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
试卷
一。

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命是由细胞构成的.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同一生物体上的细胞结构和功能都相同
D.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2.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3.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系统→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4.在一块菜地里,菜叶上有许多蚜虫、菜青虫,地里有蟾蜍,土壤里面有蚯蚓,细菌等,这些生物合在一起称为()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均不是
5.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面四种情况,各自对应的层次是()
①池塘中的一个衣藻②池塘中的所有生物③池塘中的所有衣藻④池塘.A.个体、群落、种群、无机环境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个体、种群、群落、无机环境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6.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7.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同一层次的是()
A.骨骼肌;软骨组织;心脏
B.新安江中的鱼;黄山上的鸟;牯牛降的蕲蛇
C.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太平湖;休屯盆地
D.一个大肠杆菌;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培养基被污染,生长了多种细菌和真菌
8.“春天到了,公园里空气新鲜、草色清脆、绿柳垂帘,树枝上黄鹂欢唱,碧空中燕子起舞,粉红的桃花林(一个品种的桃树)灿烂如云",根据此段文字,分别符合生态系统、种群、个体、器官的描述是()
A.整个公园、一片桃花林、一只黄鹂、一株绿柳
B.整个公园、一片桃花林、一只燕子、一朵桃花
C.整个公园、所有青草、一只黄鹂、一朵桃花
D.整个公园、所有桃树、一只燕子、一朵桃花
9.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只是细胞层次
B.生物大分子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层次
D.病毒是生物,但并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一个结构层次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型H1N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草履虫无细胞结构
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1.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1)转为(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
A.①→②→③→④ B.⑤→④→②→③ C.②→①→⑤→④ D.④→⑤→③→②12.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时,一个视野内()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13.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D.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14.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A.B.C.D.
15.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
16.在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片的临时装片时,小丽同学进行了下列四种具体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出气孔结构图
B.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移来高倍物镜
C.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壁,并且要轻拿轻放
D.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
17.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18.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主要寄生在禽类体内,对人是没有危险的
B.禽流感病毒虽然能引起禽类传染病,但是它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C.禽流感病毒必须在有活细胞的培养基中培养
D.禽流感病毒之所以具有高致病性,是因为它同时含有DNA和RNA
19.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和细胞质等
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有遗传物质﹣﹣DNA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①②③ B.②C.①②D.①
20.下列有关图中四种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具有细胞壁
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
2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22.若以如图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
供选项 a b c
A 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
B 个体种群群落
C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D 系统组织器官
A.A B.B C.C D.D
23.下列各项中,与“叶肉细胞→营养组织→叶片→玉米"的层次一致的是()
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小麦
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
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变形虫
D.心肌细胞→肌肉组织→循环系统→人
24.下列各种菌属于细菌的是()
①结核杆菌②肺炎双球菌③霍乱弧菌④酵母菌⑤炭疽杆菌⑥青霉菌⑦金黄色葡萄球菌.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⑦C.②③⑤⑥⑦D.③④⑥⑦
25.地球上约90%的氧气来自藻类植物,这些植物中有的属于原核生物有的属于真核生物.下列几种藻类植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A.念珠藻B.颤藻 C.蓝球藻D.团藻
26.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27.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在甲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28.恩格斯曾经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下列不属于细胞学说建立意义的是()
A.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B.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D.证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29.某同学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中草履虫的活动时,发现视野中一个草履虫正向着甲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缓慢游动,若希望在视野中能够继续追踪此草履虫,该同学应将载物台上的临时装片向着图乙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A.a B.b C.c D.d
30.用一台装有5倍目镜和10倍物镜的显微镜,观察一个面积为0。

