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让识字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让识字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作者:费萍香
来源:《课外语文·下》2014年第12期
【摘要】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一切以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为目标。
识字教学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至关重要。
如何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渗透到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第一,民主的课堂,闪动生命的活力;第二,生活的课堂,迸发生命的活力;第三,想象的课堂,跳跃生命的活力;第四,尝试的课堂,放飞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识字教学;生命的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一切以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为目标。
识字教学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至关重要。
然而识字教学本身又比较枯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将这一理念渗透到识字教学中呢?我做了一些探索:
一、民主的课堂,闪动生命的活力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反复提到“人格平等,寓于爱心的交流对话是全部教育的基础。
”所以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弘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情感。
在教《但愿人长久》一课生字时,我一改以往的老师领读或学生领读,而让学生先自由读,然后问:“同学们生字都会读了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或者把你读得好的词语领大家读一读。
”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说:“我想提醒大家‘虽然’的‘虽’读suī,而不读
shuī”;有的说:“我想领同学读一读‘阴晴圆缺’这个词”;有的说:“隐藏的‘隐’读yín,而不能读yíng”。
就连学习不太好的王雨也鼓起勇气说:“老师我想领同学读‘思念’这个词。
”我听了立刻向她伸出大拇指,并鼓励她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
”王雨领读完之后,教室里举手的同学就更多了。
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自主、轻松地进行着识字。
在自主、轻松的识字中,学生感受到了课堂学习的快乐。
正是教师的民主才给了学生自信和尊严。
只有让孩子们民主、自由地成长才能使他们有自己的奇思妙想,使他们个性飞扬。
二、生活的课堂,迸发生命的活力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生命、有活力、有发展的潜能。
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兴致、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活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时时与生活相结合,应刻刻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在教“储”这个字时,我问:“这个字,你们曾经在哪里见过?”(把识字与学生平时的生活紧密相连,学生思维的火种被点燃,他们兴趣盎然)。
有的说:“我见过‘中国邮政储蓄’的‘储’就是这个‘储’。
”有的说:“我邻居的姓就是这个‘储’。
”……看着一双双高高举起的小手,看着一张张满脸红晕的小脸。
我深深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
学生的头脑不再是一个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
识字教学注重联系生活经验,令学生兴趣盎然,在潜移默化中真正掌握独立识字的本领。
将识字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感受汉字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三、想象的课堂,跳跃生命的活力
想象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能力,也是每个人在生活、学习时的一种灵感。
在小学生学习生字中运用想象,更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我国的汉字源远流长,它是一种非常艺术性的创造,是世界文化艺术精髓之一,它结合了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灵魂,很多汉字具有能看字辨义,读字辨形的特点。
因此,引导学生领会了这些文化精髓是很有益处的。
如认识“田”字的时候,我先出示“田”字,接着出示挂图,让学生先想一下,它像什么,然后告诉学生,“田”就是一块块平平整整、方方正正划分好的土地。
如此多次引导思考练习后,水到渠成的,学生就说出了:“鸟”字那一点就是它的眼睛,没有眼睛,看不到东西就“乌”黑一片,这样学生从来不会把“鸟”和“乌”混乱了。
在教形声字的时候,关键是让学生弄清楚偏旁所表示的意思。
如“播”字,学生说:农民伯伯用手把谷米撒在田里就成了“播”字。
在教学有些汉字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这个字你看出了什么特点,怎样去记。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四、尝试的课堂,放飞生命的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
在识字过程中,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
针对学生这一识记特点,在尝试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根据熟字换偏旁这类字的特点,让学生用加减法识记生字。
如“报”与“服”“近”与“听”“惊”与“就”等等。
也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汉字。
如教学“坐”时,学生已经学会了“土”字,叫两名学生做坐土堆的游戏,学生便轻松地掌握了字形。
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学生不仅能较快掌握新字,而且还能在对比中与以往的熟字多次见面,进一步巩固了旧字,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在尝试识字教学中,我还通过让学生“拼”“摆”“书空”生字笔画、部件的方法,给学生以直接、立体的感官刺激,从而调动他们进一步尝试的兴趣,促使他们在自学、自悟、自得中不断探索,达到巩固识记生字的目的。
例如,发给学生一些熟字卡片(“大”“人”“干”“木”)
和分别写在卡片上的几种形态的“点”,请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说这些字加上“点”后会变成什么字。
如“大”可变成“太”“头”,“人”变成“火”,“干”变成“平”,“木”变成“米”……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充满机遇和挑战。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创新,只要我们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一个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世界。
我们的识字教学一定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作者简介:费萍香,女,1977年生,江苏宝应人,小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及趣味识字、阅读教学研究。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