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降低生产成本
•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适当环节正确地进行无损检测,防止以后的工序浪费,减少返工,降低废品率,从而降低 制造成本。
3.无损检测的应用特点
1)要与破坏性检测相结合
• 由于无损检测具有的局限性,不是所有的需要测试的项目和性能都能进行无损检测,这种局限性可能来自方法 本身,也可能来自被测试对象的形状、位置等客观条件的不允许,所以某些试验只能采用破坏性检验。
5、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选择小结 •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无损检测的应用、各种无损检测方法与检测对象的适应性如下
•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
• 原材料检验
• 板材
UT
• 锻件和棒材
UT、MT(PT)
• 管材
UT(RT)、MT(PT)
• 螺栓
UT、MT(PT)

焊接检验

坡口
UT、PT(MT)
无损检测概论
1.无损检测的定义和分类
• 定义: • 通俗的定义:无损检测指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对试件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 亦称非破坏性检验。
• 现代无损检测的定义:在不破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现代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 件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 无损检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产生和发展。 • 射线照相法(RT)——X射线的发现(伦琴射线) • 超声波检测(UT)——二次大战中迅速发展的声纳技术和雷达技术的基础上开发 • 磁粉检测(MT)——电磁学基础 • 渗透检测(PT)——物理化学的进展 • 涡流检测(ET)——电磁学(电磁感应) • ………… • 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其它学科介入无损检测领域,使无损检测技术如虎添翼,得到质的飞跃。
5)钢棒和型材中常见宏观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 内部缺陷 由于轧制作用,缺陷一般有延展性 • 表面缺陷 产生原因不同,形状不同,但均分布在表面和近表面
6)钢板中常见宏观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 与锻件和型材中的缺陷基本类似,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大、中、小三类缺陷
7)在用设备定检中常见宏观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 在用设备定检中,除常发现因制造方式不同导致的制造缺陷发展以致缺陷超标,还应注意设备因运行而发生的运行缺陷。 • 疲劳裂纹 设备或部件承受交变载荷而引起的裂纹,该类裂纹的断口一般有明显的呈同心圆状的疲劳源并伴有脆性断口。 • 应力腐蚀裂纹 处于特定腐蚀介质中且受拉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纹 • 氢损伤 • 摩擦腐蚀 • 空化腐蚀
RT

