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尔木市第二中学历史教学设计
年级
组别
高一历史备课人王志海授课时间2019.4 课题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个大国的转身
课型讲授新课
课标[来
源:]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的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来源:学§科§网]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源:学&科&网]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人民版)中3·2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教材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切入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上来||,一方面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方面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意义||。
另一方面||,还要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广义上来说完成本课的学习也将有助于必修三4·3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节的学习、领会与把握||。
本节内较容在高考考纲要求较高||,考的较频繁||。
教[来源:1ZXXK]学目[来源:1ZXXK]标知识与能力[来源:1ZXXK][来
源:Z+xx+]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工作重心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及其有关改
革开放的决策||,认识它在新中国历史上的深远意义||。
[来源:学&科
认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
了解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认识其开放的层次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
收集和整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城市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史
料||,学习搜集整理史料的能力和历史比较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
和发展过程和成就||,加深对改革开放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对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的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及其历史意义||。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及其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
难点
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意义||。
教学
方法
比较法、启发式、阅读法、多媒体、自主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高一(7)班为理科班||,班中同学比较活跃||,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历史意义都较为熟悉||,但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欠缺理性的认识||。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明标自学
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导入】
十年文革||,中国损失了5000亿元||,在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上
倒退了一大步||。
与此同时||,世界许多国家在发展||。
中国与世界的
差距拉大||。
中国该何去何从?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一位老人||,一
位伟人||,“一个人||,和一个时代”||,正是他领导中国人民富了起
来||,正是他带领中国完成了从思想到实践的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实现了一个大国的(艰难)转身!下面我们开
始今天的学习||。
【自主学习一】
阅读课本第一目【工作重点的转移】教师补充背景(“两个凡是”、关
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学生回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自主学习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有哪些?(根据意义||,强调转折)
教
学
过
程
环节二 合作探究 环节三 点拨拓展
(备注:合作探究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点拨拓展一】
中国共产党三次重心转移
背
景内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927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农村根据地,
开辟农村根据地,以以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利的前夕,在19491949年的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七届二中全会上。
上。
工作重心由工作重心由乡村转乡村转移到城市。
移到城市。
粉碎粉碎““四人帮四人帮””后,后,1978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上。
以以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为工作为工作重心。
重心。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点拨拓展二】
20世纪中国三次巨变
【过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但是中国这么大
||,各方面的工作千头万绪||,改革究竟先从哪里重点开展呢?有人说从城市开始;有人说从农村开始;还有人说从沿海开始||。
那么你的看法是什么?(学生回答:农村)
阅读课本第二目【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点拨拓展三】
什么是改革?(改革的前提、内容、根本目的、实质?
【合作探究一】
根据材料回答: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呢?农村改革首先开始的省份?
引导学生回答||,老师强调国情||。
【自主学习三】
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是什么?
强调: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所有权)||,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经营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联系前面的改革的含义)
【自主学习四】
以安徽凤阳为例||,思考:比较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前后
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1)改革前||,人们面临着生存的困境||。
改革后||,人们生活变化很大||。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
(2)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根据教材||,总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点拨拓展四】
【过渡】农村改革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自主学习五】
读材料||,思考问题||,制作表格合作完成:
学生口述(或上讲台板书)自制表格:
时间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基本任务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
的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改革原则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引导学生归纳城市改革的意义?
调动了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
鼓励学生归纳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提示:动力、深化)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深化||。
【过渡】
在经济领域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也一步
步的初步形成||。
阅读课本第三目【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自主学习六】
自学教材第三目||,思考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开始的省份?原因?对
外开放格局是怎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广东、福建)||,原因:封闭自守导致长期落后||,现代
化建设的需要||。
基本国策||。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
【合作探究二】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有何不同?(从前提、性质、
结果思考)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历史的启示?
教学
过程
环节四随堂检测二次备课多媒体展示随堂检测部分
课
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切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奇迹地实现了一个大国的华丽转身!
课后作业
围绕“感恩改革开放||,珍惜高中生活||。
”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教师结合事先准备的图片)||。
要求:①联系实际||,史论结合;②问题角度要小;③相互合作、相互评价||。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