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一次成功的实验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等词语。
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用不同语气读人物的对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了解实验的过程及结果,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了解实验的过程及结果,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
2.领悟小女孩的美好品德,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破题导入,读题质疑
1.板书“成功”
①读读这个词。
能说说它的反义词吗?(生说:失败)
②怎么理解“成功”?
2.学生讲成功的经历,并说说当时的感受。
提问:你有成功的经历吗?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生说师结:成功需要毅力;成功必须付出;成功要善于观察,多思考……
3.揭题质疑:听了你们那么多成功的经历,让人振奋激动,接下来,我们也要学习一篇与成功有关的课文,它就是 ,你们把课题读出来。
(板书:30. 一次成功的实验)
这就是大家成功的经历,我们成功地把标题读标准了。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自由说师归纳,出示课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大致有这几个,预设:
(1)这是一个怎样的实验?
(2)这个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些什么?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赶紧读读课文,去当年实验的场景中寻找答案。
二、解疑合探
1.自由读文,扫除阅读障碍。
2.认读词语反馈。
(课文读完了,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课件出示)
(1)我会读:铅锤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
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系着瓶子
堵住灌水
指名读。
老师评:不错,你读得很标准,是个不错的小老师!
齐读
(2)我会写:锤、育、绳、茶、危、险、顺、索、激、获、系、瓶、堵、灌
A、自由书空写一写。
(伸出小手指,自己读一读,写一写,哪几个字需要老师帮忙的。
)
B、指导书写、读音:“绳”字读音,注意“系”“索”和“茶”的范写。
(这里面要来帮帮忙的一是绳子的绳,绳字什么音?绳字后鼻音、翘舌音;第二个要帮帮忙的是系、索、茶这三个字。
)
(3)齐读,读出节奏。
接下来,把这些词语齐读一遍,注意要读出我们的节奏。
(4)(课件出示)多音字指认。
(假,系)
三、通读课文,质疑再探
(1)再读课文,梳理思路。
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情?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实验的过程?
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孩子做“逃生”的游戏。
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但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
指名回答,板书:(4—6)
(2)课文分段:这样很快课文就被分为三部分了,那么(1—3)
自然段写的就是实验准备,最后(7—11)自然段就是实验后的内容了。
(板书:实验前、经过、后)这样,文章分成三部分,非常清晰明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实验前教育家做的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4-6自然段):写实验的经过和结果。
第三部分(7-11自然段):通过教育家和小女孩的对话解释了实验成功的原因。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
2.说说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
生自由回答。
老师补充:教育学家分给参与实验的学生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铁锤代表他们自己,瓶子代表一口井,教育家让拿着铁锤的学生快速从井口逃生。
实际上可以说是一次当你面临意外危险时刻时的心理测试实验。
3.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教育家在实验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用“先……再……接着……然后”说一说)
生汇报交流后出示课件:
先拿瓶子,再取铅锤,接着放瓶子,分铅锤,然后要学生把铅锤放瓶子里。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实验开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实验的过程如何呢?实验是怎么成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下请同学们把生字多写几遍,预习后面的课文,看看后面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听写。
同桌互改互评。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老师板书:实验的准备:瓶子——一口井、系着绳子的小铅锤——自己;实验的经过;实验成功的原因。
)
二、细读课文,了解实验的经过
1.默读第4-6自然段,说说哪个句子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
2.指名汇报。
课件出示:
句子一:“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1)这里的省略号什么意思?
(2)“一……二……”该怎么读?(a.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
来。
b.联系生活实际:起跑线上,发令员发号司令。
)
句子二: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
(1)小女孩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
”“危险!快上来!一……二……”来体会在这么危急、井口又那么窄的情况下,必须一个跟着一个上来,小女孩在危急时作出了让两个同伴先上,自己最后上的安排。
)
(2)指导朗读。
师范读、评价读。
(读出低声、果断的语气。
)
(3)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的聪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牺牲、有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精神等。
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句子三:“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抓重点词“顺利”进行感悟。
(1)这个实验以前成功过吗?(失败)
你从哪里知道的?(课文最后一段)
出示句子: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
①为什么会失败呢?(“争”)
②“争”字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是什么?(争先恐后)
(2)结合课文插图来体会过程的“顺利”。
三、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结合课文插图,师导语:看到了小铅锤顺利地被一个一个提了出来,教育家感到?(很高兴)他吃惊地、高兴地问小女孩?(生接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小女孩是怎样回答的呢?
2.学生读课文,找一找句子。
3.指名汇报。
品读句子: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
(1)“不假思索”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中女孩所说的话进行体会。
)
(2)用“不假思索”说一句话。
(3)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说什么呢?(生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
(4)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重点抓住“让”、“先”两个字进行体会。
“让”与最后一段中的“争”进行比较体会。
“先”就是“先人后己”。
)
(5)感悟读句子。
4.听了小女孩的话,教育家的心情怎么样了?自由读第11段。
品读句子: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
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
(1)教育家为什么会这么激动呢?(一方面,实验终于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教育家为小女孩所具有的先人后己的精神所感动。
)
(2)体会读教育家的话。
(重点词“激动、好久、终于”)
四、再读课文,讨论实验成功的原因
1.这次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让我们再来细细品读4~6自然段,细细体会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
)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这次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小女孩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处事果断、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以及两个同伴的服从“指挥”、三个人的团结合作。
)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课外阅读《应当先人后己》(读完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呢?你想对小女孩或两个小男孩说些什么呢?请你把它写下来。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一些意外逃生知识。
在拥挤的菜市场,车站码头,往往也有一些意外发生,遇到危险时要保持冷静,找到安全出口,有序撤离,不要拥堵。
互相配合,能做到先人后己更好。
板书设计:
瓶子——一口井
实验的准备系着绳子的小铅锤——自己30.一次成功的实验
实验的经过: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实验成功的原因:先人后己、团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