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4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4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A1型题
A.皮毛
B.肌肉
C.筋
D.骨E.脉
1.脾主身之
A. 
B. 
C. 
D. E.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2.有”主束骨而利机关”的功能是指
A. 
B. 
C. 
D. E.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A.目
B.舌
C.口
D.鼻E.耳
3.诸脉者皆属于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4.“为宗脉之所聚”者指
A. 
B. 
C. 
D. E.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伤寒杂病论》
D.《难经》E.《素问》
5.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6.标志着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确立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六淫
B.七情
C.痰饮
D.劳倦E.疠气
7.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8.既是外感因素又是易于流行的邪气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E.火邪
9.具有善行数变致病特点的邪气是( )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病因
10.具有重浊黏滞致病特点的邪气是( )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病因
A.目
B.舌
C.口
D.鼻E.耳
11.“为心之苗”者指
A. 
B. 
C. 
D. E.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2.“为气出入之门户”者指
A. 
B. 
C. 
D. E.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B.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四肢的联系C.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D.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E.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13.冲脉的功能是( )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络
14.跷脉的功能是( )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络
A.母病及子
B.传其所胜
C.子病犯母
D.传其所不胜E.以上均非
15.肝病传胆的传变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6.肝病传心的传变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肝
B.心
C.脾
D.肺E.肾
17.“生痰之源”指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8.“贮痰之器”指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阴
B.阳
C.阴中之阳
D.阳中之阴E.阴中之阴
19.色泽鲜明为病属于
A. 
B. 
C. 
D. E.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0.色泽晦暗为病属于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角音
B.羽音
C.徵音
D.宫音E.商音
21.属五行中”金”的音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2.属五行中”水”的音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肝
B.心
C.脾
D.肺E.肾
23.“气血生化之源”指的脏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五脏24.“五脏六腑之大主”指的脏是( )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五脏
A.赵献可
B.张景岳
C.吴又可
D.李中梓E.吴鞠通
25.提出瘟疫的病因为”异气”的医家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6.《瘟疫论》的作者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五脏
B.六腑
C.肢节
D.气血E.经络
27.人体的中心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8.联系全身组织器官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A.行血
B.统血
C.藏血
D.纳气E.主气
29.心的功能为( )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五脏
30.肝的功能为( )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五脏
A.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B.动极镇之以静
C.阴在内,阳之守也
D.寒极生热,热极生寒E.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31.可用阴阳互根说明的是( )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阴阳学说
32.可用对立制约说明的是( )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阴阳学说
A.善病鼽衄
B.善病胸胁
C.善病洞泄寒中
D.善病风疟E.冬季善病
33.《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不同季节多发病不同,长夏是( )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34.《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不同季节多发病不同,秋季是( )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A.疾病治疗的目的
B.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C.论治的前提和依据
D.疾病恢复的途径E.以上均不是
35.辨证是()。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证论治。
36.论治是()。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证论治。
A.感邪即发
B.合病
C.伏而后发
D.继发E.复发
37.气营两燔属于( )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38.药物中毒属于( )
正确答案: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A.急则治其标
B.缓则治其本
C.标本同治
D.先扶正后祛邪E.先驱邪后扶正
39.高热见大便不通治疗应选( )
正确答案:C
解析:在热性病中,阴液受伤而致大便燥结不通时,邪热内结为本,阴液受伤为标,治当泄热攻下与滋阴通便同用。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
40.臌胀见二便不利治疗应选( )
正确答案:A
解析:臌胀多是在肝病基础上形成,以肝血瘀阻为本,若腹水严重,出现呼吸急促,二便不利时,则为标急,当先治标之腹水,待腹水减退,病情稳定,再治其肝病。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
A.交感互藏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
41.“重阴必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 )
正确答案:E
解析:“重阴必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即由量变发展到质变,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其中的“重”就是促进转化的条件。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
42.“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之间的( )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43.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 )
A.因人制宜
B.未病先防
C.因地制宜
D.因时制宜E.扶正祛邪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防治原则
44.其性炎上的邪气是( )
A.湿邪
B.火邪
C.暑邪
D.风邪E.寒邪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病因
45.暑邪为病而见汗多,气短,乏力,这是由于( )
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暑应于心,易扰心神
C.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D.暑为阳邪,化火伤阴E.暑多挟湿,易困脾土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病因
46.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倦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A.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B.暑性开泄,伤人后引起汗出
C.暑邪挟湿,气滞湿阻
D.暑性炎热,伤人后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E.暑性升散,汗多伤津,肢体失养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病因
47.督脉又称( )
A.阳脉之海
B.髓海
C.阴脉之海
D.气海E.血海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络
48.血液生成与哪个脏的关系最密切( )
A.肾
B.肺
C.脾
D.肝E.心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
49.下极又称为( )
A.吸门
B.幽门
C.贲门
D.魄门E.扉门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六腑
50.虚入感冒用扶正祛邪法称为
A.急则治标
B.祛邪法
C.扶正法
D.标本兼治法E.从治法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51.具有”主肃降”生理特性的脏是( ) A.脾
B.肝
C.心
D.肾E.肺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五脏
52.瘀血致病常见的临床特征之一是
A.脉象弦滑
B.面色苍白
C.肌肤甲错
D.舌体淡胖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53.《金匮要略》所指”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54.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E.荣气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55.“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 )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热者寒之
D.阳中求阴E.寒者热之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阴阳学说
56.脉象分阴阳,属于阴的脉象是( )
A.迟
B.洪
C.大
D.滑E.浮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阴阳学说
57.适用于阴偏衰的治疗方法是( )
A.阴病治阳
B.阴病治阴
C.阳病治阴
D.阳病治阳E.阴中求阳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阴阳学说
5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体现在下述哪个方面( ) A.互根互用
B.互为消长
C.互相转化
D.对立制约E.平衡协调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阴阳学说
59.体现在气与血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脏器是
A.心与肺
B.肺与脾
C.脾与肾
D.肾与肺E.心与肾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60.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
A.化生气血阴精
B.受盛传化水谷
C.藏血主神
D.满而不实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61.阴虚阳亢的治疗原则是
A.壮水制火
B.阴病治阳
C.从阴求阳
D.从阳求阴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62.根据五行相胜,恐胜
A.喜
B.怒
C.思
D.悲E.惊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63.致病后可见干咳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的邪气是A.风
B.暑
C.湿
D.燥E.寒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64.下列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三焦
B.胃
C.胰
D.胆E.筋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65.疠气与六淫邪气最主要的区别是
A.发病与季节有关
B.发病与地区有关
C.病情重笃
D.发病急骤E.传染性强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66.“金元四大家”中,被称”脾胃学派”的医家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张从正
D.刘完素E.朱震亨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67.阐述阴阳互损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相互感应
D.阴阳相互转化E.阴阳消长平衡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阴阳的消长平衡与相互转化。
68.脾主升清是指()。
A.脾主运化水湿
B.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C.脾之阳气主升
D.脾主统血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脾的生理功能。
69.关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不正确的是A.正胜邪却则不发病
B.邪胜正负则发病
C.正虚邪实则病进
D.正胜邪衰则病退E.正虚邪衰则病危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70.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气的运动( ) A.升
B.散
C.化
D.降E.聚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