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吸附处理输油站污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3年第29卷第3期P E T R O C H E M I C A L SA FE T Y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R O T E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气浮+吸附处理输油站污水
简作柱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湖北荆门448002)摘要:通过对石油管道输油站水质特性分析,采用隔油一气浮一吸附工艺处理洪湖站的生产废水。
实践表明,气浮一吸附工艺能有效地去除输油站废水中的C O D和N H3-N等污染物,使外排水水质优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二级标准。
关键词:输油站废水气浮吸附
中国石化原油长输管道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输油站地处偏僻农村,排放的污水成分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石油类、氨氮、悬浮物等¨j,直接排放将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荆门输油处洪湖输油站采用隔油一气浮一吸附工艺对输油站污水进行处理,可有效地去除石油类、氨氮、悬浮物等,实现了达标排放,保护了周边生态环境。
1输油站污水的水量水质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荆门输油处洪湖输
反冲洗油站排放的生产污水主要由原油罐区初期雨水、原油罐清洗污水组成,间断排放,水量平均200 m3/次。
原水水质见表1。
表1输油站污水原水水质m s/L 项目C O D N H3-N pH油悬浮物挥发酚范围1100。
50010~606~95~8050—3001~l O
2污水处理工艺
2.1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含油污水一调节池H一级提升泵H预处
竖鎏坚叁璺l自来水
达标排放._—塥历西矗:i磊
PA C、P A M加药装置堡量H鎏查坌童壁
排油l
自誊水田
i
{二级提升泵|.—■中间r—1’。
’———’’’。
一r。
‘‘一
反冲洗
图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
原油罐区初期雨水、清罐污水经收集后自流
进入污水调节池。
调节池内设浮油收集器,收集
表面浮油。
污水由提升泵送人预处理器,将污水
中没有沉淀的小颗粒杂质及絮状油块由过滤器中
微孔不锈钢网去除。
过滤后的污水切向进入油水分离器,在离心
力作用下,通过改性的PP毡,使油水吸附分离。
经过吸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混合反应器,添
加高分子絮凝剂和助凝剂进行粗粒化分离,使污
混合反应器
排油
水箱|.—_1涡凹气浮
水中的微细油珠得以分离。
混合反应器的出水自流进入涡凹气浮,在气浮装置中浮选,完成除油任务。
净化后的水自流“II-‘‘II-’...I’...I I II,’II...-Ⅲ}‘II I (I)
收稿日期:2013—03—07。
作者简介:简作柱,男,1995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加工专业,现在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荆门输油处从事安全环保管理工作。
工程师。
E.m a i l:j i anzuozhu@126.com
±歪塑垡三窒全堑堡挺查★2013年第29卷第3期
进入中间水箱,再由提升泵提升至核桃壳过滤器过滤,去除有机污染物。
2.2主要设备、设施功能特点
2.2.1格栅
原油罐区初期雨水及清罐污水由管网汇流经调节池前端格栅(栅隙为10m m)井,拦截去除粗大漂浮物及悬浮物。
2.2.2调节池
含油污水调节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为16.8m X10m X3m,埋入地表以下,收集、储存调节原油罐区初期雨水、清罐污水,污水停留时间≥10h。
池内设浮油收集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前,开启浮油收集泵,将浮油收集至废油箱。
2.2.3预处理器
预处理器为D800m m X1400m m钢制筒体,内筒采用不锈钢网筒复合聚丙烯滤料,外缠绕不锈钢微孔丝网。
调节池中污水经一级提升泵提升进入预处理器,污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及大颗粒油珠流经微孔过滤网时被去除。
当过滤达到一定压差时,对微孑L过滤器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污水排人调节池。
2.2.4油水分离器
油水分离器为D1600m m×2600m m钢制筒体,内部设置PPl、PP2吸油毡吸附过滤滤芯。
切向进入油水分离器的污水在离心力作用下,流经P Pl、PP2吸油毡,在微小流道中,微小颗粒油滴在此互相碰撞,集聚成大颗粒的油滴,当大颗粒油粒的浮力大于PP毡吸附力时,油粒上浮至油水分离器顶部集油腔,分离后的废油排入储油槽。
2.2.5混合反应器
混合反应器为2000m m×1000m m x1200 m m的钢制容器,内有两级各1m3有效反应容积,混合反应时间各6m i n。
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的污水自流进入混合反应器,在此添加高分子絮凝剂和助凝剂。
通过搅拌机的作用,使水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物在水流搅动和絮凝剂的架桥作用下,通过吸附架桥和沉淀网捕等机理,凝集成大的絮体【2J,以利于在气浮中附着气泡上浮而去除。
经絮凝后的污水自流进入涡凹气浮装置。
2.2.6加药装置
