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可行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委托单位:某某市工业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有限公司
二O一O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承办单位概况 (2)
1.3项目建设内容 (2)
1.3.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填埋处置工程 (3)
1.3.2严控废物综合利用及填埋处置工程 (4)
1.3.3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贮存转运工程项目 (6)
1.3.4辅助设施 (9)
1.3.5 分期建设内容 (9)
1.4编制依据 (11)
1.4.1法律、法规及有关资料 (11)
1.4.2 环境标准 (14)
1.4.3 其他相关资料 (17)
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7)
1.5.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7)
1.5.2项目建设的意义 (18)
第二章区域概况 (21)
2.1自然环境概况 (21)
2.1.1地理位置 (21)
2.1.2地质、地貌 (21)
2.1.3气候条件 (21)
2.1.5植被与土壤 (23)
2.1.6自然资源 (23)
2.2社会环境概况 (24)
2.2.1历史沿革 (24)
2.2.2行政区划 (25)
2.2.3人口现状 (25)
2.2.4经济概况 (26)
2.2.5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7)
第三章某某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29)
3.1工业固体废物环境规划 (29)
3.1.1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29)
3.1.2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30)
3.1.3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方案 (32)
3.2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36)
3.2.1 工业及生活源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36)
3.2.2 电子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39)
3.3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对策及建议 (40)
3.3.1 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对策及建议 (40)
3.3.2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对策及建议 (42)
第四章厂址选择与评价 (44)
4.1选择原则 (44)
4.1.2 特殊性要求 (44)
4.2场址评价 (45)
4.2.1 有利条件 (45)
4.2.2 不利条件 (46)
4.3场址评价 (46)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47)
5.1总流程 (47)
5.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 (48)
5.2.1环保矿渣砖生产项目 (48)
5.2.2环保钢化砖生产项目 (49)
5.2.3包装废料回收利用项目 (50)
5.2.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填埋项目 (51)
5.3严控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 (53)
5.3.1 有机肥料生产项目 (53)
5.3.2 电镀/线路板污泥综合利用项目 (55)
5.3.3 废电线电缆、废电机、废五金综合利用项目 (56)
5.3.4 废轮胎、废橡胶综合利用项目 (58)
5.3.5 废塑料综合利用项目 (59)
5.3.6 废油脂综合利用项目 (60)
5.3.7 电子废物综合利用及贮存中转项目 (62)
5.3.8 稳定化/固化处理项目 (69)
5.4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贮存中转 (82)
5.4.1 废矿物油、废乳化液综合利用项目 (82)
5.4.2 废有机溶剂综合利用项目 (86)
5.4.3 废包装桶综合利用项目 (88)
5.4.4 金属废液综合利用项目 (92)
5.4.5 感光材料废物综合利用项目 (96)
5.4.6 危险废物贮存中转项目 (97)
5.5主要原材料、资源消耗 (97)
5.5.1 主要原材料 (97)
5.5.2 燃料消耗 (98)
5.5.3 动力消耗 (99)
第六章总图布置与公用辅助工程 (100)
6.1总图布置 (100)
6.1.1 工程实施项目内容 (100)
6.1.2 平面布置原则 (101)
6.1.3 厂区平面布置 (101)
6.1.4 厂区高程布置 (103)
6.2公用工程 (103)
6.2.1 供电 (103)
6.2.2 供水 (104)
6.2.3 排水 (104)
6.3辅助设施 (105)
6.3.1 运输 (105)
6.3.2 机修 (105)
6.3.3 化验分析 (105)
6.3.4 道路工程 (105)
6.3.4 电信与通讯 (106)
6.3.5 危险化学品仓库 (106)
6.3.6 绿化 (106)
第七章主要工程量 (107)
第八章环境保护、职业卫生与安全 (108)
8.1污染物产生与控制 (108)
8.1.1 水污染物控制 (108)
8.1.2 大气污染源分析 (119)
8.1.3 噪声源分析 (132)
8.1.4 固废产生分析 (132)
8.2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133)
8.2.1 方案编制目标 (133)
8.2.2 水土保持防治分区 (134)
8.2.3 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 (134)
8.2.4 分区防治的水土保持措施 (135)
8.3环境监测 (136)
8.4安全与职业卫生 (136)
8.4.1 主要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136)
8.4.2 有关法律法规依据 (137)
8.4.3卫生安全防护措施 (138)
8.4.4劳动安全措施 (139)
8.5消防 (139)
8.5.1 火灾隐患分析 (139)
8.5.2 消防设施 (140)
8.5.3 消防安全管理 (140)
第九章节能降耗 (142)
9.1物耗指标 (142)
9.2节能措施 (142)
9.3节水措施 (143)
第十章机构设置与劳动定员 (144)
10.1建设与运营模式 (144)
10.2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 (144)
10.2.1 项目法人及组织机构 (144)
10.2.2 管理机构组织方案及体系图 (144)
10.3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 (145)
10.4人员来源和培训计划 (147)
第十一章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148)
11.1实施原则与步骤 (148)
11.1.1 实施原则 (148)
11.2项目分期实施说明 (150)
11.3计划主要履行单位的选择 (150)
11.4招标投标 (151)
11.4.1 招标范围 (151)
11.4.2 招标组织形式 (151)
11.4.3 招标方式 (151)
11.5勘察、设计、施工与安装 (153)
11.6调试与试运转 (153)
11.7运营 (153)
11.8项目实施进度 (153)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55)
12.1投资成本估算 (155)
12.1.1 编制说明 (155)
12.1.2 编制依据 (155)
12.1.3 静态投资估算 (155)
12.2资金筹措 (156)
第十三章财务评价及效益分析 (158)
13.1财务编制说明及依据 (158)
13.1.1 编制说明 (158)
13.1.2 编制依据 (158)
13.2一期经济效益分析 (158)
第十四章风险分析 (162)
14.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 (162)
14.2风险程度分析 (164)
14.3风险防范对策 (165)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168)
15.1结论 (168)
15.2建议 (169)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某某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

