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仪表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校验压力表精度及变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活塞式压力计、压力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用途。

2.掌握用活塞式压力计校验标准压力表精度及变差的方法。

3.掌握用活塞式压力计、标准压力表校验普通压力表精度及变差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活塞式压力计作为标准仪器,校验0.4级标准压力表的精度、变差是否合格。

2.用活塞式压力计作为压力发生器,0.4级标准压力表作为标准仪表,校验
1.5级普通压力表的精度、变差是否合格。

三、实验仪器及工作原理
1.YS-6活塞式压力计,测量范围,0-6MPa、精度0.5级。

活塞式压力计是应用静压平衡原理的计量仪器:即活塞本身和加在活塞上的专用砝码重量(G)作用在活塞面积(S)上所产生的压力(P)与液压容器内所产生的压力相平衡,来测定被校验仪表的压力大小:即P = G/S
活塞式压力计由校验泵(压力发生系统)和活塞部分(压力测量系统)两部分组成(见图)。

校验泵(压力发生系统)包括手摇压力泵(11),油杯(9)及两个针型阀(6)、(7),在两个针型阀(6),(7)的上装有联接螺帽,用以连接被校验的压力表。

活塞部分(压力测量系统)由经精密研磨后具有精确截面的活塞、活塞缸(13) 及与活塞直接相连的承重底盘、底盘上边的砝码所组成。

2.YB-b,标准压力表,测量范围0-6MPa,精度0.4级。

压力表的测压系统如图所示,是由一端的封口塞子(2)密封的弹簧管(1)焊接在紧固于表壳内的接头(5)上,由于被测压力的作用,使弹簧管变形,末端产生位移,借助连杆3带动扇形齿轮(4)并使转轴齿轮(8)端部的指针旋转,在度盘(6)上指示出相应的压力值。

3.Y-150,普通压力表,测量范围0-6MPa,精度1.5级。

(工作原理及结构同上)。

四、活塞式压力计结构图
五、实验方法
1.校验标准压力表精度、变差
1.砝码
2.指示板
3.底座
4.调整螺钉S.连接管部件6.7,8.阀
9.油杯10.水平仪11.手摇泵12.手轮13.侧量系统
(1)活塞式压力计应放在紧固、平稳、无振动的工作台上。

利用调节螺钉(4)来校准水平,压力计达到水平位置时,气泡水平仪中的气泡应位于中心位置。

(2)检查标准压力表外观有无损伤、指针是否指示零位,然后旋转手摇泵的手轮,检查油路是否通畅;若无问题,即可装上被检标准压力表于阀(7)的接头上。

(3)在手摇泵和测量系统的内腔注满传压介质(变压器油)。

打开油杯阀(9),反复几次旋转手轮至两端尽头,以排出测量内腔中的空气,最后使手轮停在反时针的尽头,使活塞气缸内充满传压介质(变压器油),然后关闭油杯阀(9)。

1.弹簧管
2.封口塞子
3.连杆
4.扁形龄轮
5.接头
6.度盘
7.指针
8.转轴齿轮
(4)打开阀(7),(8),顺时针旋转手轮(12),产生初压,使承重底盘升起,直至与定位指示板的上端相齐为止。

注:(对于YD-系列活塞式压力计,承重底盘开起,应与定位指示筒的墨线刻度相齐为止)。

(5)在标准压力表0-6Mpa测童范围内均匀选择六点。

校验点,即1,2,3,4,5,6Mpa,按此顺序进行正行程校验。

方法:每增加1Mpa祛码时,顺时针旋转手轮,使承重底盘慢慢升起,在底盘上升的同时,为减小活塞内的摩擦阻力,应使底盘以不小于30转l分的角速度顺时针方向旋转。

当承重底盘的底部上升至与定位指示板相齐时,即可读数标准压力表示值;并轻敲表壳,看其指针是否超过允许误差(+- 6 x 0.4%=+-0. 024Mpa)的一半;将观察的校验数据记人表格中。

