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 H—1 O—16 N—14 Ca—40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血浆中含有抗体、肾上腺素、血红蛋白等物质
C.过敏反应会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剧烈运动时,血浆pH仍保持相对稳定与HCO、HPO等离子有关
2.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色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③为组织细胞,物质交换关系为①→②→③→④
B.若③为肝细胞,饭后1h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C.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
3.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
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强刺激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
A.不发生偏转
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5.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基本形式。
两者的关系是( )
A.前者为主,前者控制后者,后者影响前者
B.前者为主,前者控制后者,后者不影响前者
C.后者为主,后者控制前者,前者影响后者
D.后者为主,后者控制前者,前者不影响后者
6.下列是关于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也可以在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下丘脑含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pH调节中枢等
D.下丘脑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7.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气态氯化氢。
已知破坏1 mol 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 Cl—Cl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 H—Cl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2Q1+Q2>4Q3
B. 2Q1+Q2<4Q3
C. Q1+Q2<Q3
D. Q1+Q2<2Q3
8.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
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 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v(C)与v(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的总质量⑧C、D的分子数之比为1∶1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⑤⑦
C. ②③⑤⑦
D. ②③⑤⑥
9. 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
A. CO2(g)+H2(g) CO(g)+H2O(g) ΔH>0
B. CH3CH2OH(g ) CH2===CH2(g)+H2O(g) ΔH>0
C. 2C6H5CH2CH3(g)+O2(g) 2C6H5CH===CH2(g)+2H2O(g) ΔH<0
D. CO2(g)+2NH3(g) CO(NH2)2(s)+H2O(g) ΔH<0
10. 能源分类相关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右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
A. 煤炭、石油、潮汐能
B. 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 太阳能、风能、沼气
D. 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11. 有些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很慢且副反应较多,测定这些反应的焓变可运用( )
A. 盖斯定律
B. 勒夏特列原理
C. 阿伏加德罗定律
D. 质量守恒定律
12. 已知(l )
=H 2O (g ) △H 1=a kJ ·
(2)
=2H 2O (g ) △H 2=b kJ · (3)
=H 2O (l ) △H 3=c kJ · (4) =2H 2O (l ) △H 4=d kJ ·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 <c <0
B. b >d >0
C. 2a =b <0
D. 2c =d >0
13. 在平衡体系2NO+O 2 2NO 2中通入18O 组成的氧气,重新达到平衡后,则18O ( )
A. 只存在于O 2中
B. 只存在于NO 2中
C. 只存在于O 2和NO 2中
D. 存在于NO 、O 2、NO 2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真空中两个同性的点电荷q 1、q 2 ,它们相距较近,保持静止。
今释放q 2 且q 2只在q 1 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q 2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库仑力( )
A .不断减小
B .不断增加
C .始终保持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15.如图所示,在直线MN 上有一个点电荷,A 、B 是直线MN 上的两点,两点的间距为L ,场强大小分别为E 和2E.则( )
A .该点电荷一定在A 点的右侧
B .该点电荷一定在A 点的左侧
C .A 点场强方向一定沿直线向左
D .A 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 点的电势
16.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带电量为Q ,相距为d ,今在板间中点放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则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为( )
A .22kQq d
B .24kQq d
C .Qq Cd
D .2Qq Cd
17.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为0.6cm ,两板接上6×103V 电压,板间有一个带电液滴
质量为4.8×10-10 g ,处于静止状态,则油滴上有元电荷数目是(g 取10m/s 2)( )
A .3×106
B .30
C .10
D .3×104
18.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φa 、φb 和φc , φ
a>φb>φc。
一带正电的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KLMN所示。
由图可知()
A.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B.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C.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
D.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19.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A、B、C三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电势比b点高
B.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b点场强比a点大
C.a、b、c三点和无穷远处等电势
D.一个电子在a点无初速释放,则它将在c点两侧往复振动
20.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电容器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油滴将竖直向上运动
B.P点的电势将降低
C.电容器的电容增大,极板带电荷量不变
D.电容器的电容增大,极板带电荷量增大
21.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关于下列操作及出现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容器与电源保持连接,左移电容器左极板,则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增大
B.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上移电容器左极板,则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增大
C.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插入玻璃板,则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增大D.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插入金属板,则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减小
第?卷非选择题
22.(9分)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200pF,充电后两板间电压为100V,则电容器的带电量是_________。
若保持电容器与电源相连,将两板间距离减半,则电容器的带电量________。
若使电容器与电源断开,将两板间距离减半,则电容器的带电量________。
23、(6分)用丝线吊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置于水平方向的电场中,如右图所示,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是300,则该电场的场强E= ,方向为。
24.(15)把带电荷量2×10﹣8C的正点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到电场中A点,要克服电场力做功8×10﹣6J,若把该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到电场中B点,需克服电场力做功2×10﹣6J,取无限远处电势为零。
求:
(1)A点的电势
(2)A、B两点的电势差
(3)若把2×10﹣5C的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
25.(14分)如图所示,真空中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相距d,上板带负电,下板带等量的正电,两板间电压为U,上板的正中央有一个小孔,在小孔正上方h高处,有一个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由静止开始下落,经小孔进入两板之间的电场中(两板之外没有电场),为了使小球不与下板相碰,小球应带什么电荷?带电荷量至少要多大?
