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分类及转化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变和方法完好版及练习题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变
1.X、Y、 Z、 W 各代表一种物质A.盐和盐的反响C.酸与碱的反响,若 X+Y=Z+W,则 X 和 Y的反响不行能是( )
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响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响
【答案】 B
【分析】
【详解】
A. 盐和盐反响能生成两种新盐,故 A 正确;
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响生成相应的碱,只生成一种物质,故 B 错误;
C. 酸和碱反响生成盐和水,故 C 正确;
D. 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响生成盐和水,故 D 正确 ;
应选 :B.
【点睛】
依据题干供给的信息能够看出此反响为两种物质反响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响,能够从详细的反响进行达成.
2.以下各项反响对应的图象错误的选项是
A.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开水中制备Fe( OH)3胶体
B.将稀盐酸逐滴加入必定量偏铝酸钠溶液中
C.将二氧化硫渐渐通入必定量氯水中
D.将铜粉渐渐加入必定量浓硝酸中
【答案】 B
【分析】
【剖析】
注意二氧化硫和氯气能发生氧化复原反响而生成硫酸和盐酸,硝酸的性质与浓度的关系,
注意依据关系式剖析图像的正误。
【详解】
A.将饱和 FeCl3溶液滴入开水中制备 Fe( OH)3胶体为吸热反响,反响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故 A 正确;
﹣
B.反响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AlO2 +H2O=Al( OH)3↓、 Al(OH)3 +3H+=Al3++3H2O,故图象中上涨与降落段对应的横坐标长度之比应为1:3,故 B 错误;
C.反响的方程式为
﹣
+SO42
﹣
,跟着二氧化硫的通入, pH 会降低,直Cl2+SO2+2H2O=2Cl +4H+
到氯气反响完好,pH 不变,故 C 正确;
D.铜先和浓硝酸反响生成二氧化氮气体,跟着反响的进行,浓硝酸变为稀硝酸,铜和稀
硝酸反响生成一氧化氮,当硝酸完好反响时,生成的气体为定值,故 D 正确;
答案选 B。
3.纳米 Fe3O4晶体资料能够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加强剂,用于疾病的诊疗和治疗,其制备过
程以下图,以下表达不合理的是()
A.在反响②中,的作用可能是促使氯化铁水解
B.直接加热FeCl3溶液也能够获得四氧化三铁
C.反响③的化学反响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CO2
D.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水中形成的分别系,有可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答案】B
【分析】
【剖析】
【详解】
A.因反响②不参加反响,但加速反响速率,即加速了氯化铁水解,故 A 正确;
B.直接加热 FeCl3溶液,促使了氯化铁的水解,
铁,不会获得四氧化三铁,故 B 错误;
HCl 易挥发,最后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
C.由制备过程图可知,反响③的反响物为FeOOH
和
CO,由一种生成物为Fe3O4和质量守
恒定律可知反响为:6FeOOH+CO=2Fe3O4+3H2O+CO2,故 C 正确;
D.纳米四氧化三铁分别在适合分别剂中,属于胶体分别系,则拥有丁达尔现象,故 D 正确;
答案选B。
4.以下判断合理的是()
①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依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可否完好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依据分别系能否拥有丁达尔效应将分别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依据反响中能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响分为氧化复原反响和非氧化复原反响
⑥依据 Na2O、 Na2O2构成元素同样,均与H2O 反响,故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A.②⑥B.②⑤C.①②⑤⑥D.②③④⑤【答案】 B
【分析】
【剖析】
【详解】
①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类,故①错误;
②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均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硫酸钡熔融状态能完好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水不完好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②正确;
③依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可否完好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故③错误;
④依据分别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别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④错误;
⑤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响为氧化复原反响,没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响为非氧化复原反响,故⑤正确;
⑥碱性氧化物为能跟酸发生反响只生成盐和水,而
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故⑥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为②⑤,答案为B。
5.以下对于各物质的所属类型及性质的描绘不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A B C
物质乙烯氯化钠氢氧化铁胶体
类型烃离子化合物混淆物
性质不行燃熔融态能导电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A. A B. B C. C D. D
【答案】 A
【分析】
【剖析】
【详解】
A. 乙烯属于烃类能够焚烧,A 项错误;D
生铁
合金
易发生电化学腐化
Na2O2与酸发生反响还生成氧气,则过
B. 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熔融态能导电, B 项正确;
C.氢氧化铁胶体属于混淆物,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项正确;
D.生铁属于合金,易发生电化学腐化,D项正确;
答案选 A。
6.由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称为“混盐”,如氯化硝酸钙 [Ca(NO3)Cl]。
则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A. CaOCl B. (NH) Fe(SO)C. BiONO D. K [Fe(CN) ] 242 4 2336
【答案】 A
【分析】
【剖析】
【详解】
