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数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现代教育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和代数中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进入信息化时代。

这一切冲击着原有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对于促进时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数的计算是原来教学的重中之重,而现在这方面的内容的重要性有所降低;原来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现已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

1.计算器在教学中的运用
计算器使学生从繁琐的纸笔计算中解放出来,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以往的小学教材很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计算的难度较大。

现今的新编教材则比较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计算的难度降低。

它强化了简便计算的运用,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题,允许高年级学生使用计算器帮助解题。

2.多媒体在理解概念、法则上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法则,探索数学规律。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而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

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来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务必要重视事物的展现。

对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来完成。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中“认识几分之一”时,教师先让全班学生思考如何把下列物体平均分成3份:一张纸、一根绳子、6个橘子、9个同学等。

学生口述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共同观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这些“一份”的数和量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原来物体的三份中的一份,因而都可以用同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来表示,从而揭示了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概念。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深刻地体会到分数是表示两部分物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它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

而这个“单位1”,可表示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3.多媒体在计算结果上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以它特有的速度使课堂教学中练习的密度得到提高。

如果利用投影片出示习题,答案通常由教师用笔直接写在相应的位置上,但这样做在时间上并不允许;但如果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答案可以事先设计好,只需教师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完成,从而提高了速度,并且美观工整。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空间、图形中的运用
直观性对于空间与图形基础知识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但在以往的几何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的限制,难以展示某些图形的性质及变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1.动画模拟
学生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是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演示,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对角线平均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重叠演示,让学生明白这两个三角形的高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底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其中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应该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由此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底×高÷2。

2.方位转换
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在具体的实际运用中,不理解到底需要计算哪些面。

对此,我们可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方位的转移,确定前后上下左右各个方位,从实际中理解需要计算哪些面。

3.开放学习
多媒体的应用已成为教学的一个新窗口和新视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恰当地使用计算机,形成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使电脑、网络技术成为必备的学习手段之一。

这种方式最终必将演变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主流,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网络途径获得有用的信息,并进行认真思考;同时也转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位教师在教完“圆柱、球”一课后,让学生打开金山画笔王的素材库,从中挑出圆和球的图形,然后要求学生把这些图形组合成一幅美好的图画。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网上学习,巩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实践和探索的积极性。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统计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方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计算机、计算器的日益普及使小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变成可能。

计算机可以大大提高数据整理的速度和显示效果,在建立、记录和研究信息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使学生从繁杂的计算中解放出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探究统计的实质上。

从而变单纯、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一年级初涉“统计”的知识时,对“统计”的概念还不甚了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动物开运动会的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数数参加比赛的小猴有几只、小兔有几只、小松鼠有几只;然后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各种小动物的数量多少,如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谁和谁一样多等问题,学生就能很容易说出来;最后教师通过Excel电子表格制作统计图,甚至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学生就很容易制作出来。

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