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回归基础总复习: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专题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专题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狂风乍起,黄沙漫天”,说明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C、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打气筒壁变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C。

2。

《舌尖上的中国Ⅱ》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

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比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可不能扩散;
C。

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D。

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答案】D。

3、下列关于物理概念及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Ⅱ)表示1kg冰吸收的热量是2。

1×103J;
B。

热机的效率能够提高到100%;
C。

物体含有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D。

汽油的热值是4。

6×107J/kg表示1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4、6×107J
【答案】D。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

A、香气四溢;
B、破镜不能重圆;
C、液体特别难压缩;D。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答案】C、
5。

下列图中在改变物体内能方式上与其它三幅图不同的是( )。

【答案】D。

6。

云中冰粒下落,温度升高变成雨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粒液化为雨滴;
B、雨滴内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引力;
C、雨滴的内能大于同质量冰粒的内能;
D、雨滴内能转化为动能,因此下落越来越快
【答案】C。

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柳絮飘舞; B。

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雪片飞扬
【答案】B、
8、下列关于热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烧开水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
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C、太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答案】B、
9、《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

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10、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吸收了相同的热量(c铜<c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上升的温度较高;B、铜上升的温度较高;
C、铝和铜上升的温度相同;D。

无法判断
【答案】B。

11、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B。

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C、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D。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答案】C、
12。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
【答案】C。

13、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B、任何两个物体间,都会发生热传递;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

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物体,它们的内能一定相同
【答案】A、
14、如图所示是某高校学生设计的一款不夜灯,它的一侧是太阳能电池板,另一侧高效节能的LED灯。

关于小夜灯中所应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ED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B、LED灯将太阳能转化为光能;
C、太阳能电池板将电能转化为内能;D、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D。

15。

深圳夏季海边昼夜温差小,气候宜人,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下列不能反映这一特性的是( )。

A。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常用水做工作物质;
B、炎热的夏天经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C、北方冬天暖气供热设备用水做工作物质;
D、北方春天的晚上,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冻坏
【答案】B。

16、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弯折的铁丝发热B、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
高C、汽油机的压缩冲

D。

通电的电熨斗中电热丝
发热
【答案】B。

17、下列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有物体对它做功;
C、固体难被拉断,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D、内能能够自动的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答案】D。

18。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答案】D。

1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水一定比热水的内能小,是因为冷水温度较低;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火炉烧水,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
D、中午海滩上沙子比水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答案】B。

20、汽车是我们生活中特别重要的代步工具。

下列关于汽车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汽车行驶时,轮胎温度上升,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汽车的水箱散热利用了水蒸发要吸热的特点;
D、天气炎热的夏天,行驶在柏油路上,会闻到刺鼻的气味,是因为温度上升,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答案】D。

21。

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能量转化情况相同的是( )。

甲乙丙丁
A、乙和丁;B。

甲和丙; C。

甲和乙; D、丙和丁
【答案】A。

22。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相同,给水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这说明()。

A、水的温度比煤油的高;B。

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C、水的密度比煤油的大;
D、水的分子运动比煤油的剧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23。

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依照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依照图象可知:
(1)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BC时期物质处于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时期物质共吸收了J的热量[c冰=2、1×103J/(kg•Ⅱ),c水=4、2×103J/(kg•Ⅱ)];
(4)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如此的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1)晶体;2。

1×103;(2)固液共存;(3)4、2×103;(4)水的比热比冰大,吸收相同热量升温慢。

24、端午节,小明和妈妈一起煮鸡蛋时发现:鸡蛋放入锅中会沉入水底;煮一段时间后,打开锅盖,能够看到锅盖内壁布满了小水珠;小明妈妈将鸡蛋捞出,小明用手一摸,特别烫手;小明把鸡蛋放在桌上,鸡蛋表面的水过一会儿就变干了。

请您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小明解释这四个现象。

(1)现象:鸡蛋放入锅中会沉入水底;说明: ;
(2)现象:锅盖内壁布满了小水珠;说明: ;
(3)现象:小明用手摸鸡蛋,特别烫手;说明: ;
(4)现象:鸡蛋表面的水过一会儿就变干了;说明: 。

【答案】(1)鸡蛋所受重力大于鸡蛋所受浮力;(2)锅内水蒸气在锅盖内壁发生液化现象;(3)鸡蛋和手有温差,发生热传递现象;(4)鸡蛋表面发生蒸发现象。

25、阅读材料,回答材料后的问题、
过冷水
过冷水是指达到或低于冰点时却没有凝固成冰的水。

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凝结核;当温度低到冰点之下时,假如水太过纯净,水中没有一个结晶核来结晶,那么即使在0Ⅱ之下也可不能结冰,还保持着液态。

凝结核能够是微小的冰晶,能够是水中的悬浮物,能够是器皿的壁。

当过冷水中具备凝结核时,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摇晃液体,都能让水迅速凝固,温度回升到凝固点。

当天空中的飞机穿过有过冷水的云层时,云中的过冷水遇到飞机,会马上结成冰,飞机就容易发生坠机事故、
(1)水在0Ⅱ以下不结冰是因为水中缺少;
(2)不仅有过冷水,还有过热水,过热水是指;
(3)动画片海尔兄弟之《冰川危机》中有个片段是:一个池塘里的水在零下的温度仍未结冰,假如您是编剧,您准备让海尔兄弟如何做就能够使湖水冻起来、
【答案】(1)凝结核;(2)水达到沸点或高于沸点时却没有沸腾的水;(3)能够向水中投入一个石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