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溪二月初一会市写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瞿溪二月初一会市写作文
大家可都听说过我们瞿溪镇的二月初一吗?这可是我们瞿溪镇传统的历史文化哟!
传说在二百多年前,住在大山里的人纷纷下山,赶在二月初一之前用卫生纸多换些农
作工具,好在春季耕种。
就这样。
慢慢地演变过来,变成了现在繁华、热闹的集市!
二月初一,往往是最吸引我们的,街上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犹如一片川流不息的大海。
有卖衣服,有卖美食的,有卖玩具的,玩乐的,应有尽有。
比如美食街吧!一条街里藏着中国各地的小吃,吃一口烤羊肉串辣中有甜,让你感受
到新疆的风土人情;吮一口甘甜的椰汁,让你领略到海南的大好风光;咬一口冰糖葫芦,
酸酸甜甜的,让你联想到老北京的情境……我吃了一碗臭豆腐奇臭无比,一口就能让你回“臭”无穷!一条小小的美食街里,蕴藏着丰富的美味!
还有一条玩乐街,如同游乐园一般,有惊心动魄的海盗船,天旋地转的空中转椅,更
有刺激的海洋球……我玩了一次海洋球,在球里滚来滚去,在水里翻来覆去,乐此不疲。
上空中不是飘荡着孩童们刺激的尖叫声!一条玩乐街,让人释放心中的压力!
工艺品街,犹如一个民间工艺品博物馆,哪里有竹子编器物,铁皿器物,草绳编的等等,精致巧妙。
我买了一个草绳编成心形的三层小宝盒,放什么都可以,做一个摆设也行哦!一条工艺品街,有着民间的淳朴风气。
欢迎大家来作客哟!
瞿溪,是我的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城镇。
她虽没有北京、上海那般的繁荣昌盛;也
比不上杭州、苏州那般的风景如画。
但是,她却有着我对她深深的情感,因为——是我的
母亲,我对他付出的感情是任何城镇所无法取代的……
瞿溪自古以来都是一个文豪的集产地,在这片土地上,不知为国家输送了多少人才!
其中,令我最记忆犹新的是三溪中学中的那所故居的主人。
是的,它的主人就是一代文豪—琦君。
现在,就由我来向你们介绍下她吧。
相信她一定会给我们的百年古镇添色不少。
琦君,是我们瞿溪近代来培养出来的一位人才,她不仅仅是文采飞扬,还拥有非凡的
毅力来克服重重困难,只有这样,她才能有现在的一番成就。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6年7月24日,出生于瞿溪。
本以为她会有一个良好的家庭
环境,但是,祸不单行,就在琦君十余岁时,父母的双双离世,使琦君很受伤。
从此便寄
宿在叔叔家中。
本以为她会自暴自弃,但是,她没有,她更是化悲痛为力量,在1935年,仅凭自己一人的努力,发表了自己第一篇短篇小说《我的朋友阿黄》,从此便名声大噪,
并在1936年成功考入浙江大学,从此踏上了自己不平凡的创作之路……
瞿溪作为百年古镇,成就了琦君,更见证了她那崎岖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和艰辛忐忑的
创作道路。
瞿溪,作为一个百年古镇,饱经历史的冲刷,创造了许多的民风民俗,至今还得以保留,你想了解它吗?想知道二月初一的壮观场面吗?这只能让你去亲身体验了。
今天,妈妈带我去逛街,我一听,高兴得一下子蹦上了天,立刻整装待发,和妈妈一
起去逛街,可谁知这一逛,竟让我明白了一个大道理。
准备好之后,我和妈妈便一起去街上买东西。
刚一出门,一阵阵放鞭炮的声音便传到
了我们的耳朵里,谁让春节都快到了呢,家家都是张灯结彩,户户都是喜笑颜开,人人都
是欢欢喜喜过大年!终于,我和妈妈总算逃离了“火海”,来到了大街上。
哇!大街上更是热闹非凡,可谓是人山人海,车来车往,川流不息,所有人都在为过
春节而做准备呢!我和妈妈简直都可以说是挤着进入店铺的,一进店铺,那更是不得了,
衣服个个都是色彩鲜艳、样式独特;食品个个都是样式多多、味道鲜美,让人一看便会眼
花缭乱。
于是,我只好让我的目光尽量的避开那些衣服和食品,免得让自己会冒金星。
农历二月初二,是一个“龙抬头”的日子。
爸爸告诉我:“天上主管风雨的龙在睡了
一个大觉后,会在这一天醒来,而人们会在这一天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今年风调雨顺”。
果然这连续好几天都是细雨绵绵的。
傍晚我们一家就赶去云溪村看龙灯,到了那里,远远就看到村子场地那儿人山人海,
非常热闹。
场地中内盘着一条很长很长的板凳龙,我猜该有两百米了吧,巨大的龙头都有
我两人高了呢。
随着两声鞭炮响,巨龙就舞动了起来,龙头引着龙身在场地里来加穿梭,
真的像活龙一样在天空中腾云驾雾。
巨龙盘旋了十几圈后,穿过小桥,沿河而上,长长的
龙身一字排开,龙身上的灯光倒映在河水中,仿佛河里也有一条长长的龙在水里游走。
两
条龙相伴而游,真是太精彩了。
河中,还漂着一艘漂亮的龙船,整个船身透着明明亮的光芒,我还幸运地上了一会儿
龙船呢,你羡慕吗?这可是我第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板凳灯和龙灯,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在清徐普遍流传,被大家成为“不成节日的节日”。
这是为什
么呢?
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
而在清徐,只和惊蛰有关。
惊蛰
过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
“二月二,龙抬头。
”在山西民谚中便出现了这种说法。
于是,在这一天,老百姓都习惯于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借以去掉昔日的晦气,迎
接来年的希望!
俗话讲:“惊蛰过,百虫苏。
”惊蛰过去,二月二便也过去了。
于是,在二月二这一天,民间流传着许多驱毒活动:早上,人们起床时,忌说“起”字,恐怕一切毒虫也应声
而起。
清徐有的地方喜煮蔓菁汤,遍洒屋内墙缝、墙角,炕席底、床下,谓之“禁百虫”。
也有的集合村民,抬着神像,到各家门首,向院内洒米汤,意喻将瘟疫禳而散之。
人家门前则围以石灰。
有的地区,画一个药葫芦,内装蛇、蝎、蜈蚣、蚰蜒、蜘蛛等五毒虫害,贴于墙壁谓之“辟百虫”。
也有的用豆、麦面搓成灯捻形式,埋在土中,称之为“薰蚰蜒”。
有的地方,家家拍簸箕,童谣有“二月二,拍簸箕,跳蚤、壁虱不敢上炕哩”。
总之,各种各样的习俗,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人们经常说:“过了二月二,整个过年才算结束。
”的确是,二月二,是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节日!是辞旧迎新的节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