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主城区慢行交通规划研究中期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德市主城区慢行交通规划研究中期报告
一、前言
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步行、骑行、
轮椅、儿童车、滑板等,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出行方式之一。
随着
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的多样化也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慢行交通因其环保、健康、低碳等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常德市主城区慢行交通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市区道路存在一些瓶
颈和交通安全问题,步行环境较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政府制定了《常德市慢行交通规划》,本项目为规划的一部分,旨在对常德市主城
区慢行交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和规划建议。
二、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常德市主城区慢行交通现状:道路建设、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
等设施状况、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行人专用标线、辅助设施等现状的
调查;
2.人口分布和出行特征:常德市主城区人口分布和出行特征的调查;
3.出行方式选择:市民对于慢行交通的偏好程度、出行方式选择的
调查分析;
4.交通安全问题:常德市主城区慢行交通安全问题的调查分析;
5.案例分析:国内外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现状及经验;
6.城市空间结构和规划环境:城市空间结构和规划环境对慢行交通
发展的影响等。
三、调研结果
1.常德市主城区慢行交通现状
(1)道路建设
常德市主城区道路建设相对较为完善,但是一些道路存在交通拥堵、车道变窄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慢行交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慢行交通设施建设
市区一些道路建设较早,缺乏步行专用设施和骑行专用车道,市民
在步行和骑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交通标志、信号灯等设施状况
市区交通标志、信号灯等设施建设较为齐全,但存在一些老化、损
坏现象。
(4)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行人专用标线等设施建设现状
市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行人专用标线等设施建设相对较为齐全,但是一些设施年久失修,需要进行维修和加固。
2.人口分布和出行特征
常德市主城区人口密度较高,以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为主。
市
民出行以步行和公共交通为主,自行车、轮滑鞋等慢行交通出行方式比
较少。
3.出行方式选择
在调查中,市民对于慢行交通的需求和偏好相对较高,适合慢行交
通的出行方式比较受欢迎,但由于环境和设施的限制,市民仍然更愿意
选择机动车出行。
4.交通安全问题
在调查中,市民对于交通事故的担忧较高,目前交通安全意识还需
要提高。
5.案例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慢行交通现状和发展经验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1)引导和鼓励市民使用慢行交通出行;
(2)改善慢行交通设施建设,加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3)完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设施,保障慢行交通安全;
(4)细化城市空间规划,构建慢行交通道路系统。
四、规划建议
基于调研结果和案例分析,提出以下规划建议:
(1)建设步行和骑行专用车道,完善道路慢行交通设施;
(2)加强交通标志和信号灯建设和维护,提高交通安全;
(3)引导市民更多地使用慢行交通出行,减少机动车出行;
(4)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扩充慢行交通道路网络;
(5)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
五、总结
本中期报告通过对常德市主城区慢行交通现状、人口分布和出行特征、出行方式选择、交通安全问题、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调研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划建议。
本报告为后续规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