(2)管理和建设单位
本项目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建设和运营,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单位均为某某市工业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

(3)项目类别及性质
某某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为新建项目,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中属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填埋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属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N类)——环境管理业(80大类)——环境治理中类(802)——危险废物治理小类(8024)。

在《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属鼓励类。

(4)建设地点及占地面积
某某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备选场址选在某某市北惯镇台丹村辖区内的百足山、朝丽山、横山之间的地段,规划用地总面积约247400平方米,首期用地面积为167400平方米,二期用地面积为80000平方米,详见图3-1。

(5)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分二期建设。

一期处理处置规模26.849万吨/年,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5.8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12.8万吨/年,填埋处置3.0万吨/年),严控废物7.5
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6.225万吨/年;填埋处置0.975万吨/年,电子废物中转处置0.3万吨/年),危险废物3.549万吨/年(其中中转处置量0.549万吨/年;综合利用量3.0万吨/年)。

二期增加处理规模16.99万吨/年,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9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7万吨/年,填埋处置2万吨/年),严控废物6.22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4.945万吨/年;填埋处置0.955万吨/年,电子废物中转处置0.32万吨/年),危险废物1.77万吨/年(其中中转处置量0.34万吨/年;综合利用量1.43万吨/年)。

某某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采用如下方式处理处置工业固体废物:
一、收集、贮存、处理处置二类工业固体废物和严控废物,处理处置方式为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填埋处置;
二、电子废物(严控废物类)收集贮存,并进行资源化减量化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电子废物中转至**废旧电子电器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置;
三、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并进行资源化、减量化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危险废物中转至到***危险废物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置。

(6)职工人数
项目建设后,处置中心职工总人数150人,运输车队70人,合计220人,其中110人住在处置中心宿舍,110人住在某某市。

(7)工作制度:每天1-3班8-24小时,全年工作200-300天,具体见8.1.2节。

1.2承办单位概况
承办单位名称:**县工业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地址:。

承办单位法人代表:***。

承办单位概况:某某市工业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经营HW6、HW16、HW17资质的专业危险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公司。

