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川教版九下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20世纪中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以图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努力,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下列对有关国家经济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早于农村改革
B.匈牙利改革没有触及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D.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3.戈尔巴乔夫启动政治改革后,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
A.两极格局形成 B.德国分裂 C.苏联解体 D.苏俄建立
4.“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对于苏联解体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句各网实际相结合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④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的时间()
A.1989年 B.1991年 C.1992年 D.l997年
6.“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
A.苏联 B.英国 C.美国 D.法国7.下列属于1991年苏联解体原因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应苏联的发展②斯大林模式造成苏联社会矛盾尖锐③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④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结果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

这一事件标志着()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了②社会主义失败了③两极格局结束了④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下列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一项是()
A.东欧剧变——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两极格局崩溃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10.仔细阅读以下关于“冷战”的一段表述,找出其中的五处错误,并予以改正。

1947年3月,美国当任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这种政策后来被称为“罗斯福新政”。

它的提出标志着战后美苏“冷战”的开始。

1948年,美国在欧洲实施“星球大战”计划。

它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美国对东欧的控制。

1949年,美国等西方12个国家建立了国际联盟。

1955年,苏联为首的8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先后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1989年苏联解体后,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两极格局终结。

11.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1)图一、图二所示事实都发生在哪一年?
(2)上述史实对当时的国际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D
2.C
3.C
4.D
5.B
6.A
7.D
8.D
9.C
10.(1)“罗斯福新政”——“杜鲁门主义”;
(2)“星球大战”计划——马歇尔计划;
(3)东欧——西欧;
(4)国际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1989年——1991年
11.(1)1949年。

(2)图一:推动了两极格局的形成;图二: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