(注:标准表读数,应是指针线与镜面线成水平线时,才是准确的读数。

)
(6)正行程校验完后,再按6,5,4,3,2,lMpa进行反行程校验,方法:每校验一点即卸下1MPa祛码,并反时针旋转手轮,使承重底盘慢慢下降,在承重底盘下降的同时,为了减小活塞内的摩擦阻力,也应使底盘以不小于30转/分的角速度顺时针方向旋转。

当承重底盘的底部下降至与定位指示板相齐时,即可读数标准压力表示值;并轻敲表壳;看其指针是否超过允许误差(+-6x0.4%=+-0.024Mpa)
的一半;将观察的校验数据记人表格中。

(7)反行程校验完后,反时针旋转手轮至尽头,并卸下全部祛码,打开油杯阀(9),再顺时针旋转手轮将传压介质(变压器油)送回油杯内,然后关闭油杯阀(9)。

(8)根据表中记录的原始数据,计算正、反行程各校验点的绝对误差△“和绝对偏差DM,以此计算出标准压力表的精度和变差,并与标准的精度等级,进行比较,看其是否合格,写出校验报告。

2.校验普通压力表精度,变差
(1)检查普通压力表外观有无损伤、指针是否指示零位,然后旋转于摇泵手轮,检查油路是否畅通;若无问题,即可装上被检普通压力表于阀(6)的接头上。

(2)在手摇泵和测量系统的内腔注满传压介质(变压器油)。

打开油杯阀(9), 反复几次旋转手轮至两端尽头,以排出测量内腔叶的空气,最后使手轮停在反时针的尽头,使活塞、气缸内充满传压介质(变压器油),然后关闭油杯阀(9)。

(3)打开阀(6),(8),顺时针旋转手轮(12),产生初压,使承重底盘升起,直到与定位指示板的上端相齐为止。

注:(对于YD一系列活塞式压力计、承重底盘升起,应与定位指示筒的墨线刻度相齐为止。

(4)在普通压力表06MPa测量范围内均匀选择六点校验点,即1,2,3,4,5,6MPa,按此顺序进行正行程校验。

方法:每增加1 MPa祛码时,顺时针旋转手轮,使承重底盘慢慢升起,在底盘上升的同时,为减小活塞内的摩擦阻力,应使底盘以不小于30转/分的角速度顺时针旋转。

当承重底盘的底部上升至与定位指示板相齐时,即可读数普通压力表示值;并轻敲表壳,看其指针是否超过允许误差(±6x1.5%=±0.9MPa)的一半;将观察的校验数据记人表格中。

(5)正行程校验完后,再按6,5,4,3,2,1MPa进行反行程校验。

方法:每校验一点,即卸下1 MPa砝码,并反时针旋转手轮,使承重底盘慢慢下降,在承重底盘下降的同时,为减小活塞内的摩擦阻力,也应使底盘以不小于30转/分的角速度顺时针方向旋转。

当承重底盘的底部下降至与定位指示板相齐时,即可读数普通压力表示值;并轻敲表壳;看其指针是否起过允许误差(±6x 15% = ±0.09MPa)的一半;将观察的校验数据记人表中。

(6)反行程校验完后,反时针旋转手轮至尽头,并卸下全部码,打开油杯阀(9),再顺时针旋转手轮将传压介质(变压器油)送回油杯内,然后关闭油杯阀(9)。

(7)根据表中记录的原始数据,计算正、反行程各校验点的绝对误差△和绝对偏差理,以此计算出普通压力表的精度和变差,并与标注的精度等级进行比较,看其是否合格,写出校验报告。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3.实验仪器
4.实验步骤(要求简图,简述)
5.标准仪器和被校表铭牌,规格(型号、精度等级、测量范围、充许基本误差,生产厂家、仪器编号等)。

6.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自制表格1,2)
7.精度、变差计算
8.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9.问题的存在及其建议
七、思考题
1.用活塞式压力计校验压力表前,为什么要将活塞内腔的空气排出?
2.活塞式压力计的祛码能否互换?为什么?
3.校验普通压力表时,为什么只用标准压力表就行了?这时活塞式压力计起什么作用?
实验三温度自动检测系统
一、实验目的
l.了解热电偶、热电阻的结构和测温原理
2.熟悉XCT一101(1位)型动圈式沮度指示调节仪的结构、工作原理。

