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主题公园发展历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主题公园发展历程研究
作者:吴天一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7期
文章剖析了旅游资源先天不足的常州,何以打造出一个个“名利双收”的主题公园,开创出旅游业界啧啧称奇的“常州模式”。

基于对常州三大主题公园的对比分析,从政府、企业、旅游者需求及科技创新等多个维度、运用swot分析、生命周期理论,揭露三大主题公园成功撑起常州旅游的奥秘;为中国主题公园本土化发展提供启示。

一、引言
常州被旅游界冠以“主题公园之都”的称号。

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协会最新发布的主题公园排名显示:常州恐龙园营业收入位居亚洲第11位,中国第4,大陆第2;全省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前十强中,常州占三席(均为主题公园)。

为什么常州人铁了心发展主题公园呢?对此笔者加以简要分析。

对常州市的swot分析:
优势:地处长三角,位于南京、上海、杭州三市中心,交通便捷;常州人敢于冒险。

劣势:与沪宁线其他城市相比,旅游资源极其匮乏;自然人文资源质量数量全面落后。

机会:周边城市经济发达,人民消费水平高;沿海改革开放,引进资本、人才、技术,管理方便。

风险:周边沪宁线沿线城市陆续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大大压榨常州旅游市场。

我们得出结论:常州面临资深旅游资源匮乏,周边城市旅游业大发展的窘境,开发“人造景点”的确是唯一,也是最正确的出路。

事实证明,常州人赌对了。

2011年十一黄金周,常州旅游收入为37.09亿元,低于无锡的41.73亿元;2012年,形成常州恐龙园、嬉戏谷、淹城三大主题公园鼎立的格局后,同期常州旅游收入达54.20亿元,一举超过无锡的51.77亿元。

二、延长主题公园“生命周期”的奥秘——常州模式的特点剖析
(一)规划为尊,持续盈利从好的规划开始
常州市政府有句名言:花小钱,办小事;花大钱,办大事。

花一百万只能做出“大路货”,花1000万才能请来一流的规划公司,做出独占鳌头的旅游产品。

常州舍得花钱做规划始于2003年溧阳天目湖的开发。

当年,开发天目湖时,斥资100万美元请来世界旅游组织
(WTO)的专家作总规,这在当时的地级市中是绝无仅有的。

常州已建成的五个主题公园中,三个规划面向全球招标,每项规划经费都在百万美元以上。

规划恐龙园时,决策者要求至少30年不落后。

实行一次规划,然后分期实施。

(二)需求为本,主题公园“进化论”
主题公园的游乐项目,极其吻合“畅爽模型”,畅爽模型(Open happiness)畅爽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休闲或工作活动时产生的一种最佳体验。

类似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或高峰表现(Peak experience),有时亦称最佳体验化理论。

东北财经大学教授谢彦君认为,畅爽具有挑战性,即活动具有挑战性,而且个人有可能完成的时候,畅爽就会出现。

就像玩游戏是摧毁敌人实现目标。

随着人类好奇心、冒险欲、探险欲的不断增强,刺激性的安全游乐项目尤其受年轻游客追捧。

常州主题公园敏锐的捕捉到市场需求,如2012年,恐龙园团队斥资3亿元引进美国S&S worldwide 公司为其量身打造的4D过山车,该过山车全球仅三台,亦是中国唯一一台。

乘坐该命名为“过山龙”的过山车需要极大的胆量和超越自身极限的勇气,一秒0-152km/h的加速度,绝对会让人望而却步。

然而,过山龙的首次开放,就引爆了当季游人的体验热情。

同为主题公园的淹城对游人需求的把握更加应时应季:2013年五一、清明小长假,淹城推出全新“樱花节”家庭游园活动,在游乐的基础上加入了家庭团聚踏青、赏樱花游乐园等元素,一举在小长假三天将景区游园人次提升至17.8万,远超恐龙园14.2万和嬉戏谷的10.56万。

(三)花钱磨刃,高投入才有高回报
“钱”是主题公园运作跳不过的字眼,常州人深谙在何处花钱可以得到回报。

首先是规划上:仅仅为一个几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就敢花100万美元请来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

“杀鸡用牛刀”,就是为了有高瞻远瞩的起点与定位。

其次是技术设备上:产品是主题公园吸引力的根本。

花大价钱世界领先的游乐设备,就是为了给游客以“世界级”的
体验。

然后是人才:投资20亿元的嬉戏谷,经营担子交给了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刘育政,并开出底薪80万元外加完成年游客量150万人次基础上,每增加1万人次,奖励一万元的优厚待遇。

一年内,刘育政带领其团队炒热了嬉戏谷,使游客量一举突破230万人次,当年,他拿到了160万年薪。

最后是营销:2012常州每天固定在《朝闻天下》时间段播出一分钟形象宣传片,这在全国地级市中绝无仅有。

央视开价4700万元,最终摊派为——政府财政拨款1000万元,4个主题公园各拿500万元。

剩下的1700万元的获得才是点睛妙笔。

当时省旅游局正推广“美好江苏”宣传活动,常州人敏锐地把握住这一机遇,提出在“创意常州”新形象的主题前加4个字——“美好江苏”。

这一点子,轻松从省里争取到1700万元的经费
支持。

可见,常州人没有用不完的钱,但他们善于把钱花在刀刃上,而每一分钱都带来数倍的回报。

(四)科技创新,高科技铸造新体验
主题公园之间的竞争无异于高科技游乐设备的“军备竞赛”。

最后上马的嬉戏谷运用了包括物联网技术、3D、4D技术、全息摄影等国内外最新的技术。

其技术之先进,囊括了数项“第一”:它拥有世界最大、中国唯一的360°环幕影院——“天幕幻想”(镇园之宝);拥有亚洲最高、翻转次数最多的过山车——“撕裂星空”;拥有亚洲唯一的非肩压式腰缚“心”型过山车——“云之秘境”;还有世界最大的XD飞性感球幕影院……据此,一举确立了嬉戏谷的地位。

