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网络教研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网络教研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网络教研是随网络的应用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是传统教研方式或常
规教研方式有益的补充。

网络教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
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在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
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网络教研能有效地实
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研讨、学习。

相比于传统的教研、教学而言,网络教研具有多主体、跨时空、即时性等特点,能有效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和自我完善。

二、网络教研研究的意义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己进入了全面深化阶段,担负教学与研究双重任务的教师是课改的
主力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络教研改变了传统的教研方式,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

但是不够成熟,在国内目前的研
究还不多。

所以迫切需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如何开展网络教研,来克服传统教研
的弊端,来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为进一步落实《关于持续推
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促进教研工作转型发展,探索“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
研变革,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提高教研效率和质量,加速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发挥市
教科所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制订了《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络兼职教研员工作实施方案》。

并在全市广泛征集网络兼职教研员,重点打造了“平凉课改网络教研共同体”,搭建网
络平台引领全市中小学教师有效开展网络教研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国内外网络教研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除了普及广泛外,已经向更高层次的应用和标准化方面发展。

全球已有800
多所大学通过Internet提供网上学位课程,像哈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都已允许
国外学生进行网上注册、异地学习学位课程等。

1996年美国民众中掀起旨在推动学校联网的“网络日”志愿活动,克林顿政府提出“教育技术行动”纲领。

到目前为止,一个覆盖美国主要
教育机构的网络业已形成,几乎全国所有的学校都能开展网络教育。

在高校,网络教育所开
设的学历、学位课程已超过5万门,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学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

美国是目
前远程职业培训规模最大的国家,44%的高等学校向全社会提供各种远程教育,接受远程高
等教育的学员约占全日制在校学员的32%。

近年来美国高校远程教育课程建设快速发展,达
到了5.4万种。

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都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的,现代教育技术几
乎成为学员唯一获取知识的手段。

在国外,因为没有专门的教研机构,所以一些关于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一般是通过
一些协会来组织展开的。

通过国外一些代表性的教研网站分析,我们发现:教育教学的研究
活动一般通过教师协会或委员会来组织开展,其主要是通过提供教学资源和创设虚拟的教学
环境,教师自主参与的方式,为本地的教育教学提供服务。

2.国内研究现状。

“网络教研”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2005年5月正式立项和全面启动的建设工程,各地先后建立了教研网站、网友论坛和在线研讨,同时还设置了学科
博客群组,形成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实践经验和成果,拓宽了教研渠道,丰富了教研方式,促进了新课程研究。

目前国内中小学教师所进行的网络教研活动,大多缺少相应的网络教研
实践模式于以支持,从而带来了教研员的盲目,教研活动的混乱等一系列问题。

虽然目前国内各种类型的教研网的出现如雨后春笋,但就目前的教研网现状来看,大多存在
管理混乱、功能有限、网络教研资源缺乏等问题,很难使教研员之间的网络教研活动顺利进行。

我们急需探索良好的网络教研运行模式,以及搭建一个管理有序、功能强大的网络教研
平台,为教师的教研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虚拟环境。

这样才能促进网络教研健康有序的发展,
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通过网络教研受益。

现阶段的实践中网络教研还只是教师、教研员或专家的个别行动,即使有教育机构的整体推进,由于缺乏系统思路和可供效仿的成功模式,也没能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优势。

伴随着因特网与互联网+教育的成熟发展,因特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入,教育前景更加广阔,教学模式更加多样,教学资源也更为丰富,并产生了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特殊的教育教学模式。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完善制度环境,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无线校园”建设,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和网络教学环境的普及,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着力加强“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在线开放课程”等信息化教育教学和教师教研新模式的探索与推广,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覆盖。

总之,国内外在网络教育的平台建设、技术开发及网络教学方面已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许多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

然而,在网络教研方面,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开展网络教研至今还是空白,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