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南昌市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南昌市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木有情
都说“草木无情”,我却不这样认为。

一切活着的东西都潜在地具有一种心理,草木也不例外。

记得两年前,朋友送我一株桂花,长得并不茂盛,我把它种在一只花盆里。

当时收下它是因为朋友的好意难却,还因为朋友说它不需要管理,凭着这两条理由,我把它收下来了。

第一年的八月它没有香味,因为它没有开过花。

家人也没有对它寄予什么希望,更没有人去打理它。

倒是我家的小花猫偶尔上去几次,但是由于,猫儿抓在上面立即又被“送”到地上。

于是,猫儿也冷落了它,桂花树便默默地生长了一年。

第二年开春,我决定把它移到院子里的空(kōng kóng)地上。

我开始挖它的根,但是实在无法挖出来,最后不得不将花盆弄破,没想到它的根竟是如此发达——长的、短的、细的都紧紧抓着土壤。

我不得不惊叹它生命的顽强。

移到地面后,我仍旧对它疏于管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它变得郁郁葱葱了,片片新叶布满了枝桠,柔弱的枝干也粗了许多。

欣喜之余,我开始注意它了,定时浇水施肥,实施关注着它。

不久,它嫩黄的新叶也变得绿油油的,满树都披上了绿装。

金秋八月,满院飘香,家人围坐在桂树的周围,闻着桂花的香,说着有关桂花的故事……
我由此感悟,但凡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如果硬要将它束缚在固定的地方,势必影响它。

就如同人,人有情,草木亦有“情”!
(1)选择文中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空________(kōng kóng)地
(2)“弱”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弱”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跟“强”相反;②年纪小;③不足,偏少。

“瘦弱”中的“弱”字解释为________。

根据义项②,可以用“弱”组词为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
瘦弱——________——________
欣喜——________——________
(4)认真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桂花在________季开放。

②作者种桂花有两个原因,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③因为________,所以猫儿抓在上面立即又被“送”回地上。

(5)用波浪线画出直接概括本文中心的一句话。

(6)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请你做一回小老师,简明扼要地写一句评语。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
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这三个自然段按_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程序。

(2)“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 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 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C. 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 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4)假如当时你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你想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_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_叫人舒服,___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___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________到________顺序写的。

(2)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4)画线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_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________,中国画是指________。

(5)写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6)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词语写话。

4.读《丁香结》,回答文后问题。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

在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1)仔细阅读文章,从中找出丁香在形状、颜色、气味方面的特征。

(2)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3)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4)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面巷》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
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 -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汀香一样的忧愁....”结合本文,体会“丁香”一词在诗中的含义。

5.阅读《竹节人》选段,完成练习。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1)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成语。

①破课桌,yǎn________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②叱咤风云:________
(3)读句子,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6.课内阅读。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
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鲁迅先生的鼻子本来是天生的,为什么说是碰壁碰的呢?从中体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3)请你结合当时鲁迅先生生活的社会环境,谈一谈你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理解。

(4)“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一说大家为什么笑呢?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间第一爱
季羡林
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

我为什么只信“古今”而不讲“中外”呢?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是不相同的。

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中国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在年高德劭①为众人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的启迪下,邓九平和他的友人们,付出很大的劳动和很多的时间,广闻博采,搜集现当代数百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回忆母亲的文章,这种异想天开有如张骞凿空之盛举,完全弥补了上面提到的憾事。

他们给学术界立了一大功,将会受到中国学术界以及一般人民的欢迎,这是毫无问题的。

谈母亲的文章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人间的第一爱就是母爱,告诉他(她)人间并不是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充满了温暖的母爱。

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人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遇到欢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分给母亲一份:遇到悲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到母亲,你就会立即喜上心头,化悲为喜,又抖擞精神,抬起头来,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我曾经有一个说法:“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

”我至今还坚持此说。

你可以回忆你的老师,回忆你的朋友,回忆你的所有亲爱者,所有这一切回忆都能带给你甜蜜和温馨,甜蜜和温馨不正是净化和抚慰你的灵魂的醍醐②吗?但是,对母亲的回忆又岂是对老师和朋友等的回忆所能媲美的呢?
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亲的人。

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创伤,虽起华佗或岐伯于地下,也是无法治合愈我这个创伤的。