A. CaOCl2的化学式能够写成Ca( ClO) Cl,所以该物质是由一种金属阳离子和两种酸根阴离
子构成的,所以属于混盐,故 A 正确;
B. (NH4)2Fe(SO4)2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不是混盐,故 B 错误;
C. BiONO3中没有两个酸根阴离子,不是混盐,故 C 错误;
D. K3 [Fe(CN)6] 是含有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不是混盐,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7.以下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淆物次序摆列的是()
A.烧碱、液态氧、干冰B.生石灰、白磷、漂白粉
C.氯水、铁红、氯化氢D.空气、氮气、胆矾
【答案】 B
【分析】
【剖析】
【详解】
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纯净物,故 A 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是化合物;白磷是单质;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
淆物,故 B 正确;
C.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淆物,铁红是氧化铁的俗名,属于化合物,氯化氢是化
合物,不是混淆物,故 C 错误;
D.空气是混淆物,胆矾是纯净物,故 D 错误;
应选 B。
8.以下物质的构成中必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①水②酸③碱④盐⑤氧化物
A.①B.①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 C
【分析】
【剖析】
【详解】
①水的分子式为H2O,含有氧元素,所以正确;
② 酸分为无氧酸(如盐酸)和含氧酸(如碳酸),前者不含氧元素,后者含有氧元素,
所以错误;
③碱除氨水( NH3?H2O)外,一般在构成上都含氢氧根,故必定含氧元素,所以正确;
④ 盐分为无氧酸盐(如氯化钠)和含氧酸盐(如碳酸钠),前者不含氧元素,后者含有
氧元素,所以错误;
⑤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构成的且此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必定含氧元素,所以
正确;
答案选 C。
【点睛】
此题考察了物质的分类知识,透辟理解有关看法,明确物质的分类构成,明确看法间的相
互关系是解题的重点,易错点为③ 依据碱指电离出的阴离子所有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来判
断。
9.以下对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 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都属于胶体
② 氯水、次氯酸都属于弱电解质
③ Na 2 O、 MgO、 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④ 明矾、冰水混淆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淆物
⑤电解熔融的Al2O3、12C 转变为14C 都属于化学变化
⑥ 葡萄糖、油脂都不属于有机高分子
A.①②B.②④C.③⑤D.④⑥
【答案】 D
【分析】
【剖析】
【详解】
试题剖析:① 分别质微粒直径不一样是分别系的实质差别,稀豆浆属于胶体分别系、硅酸是
难溶的积淀、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故① 错误;②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淆物,次
氯酸属于弱电解质,故②错误;③Na 2O、MgO 和酸反响生成盐和水,均为碱性氧化物,
Al2 O3均既能与酸反响又能与碱反响,是两性氧化物,故③ 错误;④ 明矾是硫酸铝钾晶体属于化合物、冰水混淆物是一种物质构成的纯净物、四氧化三铁是化合物,都不是混淆
物,故④正确;⑤12C 转变为14C 是核反响,既不属于物理变化又不属于化学变化,故⑤错误;⑥ 葡萄糖、油脂属于有机物,可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⑥正确;应选 D。
【点晴】
基础考察,重视看法的理解与应用;胶体是分别质直径在1-100nm 的分别系,硅酸是沉淀,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是化合物;碱性氧化
物是指和酸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样物质构成的为混淆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的根本差别在于能否有新物质生成.假如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有机高分子化
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可达几万至几十万,甚至达几百万或更大;据此剖
析判断即可。
10.为解决日趋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成立以以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系统:
上述关系图能反应的化学看法或化学思想有:( )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不变的;②焚烧时化学能能够转变为热能和光能;
③光能或电能能够转变为化学能;④无机物和有机物能够互相转变;
⑤二氧化碳可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 D
【分析】
【剖析】
【详解】
①由图可知,混淆气分别出二氧化碳,水分解生成氢气,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必定条件下可
以转变为甲醇等能源都按照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守恒的原则,①正确;
②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的焚烧、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可
以转变为甲醇等有机物都说明焚烧时化学能能够转变为热能和光能,②正确;
③水在光催化剂或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表现了光能或电能能够转变为化学能,③正确;
④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必定条件下能够转变为甲醇等有机物,有机物在必定条件下也能够转
化为无机物,④正确;
⑤从图示中能够看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必定条件下能够转变为甲醇等能源,二氧化碳在
好多工业和农业中有大批的应用,所以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⑤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
此题以信息赐予的形式考察了二氧化碳的有关问题,解题的重点是理清此中的转变关系,
紧扣题干信息联合有关化学知识。
11.以下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经过一步反响就能实现以下图转变的是()
选项X Y Z R
A Al AlCl3Al OH3NaAlO2
()
B Na Na O Na O NaOH
222
C H2S S SO2SO3
D N2NH3NO NO2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分析】
【剖析】
【详解】
A.铝不可以一步反响生成氢氧化铝,故 A 错误;