该装置设有两套加药装置,分别投加絮凝剂(PA C)和助凝剂(PA M)。
药剂首先通过人工加入溶解系统,在搅拌器的作用下与水充分混合、溶解,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由计量泵分别定量投加至混合反应器与污水充分混合。
2.2.7涡凹气浮
涡凹气浮为3050m m×1300m m×1800m m 钢制容器,配套有曝气机、刮渣机等。
絮凝后的污水首先进入涡凹气浮的曝气小室,污水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充气段,与涡凹气浮曝气机产生的微气泡充分混合。
曝气机的旋切式叶轮在高速旋转下产生抽真空作用,吸入空气及回流水,完成有效的气水混合及混合相互切割,从而产生大量的细微气泡,并螺旋型地上升到水面。
由于气水混合物之间密度比水小,产生了一个垂直向上的浮力,将固体悬浮物或微米级微小油珠带到水面。
上浮过程中,微气泡会附着到悬浮物或油珠上,到达水面后,固体悬浮物或油便依靠这些气泡支撑维持在水面上。
净化后的污水在排放前先经由金属板下方的出口进入溢流槽,溢流槽控制着气浮槽的水位,以确保槽中的液体最适合浮选。
净化后的污水由溢流槽自流至中间水箱∞J。
开放的回流管从曝气分离段沿着气浮槽的底部伸展到曝气段,在产生微气泡的同时,机械旋切式曝气机会在曝气段池底形成一个负压区,这种负压作用使废水从池子底部回流到曝气区,然后又返回浮选段,确保在没有浮选彻底和没有进水流量的情况下,浮选仍不断进行,有效地解决了含油废水的积泥和重油在池底聚集的问题。
2.2.8中间水箱
中间水箱起到缓冲作用,其出口的二级提升泵将污水送人核桃壳过滤器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
2.2.9核桃壳过滤器
核桃壳过滤器为D800m m x3800m m钢制
(下转第64页)
64——一!歪塑垡三窒全堑堡垫查查兰Q!!±笙望鲞箜!塑
应实时保存和刻盘。
摄像效果依水质清晰度而定,光线不足时应打开水下照明灯。
3结语
福建L N G接收站所处湄洲湾海域潮差较大,海水流速较大,携带的泥沙和污物容易进入海水取水口区域,淤积在池底,对海水泵、下游供水管线以及开架式气化器都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通过本次清淤作业发现,海水取水口区水下淤泥情况比较严重,最厚处达到约2.6m。
因此建议定期对海水取水口区进行水下探摸检查,如果发现淤泥淤积严重,要及时进行清淤作业,排除隐患,从而保证L N G接收站海水泵、海水管路及气化设备的安全顺利运行。
作为一种清洁绿色能源,液化天然气近期已在国内引起各大石油公司的重视。
作为我国未来
(上接第54页)
筒体,使用经特殊加工后的核桃壳为过滤介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抗压能力强(23.4kgf/cm2)、229.5Pa,化学性能稳定、硬度高,长期使用不需要更换。
吸附截污能力强、亲水性好、抗油浸。
3运行情况
自2009年洪湖站生产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完成以来,生产运行正常,外排水合格率达100%,水质优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 B8978--1996)一级标准。
2011年11月湖北省环境监测总站对洪湖站的外排污水进行了连续检测,数据见表2。
能源策略基础设施的L N G接收站项目在国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取水口区作为接收站的重要设施,设计和建设时必须考虑淤泥的淤积作用,从而保证投资巨大的LN G接收站项目的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初燕群,陈文煜,牛军锋,等.液化天然
气接收站应用技术[J].天然气工业,
2007,27(1):120—123.
[2]李志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工艺系统
[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2,14
(6):8-11.
[3]张奕,吴斌,艾绍平.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的工艺流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
然科学版),2012,14(1):104.106.
4结语
I)中国石化管道分公司荆门输油处洪湖输油站采用的气浮一吸附工艺满足间断性排放污水处理要求,操作简单方便,运行成本低。
2)气浮一吸附工艺有效地去除了油污杂质,出水油含量≤5m g/L,达到《1号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3)该装置配套的浮油收集器有效地回收了调节池内污油,减少了含油量对污水处理装置运行的影响。
表2外排污水检测结果m s/L(pH除外)参考文献: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检测执行标准
pH值6.6l一7.55G B/T6920—1986
阴离子洗涤剂O.008G B/T7494一1987
悬浮物26—28G B/T1190I一1989
磷酸盐O.111~0.124G B/T11893--1989挥发酚0.022G B/T7490--1987氨氮6.53~7.37G B/T7479—1987化学需氧量67~79G B/T l1914--1989六价铬0.00l G B/T7467—1987油类无G B/T16488--1996[2]
[3]
王良军,吴孟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设计
手册[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
社,1996.
韩国义,郑俊,王正收,等.隔油/气浮/
两段生化法处理炼油厂废水[J]。
中国给
水排水,2010,26(2):64—67.
纪轩,污水处理工必读[M].北京:中
国石化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