3.掌握热电偶、热电阻与动圈式温度指示调节仪配套测量温度的线路和方法。

二、实验仪器
1.WR,EU-010型镍铬一镍硅热电偶(分度号EU-2)
2.WZB-21型铂热卑阻(分度号BA
)。

2
3.XCF-102型动圈式温度指示调节仪量程:0-500
4.DRT系列电护温度控制器( XGT-101型动圈式温度指示调节仪)。

0-1100℃。

5.SG-1.5-10型柑塌形电阻炉。

6.SK-6221数字三用表。

7.QJ23型携带式直流单电桥。

8.补偿导线(铜一康铜)。

9.连接线若干。

三、实验内容
1.连接热电偶与XCT-101型动圈指示调节仪侧温线路,观察测温过程。

0-1100℃。

2.测量3x5Ω外接电阻,未达要求者须进行调整。

3.连接热电阻与XCT-102型动圈指示调节仪的测温线路,观察测温度过0-500℃。

四、实验线路
1.热电偶与XCT-101型温度指示调节仪配套测温线路。

2.热电偶、电阻炉与温度控制器(XCT-101型动圈指示调节仪)电气联接线示意图。

3.热电阻与XCT-102型动圈指示调节仪配套测温线路。

4.热电阻与XCT-102动圈指示调节仪接线柱(后视)图。

五、实验方法
1.热电偶与XCT-101型动圈指示调节仪配套测温。

(1)选用分度号为EU-2热电偶、铜-康铜补偿导线,XCT-101型动圈式指示调节仪,按图2接线;
(2)调整R
T 调,用QJ23型电桥测量,使R

=15Ω;(一般厂家己调好,故无
勿再调)
1.热电偶
2.补偿导线
3.外线路调整电阻
4.动圈测量机动
(3)调整XCT-101型动圈式指示调节仪的机械零点(即仪表面部下端中间螺钉)使起始温度为室温20℃。

(4)旋动XCT-101型劝圈式指示调节仪面部右下象螺钉,将给定指针(红针),调整至所需控制的温度(300℃)上;
(5)将柑锅电阻炉与温度控制器(XCT-101型劝圈式指示调节仪)联线接好,然后将热电阻置人被测的温度场中(即电阻炉中);(注:相中地不能接错)
(6)检查各部分接线正确无误后,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方可合上电源闸刀。

按动控制器上的直键开关,此时动圈式指示调范仪左边绿色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电炉开始升温。

(7)当温度慢慢上升至动圈式指示调节仪的指示指针与给定指针相重合时,温度控制器中的中间继电器释放,控制接触器使电炉断电;此时,仪表右边红色指示灯亮,这时炉温逐渐下降,当炉温下降至低于给定值时,温度控制器中的中间继电器吸合,控制接触器使电炉电源接通,此时炉温又逐渐上升。

如此,接触器的反复动作,使炉温逐渐保持恒定。

(8)观察至炉温恒定后,此实验完毕,断开电源闸刀,准备做下面的实验。

2.热电阻与XCT-102型动圈指示调节仪
(1)选用分度号为BA
2
的热电阻、XCT-102型动圈式指示调节仪。

(2)用QJ23型直流单电桥,测量调整R
1,使其3xR
1
=3x5Ω。

(3)检查XCT-102型动圈式指示调节仪的机械零点是否为零。

(4)将XCT-102型动圈式指示调节仪的给定指针,调至300℃。

(5)按图4接上热电阻以及电源线(注相中线不能接错)。

(6)将热电偶、热电阻同时置于测温场中。

(7)检查各部接线正确无误后,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方可合上电源闸刀。

(8)观察两台仪表温度变化的情况,直至两表温度恒定。

(9)断开所有电源、折线,物归原位。

实验完毕。

注:XCT-101型XCT-102型动圈式指示仪读数时,应使指针和镜中的像相重合,此时读数才准确。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3.实验仪器
4.实验步骤(简图、简述)
5.实验结果分析
6.问题的存在与建议
七、思考题
1.用热电偶测量温度为什么要进行冷端补偿?
2.无论用热电偶或热电阻与动圈式指示调节仪配套测温,为什么分度号是必须强调一致?
3.用热电阻测温时,为什么要采用三线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