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湘教版《一元一次方程》整章四环节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4.1 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 会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方程模型的重要性,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教学过程 一、学。

阅读教材,依据下列指导开展自学
(1)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形的电视机包装盒,它的底面宽为1米,长为1.2米,且包装盒的表面积为6.8平方米,你求出这个电视机包装盒的高吗?
设包装盒的高为x m,用一个代数式表示长方形的表面积
而我们已知这个包装盒的面积是6.8m 2
,因此根据题意得
(2)如图,甲乙两站之间的高速铁路长1068km,高速列车从甲站开出2.5h 该高速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设高速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x km,则根据题意,有: 已行驶的路程+剩余的路程=全长
归纳: 等式2x+2.4x+2.4=6.8中2、2.4、6.8叫 ,x 叫 。

观察:(1) 下面方程有什么共同点特点?(从未知数的个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分母是否含有未知数几个方面观察)
4x+(x+4)=8,x+5=8,2x+2.4x+2.4=6.8,1
482
x +=
只含有____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即指数)是____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2) 方程x+5=8中,把x=3与x=2代入方程,你会发现什么?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___________叫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2 练习:
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x-3=2x-8的解?(1)x=5, (2) x= -4 二、“议”和“评”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方程的解 三 练
1 理解方程的概念
例1 在2
2
50,43,5,235,36x k x xy y x =+++=+=>,11112
x x -=+-方程的个数有( ) A 1个,B 2个, C 3个 , D 4个 例2 已知方程211
1,60,320,21,32
y x x x x y x y -=
+=-+=-==:其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A 1 个
B 2 个
C 3个
D 4 个
2 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例3 x=12,x=
12
13
-是不是方程
27
1
34
x x
=+的解。

3 建立方程模型
例4小青的年龄比她妈妈小27岁,今年她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青的4倍,小青今年几岁?
例5(2006年陕西中考试题) 一件标价为600元的上衣,按8折销售,仍可获利20元,设这件上衣的成本价为x元,根据题意,下列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600×0.8―x=20
B 600×80―x=20
C 600×0.8=x―20
D 600×8=x―20
例6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现由甲单独做4小时,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需要几小时?若设剩下的部分需要x小时完成,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44
1,1
202012202012
x x x x
B
--=+-=,
44
1,1
202012202012
x x x x
C D
++=-+=
五、【归纳总结】小结(3分钟):()
通过前面两个过程的学习,鼓励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想法,相互交流、补充,逐步引导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出:
(一)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相互关系。

(2)寻找等量关系——找出题目中能够表示全部含义的一个或几个相等关系(其中包括数量间的基本关系或本题条件下的等量关系)。

(3)设未知数——根据题目要求,确定适当的未知数。

(4)列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代数式得到方程。

(5)解方程。

(6)检验并答题(检验本题答案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再作答)
(二)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4.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景中深刻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正确运用等式的性质.
2.熟练掌握移项法则,利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移项法则
难点: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和用移项的法则解方程.
教学过程
一、学。

阅读教材P105-108页,依据下列指导开展自学
1 等式的性质
问题1 (一)班的学生人数等于(二)班的学生人数,现在每班增加2名学生,那么(一)班与(二)班的学生人数还相等吗?如果每班减少了3名学生,那么两个班的学生人数还相等吗?
如果(-)班人数为a人,(二)班人数为b人,上面问题用含有a、b的式子怎样表示?
问题2如果甲筐米的重量=乙筐米的重量,现在把甲、乙两筐的米分别倒出一半,那么甲,乙两筐剩下的米的重量相等吗?
如果设甲筐米的重量为a,乙筐米的重量为b,上面问题用式子怎么表示?
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发现等式有什么性质?
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都______(或者减去)_________(或同一个式子)所得结果仍是____.
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都______(或者除以)_________(或同一个式子)(除数或者除式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____.
你能用式子表达等式的性质吗?
2 尝试练习
做一做
(1)说一说下面等式变形的根据
①从x=y 得到 x+4=y+4, ②从a=b 得到 a+10=b+10
③从2x=3x-6得到 2x-3x=3x-6-3x ④从3x=9得到x=3, ⑤从1
4
2
x 得到x=8
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4x+4=3x+12
归纳:(1)什么叫移项?把方程的某一项改变____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叫______移项要
练一练
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
1 2x=x+3
2 3x-1=40+2x
二、议
1、背诵等式的两条性质
2、移项有什么要求
三 练 1 如果单项式12
1-
2
n a b +与213n m a b -是同类项,则n=___,m=____ 2 如果代数式3x-5与1-2x 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____ 3 若方程3x-5=4x+1与3m-5=4(m+x)-2m 的解相同,求()2008
20m +=
四 反思小结:略 作业 P 118,1 、2、3
4.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