B. Na 常温下氧化生成 Na2 O,焚烧生成 Na2O2,与水反响生成 NaOH; Na2O 与水反响生成NaOH,钠在氧气中加热生成 Na2O2; Na2O2与水反响生成 NaOH,故 B 正确;C. H2S 不可以
一步反响生成 SO3, S 不可以一步反响生成 SO3,故 C 错误;D. N2不可以一步反响生成 NO2,NH3不可以一步反响生成 NO2,故 D 错误;故答案选: B。
12.以下物质不可以经过化合反响制取的是( )
A. NO B. NO2C. H2SiO3D. SO3
【答案】 C
【分析】
【剖析】
【详解】
A.在放电条件下,N2与 O2可发生化合反响生成NO, A 不合题意;
B. NO 与 O2能发生化合反响生成NO2, B 不合题意;
C. SiO2与 H2O 不反响,不可以直接生成H2SiO3,C 切合题意;
D.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SO2与 O2可化合生成SO3, D 不合题意;
应选 C。
13.次磷酸 (H3PO2)是一种精美磷化工产品,有强复原性。
已知:
①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② H3PO2+NaOH(足量 )=NaH2PO2+H2O。
以下推测不正确的选项是
A. H3PO2的构造式为
B. H3PO2拥有强复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
C. NaH2PO2是酸式盐
D.每耗费1mol P4,反响①中转移6mol 电子
【答案】 CD
【分析】
【详解】
A.依据②反响可知H3PO2是一元酸,因为只有-OH 的 H 原子能够电离,所以可说明H3 PO2的构造式为, A 正确;
B.因为 P 元素最高化合价是+5 价,而在H3PO2中 P 元素化合价为 +1 价,说明该物质拥有强复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5 价的磷酸, B 正确;
C.依据 A 选项可知H3PO2是一元酸,所以NaH2PO2是正盐,不是酸式盐, C 错误;
D.在①反响中元素化合价起落数值是
6,说明每有2mol P4反响,反响①中转移6mol电子, 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D。
14.次磷酸( H3PO2)是一种精美化工产品,是一元中强酸,拥有较强复原性。
回答以下问
题:
(1) H3 222+复原为 Ag,进而PO 及其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响生成的NaH PO 均可将溶液中的Ag
可用于化学镀银。
①在 H3 2
________在酸性环境中,利用(32
PO 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H PO )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复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1,则氧化产物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②NaH2PO2是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次序应为________
(2)次磷酸( H3PO2)能够经过电解的方法制备.工作原理以以下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
别只同意阳离子、阴离子经过):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响式 ________
②剖析产品室可获得H3PO2的原由 ________(联合必定的文字剖析)
【答案】 +1 H3 4+)> c( H22-)>c(OH-)>c(H+)2H2
PO正盐 c( Na PO O-4e- =
O 2↑ +4H + 阳极室的 H +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 H 2PO 2-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
两者反响生成 H 3PO 2
【分析】
【详解】
(1)① H 3PO 2 中氢元素为 +1 价,氧元素为 -2 价,依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可得,磷
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利用 H
+
为氧化剂, H 为复原剂,
3PO 2 进行化学镀银反响时, Ag 3 PO 2 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依据转移电子守恒可得,反响后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5 价,因 此氧化产物为 H 3PO 4,故答案为: +1, H 3PO 4
②因为 H 3 2
H +
,所以 NaH 2 2
为正盐,水溶液中 22-
PO 是一元中强酸,只好电离出一个
PO H PO
只发生水解反响,不发生电离,所以溶液显碱性,故溶液中离子浓度: c(Na +
2
2
)>c(H PO
-
-
+
+
- - +
)>c(OH )>c(H ),故答案为:正盐, c(Na )>c(H PO )>c(OH )>c(H )。
2
2
(2)① H 2
电离产生的 -
在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响,生成
O 2
O OH
,故答案为:
2H 2 O-4e - =O 2
+4H + ;
②阳极反响生 +
+
通入阳离子互换膜进入产品室中;阴极的电极反响式为
H , H
2H 2 O+2e -
=H 2
+2OH - ,原料室的 Na +
移向阴极室、 H 2PO 2 -移向产品室,形成
H 3PO 2;故
答案为:阳极室的
H + 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
H 2PO 2-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
者反响生成 H 3PO 2。
【点睛】
正盐与酸式盐的差别在于电离出来的阳离子能否有氢离子,
NaH 2PO 2 固然分子含有氢元
素,但其在水溶液中其实不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故为正盐。
而 NaH 2PO 4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
离子有钠离子和氢离子,故为酸式盐。
15. 请在每个化学方程式后的横线上注明化学反响过程中能量的主要转变形式。
(1)Zn+Ag O+H O
Zn(OH) +2Ag : ______(填正向反响的能量转变形式 )。
2
2
2
(2)2C 2H 2+5O 2
4CO 2 +2H 2O : ______。
(3)6CO +6H O
C H
12
O +6O : ______。
2
2
6 6
2
(4)CaCO 3 CaO+CO 2↑______。
【答案】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分析】
【剖析】
从反响条件可判断能量转变的形式。
【详解】
(1)放电是经过原电池装置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能量的主要转变形式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2)焚烧是强烈的氧化复原反响,反响过程中放出大批的热,所以主要能量转变形式为把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3)绿色植物在叶绿体内,汲取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
故能量的主要转变形式是把太阳能(光能 )转变为化学能;
(4)在高温条件下使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响汲取热量,使物质含有的能量高升,故能量转变主要形式是把热能转变为化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