16平方毫米的正方形,视野中正方形的面积为()
A.2。

4平方毫米B.8平方毫米C.36平方毫米D.400平方毫米
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3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瘦西湖植物茂盛,树上栖息着各种小鸟,水中有各种虾类、鱼类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扬州瘦西湖所有的鲫鱼组成了.
(2)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只白鹭属于.
(3)扬州瘦西湖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
(4)柳树是扬州瘦西湖的主要树种,柳树与龟相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具有.
(5)白鹭在繁殖季节中繁殖了3只小白鹭,联系亲代和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桥梁是,小白鹭生长发育的细胞学基础是.
(6)土壤中的腐生细菌与真菌细胞的最大不同是.
32.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具有,原核生物细胞质中只有这一种细胞器.
(3)图中过量繁殖会引起“水华“的是,该细胞中含有,因此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或异养)生物.
33.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图象(含4个细胞),据图回答问题.
(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的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是.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方移动.
(3)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个.
(4)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
(5)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
A.目镜B.物镜C.光圈D.反光镜.
2016-2017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高一(上)第一次
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命是由细胞构成的.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同一生物体上的细胞结构和功能都相同
D.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解答】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
B、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正确;
C、由于细胞的分化,同一生物体上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不相同,C错误;
D、单细胞生物有的是原核生物,如细菌,有的是真核生物,如草履虫,D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据此答题.
【解答】解:A、所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B错误;
C、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正确;
D、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正确.
故选:B.
3.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系统→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解答】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故选:A.
4.在一块菜地里,菜叶上有许多蚜虫、菜青虫,地里有蟾蜍,土壤里面有蚯蚓,细菌等,这些生物合在一起称为()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均不是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1、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2、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3、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解答】解:A、根据题意,由草、苔藓、蚂蚁、蚯蚓、蜘蛛等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A错误;
B、根据题意,由草、苔藓、蚂蚁、蚯蚓、蜘蛛等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B正确;
C、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C错误;
D、据以上分析可知,D错误.
故选:B.
5.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面四种情况,各自对应的层次是()
①池塘中的一个衣藻②池塘中的所有生物③池塘中的所有衣藻④池塘.A.个体、群落、种群、无机环境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个体、种群、群落、无机环境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命系统结构中的最基本层次,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层次.
【解答】解:①池塘中的一个衣藻属于细胞层次;
②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
③池塘中的所有衣藻属于种群层次;
④一个池塘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故选:B.
6.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解: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原子、分子和细胞器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A错误;
B、人体为个体层次,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B正确;
C、元素、无机物和有机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错误;
D、题干要求从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因此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与人体生命活动无直接关系,D错误.
故选:B.
7.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同一层次的是()
A.骨骼肌;软骨组织;心脏
B.新安江中的鱼;黄山上的鸟;牯牛降的蕲蛇
C.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太平湖;休屯盆地
D.一个大肠杆菌;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培养基被污染,生长了多种细菌和真菌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解答】解:A、骨骼肌和软骨组织均属于组织层次,心脏属于器官层次,A错误;
B、新安江中的鱼和黄山上的鸟不属于同一个物种,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层次;牯牛降的蕲蛇属于种群层次,B错误;
C、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太平湖、休屯盆地均属于生态系统层次,C正确;
D、一个大肠杆菌属于个体或细胞层次,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种群层次;培养基被污染,生长了多种细菌和真菌属于群落层次,D错误.
故选:C.
8.“春天到了,公园里空气新鲜、草色清脆、绿柳垂帘,树枝上黄鹂欢唱,碧空中燕子起舞,粉红的桃花林(一个品种的桃树)灿烂如云”,根据此段文字,分别符合生态系统、种群、个体、器官的描述是()
A.整个公园、一片桃花林、一只黄鹂、一株绿柳
B.整个公园、一片桃花林、一只燕子、一朵桃花
C.整个公园、所有青草、一只黄鹂、一朵桃花
D.整个公园、所有桃树、一只燕子、一朵桃花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解答】解:A、一片桃花林属于生态系统层次,一株绿柳属于个体层次,A错误;
B、一片桃花林属于生态系统层次,B错误;
C、所有青草包括许多个物种,既不是种群层次,也不是群落层次,C错误;
D、整个公园属于一个生态系统,所有桃树为同种生物,属于一个种群,一只燕子属于个体层次,一朵桃花属于器官层次,D正确.
故选:D.
9.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只是细胞层次
B.生物大分子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层次
D.病毒是生物,但并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一个结构层次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表面.
【解答】解:A、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A错误;
B、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错误;
C、高等动物有器官和系统层次,高等植物没有系统层次,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型H1N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草履虫无细胞结构
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1、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2、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解答】解:A、甲型H1N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具有生命特征,如寄生在活细胞中时可以繁殖后代,A错误;
B、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具有细胞结构,B错误;
C、精子具有细胞结构,C错误;
D、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D正确.
故选:D.
11.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1)转为(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
A.①→②→③→④ B.⑤→④→②→③ C.②→①→⑤→④ D.④→⑤→③→②【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由低倍镜改为高倍镜观察有如下步骤:a移动玻片标本,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b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c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d转动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解答】解:从图中的(1)转为(2)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所以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图象从左图转为右图,正确的操作步骤⑤→④→②→③,切记使用高倍镜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故选:B.
12.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时,一个视野内()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解答】解: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此时进入视野的光线减少,视野就变暗.
因此,用高倍显微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减少、变大、变暗.
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