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了解电路第1节电是什么课件(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页,共17页。
1、用与丝绸(sīchóu)摩擦过的 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 吸引过来,则小球是D(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第十页,共17页。
➢2、用毛皮(máopí)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 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D( )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
1/2/3/4/5题
第十七页,共17页。
接触起电:用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物 体(wùtǐ),使不带电的物体(wùtǐ)带电。 两物体(wùtǐ)带同种电荷。
感应起电: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 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 异种(yì zhǒnɡ)电荷。
第八页,共17页。
带电(dà i dià n)的头发 飘起来
同种电荷(dià nhè )
•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 荷;
•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 荷。
第六页,共17页。
三、电荷(diànhè)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páichì),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第七页,共17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 电,摩擦的两物体带等量的异种(yì zhǒnɡ)电荷。
第三页,共17页。
二、电荷 (dià nhè )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 明(shuōmíng)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 电荷。
第四页,共17页。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mócā)过的橡胶棒 与被丝绸摩擦(mócā)过的玻璃棒带的电 一样吗?
第五页,共17页。
• 大量的事实(shìshí)使人们认识到:自 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 而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
➢ 斥,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
➢ 斥,所以飞开
第十一页,共17页。
➢ 3、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
➢ 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是( )D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fùdiàn) B、两个带负电(fùdiàn),一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 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第十二页,共17页。
四、验电器
➢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 检验物体(wùtǐ)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hù
xiāng)排斥
➢结构(jiégòu):金属球、金
属杆、金属箔
➢方法:。。。。。。
第十三页,共17页。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 大小我们可以看出(kàn chū)什么?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荷 (diànhè)的多少
一、电荷 摩(d擦ià过nh的è物) 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则说明
(shuōmíng)该物体带了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二现、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四、摩擦起电的实质
第十六页,共17页。
作 业:P61
第十四页,共17页。
五、摩擦起电的实质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 电子总共(zǒnggòng)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 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8
想一想:这个(zhè ge)氧原子带电吗?
想一想:这个(zhè ge)氧离子带电吗?
第十五页,共17页。
课堂(kètáng)小结
用的推理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
(yánjiū)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第二页,共17页。
一、摩擦(mócā)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则说明该物体带了电 荷。这种现象叫做(jiàozuò)摩擦起电现象。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
第一页,共17页。
教学(jiāo xué)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 过程与方法: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
1、用与丝绸(sīchóu)摩擦过的 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 吸引过来,则小球是D(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第十页,共17页。
➢2、用毛皮(máopí)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 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D( )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
1/2/3/4/5题
第十七页,共17页。
接触起电:用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物 体(wùtǐ),使不带电的物体(wùtǐ)带电。 两物体(wùtǐ)带同种电荷。
感应起电: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 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 异种(yì zhǒnɡ)电荷。
第八页,共17页。
带电(dà i dià n)的头发 飘起来
同种电荷(dià nhè )
•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 荷;
•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 荷。
第六页,共17页。
三、电荷(diànhè)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páichì),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第七页,共17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 电,摩擦的两物体带等量的异种(yì zhǒnɡ)电荷。
第三页,共17页。
二、电荷 (dià nhè )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 明(shuōmíng)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 电荷。
第四页,共17页。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mócā)过的橡胶棒 与被丝绸摩擦(mócā)过的玻璃棒带的电 一样吗?
第五页,共17页。
• 大量的事实(shìshí)使人们认识到:自 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 而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
➢ 斥,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
➢ 斥,所以飞开
第十一页,共17页。
➢ 3、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
➢ 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是( )D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fùdiàn) B、两个带负电(fùdiàn),一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 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第十二页,共17页。
四、验电器
➢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 检验物体(wùtǐ)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hù
xiāng)排斥
➢结构(jiégòu):金属球、金
属杆、金属箔
➢方法:。。。。。。
第十三页,共17页。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 大小我们可以看出(kàn chū)什么?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荷 (diànhè)的多少
一、电荷 摩(d擦ià过nh的è物) 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则说明
(shuōmíng)该物体带了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二现、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四、摩擦起电的实质
第十六页,共17页。
作 业:P61
第十四页,共17页。
五、摩擦起电的实质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 电子总共(zǒnggòng)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 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8
想一想:这个(zhè ge)氧原子带电吗?
想一想:这个(zhè ge)氧离子带电吗?
第十五页,共17页。
课堂(kètáng)小结
用的推理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
(yánjiū)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第二页,共17页。
一、摩擦(mócā)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则说明该物体带了电 荷。这种现象叫做(jiàozuò)摩擦起电现象。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
第一页,共17页。
教学(jiāo xué)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 过程与方法: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