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20课 兴 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白对译
点击进入WORD链接
• 本文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论证了中心 论点——国家的兴盛、衰亡,能否任用贤能之
人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 1.文章分为两段,两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请简要分析。
• 【答案】文章第一段是提出并分析问题,即 “为什么”,第二段是解决问题,即“怎么 办”,段与段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首段开宗明义,从国家兴衰 的高度,提出“任贤”与“弃贤”的问题。 接着列举商、周、两汉、魏晋以至唐代举盛 衰亡的历史,用不可辩驳的具体事实,进一
背景解读
• 仁宗庆历年间有庞大的军队,但百万大军缺 乏严格的训练,养成了骄堕习气,当时战事 不断,但多以宋军败北而告终。真宗景德元 年,宋与契丹订立了《澶渊之盟》。神宗即 位后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把希望 寄托在王安石变法上。但王安石变法触及社 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触及官场的腐败、用 人体制,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轩然大波,最
•如果他终日置身于达官显贵、府第官场之中, 又怎能超然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 且徐行”呢?饱经风霜方能凝练出首首好诗, 历经磨难而壮心不已,方造就了苏轼这样一 位才华盖世、后人景仰的伟大诗人。
对接高考 综合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徐谊,字子宜,一字宏父,温州人。乾道八年进士,累官 太常丞。孝.宗.临御久,事皆上决,执政惟奉旨而行,群下多恐 惧顾望。谊谏曰:“若是则人主日圣,人臣日愚,陛下谁与共 功名乎?”及论乐制,谊对曰:“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 陂,其官坏。”上遽改容曰:“卿可谓不以官自惰矣。”
• C.徐谊一心为政敢冒大不韪。孝宗驾崩, 光宗生病,他果断主张在神祠郊庙祈祷进迎 嘉王参与决断大事并代父主丧。
• 【答案】C
• 【解析】“主张在神祠郊庙祈祷进迎嘉王参 与决断大事”是在孝宗病重时。
Hale Waihona Puke •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谊以书谯赵汝愚曰:“自古人臣为忠则忠, 为奸则奸,忠奸杂而能济者,未之有也。”
字音
陈蕃.( fān ) 扰.攘.( rǎo )( rǎng )
轶.( yì)
仲虺.( huǐ )
谠.直之路( dǎng )
谗.谀.( chán )( yú) 祭.公谋父.( zhài )( fǔ )
通假字
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涂”同“途”,指治世的境 界)
古今异义 (1)魏、晋而下,至.于.李唐 古义:到。 今义:一般用于下一句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 (2)则才.能.者进矣 古义:有才能的人。 今义:知识和能力。
• (2)侂胄恃功,以赏薄浸觖望。谊告汝愚曰: “异时必为国患,宜饱其欲而远之。”
• 【答案】(1)徐谊写信责备赵汝愚说:“自古 以来做人臣子的,忠就是忠,奸就是奸,忠 奸相杂却能办成大事的,还未曾有过这样的 事。”
• (2)韩侂胄仗恃有功,因赏赐太少渐渐心生怨 恨。徐谊告诉赵汝愚说:“(韩侂胄)以后必
(3)流.俗.所共知耳 古义:一般人。 今义: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一词多义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动词,兴盛 (1)兴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动词,起,起来
汉大兴.兵伐匈奴 动词,发动
(2)虽昏 田乱 虽.之 薄恶世,虽.收有可之亩亦十不石兴
连词,即使 连词,虽然
(3)众其博衰询也众.亦庶有 名王词嘉,、一傅般喜人、陈 蕃、李固之众. 名词,类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形容词,众多
•第20课 兴 贤
• 菩萨蛮
• 王安石
•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 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 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 【赏析】 此词为作者晚年隐居江宁半山之 作。此词以精练的笔墨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湖 光山色。词中营造出清隽秀丽、悠闲恬静的 意境,以此来抒发洒脱放达之情,以求得精 神上的安慰和解脱。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六》)
•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项是( )
• A.孝宗疾/浸棘上久/稽定省/谊入谏/退告宰 相曰/上慰纳从容/然目瞪不瞬/意思恍惚/真疾 也/宜祷祠郊庙/进皇子嘉王参决/
• B.孝宗疾浸棘/上久/稽定省/谊入谏/退告宰 相曰/上慰纳从容/然目瞪不瞬/意思恍惚/真疾 也/宜祷祠郊庙/进皇子嘉王参决/
