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长亭送别》同步训练 苏教必修5苏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长亭送别》同步训练苏教必修
5苏教
《长亭送别》
一、夯基训练
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斜晖.(huī) 惭怍.(zuò)
长吁.(xū) 金钏.(chuàn)
B.机杼.(zhù) 蹙.眉(cù)
揾.做(wèn) 挣揣.(chuài)
C.玉醅.(pēi) 狡黠.(xiá)
谂.知(shěn) 笑靥.(yàn)
D.弃掷.(zhì) 蹉.跎(cuō)
不屑.(xiè) 霎.时(shà)
解析:C项,“靥〞应读“yè〞。

答案:C
2.以下各组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杯盘狼藉蝇头微利衰草萋迷涣然冰释
B.禾黍秋风举案齐眉司马青衫丰富多采
C.状元及第功名利禄颇具文彩茅塞顿开
D.衰柳长堤融汇贯穿舐犊情深得陇望蜀
解析:B项,“丰富多采〞应为“丰富多彩〞;C项,“颇具文彩〞应为“颇具文采〞;D项,“融汇贯穿〞应为“融会贯穿〞。

答案:A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王力宏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
....,反复揣摩,音乐根底尤为扎实,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

B.高考要求考生复习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偏科,那种目无全牛
....的复习方式,使不少考生在模拟考试中吃了大亏。

C.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
....,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外乡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D.中国羽毛球队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了辉煌成绩,队员一归国就受到热烈欢送,倾国倾城
....的人们赶到机场迎接。

解析:A项,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B项,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经到达十分纯熟的地步。

C项,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

比喻赶得上。

D项,倾国倾城:形容女子容貌很美。

答案:C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汪涵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主持人,常常妙语连珠,亲和力很强,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去年4月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一路高歌猛进的国内楼巿因此有了微妙的变化,人们对未来楼巿走向也有着更多的疑惑与期待。

C.假设一个人对社会作出奉献,社会能够给其应有的回报,他就会对社会产生责任感。

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明确提出这一根本理念,并在政策制定、执行上有所表达。

D.在冬季,日照时间不但减少,而且人体骨骼密度最低,骨折患者尤其是老年骨折患者人数明显增多,医院多个科室不得不加床收治病人。

解析:A项,搭配不当,“有很高的收视率〞的主语不是“汪涵〞,而是“他主持的节目〞。

C 项,不合逻辑,“近年来〞和“将〞自相矛盾。

D项,语序不当,“不但〞应提到“日照时间〞前。

答案:B
5.补写出以下各句中的空缺局部。

(1)夕阳古道无人语, _________________。

(2)碧云天,________________,西风紧,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禾黍秋风听马嘶(2)黄花地北雁南飞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佩叮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①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我近书窗听咱。

(红云)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会便来。

(末云)窗外有人,已定是小姐,我将弦改正,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

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

(歌曰)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张弦代语兮,欲诉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旦云)是弹得好也呵!其词哀,其意切,凄凄如鹤唳天;故使妄闻之,不觉泪下。

【麻郎儿】这的是令他人耳聪,诉自己情衷。

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哀。

注:①红娘定计,让张生用琴声对莺莺作试探。

莺莺月下焚香,张生弹琴撼动芳心,作歌直抒衷情,莺莺为之感动,埋怨违约悔婚的“狠毒娘〞,钟情一往情深的“志诚种〞,决心以身相许。

6.【天净沙】、【调笑令】两曲如何对琴声作艺术描绘?
解析:“莫不是〞是比喻。

“潜身再听……原来是〞逐步展示莺莺对琴声中意境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用比喻手法写琴声。

连用多个“莫不是〞比喻。

②逐步展示莺莺对琴声中意境的理解。

初时,莺莺不辨何处声响,疑心是“宝髻玲珑〞“环佩叮咚〞,又疑心是风摇“铁马〞“金钩〞敲窗。

继而,莺莺为这种美妙声音触动,觉得如同寺庙撞钟、竹林鸣风、尺剪相碰、“滴响壶铜〞。

并听清琴声“近西厢〞“在墙角东〞。

反映出莺莺已猜度到弹琴之人是张生。

7.【秃厮儿】一曲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解析:用“铁骑刀枪冗冗〞“落花流水溶溶〞“风清月朗鹤唳空〞“儿女语,小窗中,喁喁〞等四个比喻,描写“其声壮〞“其声幽〞“其声高〞“其声低〞,将听觉诉诸视觉。

参考答案:运用通感手法。

以整齐的排比句将诉诸听觉的琴声转换成铁骑刀枪、落花流水、风清月朗、小窗儿女等视觉形象。

8.选文如何表现琴声、歌声对莺莺心理的作用?
解析:张生弹琴撼动芳心,作歌直抒衷情,莺莺为之感动。

雄壮深幽高急低缓的琴声卒令崔、张情感融通。

参考答案:一个是“断肠悲哀〞“思不穷〞,一个是“芳心自懂〞“意已通〞。

悠扬美妙的琴声和词哀意切的歌声,成为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10题。

双调•蟾宫曲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

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茅屋。

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

溜,小股水流。

9.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理解。

解题时,应注意所写景物的特征,该诗处处写山,写的是乐景,“元佳〞“堪夸〞直抒胸臆写乐情。

抓住这些关键词就不难答复。

参考答案: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10.“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炼字。

一写“云〞,一写“月〞,都以动写静。

参考答案:(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

(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

三、语言运用
11.运用联想与想象,将【端正好】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文字。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解析:运用联想与想象要合理,从原文出发,采用多种手法进行描写,突出景物特点。

答案例如:暮秋时节的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

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叶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12.依据下面的例如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例如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例如】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

答题时应明确题目要求“句式、结构与例如相似〞且要符合情理。

首先,从内容上看,要分析例如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月〞落在“湖〞中,“鱼〞也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造成的一个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

其次,从结构、手法上看,第四句是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

再次,选择一组相关意象,按例句的句式结构仿写即可。

答案例如: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