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陈布雷为例谈秘书必备的职业品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CRETARY ’S
COMPANION
陈布雷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

他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期间是名记者。

1927年加入蒋介石集团,历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中宣部副部长、侍从室第二处主任,成为蒋介石手下一位最得力的幕僚,在国民党内具有隆盛的地位和崇高的声望。

从秘书学的角度,陈布雷先生身上有许多
宝贵的职业品格值得今天的人们好好学习借鉴。

一、忠诚不渝陈布雷1890年生于浙江慈溪一个充满儒家文化氛围的大家庭,耕读传世。

他幼年即随兄长学习四书五经,很早就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忠孝节义深深植根于心灵。

儒学教化表现在陈布雷的职业品格中就是对蒋介石忠贞不二。

陈布雷自从1927年认识蒋介石后,便把蒋介石当作主人,为他做私人秘书,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

追随蒋二十余年,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蒋介石给他安排事务也好,请他撰写文稿也好,他总是唯命是从。

他爱蒋之所爱,憎蒋之所憎,想蒋之所想,忧蒋之所忧,甚至在作息时间上也与蒋一致。

1927年春节前夕,乘报馆节日休刊之际,陈布雷在南昌会见蒋介石后加入国民党,从此被当作上宾,特邀到北伐军总部。

此后,陈布雷就开始成为蒋介石事实上的私人秘书。

陈布雷在国民党内的第一个职务是浙江省政府秘书长。

国民党中一个刚加入才几个月的人就任如此高职仅此一例。

1927年8月蒋介石在宁汉争吵中下台,仆随主便,陈布雷在为他起草好《辞职宣言》后也宣布辞职。

1928年1月蒋介石复职,重任国民军总司令,他带上陈布雷一同上任。

陈和蒋介石共生死同进退,对蒋可谓一片忠心。

1931年宁粤对立,陈布雷在自传中提到“在京目睹其事,深为本党前途忧之”。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陈布雷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的:“蒋主席闻讯次日起程回京,变起非常,全国民意激昂,社会群情惶惑无主,而党中元老之不在中央或树异帜者,复推波助澜,以长攻击政府之气焰。

蒋主席忍辱负重,决定按照国联盟约及非战公约与九国公约,诉之于国际之公论,一面则严令东北当局,节节抵抗。

”可见陈布雷处处为蒋辩护设想,没有一点微词。

蒋介石不久第二次下台,陈布雷共同引退。

西安事变时,蒋被扣西安,陈布雷当时因为健康原因未同去西安,事变发生以后,他整日焦虑不安,“余身居侍从职员,而独不得与前方诸同人共患难。

念蒋公之近状,忧前路之茫茫,每日常惘惘如有所失”。

程沧波也在纪念文章中说“
西安事变一段时间。

南京在极度的愤怒情绪中。

布雷先生当时的神情,特别的忧伤与沉郁。

有几位与他接近的朋友,深恐他以身殉领袖。

我们几位至友,相约轮流陪伴他”。

陈对蒋的真情不能不令人动容。

即使在给诸子的遗书中仍旧说“国家遭难至斯,社会浮动已极,然我国家中心领导此二十年来之方针上决无错误,此点汝等或不详知,为父知之最稔”。

他自杀前写给蒋介石的信里还说“我心纯洁直质,除忠于我公之外,毫无其它私心”。

可以说他时时处处在替蒋考虑。

连自己的死因遗书里也写好,以防为人所利用,真可谓用心良苦。

当然蒋先生对这位忠心耿耿的幕僚也尊崇备至。

陈布雷50岁生日时,蒋手书“宁静致远,淡
学习与修养
15
SECRETARY ’S COMPANION
学习与修养
泊明志”八字相送,陈布雷极为感动,“蒋先生贻此八字,可谓知其最深”。