2.知道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会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为标准形式,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

难点: 解方程的应用。

一、学
1、复习巩固
等式性质1 等式性质2 2什么叫移项?移项要注意什么?
3、 动脑筋:
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初一年级甲班和丙班参加的人数的和是乙班参加的人数的3倍,甲班有40人参加,乙班参加的人数比丙班参加的人数少10人,你能算出乙班参加校运会的人数吗?
观察你解方程的过程,原方程做了哪些变形?
形如ax=b(a ≠0)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的_____形式,系数化为1:两边同时除以 或乘以未知数系数的 。

二、议和评
1、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2、移项要注意什么?系数化1要注意什么?
3、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转化成什么形式?
三、练
1、解方程:①11x-2=8x-8 ② 351-322
x x =+
2、下列方程求解正确的是( ) A -2x=3,解得:x= 23-
, B 253x =解得:x= 10
3
C 3x+4=4x-5解得:x= -9,
D 2x=3x+1,解得x= - 1 3 、已知x=- 2是方程2
2328x mx m -+=的解,求m 的值。

4、 若方程2x+a=
223,与方程511
=33
x +的解相同,求a 的值。

四、拓展延伸
1、 当b=1时,关于x 的方程a (3x-2) +b (2x-3) = 8x-7,有无穷多个解,则a=( ) A 2 B – 2 C 2
3
-
D 不存在
2、解方程:3x+x=4
作业 P118 A 2、3、4 B 1
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建立方程模型.
2.能准确应用去括号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去括号的法则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解含多重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学
1 下面去括号是否正确?
(1)2-(3x-5)=2-3x-5,(2) 5x- 3(2x-4)=5x-6x-12
2下图中马路的旁边栽了几颗树?间隔几段?段数和棵数有什么规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道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1 问题1现有树苗若干棵,计划栽在一段公
路的一侧,要求路的两端各栽1棵,并且每2
棵树的间隔相等.如果每隔5米栽1棵,则树苗
缺21棵;如果每隔5.5米栽一棵,则树苗正好
用完.你能算出原有树苗的棵数和这段路的长度吗?(做完后交流做法)
3 下面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请改正。

解方程:2
(23)2
5
x x
+=+
解:去括号,得4
32
5
x x
+=+
移项,得4
23 5
x x
+=-
化简,得9
1 5
x=-
方程两边除以9
5
,得:x= -
9
5
4、解含有多重括号的方程
例1解方程:13222 []2 32393
y
⎛⎫
--=

⎝⎭
二、议和评
1、路长树的颗数间隔长的关系
2、去括号要注意什么?
三、练
1、解议程2)3
1(35=--y (写出检验过程)
2、设1511+=x y ,21
24
y x =-,当x 为何值时,1y 、2y 互为相反数?
作业 p 118 A 组 5、6、7 B 组 2
4.2、解一元一次方程(4)
教学目标
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2.会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灵活处理解方程的步骤,化为ax=b(a≠0)的形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难点:正确运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等方法,灵活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学
1 解方程:4x-3 (20-x )=6x-7 ( 9-x )
思考: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去括号要注意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系数化为1要注意什么?
2 求下列各数的最少公倍数:(1)12,24 ,36 (2) 18,16 ,24
3动脑筋: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现在甲先单独做1天,接着乙又单独做4天,剩下的工作由甲、乙两人合做,问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全部工作任务?
通过这个问题,请你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先去____,后去_____,再_____、_______得到标准形式ax=b(a≠0),最后两边同除以______的系数。

考考你:
下面各题中的去分母对吗?如不对,请改正。

(1)523
2,
35
x x-
-=去分母得5x-2x+3=2 (2)
221
1,
36
x x+
-=去分母得2x-(2x+1)=6
(3) 315
4,
54
x x
+
+=去分母得4(3x+1)+25x=80
解方程:
106 34 x x
--
=
二、议和评
1怎样去分母
2去分母要注意什么?
3、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三、练
1、解方程:(1)5335
23
x x
-+
=,(2)
2151
1
68
x x
-+
-=
2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23
1,
32
x k x k
--
-=的解是x= -1,则k的值是()
A 2
7
B 1 C
13
11
- D 0
3 学校准备组织教师和优秀学生去大洪山春游,其中教师22名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两家定价相同,但优惠方式不同,甲旅行社表示教师免费,学生按八折收费,乙旅行社表示教师和学生一律按七五折收费,学校领导经过核算后认为甲乙两家旅行社收费一样,请你算出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春游。

