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荣耀大阅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科技荣耀大阅兵
作者:暂无
来源:《科学之友》 2015年第10期
2015年9月3日上午,中国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的空中阅兵盛典。

在宏大纪念的背后,离不开科技手段的高效保障。

清洗阅兵现场揭秘北京自主研发的首部洗地车
据北京环卫集团运营管理部负责人张志强介绍,负责天安门广场前地面清扫任务的22辆洗地车的行驶方向与阅兵队伍一致,自东向西匀速前进,无缝接地覆盖阅兵队列走过的50米宽度。

洗地车洗扫过后,天安门广场前的石板路面达到“车过路净,路见本色”,尘土存量降到每平
方米2克。

为了让受阅官兵踢正步时,地面不会泛起尘埃,北京环卫集团专门为此次大阅兵自主研发
了全国第一部16吨位的清洁能源洗地车。

为什么洗地车清扫过后,能把地面积水全部吸干,达到一尘不染的效果?据北京环卫集团
副总经理罗伟介绍,该部车有2台180千瓦的电机,可实现作业、行走协同进行。

车内的高压
水枪喷洒清洗地面,强大的吸泵可把地面污水和垃圾一起吸走。

下面一组数据表明,该款车辆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该车空驶续航里程可达
360千米,单次充电周期不超过3.5小时;在执行道路洗扫时,时速不超过40千米,最大续航
里程可突破200千米,连续作业时间可达7小时,洗扫道路宽度达2.5米。

研发人员通过实际对比还发现,该款纯电动洗地车具有零排放、零污染、低噪音、低热辐
射的特点,不仅比传统燃油车作业噪声降低15分贝,而且作业成本仅为燃油车的35%。

洗地车
的作业效率与普通燃油车相比,能够提升20%。

罗伟介绍,使用该款纯电动洗地车进行道路作业,每年每辆车可以减少8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款新车能首次在大阅兵中使用,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方面的领先水平。

巨幅红旗上的高科技
2015年9月3日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京
空间机电研究所设计、研制的巨幅国旗和军旗悬挂于直升机下,随空中护旗梯队飞过天安门,
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巨幅国旗长9米、宽6米,军旗长7. 5米、宽6米,这是我国首次悬挂如此巨大的红旗进行高速飞行展示。

距离阅兵百天左右时,长期从事航天降落伞研究工作的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接到阅兵保障单位的技术援助请求,参与到阅兵红旗项目研制中。

当时,巨幅红旗高速飞行时
破损、展示效果差的难题,已经困扰了相关单位数月。

为解决这些难题,该所项目团队将大量航天高科技用于其中。

高科技一:航天降落伞流固耦合技术
高速飞行时,破损是大尺寸红旗面临的最大挑战。

要避免红旗被吹破,必须知道它是怎样
摆动的、摆动的时候撕扯力有多大。

接到任务后,项目团队首先分析了红旗摆动和降落伞开伞
的相似性,发现可以运用航天降落伞流固耦合技术来探究红旗破损的原因。

流固耦合技术,是一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融合科学,即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
相互交融。

拿红旗运动来说,每个时刻红旗的摆动形状都不同,每种形状下风吹在旗面上的力
也不同,必须计算出每一刻风吹在红旗上各处的力有多大,这是流体力学问题;同时要计算出
红旗受到风吹后会怎样摆动,这是固体力学问题。

这两个问题各自就很复杂,交融在一起相互
紧密关联,解决起来更加困难,是当前全世界公认的难题之一。

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项目团队夜以继日地开展研究。

在模拟计算中,红旗每摆动一秒,需要用高性能工作站计算一天。

大量模拟计算数据表明,材料和红旗边角自由甩动对红旗破损
影响最大,使用合适的布料和限制边角甩动,能大大减轻红旗受到的撕扯力。

高科技二:航天降落伞材料技术
阅兵红旗项目中,用于航天器降落伞的特制布料发挥了作用。

用该材料制作的神舟飞船降
落伞可承载重达3吨的载人飞船返回舱,折叠起来却只有行李箱大小。

如果用这种材料做一件
衣服,重量比一个鸡蛋还轻。

目前,这种材料已大量应用到生活中,比如现在流行的超轻透气
户外风衣、携带方便结实耐用的购物袋等。

但要直接用这种材料制作阅兵红旗会过于透光,影响展示效果。

为此,项目团队与专业材
料研制厂家合作研究,为布料涂上一层特制涂料,既改善了红旗的外观,又使其具备良好的防
雨能力,即使遇到下雨也能迎风飘扬。

这种经过特殊涂刷的特制布料,未来可推广应用到高端
雨衣、防雨布、户外防雨服等生活用品上。

高科技三:航天降落伞缝纫技术
阅兵红旗尺寸巨大,必须用多块布料拼接而成。

在拼接方面,项目团队为其采用了航天降
落伞缝纫技术。

记者了解到,该技术本质上和日常服装缝纫类似,但应用于航天降落伞的缝纫,对缝纫机
选择、缝合形式、缝纫宽度、缝线针脚长度、缝线松紧程度、缝线的材料等都有严格要求,需
符合航天标准的规定。