“勖勉期许之意溢于言表,真不知何以报其惠也。

”陈布雷过世后蒋沉痛至极,为他写下“当代完人”的横匾。

王芸生曾评价说,“他(陈布雷)的‘忠’,并非‘忠’于国家,更非‘忠’于人民,也非‘忠’于他的党,而是‘忠’于蒋介石一个人,这样的‘忠’是‘妾妇之忠’。

”这样的评价虽然刻薄,却被反复引用。

陈布雷的忠里其实包含着对时局国势的深切关心和他认为正确的救国之道。

他只是忠于自己认定的主义和道路,也即他认为的“真理”,可能他的“真理”不是那么正确,但至少在他心里是值得效忠的。

从这一点说,陈布雷是秘书的楷模。

二、清廉自律
陈布雷一生珍惜名誉,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虽位列中枢,入赞机要,但两袖清风。

周恩来曾说“对他(陈布雷)的道德文章,我们
共产党人钦佩”。

郭沫若说“陈在国民党中不失为一个正直清高的人”。

陈布雷一生过着与一般人相同甚至更清苦的生活。

宅门无警卫,室内无仆妇,有客来访,子女奉茶。

孔祥熙曾赠送百万元巨款以图拉拢,为陈坚拒。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内大小官僚无不大发接收财,有权有势的几乎一夜间成了巨富,挥金如土,穷奢极欲。

陈布雷虽身居高位却从不收礼,若有人上门送礼一概拒绝。

陈立夫、陈果夫办合作金库时,欲聘陈布雷为名誉顾问,可取丰厚的的干薪,陈布雷虽然生活清贫,捉襟见肘,仍毫不犹豫退还聘书。

他对部下说:“以往我虽反对二陈自立派系,勾心斗角,但终还以为不至于如孔、宋一辈人之公然贪污,现在他们办起什么信托局,并将某一银行也把持起来,搜刮以肥私,可说与孔、宋一丘之貉了。

”可见他对清廉操守的重视。

陈布雷长期与家人两地分居。

战前,陈布雷在南京工作,家安在上海;战时,陈布雷在重庆工作,家安在北碚,与妻子王允默及子女常分居两地。

陈这样考虑,一方面是为了集中精力侍蒋,一方面是为了切断人情往来上的干扰。

在居住方
面,陈只求简朴、安静,反对张扬、奢侈,他在重庆美专街的一幢两层楼房,既作办公室又兼卧室,并有一部分房间由侍二处的职员占用。

这里可以说是国民党的神经中枢之一,也可以说是蒋介石的思想加工厂,仅陈布雷一个人在战时“生产”的各种文章就不下1000余篇。

据有心人统计,蒋在抗战期间共发表各种文章657篇,其中大部分为陈布雷在美专街“生产”。

以如此简陋的“生产”设施,制造出了如此重要的“产品”,这在国民党内无人可以超越,也无人可以替代。

陈布雷位高权重,找他办事的络绎不绝,而陈最感心烦的就是这一类人情世故。

陈在日记中写道:“缮发私函六七函,均为答复请托等事。

迩来易感心烦,而此等函件络绎而来,欲一一应付势有不可能,若峻拒太甚又觉不近人情,唯有随到随复,以直言告之。

而身畔又无一私人书记,遂多日久搁置者,此亦足使心理不快之一主因也。


陈自己洁身自好,对子女要求也严。

他在遗书中谆谆教诲子女“汝等务必尽忠于国族,自立于社会,勤俭正直,坚忍淡泊,以保我优良之家风”。

他十分珍惜国家财力,对后事一再叮嘱:“我的躯体不值一钱,草草为我斥窀,千万勿为我多费财力。


曹圣芬评价说:“布雷先生是中国文化陶冶出来的典型人物,是一位纯粹的儒者。

他平生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真正做到了‘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谋其功’两句话。

”他的副官陶永标也说:“布雷先生做了半辈子官,而且是大官,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从不搞特权,生活上清苦俭约……对于贪官污吏和各派特务,布雷先生更深恶痛绝。


陈布雷先生在功利方面的原则和境界若能为今天的秘书———尤其在秘书人员职务犯罪屡禁不绝的情形下———所具备的话,难道不是裨益无穷吗?
三、谨慎敬业
陈布雷虽权倾朝野,受人注目,却谨慎从事,在官场上以“高效率”著称。

他后半生所从事的工作近乎为绍兴师爷,只是他的性情有师爷之谨
16
All Rights Reserved.
SECRETARY ’S
COMPANION
学习与修养
小慎微而无师爷之刁滑奸诈。