4解方程:
4213 2[] 3324
x x x
⎛⎫
--=

⎝⎭
作业:p 119 8,9
4.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
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2 能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题意,寻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建立方程模型。

难点:寻找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学
1 列代数式:某水电站计划今年发电量为a亿千.瓦时,以后平均每年增加m千瓦.时那么到2015该水电站发电量是____________千瓦.时
2 你知道这些图片是哪里
吗?
下面我们就以三峡水电站为背景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
用吧!
3、动脑筋:
三峡水电站于2003年实现首批机组发电,到2009年
全部机组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847亿千瓦.时,如果
2003年的发电量为120亿千瓦.时,那么三峡水电站平均
每年增加多少发电量?
变式:
小林林说:“现在我家一年的用电量为860千瓦.时,电价为每千瓦.时0.5元三峡水电站的电并入全国电力网后,如果我家用电量不变,每年大约可以节省电费172元,
根据小林林家的电费变化,你能算出三峡水电站的电并入全国电力网后的电价吗?
请你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步骤:
1 设______,
2 找__________,
3 列_______,
4 解_______,
5 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练习:
某工厂去年的总产值是545万元,比五年前的产值的10倍还多18万元,那么五年前这个工厂的年产值是多少万元?
变式:
某工厂今年的产值是550万元,比去年增加了10%,去年的产值是多少万元?
二、议和评
纳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步骤
增长问题:现有的=原来的+增长的或现有=原有(1+增长率)
三、练
1、一商店1月份的利润是2500元,3月份的利润达到3025元,则这两个月的利润平均月增长的百分率是
2、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在调20人去支援,使甲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
变式:全班同学去划船,如果减少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10个同学,如果增加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好8个同学,问这个班有多少同学?
3、A厂库存钢材为100吨,每月用去15吨;B厂库存钢材82吨,每月用去9吨。

若经过x个月后,两
厂库存钢材相等,则x=()
A.3 B.5 C.2 D.4
4、某商店卖出两件衣服,每件60元,其中一件赚25%,另一件赔25%,那么这两件衣服售出后商店是
().
A.不赚不赔B.赚8元C.亏8元 D.赚15元
六作业 P 129 1、2、3、4
4.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
教学目标
学会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策”问题和储蓄问题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列方程解“决策”问题和储蓄问题
难点:把握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判明解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学
1 选“全球通”还是“神州行”
移动通信公司开设了两种通信业务:“全球通”,使用者先缴50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话费0.4元;“神州行”,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指市内通话).(注:通话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费,例如:通话4.2分钟按照5分钟计费).请问一个月通话多少分钟,两种移动通信费用相同?
变式:大明估计自己每月通话大约300分钟,小李每月通话大约200分钟,那么他们选择哪一种移动通信通话费才最省呢?你能帮助他们出个主意吗?
2 你知道银行的利息标准吗?你会算存款利息吗?
1年期定期储蓄年利率为1.98%,某储户有一笔1年期定期储蓄,到期后得利息396元,问储户有多少本金?
二“议”和“评”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三、练
1某工厂餐厅计划购买12张餐桌和一批餐椅,现在从甲乙两商场了解到:同一型号的餐桌报价每张均为200元,餐椅报价每把均为50元,甲商场称,每购买一把餐桌赠送一把餐椅,乙商场规定:所有桌椅均按报价的八五折销售,若该工厂计划购买餐椅x把,则: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到甲乙两商场购买所需要的费用;
(2)当购买多少把餐椅时,到甲乙两商场购买所需的费用相同?
2、5年期定期储蓄年利率为5.25%,某储户有100000元,存入银行5年,到期有利息元
六作业:p 129 A 组5 B 2
4.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
教学目标
理解商品的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的意义和关系,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收水费利润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收水费问题和利润问题。

难点:对利润率、利润、售价、进价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练
1 (1)某种衬衣进价为每件100元,售价为每件120元,那么这种衬衣每件利润是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如果商家期望获得50%的利润,他应该定价______元。