据有关专家介绍,按照航天标准也可以制作服装,虽然成本更高,但质量绝对一流,穿几
十年也不会开线。

分秒不差:“数字标尺”功不可没
参加此次阅兵的该新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属于我国自行研制的陆军反装甲武器,具有
射程远、威力大、命中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对地面高价值目标及低空、低速飞行
目标实施准确的毁灭性打击,是我军目前装备的最先进的重型反坦克武器系统,也是世界一流
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

阅兵训练的标准究竟有多高?“行驶状态下,前后两车距离为10米,偏差不得超过0.5米。

”方队领队赵彬上校告诉记者,左右间距为2.64米的车辆并行,要在同一排面标齐,偏差不得超过0.1米;车辆要与道路上的标志线对齐,骑线误差不能超过0.05米……
听着一个个精确的数字,记者头脑中冒出一个个问号:车辆行驶,受路面平整程度、驾驶
员操作习惯等因素影响很大,十几辆发射车如何实现步调一致?徒步方队可以用线标齐,用尺
子测量间距,发射车这么大,行驶中怎么标齐?如何测量?为了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更好的训
练效果,反坦克导弹方队运用大数据理念,在每台车上都安装了‘数字标尺’,可以实时记录
车辆的位置信息和行驶速度。

标准车的小幅度调整,会给其他车辆带来很大的影响。

方队根据
数据分析的结果,迅速对标准车驾驶员提出新的要求。

阅兵结束后,看到方队米秒不差地通过天安门,方队政委王文轩兴奋不已:“这次阅兵,
方队能够以最佳的姿态展现给国家和人民,‘数字标尺’功不可没,信息化装备进行训练就是
要依靠高技术手段,在以后的军事训练中,要让越来越多的高技术手段在训练场上大显身手!”
航天“安保防护网”护航阅兵
激动人心的大阅兵背后,一张无形的航天“防护网”也在高效运行着。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获悉,该集团公司研制的开窗检测仪和激光眩目枪,组合构
筑的这道“防护网”,为阅兵任务的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开窗检测仪主要应用于重大活动的重点场所和区域,通过对周边建筑物的各类窗户的开关
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防止不法分子开窗进行枪击、投放爆炸物等破坏活动。

该设备具有
便携性能好、可靠性高的特点,为重大活动安保、反恐防暴提供了新的有力手段。

激光眩目枪是形似步枪的激光发射装置。

它可发出高能激光照射人眼,对目标人群产生眩
目或眩晕效果,使其短暂失明而失去行动能力和抵抗能力,却不会对人产生实质性的伤害。

模拟仿真系统辅助大阅兵
在现场执行保障任务的北京军区电教工作站10多名官兵,看到阅兵进程与阅兵联指运用他们研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模拟仿真系统”模拟结果完全一致时,大半年拼搏攻关的疲惫一扫而光。

电教工作站站长贾照亮告诉记者,该系统具有阅兵组织程序灵活调整、人员装备实时调整
变换、训练过程精确模拟仿真、阅兵场景三维可视、要素综合效果检验论证五大功能,实现了
人物、装备模型按需布设,方(梯)队、人员着装和装备涂装按需实时变换,行动路线快速调整,大场景全方位多角度场景灵活调度,为阅兵组织实施每个阶段、环节、行动进行推演论证,为阅兵领导小组、阅兵联合指挥部和人员、装备、空中方(梯)队开展重点难点问题研究,优
化组织实施流程,设计精彩亮点提供了高技术支撑。

研发该系统既无经验可学,又无现成模式可循。

为尽快拿出成果,他们请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联合攻关,并初获成功。

但另一项难题横在项目组
面前:按照通用做法,利用计算机三维工具软件,生成三维模型,只能验证一套阅兵方案,若
想验证第二套,需将1.2万余名人员、800多台(架)装备、飞机、28平方千米地理环境,以
及建筑、道路、桥梁、植被等10类地理环境要素信息的三维仿真模型重新制作,最短要近20天;且国内制作一个模型需要数千元,做这么多模型经费开支巨大。

经过技术攻关,该电教站工程技术人员将制作的三维模型工具化,将三维模型制作与系统
生成有机结合起来,可在系统内随机加载模型,随机调整模型位置,随机布设调整队形,实现
了随用随调功能,使系统运行更加灵活高效,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而且为国家节约经费数千
万元。

这个系统具有模拟仿真效果逼真、方案调整快捷高效、适用对象范围广泛、体系结构拓展灵活等鲜明特征,特别是综合论证检验作用发挥更为明显,是高技术辅助阅兵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阅兵联合指挥部办公室领导介绍说,利用该系统,“阅兵联指”先后分析论证了军乐团乐曲数量、曲目、更换时机,解说词的长短、解说时机等与受阅方(梯)队的配合;对10个英模部队的70面荣誉旗帜的大小、排列方式、颜色字体、旗手位置和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辅助27个车辆方队,进行了行驶速度、车辆间隔距离、通场时机和时间节点的论证;空中护旗方队对两面旗帜、“70”字样、拉彩烟、队形和飞行速度进行了论证,为各级组织开展科学训练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