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40例临床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癫痫40例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8-21T17:07:10.8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2期供稿作者:胡晓敏[导读] 癫痫持续状态是急症,若不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可导致永久性脑损害,致残率、病死率很高。

胡晓敏(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州贵阳 5500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癫痫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癫痫患儿40例,对其进行基础护理,急性发作期的护理、用药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40例患儿中,39例稳定好转出院,1例不稳定,病情未愈。

结论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癫痫惠儿的发病及后道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小儿癫痫护理干预患儿抽搐【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281-02 小儿癫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患病率为3‰~6‰[1]。

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脑部慢性疾病,是以脑内神经元群反复发作过度放电引起的突发性、暂时性脑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临床上出现意识、运动、感觉、精神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

癫痫持续状态是急症,若不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可导致永久性脑损害,致残率、病死率很高[3]。

因此,精心的护理对癫痫患儿至关重要,现将我科收治患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癫痫患儿40例,均行脑电图检查及24h动态脑电图检查证实,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个月-10岁,病程2-4年。

40例患者中,癫痫急性发作15例;癫痫综合征20例;癫痫持续状态5例。

1.2临床表现 15例癫痫急性发作患儿,初起时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强直收缩。

眼睁大,眼球上翻,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暂停,青紫,角弓反张,继而出现震颤,随后进入阵挛期,全身反复、连续、短促的屈曲性痉挛,持续时间约30s,伴尿失禁,尔后出现一段意识混沌时期再转入清醒状态;年长儿发作后感到疲乏、头痛、全身肌肉疼痛;部分婴儿有呕吐现象。

5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发作时表现有短暂的强直期,然后为长时间反复的全身阵挛发作,持续30min以上,发作间期意识不完全恢复。

2 护理 2.1基础护理 2.1.1病房内要求通风,干燥,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刺激性气味。

同病房内,尽量避免安排年龄较小的患儿,以防哭闹引起癫痫患儿的厌恶情绪而诱发癫痫发作。

同时应注意同病房内不宜同时安排两名癫痫患儿,以防病情发作时相互影响。

2.2.2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监测动脉血气等。

癫痫患儿发作突然并且迅速,因此要经常巡视病房,注意患儿精神状态及思想情绪变化,还要注意观察抽搐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2急性发作期护理
癫痫发作时,应立即使患儿平卧,拉起床档,防止坠床,同时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畅通呼吸道,使分泌物易从口角流出,分泌物多时用吸引器清除;有舌后坠者用舌钳将舌拉出,防止窒息;在患儿上、下臼齿之间放置牙垫或厚纱布包裹的压舌板,以防患儿牙关紧闭,发生舌咬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痰液,准备好开口器和气管插管物品;给于低流量持续吸氧。

操作时要小心仔细动作轻巧,切勿粗暴蛮力。

随时记录抽搐开始的部位、发展顺序、抽搐形式,持续时间等,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3癫痫发作间歇期护理 2.
3.1心理护理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癫痫知识的普及,大多数人对癫痫没有正确认识。

一旦确诊癫痫,家长流露出的焦虑情绪,过分保护不敢告诉他人的做法,使患儿感到患病的羞辱,恐惧,继之患儿也过分保护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减少与人交往,学习成绩下降。

而一旦疾病发作,因旁人不了解病情,采取不正确态度和不恰当处理方法,这些心理障碍常常影响着患儿及其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其实,早期合理的治疗,80%以上患儿的癫痫发作能得到完全或大部分控制[4]。

护理人员应将有意义的信息告诉家长及患儿,以增强治疗的信心。

同时也应讲清癫痫的性质、治疗的目的,强调规律服药和复发的特点,使患儿和家长正视疾病,从心理和行为上接受长期治疗。

2.3.2用药护理
癫痫的治疗中服药是关键[5]。

抗癫痫药选择要从最小剂量开始,缓慢增量,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应用。

药量宜控制在有效的治疗剂量范围内,且针对不同癫痫类型个体化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

肖志田[6]根据临床经验指出,护士首先要对家长进行服药指导,特别是首次确诊的第1~6月,严格按医嘱坚持长期有规律服药,不可擅自换药、增药、减药、停药等。

因随意增减药物或更换药物,容易使脑电活动异常,发作变得更加频繁,甚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而危及生命。

如有漏服,一般应在下一次服药时补上,定期检测血药浓度并调整药物剂量。

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心肌酶、肝肾功能,若出现嗜睡、头晕、共济失调不需要特殊处理。

若有严重皮疹伴高热、牙龈出血、小儿佝偻病等,需及时咨询医师进行调整药物或换药。

2.4饮食护理
患儿饮食要定时定量,规律进食,食物要富有营养且容易消化,切忌过凉、过饥或过饱。

意识障碍的患儿留置胃管,并妥善固定胃管。

不能进食患儿或进食后呕吐患儿静脉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患儿如出现大量失液,应遵医嘱及时给予补充水分和维生素,避免诱发癫痫。

2.5健康教育
应通过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宣教,减轻家长和患儿的心理负担,自觉配合医师进行治疗。

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感冒、睡眠不足等诱因。

禁止登高、游泳等危险活动。

指导家长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年龄特点,合理的安排患儿的学习和生活,循序渐进地进行动作,语言,认知训练,培养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结果
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40例癫痫患儿,癫痫发作15例14例好转,1例不稳定未愈;癫痫综合征的20例患儿护理顺利,病情稳定后出院;癫痫持续状态5例患儿经及时抢救治疗护理,病情基本稳定,恢复出院。

4 讨论
癫痫是儿科的常见病之一,属于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多样,可有意识改变或丧失、肢体抽动、感觉异常、特殊行为等,若反复发作会损伤患儿的大脑功能,造成很严重的后遗症[7]。

癫痫发作是由于脑神经元异常过度同步放电所产生的突发性、一过性的行为改变,包括意识、运动、感觉、情感、认知等方面的短暂异常。

此病在儿科疾病中较多见,如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可造成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造成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者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

我科对40例患儿通过精心护理的,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9例病情稳定出院,仅有一例未愈。

因此,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挽救患儿生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任巧玲,侯东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33—35.
[2]权青云.抗癫痫药物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36(1):69-72.
[3]张洁,闫莉,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4):295.
[4]赵丹丹,刘冰楠,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干预,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17): 661-662.
[5]李琴,儿童癫痫患者42例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体会,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05): 688.
[6]肖志田,田小琴,孙露璐,等.小儿癫痫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指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3):192-195.
[7]侯燕,冯萍.17例儿童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7):909-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