笑迎八方来客。
出了村子,回望宏村,俨然一副水墨画,安静地挂在青山绿水间。
宏村游记作文篇10
暑假,妈妈带着我,来到有“中国画里的村庄”之称的宏村游玩。
我们从村子的西边进村。
穿过宏村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安静的南湖。
湖边是苍翠的树木,一座拱形的小桥架在波光粼粼、荷叶摇曳的湖上。
我漫步在小桥上,放眼望去满眼皆绿,清澈的湖水中倒映着绿树,翠绿的荷叶布满湖面,粉红色的荷花亭亭玉立。
荷花下隐约可见许多可爱的鱼儿正在愉快地玩耍。
一阵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香。
湖的对面就是一片鳞次栉比、古砖青瓦的徽派建筑民居。
白色的
墙面灰色的屋檐,层层叠起的马头墙高出屋脊。
有的露了出来,有的却藏了起来。
黑白分明,齐齐倒映在水中,虚实难分,与湖中的荷花交相辉映,就像一幅山水画。
此情此景让我如痴如醉,不由得想起那句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
穿过南湖,走过小桥,我们真正进入宏村。
穿梭在小巷子中,一旁的水圳,绕过家家户户的门口,流水不断,使得静谧的山村有了动感。
沿着小巷子走到尽头,眼前豁然一亮,一片巨大的池塘呈现在眼前,这就是著名的“月沼”。
“月沼”四周铺满青石,一座座徽派古宅整齐有序地分列四旁,屋檐上挂着红红的灯笼。
老人们坐在池塘边悠闲地聊天,孩童们拿着玩具,在池塘边嬉戏。
一切都显得多么美好、和谐。
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了村东头,抬头看到了两棵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妈妈说它们是宏村的“风水树”,已经500多岁了,一棵是红杨,一棵是银杏。
当村子里有喜事时,村民们就在红杨下绕一圈;当村子里丧事时,村民们就在银杏下绕一圈。
巨大的树冠像撑开的大伞,游客们在伞下休息拍照,村民们在伞下聊天乘凉。
两棵古树静静地守护着宏村的水土。
我和妈妈在宏村里足足逗留了一天,还品尝了宏村有名的臭鳜鱼和刀板香。
告别宏村已是日暮时分,回头远望,夕阳笼罩着山村,好一幅古朴秀美的画卷啊!我仿佛刚从画中走出来一样……
宏村游记作文篇11
这里曾是我的心目中的“桃花源”,在去过之后,我更加确信自己的观点。
宏村仿佛是一位古朴儒雅的徽州夫人,我对她的温柔充满了眷恋与不舍。
宏村的生活与景色,正如她的文化一样,文质彬彬中不乏艺术的优雅。
映着朝阳,最先闯入眼帘的首先是徽州特有的粉墙青瓦。
这些白花花的墙壁造型奇特,多为三间、四合等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俯视呈“口”字、“凹”字、“日”字等几种类型。
只有亲眼见到了这样的民居,才真正感觉到了徽派建筑的特殊魅力。
不光如此,在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等处都能看到做工颇为精湛的砖雕。
那些砖雕有的是桌上常摆着的瓷质花瓶,有的则是栩栩如生的珍奇异兽甚至还有人们生活的真实场景。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门楣处的雕刻,常常是各种繁复的图案与线条,却排列得错落有致,间隙均匀。
这个山谷中的小村竟能把生活过得“无处不艺术”,令我在赞叹之余又对它充满好奇。
脚下是青石小道,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耳畔是道边水渠传来的哗哗声,住在这里,仿佛真能抛弃一切烦恼。
尤其是悠闲地午后,沏一盏清茗,饮一盅淡酒,听一晌流水、品一番流云……时光悠悠远逝,凡尘俗念亦随风而逝。
来宏村,绝不能错过夜景。
于是我穿戴整齐出了门。
我在白天到过的小巷一步步走着,兴中荡漾着满满醉意——啊,这场景美得如此醉人——暗红的灯笼一串串挂在墙壁上,用它幽暗微弱的红光点亮了宏村。
白净的矮墙,光滑的石板,潺潺的溪流和头顶漆黑的夜幕,一切都被熏染得幽幽地,似有似无地,忽远忽近地绕在我身边。
路上,游人们的欢声笑语让条条小巷热闹非凡,各色小吃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商家们站在酒馆的门口招揽客人。
我也随着人流走动,但不知要去向何方,只是手中的相机的快门声从未停过。
终于,我“飘”着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月沼湖畔。
当我抬头看的第一个瞬间,“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话占据了我的脑海。
半月形的湖畔,红灯笼围了整整一圈,它们依旧挂在古老的墙沿上,依旧映照着粉墙青瓦,只是这一切恍如随风流入了月沼湖水中,造就了另一个世界。
那些倒映在水里的灯笼显得更加清幽了,只轻轻一拨,灯笼光就化在了水中,同夜幕一起摇曳着,连带卷进了一丝皎白的月光。
我此时还站在原点,微微张着的嘴发不出一点声音,泪水在明明眼眶里打转,却又逆流回心里,洗净了蒙尘。
在宏村,时间的流动让人不易察觉,无论是徽州特有的白墙灰瓦,还是青石道边条细细的水渠,亦或是不时笼罩着苍穹的灰绵绵的云朵,仿佛都不曾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