26. (18分)如图所示,板长L=4 cm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d=3 cm,板与水平线夹角|á=37??,两板所加电压为U=100 V.有一带负电液滴,带电荷量为q=3?á10-10 C,以v0=1 m/s的水平速度自A板边缘水平进入电场,在电场中仍沿水平方向并恰好从B板边缘水平飞出(g取10 m/s2,sin |á=0.6,cos |á=0.8).求:
(1)液滴的质量:(2)液滴飞出时的速度
27.(10分) NH3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取硝酸的关键步骤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g)+5O2(g) 4NO(g)+6H2O(g),△H<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恒温恒容下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填字母)。
a.NH3和NO浓度相等 b.NO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NH3的生成速率与NO的消耗速率相等
(2)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NH3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向装置中再充入N2 b.向装置中再充入O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降低温度
(3)将0.050 mol NH3 (g)和0.060 mol O2(g)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NO)=0.040 mol/L。
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NH3的转化率。
平衡时,NH3的转化率α(NH3 )=_________。
28. (15分)亚硝酸氯(C1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
可由NO与Cl2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NO(g)+C12(g)2C1NO(g),
(1)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亚硝酸氯的结构为Cl-N=O):
则2NO(g)+C12(g)2C1NO(g)反应的△H和a的关系为△H=____kJ/mol。
(2)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g)和1molC12(g),在不同温度下测得c(C1NO)与时间的关系如图A:
①由图A可判断T1 ____T2,该反应的△H____0 (填“>”“<”或“=”)。
②反应开始到10min时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mol/(L·min)。
(3)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NO(g)和Cl2(g),平衡时ClNO的体积分数随n(NO)/n(C12)的变化图象如图B,则A、B、C三状态中,NO的转化率最大的是________点。
29. (10分)(1)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H3OH(g)和3 mol O(g),CH3OH(g) + H2O(g)CO2(g) + 3H2(g)H(298K)=+ 49.4 kJ/mol。
H
2
实验测得: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热量19.76 kJ。
则
(1)①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____________倍。
②该条件下反应达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
A.v正(CH3OH)=v正(CO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c(CH3OH)=c(H2O)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2)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Q kJ。
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23分)(一)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以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也是一种常用的制冷剂。
(1)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合成氨的反应。
在容积固定为2L 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mol N2和3mol H2,加入合适催化剂(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后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开始反应,并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
则从反应开始到25 min 时,以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
(2)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 ΔH 下图1是合成氨反应的能量与反应过程相关图(未使用催化剂);图D 是合成氨反应在2L 容器中、相同投料情况下、其它条件都不变时,某一反应条件的改变对反应的影响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ΔH=-92.4kJ/mol
B.使用催化剂会使E1的数值增大
C.为了提高转化率,工业生产中反应的浓度越低越好
D.图II是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图,且T A>T B;
E.在曲线A条件下,反应从开始到平衡,消耗N2的平均速率为mol·L-1·min-1
(3)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N2和7 mol H2,达到平衡时
测得容器的压强为起始时的倍,在同一温度,同一容器中,将起始物质改为amol N2,b
molH2,c mol NH3(a,b,c均不为零)欲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与原平衡相同,则a,b,c 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用含a,b,c的表达式表示),且欲使反应在起始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二)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______0(填“大于”“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_______mol?L-1?s-1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T_______100℃(填“大于”“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甲醇脱水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 △H1=-23.9kJ·mol-1
甲醇制烯烃反应2CH3OH(g)=C2H4 (g)+H2O(g) △H2=-29.1kJ·mol-1
乙醇异构化反应2CH3OH(g)=CH3OCH3(g)) △H3=+50.7kJ·mol-1
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 (g)+H2O(g)=C2H5OH(g)的△H=____________ kJ·mol-1。
31.(11分)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a表示系统,b表示系统,c表示系统。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 ,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图乙中,B液为,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32.(10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____。
(2)图乙中④与②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在乙图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3)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
33.(14分)如图甲所示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乙所示为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请回答:
(1)图甲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___电位。
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___电位。
(2)当神经纤维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_______性发生变化,钠离子大量流向膜_______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_段。
34.(12分)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
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
请回答:
(1)通过对图解分析,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
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__(填?°下丘脑?±?°垂体?±或?°性腺?±)。
(2)上面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5.(7)如图表示人体内体温调节与水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字母代表相应激素,请据图回答:
(1)图中b表示________激素,该激素起作用的靶器官是________。
(2)当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体温下降时,在c的作用下,肌肉和肝脏产热量会________,从而维持体温恒定。
如果人体激素c分泌量过多,则通过一定的调节会引起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调节。
(3)图中d表示________激素。
如果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激素d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后会使尿量________。
生物:
1-6BDDCAC
31. 【答案】(1)呼吸消化泌尿(2)降低(或下降) NaHCO3(3)血浆无机盐和蛋白质
32. 【答案】(1)组织液组织水肿(2)蛋白质①(3)神经—体液—免疫
33. 答案(1)a 静息 c 动作(2)通透内 b
34. 答案(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下丘脑(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反馈
35. 答案:(1)促甲状腺甲状腺(2)增加a、b (负)反馈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3)抗利尿减少
化学: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D
10. 【答案】C
11. 【答案】A
12. 【答案】C
13.【答案】D
27. 【答案】 (1). bc (2). bd (3). 80%
28.【答案】 (1)289-2a (2) ①< < ② 0.1 (3). A
29. 【答案】 (1) ①1.2 ② D
(2) CH3OH(l)+3/2O2(g)CO2(g)+2H2O(l)ΔH=-32QkJ·mol-1
30.(一)
【答案】 (1) 0.01 mol·L-1·min-1 (2) ADE (3) a+c/2= 2,d+3c/2= 7 2<c<4 (二)
【答案】 (1)大于 0.001
(2)大于 c(N2O4)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
(3)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
(4)-45.5
物理答案
14、A
15、A
16、C
17、B
18、ACD
19、BC
20、AD
21、BD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