(五)任人唯才,尊重专家出精品
常州人的规划往往花大价钱请来专业团队,或者请来国内外专家共同讨论完成。

政府轻易不插手干涉,只负责最后的监督与批复。

这样为专家聪明才智的发挥,减少了“行政命令”障碍,使规划方案大胆而合理。

常州人任人唯才,体现在两个例子上,其一是大胆任用当时年仅28岁的沈波成为恐龙园董事长;其二,更用开放的胸襟引进了顶尖职业经理人刘育政,经营嬉戏谷。

沈波和刘育政不负众望,为常州旅游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前者经营恐龙城,培养了大批旅游营销和管理人才。

刘育政也为常州留下了动漫旅游体验博览园的成熟经营模式。

三、政企联动,良性竞争——常州主题公园的野望
(一)嬉戏谷开园,三大景区能否和谐共生
2011年5月1日,环球动漫嬉戏谷开园,仅三月接待游客量超60万人次,创造了新纪录。

然而从7月份开始网上陆续出现披露嬉戏谷过山车“死人”的谣传。

人们不禁怀疑是其竞争对手在使坏。

嬉戏谷的横空出世,确确实实对本地的主题公园造成了一定冲击。

但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恐龙园紧紧围绕恐龙文化,淹城主打春秋文化,嬉戏谷主要做深动漫文化,虽然他们有
一些相似的游乐设施,但这仅仅是配套设施,关键还是要深度挖掘和彰显主题文化。

甚至,三大公园还需要抱团取暖,联手在央视重磅宣传,开拓外围市场,以期增加对外的吸引力。

毕竟常州附近客源地市场日趋饱和,只有一致对外,才符合三大主题公园的共同利益。

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一问题,本文将长三角几大知名主题公园历年营业收入加以对比(数据均来自于常州及苏州旅游局官方网站):恐龙园在主题公园竞争中占有很大优势,2010年到2012年其营收分别是3.3、4.5与4.68亿元,三年增长率保持在了10%以上,并且年收入远高于其他三个公园;环球动漫嬉戏谷自2011年5月1日开园以来,确实保持了较猛增长势头,11年与12年的营收分别是2.2与2.9亿元,年增长率达24%,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淹城11年与12年营收分别是2.26与2.55亿元,涨势喜人;同属长三角,老牌主题公园——苏州乐园10至11年三年营收分别是1.68、2.1与2.57亿元,虽成绩不错,但近几年常州主题公园奠定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数据也基本说明了,嬉戏谷的出现,促成区域内主题公园形成了良性竞争。

(二)政府与常州的“大旅游”构想
近年,常州在主题公园上的一个个大手笔投资,离不开政府。

政府和企业的分工本文总结如下:常州人崇尚一种“祖孙三代”式的运营模式,政府为每个大的旅游项目设立管委会,主抓规划和定位;打造投融资平台,主要负责一级资本开发,为景区项目及基建筹措资金;引导成立旅游经营管理公司,聘请职业经理人,专业负责景区的日常运营和市场营销推广。

另外,常州欲发展靠主题公园带动的“大旅游”,需要政府牵头开展与周边地市的合作。

引用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王淑华教授的观点:我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已经由景点竞争,城市竞争、线路竞争发展到了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联合竞争阶段。

上海计划将在2015年底至2017年初建成迪士尼乐园;无锡将于2017年完成蠡湖万达国际旅游城(内含主题公园若干)的建设。

长三角主题公园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也为其联合营销,打造中国最大主题公园文化圈创造了条件。

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导。

2014年5月苏州轨交一号线、二号线的相继开通,以及无锡地铁一号线的试运行,苏州轨交和无锡地铁已经通过铁路接驳而实现“无缝对接”。

此举对太湖城市圈旅游的意义实在太过巨大。

常州地理位置优越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常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将来在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车站都可以实现与这些城市交通的衔接。

面对此好处,常州政府必然会发力。

未来,苏锡常三市人民“日游园,夜归家”的愿望并非臆想。

四、总结——常州主题公园突出重围的启示
经过上文的分析,常州已然在主题公园本土化上走的很远,但其欲成为中国的“奥兰多”,依然任重道远。

对此,笔者对主题公园的发展有了些许感悟:
(一)规划设计要慎之又慎,又要敢于花钱,敢于超前。

规划是主题公园成功运营的基础,假若“一着不慎,则会满盘皆输”。

常州人给我们展现的,就是项目立论阶段,不吝砸钱,请进班子,请进专家。

(二)重视市场需求的变动。

三大主题公园,无论老旧,其立论皆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并随着人们需求变化,深入挖掘主题,引进新设备,请进新理念,创造新活动……最终常变常新,越玩越乐。

(三)错位经营,各有主题,优势互补。

常州几大主题公园在政府的引导下,专家的指导下,各导主题,不但不会削弱各自的人气,相反会相得益彰,店多成市,达到产业集聚的效果,形成1+1>2的效果。

(四)实现“三个尊重”方出精品。

常州人花钱策略,归根到底,体现的还是“尊重专家,尊重人才,尊重规律”的基本理念。

(五)政府牵头,政企分工,打造区域“大旅游”。

旅游业有巨大的“乘数效应”,给其相关产业带来巨大效益,这必然离不开政府的协调。

通过数据,我们更能看出,一个旅游城市,经过一段时间,其必然使周边的客源市场趋于饱和。

若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将目光投向全国,甚至世界,这种情况下,只有政企联动,抱团取暖,方能一致对外,内能良性竞争,外能统一形象,故无往而不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