某某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是按照《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及《某某市环境保护规划》成立的集中、统一处理某某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严控废物,以及危险废物、电子废物贮存、利用、中转处置的定点单位,得到广东省及某某市的政策支持,项目服务区域:某某市及珠江三角洲、粤西地区。

本项目建设资金以某某市工业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自筹解决为主,不足部分争取省、市环保专项资金扶持。

1.3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工业固体废物分类管理有关规定,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填埋处置工程、严控废物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工程(含电子废物综合利用及贮存中转工程)、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贮存中转工程三部分,以及相关辅助设施,具体建设项目内容见图6-1。

1.3.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填埋处置工程
某某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处理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种类及数量见
表1-1。

一期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5.8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12.8万吨/年,填埋处置3.0万吨/年);二期增加处理量9.0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7.0万吨/年,填埋处置2.0万吨/年)。

工程项目包括: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分选车间:占地面积1760m2;建设面积1000m2。

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实行分区、分类堆放,同时分选为可回收利用部分及不能利用部分两类。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车间:占地面积2570m2;建设面积1220m2,分可回收利用废物贮存区及不能利用废物贮存区。

3)环保矿渣砖及环保钢化砖生产车间:占地面积2760m2;建设面积2100m2,利用冶炼渣(含有色金属冶炼渣HY17)、选矿渣(含有色金属选矿渣HY20)、粉煤灰等生产环保矿渣砖;利用五金打砂渣、抛光渣、水磨渣、氧化铝渣等生产环保钢化砖。

4)一般工业废物填埋处理工程(一期填埋区占地面积45380m2预留二期填埋区用地30000m2):不能利用的废物经稳定/固化处理后,进行无害化填埋处置。

1.3.2严控废物综合利用及填埋处置工程
某某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处理处置严控废物(含电子废物)种类及数量见表1-2。

表1-2 严控废物处理种类及数量一览表
一期处理严控废物合计7.5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6.225万吨/年(含电子废物综合利用2.45万吨/年);填埋处置0.975万吨/年,电子废物中转处置0.3万吨/年],二期增加处理严控废物合计6.22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4.945万吨/年(含电子废物综合利用1.17万吨/年);填埋处置0.955万吨/年,电子废物中转处置0.32万吨/年]。

工程内容包括:
(1)严控废物进料贮存车间:占地面积3310 m2;建筑面积1570m2,分为回收利用废物及不利用废物两个贮存区;
(2)稳定化/固化处理车间:占地面积2860m2;建筑面积1710m2,分为:1)填埋污泥脱水区:包括对医院废水处理污泥(HY01)、制药企业废水处理污泥(HY02)、化工工艺污泥及化工废水处理污泥(化工)(HY12)、印染废水处理污泥(印染)(HY13)、制革边角料和废水处理污泥(制革)(HY15)、废五金和废塑料拆解产生的不再利用废物及污水处理污泥(废五金和废塑料拆解)(HY19)、造纸废水处理污泥(HY18)等七类严控废物和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其他普通工业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以进行脱水,使之达到填埋需要的含水率要求。

2)填埋污泥稳定化/固化处理区:对需要填埋的污泥、焚烧炉焚烧残渣(生活垃圾焚烧)(HY16)通过加入石灰、矿渣等调整剂使污泥稳定,使之达到填埋要求。

(3)可回收利用严控废物综合利用车间:占地面积7590m2;建筑面积4220m2;内分为:
1)有机肥料生产车间(建筑面积1000m2);
2)废油脂利用及处理车间(建筑面积300m2);
3)电镀/线路板污泥综合利用及处理车间(建筑面积1000m2);
4)废电线电缆、废电机、废五金利用处理车间(建筑面积800m2);
5)废橡胶、废轮胎、废塑料利用及处理车间(建筑面积800m2);
6)生产废水预处理车间(建筑面积320m2)。

