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大都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其原因有
①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发达,基础较好②地理条件优越,便于海外贸易③最早开埠通商,自然经济瓦解程度较深④清政府对其施行特殊政策优惠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百分之八十,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实业救国思潮在社会上兴起
C.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
3.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

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数十家。

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
A.华侨竞相投资办厂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4.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 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D.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5.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表述最完整的是
A.初期有较快发展,后期不断萎缩
B.在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榨下,全面萎缩
C.发展迅速,水平较高
D.发展水平较低,速度缓慢
6.下列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促使中国走向近代化B.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C.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D.难以独立发展
7.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部门的是
A.纺织业和造纸业 B.纺织业和面粉业
C.造纸业和化工业 D.冶金业和面粉业
8.“实业救国”思潮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维新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

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非笑之。

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其魄力之雄毅有如此者。

然以事招众忌,乃改创缫丝小机,以便小资本家经营,功用则与大机无异,而小机之利尤普。

卒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南海、顺德)各属群相仿效。

今(1910年)则全省缫丝均用机器,多至百数家……
──《南海县志》卷21
材料二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

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

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

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1874年《捷报》卷12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10.实现工业化一直是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梦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1865年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李鸿章认为中国“自强之本”是什么?列举李鸿章为“自强”而创办的企业。

本会(即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以群策群力,建设工业社会,企图工业之发达为宗旨……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新社会,以竞胜争存。

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1912年2月28日《民声日报》
(2)“产业革命”发源于哪个国家?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主张开展“产业革命”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认为实现“产业革命”的前提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在工业化问题上的异同点。

11.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98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大生”来自《易经》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要使大多数的百姓过好日子,走共同富裕之路,实现“大德”。

在南通,张謇除创办各种企业外,
还开办师范教育、女工传习所、纺织专科学校等教育机构,博物苑、图书馆、剧场等文化设施,济民所、养老院等慈善事业。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历史背景。

1925年,卢作孚创办民生公司,他认为:“大至一个民族要有民族魂,小至一个公司要有公司魂,一桩事业要有事业精神。

要做到这些,必须每个人都要有一种精神,一种气魄。

只要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精神,那公司、事业、民族也就具有这种精神。

”他在民生公司正式提出了“民生精神”:“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作孚将公司命名为“民生”的原因。

1931年,宋棐卿在天津开办“东亚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他为公司写作《东亚铭》,标明其创办实业的宗旨:“我们要实行以生产辅助社会之进步。

我们要使游资游才得到互助合作。

我们要实行劳资互惠。

我们要为一般平民谋求福利。

人若不做事,生之何益!人若只作自私之事,生之何益!人若不为大众作事,生之何益!人若只为名利作事,生之何益!若无事作,要我做甚么?若无艰难之事作,要我做甚么?若不服务社会,要我做甚么?若不效忠国家,要我做甚么?”
(3)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三所企业在经营理念上的共同点。

(4)谈谈你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文化的感想。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D 5.A 6.B 7.B 8.D
二、非选择题
9.(1)机器生产,产品质量好。

产品主要供出口,获利多。

机器缫丝业同手工缫丝业发生利益冲突。

机器缫丝受到旧习俗、旧观念的反对。

缫丝厂存在污染环境和工人技艺不熟练的问题。

陈启沅顶住了各种压力,坚持办厂。

陈启沅研制并推广了缫丝小机。

(2)答案按以下两类给分:一类:陈启沅对该厂的生产与销售经营有方,管理得法,
敢于坚持,勇于创新,使这一家早期民族近代工业能够成长并扩大了影响。

二类:继昌隆应用近代技术和机器生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或生产方式),显示了对手工业生产的优越性,虽然会遇到种种阻力,但终究要发展起来。

10.(1)机器制造。

上海制造局、轮船招商局等。

(2)英国。

进化论。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同:工业化是救国良方。

异:前者主张国家主导,后者主张民间发展。

11.(1)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为扩大税源,鼓励民间办厂。

(2)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影响很大;辛亥革命后,民族主义、民权主义获得形式上的成功,民生主义尚未实现。

(3)实业救国;服务社会;重视对职工进行的思想文化教育。

(4)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