• C.孝宗疾浸棘/上久/稽定省/谊入谏退告/宰
• 【答案】D
• 【解析】孝宗的病越来越重,光宗长期拖延 不去问安,徐谊入朝进谏,退下来告诉宰相 说:皇上待人接物从容不迫,但目光直视不 眨眼,神思恍惚,是真的有病。应当在神祠 郊庙祈祷进迎皇子嘉王参与决策大事。
•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孝宗,南宋皇帝赵昚的庙号。庙号是古 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有一定地位的 人死后的评判性称号。
• B.宫、商、角、徵、羽,古人认为这五声 分别代表君、臣、民、事、物,五声不乱, 国家的政治就会清明。
• C.陛辞,临行前向皇帝告别。陛,特指皇 帝宫殿的台阶;陛下,指宫殿的台阶下,后 用于对帝王的尊称。
• 词人描绘春景时,无典故,不雕琢,语言清 新、自然,数笔就勾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 娴静的画面,其中有日景、夜景,有青山绿 水、花红柳翠的明丽色彩,也有流水潺潺、 黄鹂鸣啭的声响,而作者的形象就淡入这画 面中。全词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着政
作者介绍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号半山。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 石在诗、文、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
• 【答案】A
• 【解析】“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 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的评判性称号”是指谥 号。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 )
• A.徐谊不忘职责敢于劝谏。孝宗独揽朝纲, 他谏之以理;谈论乐制、出官辞行,谏孝宗、 光宗以戒骄修德。
• B.徐谊为民申冤备受爱戴。徽州任上,细 心断案,平反冤狱,真凶得惩,全郡人都给 予了他很高的评价。
技法镜鉴
• 《兴贤》引用史实作为论据,先后举了商、 周、两汉的兴衰作对比,并且运用人人皆知 的事例增强说服力,最后一笔带到李唐,并 用自己的话予以论证,可谓充分有力。
• 【即时小练】
• 使用例证法,以“磨难”为题写一段文字。 (200字左右)
• 【答案】示例:
• 磨难,也是一笔财富。苏轼一生颠沛流离, 多次被贬、下狱,晚年被流放到荒芜的海南 岛,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或许,正是生活 的磨难将他的诗句锤炼得炉火纯青。如果他 终日置身于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中, 他又怎能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这样激昂豪迈、响彻山河的千古名
孝宗疾浸棘上久稽定.省.谊入谏退告宰相曰上慰纳从容然 目瞪不瞬意思恍惚真疾也宜祷祠郊庙进皇子嘉王参决丞相留 正不克用。
孝宗崩,上不能丧。谊与少保吴琚议,请太皇太后临朝, 扶嘉王代祭。及将禫,正忧惧,仆于殿庭而去。谊以书谯赵汝 愚曰:“自古人臣为忠则忠,为奸则奸,忠奸杂而能济者,未 之有也。”汝愚问策安出,谊曰:“此大事,非宪圣太后命不 可。而知阁门事韩侂胄,宪圣之戚也,同里蔡必胜与侂胄同在 阁门,可因必胜招之。”侂胄至,汝愚以内禅议遣侂胄请于宪 圣,侂胄因内侍达汝愚意,宪圣许之。
• 2.从技法上看,课文是怎么论证“为什么要 兴贤”的?
• 【答案】①正反对比论证——兴贤则昌(正), 反之则亡(反)。②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列 举历史事实,以古证今。
• 3.联系课文,结合实际,你认为我们应当怎 样做才能留住人才?
• 【答案】在课文中,作者认为要广泛听取能 人的意见,广开言路,疏远小人,不拘泥于 文辞等表面的东西,不在小处苛求于人,如 果能按照这样去办,就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 处于今天的社会,我们对人才也要开“绿 灯”,给他们创设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安 下心来发挥才干。同样,要重视他们的才能, 让其自由发挥。
知徽州,陛.辞.,属光宗初受禅,谊奏:“三代圣王,有至 诚而无权术,至诚不息,则可以达天德矣。”至郡,歙县有妻 杀夫系狱,以五岁女为证,谊疑曰:“妇人能一掌致人死乎?” 缓之未覆也。会郡究实税于庭,死者父母及弟在焉,乃言:“我 子欠租久系,饥而大叫,役者批之,堕水死矣。”然后冤者得 释,吏皆坐罪,阖郡以为神。
宁宗即位,侂胄恃功,以赏薄浸觖望。谊告汝愚曰:“异 时必为国患,宜饱其欲而远之。”不听。
汝愚雅器谊,除授建明多咨访,谊随事裨助,不避形迹, 怨者始众。尝劝汝愚早退,汝愚亦自请。侂胄疑将排己,首谒 谊,退束装,冀谊还谒,留之通殷勤,谊不往。
初,金攻庐、楚不下,留兵缀濠州以待和,时时钞掠,淮 人大惊。谊昼夜拊循,益严备御。朝廷惧生事,移知隆兴府以 卒,后谥忠文。
词类活用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
文言句式
• (1)有贤而用,国之福也( 判断句 ) • (2)不责人以细过( 状语后置句,应为“不以
细过责人” )
• 得贤才者得天下,非知其难,而行之难矣。 结合文章,从统治者角度谈谈千古英雄怀才 不遇的原因。
• 提示:千古英雄怀才不遇,原因诸多,结合 本文,从统治者方面来看,有以下几点:① 统治者闭目塞听,甚至刚愎自用,不能广开 言路,虚心接纳意见;②统治者求全责备; ③统治者忠奸不分,亲小人,远贤臣;④统 治者墨守成规,挤压了人才发挥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