如王芸生所回忆:“陈为人谦和拘谨,待人接物,向无疾言厉色。

每见陈为蒋侍座,低眉垂目,敛手侧座,必有询问,才答数语。

那种恭谨严肃的样子,令人看了透不过气来。

”这种恭谨,或如左舜生所言的“极端谨慎”。

陈布雷为蒋介石写的第一篇演讲稿,是在南昌发表之《告黄埔同学书》。

风云际会,自此陈布雷担任蒋介石文书侍从,自1927年4月,任职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到1948年担任“国府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效命驰驱,凡二十载,是蒋介石最为倚重的秘书骨干。

倚重之深,有目共睹。

兹举显例:每逢庆典节日,蒋介石向全国发表的文告均出自陈布雷之手。

外人很难体会,为蒋介石捉刀任务之繁重,删修文稿之辗转往复,琢磨字句之费心审度,均远远超过常人之想象。

熟知其事的陶希圣追述:“每篇文告的每一段乃至每一句或每一字,都是委员长的。

委员长对于一篇文告,修改再修改,至少两三次易稿,至多有十八次易稿之事。

”试想,一篇数千言的文稿,为
求尽善尽美,竟要修改十八次,天下有多少绍兴师爷经得起这等“折腾”?而陈布雷始终无怨无悔,戮力以赴,默默扮演着“蒋介石影子”的角色。

国民党上层,几乎人人都抱怨过蒋介石对他们分内之事横加干涉,而陈布雷替蒋介石所写的文章、起草的文件却深受蒋的欢迎。

晚年的陈布雷曾慨叹:“我写文章,是呕心沥血之作。

”国民党大厦将倾之时,陈布雷草拟的文稿,往往原稿被改得一塌糊涂,他仍耐着性子从头写起,遵照蒋介石的意思,转弯抹角地再度修改,有时离发表一两个钟头了,他还是硬着头皮说“来得及,来得及”。

陈布雷权重而谨慎,位高而检点,非关键时刻不说话,非深思熟虑不行事。

这一点确实是秘书从业者所必备的品格。

四、自谦内敛
陈布雷才华卓著。

22岁他在《天铎报》时即被誉为“二十文章惊海内”。

30多岁在《商报》时著名人士叶恭绰曾感叹地说:“全国报界中主
持社论的人才寥寥无几,议论周匝,文字雅俊者,在北颜旨微,在南惟陈畏垒而已。

”邹韬奋也赞陈布雷为“我国现今的第一流政论家”。

这些评价是很中肯的。

然陈布雷自视如何呢?他在回忆录里说及自身总是一片谦辞。

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如有人问我自视为何等人,我只有一语曰‘
草草劳人’。

”“草草劳人”一说,源自《诗经》,原文为“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草草”者,忧心也。

他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甚至死于忧患,自谓忧人,当无不可。

他还说:“世人视我为愚人、庸人、妄人,或者批评我孤僻、骄傲,都没关系,但是千万不可以清静宁谧誉我,这是我的短处,是我幼年时代身体衰弱所养成的一种习性而已。

”他一贯的风格是自谦内敛、谦逊随和。

陈布雷曾对蒋说:“愿为公之私人秘书,位不必高,禄不必厚,但求能有涓滴为公之助。

然机关重职,则非所能胜也。

”蒋笑对曰:“何能以君为私人之秘书。

”寥寥数言,鲜明地刻画出了陈的个性。

对于从事某些职业或身处某种职位的人,谦虚不一定是必需的,有时适当的张扬傲岸也不失为一种风格。

然而谦虚内敛是做好秘书不可或缺的。

秘书归根结底做的是辅助性工作,是领导的“里子”,讲求的是主动适应主动配合,天生就不能“唯我独尊”。

因此秘书学会谦虚自抑就显得必需且必要,这是秘书应深思深学的职业品格。

笔者只是就陈布雷先生在职业生涯中的表现作一点思考分析。

从职业素养来考量,陈布雷先生堪称秘书完人,他的行藏用舍值得当代秘书从业人员深思细想、含英咀华。

(作者单位:烟台职业学院公共管理系)
17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