(4)电子废物综合利用及贮存转运工程项目
项目占地面积3330m2;建筑面积2210m2,内分为:
1)电子废物分选贮存车间(建筑面积700m2)
废电池、废光管、灯泡收集后全部中转,不进行单独处理处置。

待电子废物贮存量达到一定数量时转运至**废旧电子电器综合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

废旧电子电器(含废旧打印机耗材)、废线路板、废敷铜板进入废旧电子电器综合利用车间。

2)电子废物综合利用车间(建筑面积1510m2)
废旧电子电器(含废旧打印机耗材)经过拆解、分选后得到各种可以回收利用的塑料、玻璃、金属等原料,其中的线路板和直接收集到的废线路板、废敷铜板经过粉碎、分选后,回收其中的金属,难于回收的部分(陶瓷、塑料、氧化物等)则作为复合板生产原料,没有利用价值部分安全填埋。

(5)严控废物填埋区(一期填埋区占地面积30000m2,预留二期填埋区用地20000m2)。

(6)渗滤液收集池及事故应急池:占地8380m2。

1.3.3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贮存转运工程项目
某某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贮存转运工程项目具体内容包括:一期处理危险废物3.549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3.0万吨/年,中转5490吨/年);二期处理危险废物1.77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1.43万吨/年,中转3400吨/年)。

某某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综合利用危险废物种类及数量见表1-3。

(1)危险废物进料贮存车间(占地面积2760m2,建筑面积1690m2),内分为:可回收利用废物贮存区和待转移危险废物中转贮存区。

(2)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车间(占地面积6620m2,建筑面积3430m2),内分为:1)有机溶剂废物综合利用车间(建筑面积250m2);
2)废矿物油、废乳化液综合利用车间(建筑面积550m2);
3)金属废液综合利用车间(建筑面积800m2);
4)感光材料废物综合利用车间(建筑面积300m2);
5)废包装桶综合利用车间(建筑面积1300m2);
6)生产废水预处理车间(建筑面积280m2)。

(3)待转移危险废物中转贮存区
不能够回收利用或者暂时无法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贮存在危险废物贮存车间,该车间按照危险废物类别划分为不同的分区,待危险废物贮存量达到一定数量时转运至**危险废物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置。

待转移危险废物种类及数量见表1-4。

表1-4待转移危险废物种类及数量
1.3.4辅助设施
某某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辅助设施见表1-5。

表1-5 辅助设施一览表
序号设施名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1维修车间940490
2办公及分析化验室16602200
3食堂及宿舍15002200
4供水站550290
5输电站及配电房800540
6污水集中处理站2790500
7危险化学品仓库1800640
8应急救护站470440
9成品仓库1170740
10道路绿化用地38400(占规划用地23%)
1.3.5 分期建设内容
本项目分二期建设。

一期总占地面积为167400平方米,处理处置规模26.849万吨/年,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5.8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12.8万吨/年,填埋处置3.0万吨/年),严控废物7.5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6.225万吨/年(含电子废物利用2.45万吨/年);填埋处置0.975万吨/年,电子废物中转处置0.3万吨/年],危险废物3.549万吨/年(其中中转处置量0.549万吨/年;综合利用量3.0万吨/年)。

二期增加用地面积80000平方米,增加处理规模16.99万吨/年,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9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7万吨/年,填埋处置2万吨/年),严控废物6.22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4.945万吨/年(含电子废物利用1.17万吨/年);填埋处置0.955万吨/年,电子废物中转处置0.32万吨/年],危险废物1.77万吨/年(其中中转处置量0.34万吨/年;综合利用量1.43万吨/年)。

本项目分期规划建设内容见表1-6。

1.4 编制依据
1.4.1法律、法规及有关资料
1.4.1.1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颁布并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修正并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颁布,2000年9月1日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颁布,1997年3月1日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0月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6月28日颁布,2003年10月1日实施。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通过,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颁布并实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6月25日颁布,1998年8月29日修订。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11月1日颁布,1998年1月1日实施。

(12)《中国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20日颁布,1985年1月1日实施,
1998年4月29日修改。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修订。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26日颁布,1990年4月1日实施。