锻件

件 分
铸件


压延件(管、板、型材

焊缝


分层


疏松

气孔


缩孔


未焊透

分未熔合△类 Nhomakorabea夹渣

裂纹

注:●很适用; ○适用; △有附加条件适用; ※不适用;  ̄不相关
UT
MT
PT
ET

























_





















分类
1)钢焊缝中常见宏观缺陷及其产生原因(外观缺陷略) • 气孔 由形状和产生原因分为不同种类 • 夹渣 由成份分为金属夹渣(夹杂)和非金属夹渣 • 裂纹 由产生温度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纹;由产生原因分为再热裂纹、层状撕裂和应力腐蚀裂纹等。 • 未焊透 • 未熔合 分为坡口未熔合和根部未熔合
2)铸件中常见宏观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 气孔 分为单个气孔和密集性气孔 • 夹渣和夹沙 • 冷隔 • 缩孔和疏松 • 裂纹 由于形成温度不同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纹
2)正确选用无损检测的时机 • 必须根据无损检测的目的,正确选择无损检测的时机,从而顺利地完成检测预定目的,正确评价产品质量。
3)正确选用合理的无损检测方法
• 每种无损检测方法均具有局限性,不能适用于所有工件和缺陷。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必须根据被检件 的特点(材料、结构、形状、尺寸,预计可能产生的缺陷种类、形状、所处部位、取向……)选择适宜的检测 方法。
无损检测技术发展 过程的三个阶段
• 无损探伤:(Non-distructive Inspection)简称NDI • 早期名称 • 探测和发现缺陷
• 无损检测:(Non- distructive Testing) 简称NDT • 当前名称 • 不仅要探测发现缺陷,还包括探测试件的其它信息,如结构、状态、性质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光、红外、微波、液晶等技术都被应用于无损检测领域,而传统的常规无损检测 技术也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大丰富了应用方法,如射线照相就可细分为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高能X 射线、射线实时照相、层析照相……等多种方法。
• 由于无损检测技术及其方法种类繁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类。教材附录15介绍了美国国家咨询委员会无损 检测评价委员会的分类系统,它将无损检测技术划分为6大类,是其中的一种分类方法。可以从总体上了解各 类方法的检测对象、适用范围、局限性等。
3)锻件中常见宏观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 缩孔和缩管 • 非金属夹杂物 • 夹砂 • 龟裂 • 锻造裂纹 产生原因较多,由于产生原因不同形状和发生的部位也不同。 • 白点 氢致裂纹
4)钢管中常见宏观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 裂纹 由于产生原因不同而分为纵裂纹和横裂纹 • 表面划伤 • 翘皮的折叠 表面可见并呈一定角度 • 夹杂和分层
• 其它几种常用无损探伤方法 • 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 )简称ET • 声发射检测(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 • 目视检测(Visual and Optical Testing)
简称 VT • 泄漏检测(Leak Testing)简称LT
• 其它无损检测技术
• 所谓适宜 ,即不是片面的追求最高的检测灵敏度,而是在保证充分安全性的同时兼顾产品的经济性,这样选择 的检测方法才是正确、合理的。
4)综合应用各种无损检测方法
• 每种无损检测方法均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不能适用于所有工件和缺陷。因此,在对某试件确定无损检测方案时,只要可 能,应尽量采用多种无损检测方法,以保证方法间的互补,从而取得更多的产品和缺陷信息
2.无损检测的目的
1)保证产品质量 • 借助仪器和器材,可以发现目视检查无法发现的内外部宏观缺陷。 • 无损检测不需破坏试件就能完成检测过程,可以对产品进行100%检验和逐件检验,为产品质量提供有效保证。
2)保障使用安全 • 可以对在用设备和部件进行定期检验,保障使用安全。
3)改进制造工艺 • 在产品工艺试验中,对工艺试样进行无损检验,并根据检测结果改进制造工艺,确定理想的制造工艺。
• 除应用无损检测方法获得产品信息外,还应充分利用其它有关产品的材料、焊接、加工工艺及产品结构等多方面的信息, 综合判断。
• 这点对于大型和重要工件的无损检验尤为重要
4.缺陷的种类和产生原因
• 如前节所述,了解材料和焊缝中的缺陷种类和产生原因,有助于正确选择无损检测方法,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案, 从而取得正确的检测结果。
表 面 缺 陷 分 类
检测方法和检测对象的适应性(二)
检测对象
白点 表面裂纹 表面针孔
折叠 断口白点
内部缺陷检测方法 表面近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RT
UT
MT
PT
ET

























注:●很适用; ○适用; △有附加条件适用; ※不适用;  ̄不相关
谢谢
谢谢!
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常用的 无损检测方法
• 四大常规无损探伤方法: • 射线检测 (Radiography Testing)简称RT • 超声波检测(Ultrasonic Testing)简称UT • 磁粉检测(Magnetig Testing)简称MT • 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简称PT

清根部位
PT(MT)

对接焊缝
RT(UT)、MT(PT)

角焊缝和T型焊缝 UT(RT)、PT(MT)

工卡具焊疤
MT(PT)

爆炸复合层
VT

坡焊复合层堆焊前 MT(PT)

坡焊复合层堆焊后 UT、PT

水压试验后
MT
检测方法和检测对象的适应性(表一)
分类
检测对象
内部缺陷检测方法 表面近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 无损评价:(Non- distructiv Evaluation)简称NDE
• 新的发展阶段的名称
• 不仅要求发现缺陷,探测试件的结构、状态、性质,还要求获取更全面、准确和综合的信息,辅以成象技术、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等,与材料力学、断裂力学等学科综合应用,以期对试件和产品的质 量和性能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