我一生走遍在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是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便立即潸潸涌出。

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

嗟乎!此生已矣,我又不相信来生,奈之何哉!
《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③。

”这是古今同恨的事。

惟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考虑一下自己对待父母的情况,再背诵一下盂郊那一首有名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庶④不致辜负这一套珍贵的《新绿文丛》的期望。

注:①德劭( sh 4 o ):品德美好。

②醍醐( t 0 h ú ):古时从牛奶中提炼出的精华。

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④遮(sh ) ):几乎,差不多。

(1)本文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是因为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第二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这”指代的是________。

(3)文章四五段阐述了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不符合文段意思的是哪几项,有几项选几项()
A. 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

B. 想起母亲,眼泪便立即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

C. 即使华佗或岐伯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

D. 可以获得甜蜜和温馨,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

E. 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4)《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

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
(5)文章段末说:“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其中“应有的结论”应当是________。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________”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________后________的方法,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________”。

(3)用“________”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9.阅读片段一,回答问题。

片段一: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 ]找到了水汽,[ ]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紫外线和各种宇亩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1)在画线上按课文内容填空。

(2)在文中[ ]处填关联词语。

(3)在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A.找近义词:稀少________ 生活________
B.找反义词:投降________ 平常________
(5)片段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分别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雨之歌
①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②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③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④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⑤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⑥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

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⑦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⑧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1)写出第⑤段中的韵脚。

(2)第③段中为什么“我哭”、“山河乐”,“我掉下来”花草“绽笑脸”?
(3)解释第⑥自然段中“吻”和“拥抱”的意思。

(4)第⑧段中诗人连用两组排比句,将“雨”同“爱情”进行了类比,请结合课文,谈谈他是怎样“何其酷肖”的。

1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用小标题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________。

(2)画出文中有“看”的意思的两个词,并体会这两个词的含义。

A ________ B________
(3)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因为________
(4)从“纵身跳下深谷”和________ 我们看到了五壮士________ 光辉形象。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③_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

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

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按原文填空。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③_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内容。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

(4)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真爱这一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好的故事”是指________。

(2)你对选文第一段是怎样理解的?
(3)本文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怎样理解?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

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

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

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

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不太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

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

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

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

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

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

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

”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

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它黑黝黝地卧在在那里,牛似的模样”一句用的修辞方法
是________,这句话形象的描写了丑石的________的特点。

(2)第②③段各写了丑石“无用”的哪些方面?(可用文中语句回答)
第2段中它不能________
第3段中它不能________
(3)第5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4)第六段“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表明了天文学家认识了丑石的?
(5)“丑石的伟大” 在文中指的是?
(6)了解了丑石前后不同的遭遇,你明白了什么?
15.课内阅读
接着,升国旗。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解释词语。

A. 肃立________
B. 瞻仰:________
(2)写下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3)说说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16.课文梳理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

伯父去世了,他的yítǐ_____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zhūi dào_____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数不清的wàn luán_____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aìfǔ_____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1)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yítǐ________
zhuī dào ________
wǎn lián ________
aìfǔ ________
(2)片断从哪几方面写出了伯父鲁迅先生得到了很多人爱戴?
(3)写人们送来的挽联多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写人们送来的花圈多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

他正闭目(观赏玩赏欣赏)_______楼上(优良优美优秀)_______的钢琴声。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他仿佛看见珠子在滚动,高的时候他仿佛听到雷鸣振撼着大地。

②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

忽然,“滴”的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

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

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呀!来人呀!
③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跑进来。

④楼上是谁,怎么往天花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⑤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⑥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句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⑦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⑧不,不!你不要(搅扰打扰干扰)_______他,我自己看看吧。

⑨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

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在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苦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

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

顺着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⑩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赞叹赞美赞颂)_______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文中的横线上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填空回答问题。

第一自然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第八自然段的“他”是指________。

(3)默读第一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句子实在事物和由此产生的联想分别是什么?
(4)文章通过一位旅客在旅店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贝多芬什么样的精神。

18.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坠________ 落山涧________ 拧________ 开叽________ 哩呱啦
(2)写出“居高临下”、“山涧”的意思。

(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表现了壮士们的________精神。

19.课外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