1.4.1.2全国性法规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3.20。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

(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000年11月26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4号,2000年3月20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7.1
(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

(8)《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保局、经贸委、外经贸部、公安部环发[1998]089号)。

(9)《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1999.10.1。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令14号),2003.1.1。

(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3.3.15。

(12)《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3]199号)。

(13)《关于执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等五部委发改价格[2003]874号)。

(14)《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408号),2004.7.1。

(1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年10月11日。

(16)《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3日。

(17)《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7年。

1.4.1.3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04年7月29日第二次修改。

(2)《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9月24日颁布,2005年1月1日实施。

(3)《广东省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粤府[1994]12号。

(4)《广东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计划》,2005年11月。

(5)《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年。

(6)《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粤府办[2000]7号。

(7)《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粤府办[1997]29号。

(8)《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粤府函[1999]553号。

(9)《广东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03。

(10)《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2007。

(11)《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年5月。

(12)《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2001年9月。

(13)《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2000年5月。

(14)《广东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2001年7月。

(15)《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1997年12月。

(16)《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1999]74号。

(17)《广东省危险废物转移报告联单管理暂行规定》,广东省环境保护局,1997年12月15日。

(18)《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粤环[2003]54号。

(19)《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2005年11月29日。

(20)《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2005年3月。

(21)《广东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2006年8月。

(22)《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4]232号。

(23)《广东省农业保护条例》,1998年10月1日。

(24)《漠某某水质保护规划》,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2001年6月。

(25)《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某某市人民政府,2005年。

(26)《某某市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城市与资源规划系,某某市建设局,2005年8月。

(27)《某某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996-2015)》,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8)《某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2000年4月。

(29)《某某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某某市人民政府,2006年。

(30)《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2007年7月。

(31)《某某市大气环境容量研究》,某某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004年12月。

(32)《某某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年),某某市人民政府,2007年12月。

(33)《某某市统计年鉴》(2001-2007),某某市统计局。

1.4.1.4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1)《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06。

(2)《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

(3)《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2002年5月17日。

(24)《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试行)》(HJ/T181-2005)。

1.4.2 环境标准
1.4.
2.1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

(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1993)。

(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5)《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1991)。

(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

(7)《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

(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1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1995)。

1.4.
2.2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标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

(4)《恶臭污染物控制标准》(GB14554-93)。

(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7)《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9)《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

(10)《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1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1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1996)。

(1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

(14)《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

(15)《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16)《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44-85)。

(1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1.4.
2.3设计规范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7)《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3-2002);(11)《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12)《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1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87);
(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7)《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18)《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2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73-2002);
(2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3-2001);
(23)《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
(25)《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规范》(GBJ242-82);
(2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3-2003);(2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
(28)《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GBJ10-89);
(29)《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
(30)《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31)《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2);
(3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3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63-87);
(3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3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1994);(36)《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3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38)《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95);
(3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转制设计规范》(GB50058-1992);(40)《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HG/T20507-2000);
(41)《仪表配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T 20512-2000);(42)《控制室设计规定》(HG/T 20508-2000);
(43)《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 20503-2000);
(44)《信号报警、安全联锁系统设计规范》(HG/T 20511-2000);(4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98);
(46)《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
(47)《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53-1988);
(48)《管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SY/T 0315-1997);(49)《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HGJ 223-1991);
(50)国家及地方颁布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及规定。

1.4.3 其他相关资料
(1)《某某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及可行性实施方案》,某某市工业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提供。

(2)某某市环保局,某某市政府办、县环保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建设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北惯镇政府《关于某某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的选址论证意见》。

1.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5.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某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产生的“三废”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经过近几年的环境综合整治,某某市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基本得到遏制,但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仍有日趋恶化的趋势,引发了一系列的水源、农田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已直接妨碍了某某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

究其原因,主要是某某市的工业体系以五金刀剪企业为主,生产过程产生的五金表面处理废物,如抛磨废渣及电镀表面处理污泥等,产生量大,涉及范围广,没有一个相对集中处理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场所,企业单独处置难度太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