(2)一种足球进价为80元,标价为x元,打八折出售,利润是_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
2 (1)自来水公司水费标准是每人每月不超过10立方米,每立方米1.2元,若超过10立方米,超过部分每立方米2.5元,若某人今年8月用水7立方米,应交水费_______元,若用水15立方米,应交水费_______元。

(2)上题中,若某人用水a立方米,则应交水费多少元呢?
题。

3水资源浪费令人担忧,节约用水迫在眉睫.针对居民用水浪费现象,某市将规定居民用水标准,按规定三口之家每月标准用水量超标部分加价收费。

假设不超标部分每立方米水费1.3元,超标部分每立方米水费2.9元,某三口之家6月份用水12立方米,交水费22元.那么该市规定三口之家月标准用水量为多少立方米呢?
4某商店因价格竞争,将某型号彩电按标价的8折出售,此时每台彩电的利润率是5%,此型号彩电的进价为每台4000元,那么彩电的标价是多少?
二、议和评
1、分段问题要分清标准部分超过部分
2、利润=售价-进价利润=进价 利润率
三、练
1、某市将规定居民用水标准,按规定三口之家每月标准用水量超标部分加价收费。

假设不超标部分每立方米水费2元,超标部分每立方米水费4元,某三口之家6月份用水15立方米,交水费30元.那么该市规定三口之家月标准用水量为多少立方米呢?
2、某种商品降价20%后,欲恢复原价,则应提价的百分数为()
A 35%
B 25%
C 20%
D 30%
3、某种产,商品的标价为120元,若以九折降价出售,相对于进货价仍获利20%,该商品的进货价为()。

A.80元B.85元C.90元D.95元
4、王老板在上海以每件150元的价格购进某服装10件,后又以125元的价格从大连购进同样服装40件,若王老板想获得12%的利润,那么他以多少元的价格出售?
五 作业 p 129 A 组6 B 2
4.3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4)
教学目标
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会列一次方程解行程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列方程解行程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难点:寻找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学
1 如图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那么他们走的路程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甲从A 、乙从B 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追乙,在C 点追击,那么他们走的路程关系是_____________,时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3、 小明与小兵的家分别在相距20千米的甲、乙两地,星期天小明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小兵家,小明骑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3千米.两人商定到时候小兵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去接小明,小兵骑车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

⑴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他们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⑵如果小明先走30分钟,那么小兵骑车要走多少小时才能与小明想遇?
4、小斌和小强骑自行车从学校出发去雷锋纪念馆参观,出发前他俩一起算了一下:如果每小时骑10千米,上午10时才能到达;如果每小时骑15千米,则上午9时30分便可到达。

你能算出他们的学校到雷锋纪念馆的路程吗?(先独立做,然后交流做法)
二、议和评
相遇问题:快的+慢的=原距 追及问题:快的-慢的=原距
提早或多用问题:快的-慢的=多出来的

遇乙走的
B A
甲走的路程C B 乙甲A
三、练
1、一队学生步行去郊外春游,每小时走4千米,学生甲因事迟出发30分钟,为了赶上队伍,以6千米/时的速度追赶,问该生用多少时间上了队伍?
2、清明节某校师生排成两列纵队去烈士陵园扫墓,他们以4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在队尾的联络员要把校长的通知立即送到队首的团委书记,送到后立即返回队尾,共用去14.4分钟,已知联络员的速度为6千米/时,你能算出该校队伍的长度吗?
3、一列火车长78米,以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通过722米长的铁桥,问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多去多少时间?
五作业 P 130 A 7、8 B 1
第一单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_
目标:1、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3、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重、难点: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一、学
1、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 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自主探索、解决P2“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的填空。

(1)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2)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3)找出本题的答案。

3、概念: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正数 0 负数 0 非正数 0 非负数 0 不大于 不小于 4、合作解决P3“动脑筋”
1、 分组合作:每人先自己读题填空,然后与同组内同学交流。

2、 如果一天生产低档所得利润最大,则得不等式组:
≥ ≥
3、讨论交流,求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二、议和评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2、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3、正数 0 负数 0 非正数 0 非负数 0 不大于不小于
三练
1、根据题设条件列出不等式组:
(1)x与3的和小于5且x与6的差是负数。

(2)x的5倍与2的差是非正数,且x与1的和为非负数。

3、星期天小红带25元钱去新华书店买书和笔记本,他买了每册定价为5.00元的语文、数学各一册和3个笔记本,付钱后尚有剩余,他还想再买一个笔记本,可是钱不够。

设笔记本的定价为x元/册,若求x 的取值范围,需列一个怎样的不等式组?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